广藿香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索

2023-04-29 21:06周耀孟
种子世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周耀孟

摘 要: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为唇形科刺蕊草属草本植物,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并且是香水配方中的主要用料之一。广藿香的种植栽培现已成为乡村经济振兴的有力抓手。文章以广藿香生长习性为切入点,简要分析广藿香种植业发展现状,重点介绍广藿香种植中的关键技术并探索广藿香种植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表明,广藿香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种植栽培中需要做好选地整地、扦插育苗与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发展广藿香种植业、促进广藿香高产稳产为根本目标,不断提高广藿香高产种植技术水平。

关键词:广藿香;高产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广藿香,亦被称为“藿香”,是我国著名南药之一。广藿香作为中药具有芳香健胃、解热、镇吐等功效。以广藿香为原料所提取的植物精油也可用于香水生产,可见广藿香种植的经济价值。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开始推行广藿香种植技术。

1广藿香生长习性

广藿香为唇形科刺蕊草属草本植物,原产于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我国部分地区也有栽培。广藿香高度可达到110~165cm,集药香、凉香、土壤香于一身。广藿香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可以全草入药,以枝叶繁茂、花序刚抽出时药效最佳,具有和中止呕、解暑发表、芳香化浊的功效。不仅如此,以广藿香为原材料所提取的精油具有抗菌性,香味浓郁,有着东方韵味,因而也被成为“精油中的女儿红”。

广藿香为热带植物,但其幼苗期不耐烈日强光,在幼苗培育与中期生长阶段要做好遮阴处理,避免在阳光直射与暴晒下幼苗快速失水而出现枯萎、死亡现象。广藿香生长后期对光照的需求量显著提升,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充足的阳光可以使广藿香茎干粗壮、叶片肥厚并提高植株的含油量。广藿香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最佳生长温度为22~28℃,降水量以1600~2000mL为宜,相对湿度要达到或超过80%。广藿香虽喜湿润,但植株的生长发育对水分含量的敏感性较高,幼苗期对水的需求量较大,需要做好灌水工作。成株后依然需要水分滋养,若田间有积水,则广藿香根系容易腐烂,因此需要做好排灌管理。此外,广藿香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土壤呈微酸性的地块。

2广藿香种植业发展现状

广藿香具有高度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是适宜农民致富增收的优良农业种植品种。根据相关资料统计结果,截至2022年,全国广藿香种植面积约5万亩,总产量约为4万吨,亩产价值在5000~8000元之间。除具有广藿香种植习惯的阳春、湛江等老产区之外,高州、云浮、江西、广西等地也在大力推进广藿香的种植栽培。广西贵港木梓镇水田面积2.5万亩,山林面积15.5万亩,山林多而良田少的地理环境特点使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难以在木梓镇扎根。在此背景下,木梓镇开始探索新型农业种植品种。木梓镇山林气候、土壤条件等适宜中药材,尤其是广藿香的生长,因此经过农业相关部门指导与政府部门的带动,木梓镇将广藿香种植作为当地特色产业,以期推动乡村振兴。经2020年与2021年两年的种植发展,木梓镇广藿香种植面积2000多亩,产值约1244.25万元,2022年,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产值约6300万元。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也为当地种植农户提供了新的增收途径。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木梓镇广藿香种植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种植规模小、优质种苗资源匮乏、产业链不完善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木梓镇在多部门的带动下潜心钻研广藿香高产种植技术并探索广藿香种植业高质量、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3广藿香高产种植技术

3.1选地整地技术

广藿香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气候条件等有着较高要求。广藿香种植地适宜选择地势较高、坡度在30°以下、低下水位较低、排灌条件完善且大气、土壤、水体无污染的林间缓坡地、山脚梯田、旱田、水田、山冲田等。广藿香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为提高广藿香产量,优选酸碱度在5.5~6.5之间,含有丰富腐殖质、有机质含量较高、微生物活跃、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度较高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因广藿香幼苗期不耐烈日强光,因此在育苗地选择上要以有高大树干遮挡、具有一定荫蔽度的地块为宜,并尽量避免在低洼地种植广藿香,避免因田间积水而导致广藿香根系腐烂甚至植株死亡。

在广藿香种植前30天开始整地,采用机械化整地方式一次性除草、翻垄、起垄、覆盖地膜。先清除种植地杂草与灌木深根,通过深翻深耕或粉垄技术使得土壤充分风化、细碎,对土壤消毒后施足基肥,优先施用腐熟农家肥,施用量为1500~2000kg/667m2,施用复合肥20~30kg/667m2,将肥料混合均匀后施入土壤中。起垄,畦宽以1.2m为宜,高度以30cm为宜,沟宽与沟深都处于30~40cm范围内。

