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为“书写雷锋故事”立下不朽功勋的人们

2023-04-29 20:16尤立峰谭长俊
雷锋·强军号 2023年9期
关键词:沈阳军区政治部事迹

尤立峰 谭长俊

今年3月,辽宁省军区沈阳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举办了“60年‘雷锋情”主题展览,将该所一个与雷锋有着特殊情缘的群体——宣传雷锋精神功臣团队的事迹集中展出 。他们60年如一日,写雷锋、唱雷锋、演雷锋、学雷锋、做雷锋,用毕生精力书写“雷锋情”。今天,让我们走近他们。

讴歌雷锋和雷锋精神的“第一”群体——

树起了一座熠熠生辉的精神丰碑

这个主题展览把这群老军人与这个伟大的名字紧密相连——第一个“写”雷锋的人,第一个“摄”雷锋的人,第一个“说”雷锋的人,第一个“演”雷锋的人……

“到今年3月9日,广生离开这个世界整整5年了。”在妻子张赤的讲述里,陈广生老人笑意盈盈的脸庞、朴实淳厚的身影,仿佛就在笔者眼前。

陈广生,是这些作者中最早写雷锋的人。雷锋牺牲后,陈广生参与了雷锋的治丧和遗物整理工作,有幸拜读了《雷锋日记》手稿,被雷锋的内心世界所打动,立下终身学习宣传雷锋的誓言。他13次赴雷锋的家乡进行深度采访,搜集了大量宣传雷锋的翔实资料,主持编写了《伟大的战士》《我们的朋友雷锋》等有关书籍达17种之多。其中,《雷锋的故事》一书发行量达2000万册,被誉为把雷锋介绍给全国和世界的“第一书”。

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朱光斗,曾见过雷锋3次。1963年他创作完成了全面概括雷锋事迹的数来宝《学雷锋》,成为用接地气的群众语言讲述雷锋感人故事的“第一人”。

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佟希文、新华社沈阳军区分社社长李健羽,1960年11月至雷锋牺牲前,曾多次面对面或跟随雷锋在火车、学校、连队、公社等地进行全方位采访,撰写了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于1960年11月26日在原沈阳军区《前进报》发表。尔后,首都各大报刊都陆续刊发了这篇通讯。他们是让雷锋事迹见诸中央媒体的“第一人”。

原沈阳军区政治部研究室研究员贾六、话剧团团长田呐、创作室主任王德英、导演吴振军、歌舞团副政委张矢、导演江波,倾心参与话剧《雷锋》的创作、编排和导演,是把雷锋形象搬上舞台的“第一人”。

原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演员队队长张玉敏,上世纪60年代出演话剧《雷锋》,是扮演雷锋的“第一人”。

原沈阳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董哲,多次跟踪拍摄、采访雷锋,是给雷锋拍照的“第一人”。

原沈阳军区歌舞团声乐指导顾威,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像雷锋那样》,是唱雷锋的“第一人”。

原沈阳军区《前进报》总编辑董祖修,是让雷锋日记见诸报端的“第一人”。

原沈阳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柳青,是用画笔描绘雷锋形象的“第一人”。

只有离休的干部,没有离休的事业——

真学雷锋,学真雷锋

星辰轮回,岁月辗转。雷锋离开人们的日子也越来越久,新生代对雷锋的