3.2扦插育苗或组培苗与移栽技术

扦插育苗是广藿香高产种植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减少种苗资金的投入。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扦插时期,确保扦插时环境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适宜。广西贵港地区一般于当年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下旬利用小拱棚进行扦插育苗,采集当年生5个月以上的中部以上主茎侧枝作插穗,确保所采集的母枝健壮、叶小而厚、充分老熟、无病虫害。截取的枝条长度一般为20~30cm,将其修剪为6~10cm小段,每段保留1~2个节。扦插后10天左右可以生根,约60天后进行移植。

广藿香幼苗移栽可以选择组培苗。广西贵港地区适宜在每年2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幼苗移栽,2月下旬至3月下旬最为适宜,可以显著提高广藿香产量。移栽时要确保天气晴朗,一般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之后进行移栽,用专用工具距离沟边30cm位置开穴,将株距控制在60~80cm范围内。从苗圃内取出的幼苗一般在杯袋中,要避开幼苗根系小心剪开杯袋,将幼苗轻轻放入种植穴中,回填碎土后轻轻提起幼苗以确保根系有充足的延伸与发展空间。提苗后再次填土,略高于种植地面1cm,将土压实。移栽后淋施定根水、微量元素生根剂,若天气干旱,则每天淋水一次,每株淋水250g,连续淋水2~3次。

广藿香种植中可采用间作模式,以广藿香间种玉米为例,于每年2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玉米,株距以0.8~1m为宜,种植密度一般为1000株/667m2。广西贵港地区广藿香于2~3月移栽,玉米于广藿香移植后1~2个月后播种,玉米生长旺期后可为广藿香苗期遮阳。在间作模式下,广藿香可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采收。

3.3田间管理技术

广藿香高产种植过程中,全过程、跟踪式田间管理可以及时发现植株生长异常情况,确保植株生长过程中水分、养分与光照充足。首先要做好施肥管理工作,将生物有机肥作为底肥,肥料中有效活菌素要超过0.2亿/g。幼苗移栽后15~30天进行第一次施肥,适宜选择有机质海藻肥、氨基酸肥料等功能性水溶肥,兑水稀释为250倍液,采用滴灌、人工淋施的方式进行施肥,每月施用两次,控制好施肥量,并且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在干旱天气先淋水后施肥。在幼苗定植阶段,根系生长快速,对水分的需求量提升,需要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为宜,每隔10天根部淋施有效活菌数7.0亿/mL多粘类芽孢杆菌和贝莱斯芽孢杆菌液500倍3~4次。其次在植株封行期的5~6月份叶面喷施1~2次2%胺鲜酯·芸苔素内酯2000倍加磷酸二氢钾1000倍混合液,促进其生长,提高植株抗逆性。在雨季注意排出田间积水,确保土壤透气性良好。最后要密切关注广藿香植株生长情况,结合广藿香生长习性、当地气候条件与自然环境等做好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干旱高温时节要在沟内灌水,水深一般为沟深的三分之一,以达到抗旱护苗的目标。

4广藿香高产种植中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4.1广藿香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4.1.1广藿香根腐病及其防治

广藿香根腐病主要为害植株根部,发病初期地下根茎腐烂,严重时蔓延至地上部分,导致皮层变为褐色并腐烂。广藿香根腐病的发生与广西贵港地区多雨、温热的气候条件相关,当温度达到28℃以上、排水不良、多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病。因此在广藿香种植过程中要在雨季做好排水工作,高温时节可间作玉米等高大农作物,或搭建遮阳网以遮阴。与此同时,以生物防治为主,减少化学药剂用量,实现广藿香种植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在广藿香根腐病的生物防治中,可以选择生物免疫杀菌剂,用量为每亩20~50mL,使用时将其稀释为800~1000倍液,采用喷雾方式对全株进行用药,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除此之外,局部发病时及时清除染病植株,对附近植株喷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枯草芽孢杆菌300倍液。若发病严重,则可以用50%氯溴异氰尿酸1000倍液灌根,以达到防治根腐病的目标。

4.1.2广藿香青枯病及其防治

广藿香植株感染青枯病初期,部分枝条的叶片会出现失水情况,枝条下垂。随着病程的发展,逐渐扩展至全株,严重时会导致全株死亡,甚至会导致广藿香植株大面积枯萎死亡。农业生产实践表明,连作地较非连作地广藿香青枯病的发病率更高,因此在广藿香种植中要尽量避免连作,适宜与水稻、紫苏等进行轮作,以降低广藿香青枯病的发生概率。同时,要从农艺措施角度入手有效防治青枯病。在施肥管理中把握好肥料施用量,遵循适时、适量施肥,多施有机肥、生物菌肥的基本原则,补充微量元素肥以增强广藿香长势及其对青枯病的抗性,并及时清除染病植株,做好土壤消毒工作。此外,采用化学防治措施,当发现病株后第一时间用30%噻唑锌悬浮剂6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可以起到预防广藿香青枯病的作用。

4.1.3广藿香褐斑病及其防治

广藿香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会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中央为淡褐色,边缘为暗褐色。发病后期叶片表面会产生黑色霉状物,严重时叶片提前枯死。防治广藿香褐斑病,需要做好冬季清园工作,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蔓延,以7~8月为高发期,在该时期要高度重视田间管理工作,采用遮阴等方式降低田间温度,及时清除田间积水。此外,在广藿香褐斑病发病初期,用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或用32%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喷施一次,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喷施次数,一般以2~3次为宜。

4.2广藿香常见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4.2.1广藿香红蜘蛛及其防治

红蜘蛛主要为害广藿香植株的叶片,通过吮吸植株生长点与较嫩绿叶片,形成褪绿斑,严重时叶片枯黄泛白,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广藿香植株矮小、生长发育不良。广藿香红蜘蛛防治技术包括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其中物理防治技术包括: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破坏红蜘蛛栖息地并减少虫卵数量;高温干燥的条件适宜红蜘蛛生长与繁衍,因此要在确保广藿香正常生长的前提条件下适度降低田间温度,做好田间水分管理工作,确保田间通风与生态良好;在田间释放红蜘蛛天敌,如中华草蛉、食螨瓢虫等,以此有效压缩虫口密度。化学防治技术包括:1.8%阿维菌素2000倍液,或43%联苯肼酯悬浮剂2000倍液,或30%乙唑螨腈悬浮剂25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每隔7天施用一次 ,连续施用1~2次,可以多种化学药物交替施用,避免害虫形成抗药性。

4.2.2广藿香夜蛾及其防治

初孵化的夜蛾幼虫群集在广藿香叶片背部取食,只留下上表皮与叶脉。夜蛾三龄后分散为害,形成穿孔或缺刻,严重时会啃食幼嫩茎秆等。广藿香夜蛾的防治可以从农艺措施入手,在广藿香种植前利用农业机械深翻土壤,对土壤进行晾晒,可以利用紫外线消杀土壤内的夜蛾虫卵。同时,夜蛾对黑光具有较强的趋向性,可以在广藿香田间悬挂黑光灯对夜蛾进行捕杀。在虫害发生初期,可以使用6%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50mL/667m2,或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4~5g/667m2兑水30~45L喷雾;或150g/L茚虫威乳油15~18mL/667m22500倍;或25%甲维盐灭幼脲悬浮剂1000~2000倍液;或12%虱螨脲·虫螨腈悬浮剂30~50mL/667m2,或34%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0~24mL/667m2兑水喷雾。为降低化学药剂用量,可以使用生物制剂,如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00~300mL/667m2、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800~1000倍液、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0~75mL/667m2兑水叶面喷雾,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夜蛾防治效果。

4.2.3广藿香蚜虫及其防治

蚜虫是广藿香种植中的常见虫害之一。蚜虫以成虫、若虫群居在植株叶片与嫩梢部分吸食汁液,导致叶片不能正常抽发新芽、新叶,植株生长受阻。针对广藿香蚜虫的防治,要做好冬季清园工作,清除并集中烧毁园地内的枯枝落叶,消灭越冬虫口。同时要注重虫情监测,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跟踪式监测广藿香植株生长发育情况、田间虫口密度,借助数据统计、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当地农业相关信息以预测虫害的发生概率,找准蚜虫预防的关键时期,提前做好虫害的应对与预防,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蚜虫对广藿香植株生长的为害。此外,在虫害发生期,用20%呋虫胺悬浮剂500~1000倍液,或7%噻虫嗪·联苯菊酯悬浮剂40~60mL/667m2,兑水30~45L叶面喷雾,视实际虫害发生情况确定喷施次数,一般为2~3次。

5 结束语

广藿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在广藿香种植中要合理、有效、科学地利用各项高产种植技术,提高广藿香单位面积产量并确保其品质。同时要高度重视广藿香病虫害的科学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降低病虫害对广藿香植株的侵害,以此提高广藿香的产量与品质。

参考文献:

[1]佘晓环,李明,洪彪.广藿香连作及轮作对其品质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22,33(07):1719-1722.

[2]范会云,陈卫明,邓乔华,等.广藿香青枯病研究进展[J].中药材,2021,44(01):229-232.

[3]周界,潘丽萍,李明.广藿香间作紫苏对其连作障碍的缓解效应[J].北方园艺,2020(13):111-117.

[4]欧阳蒲月,李亚萍,梁永枢,等.石牌广藿香种植模式初探[J].中药材,2020,43(05):1072-1075.

[5]赖增哲,张华通,何旭君,等.广藿香扦插苗种植管理技术[J].农村新技术,2020(04):8-10.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无花果田间管理
早春小麦田间管理抓哪些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浅谈四川地区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及对策
浅谈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田间管理到位 棉花丰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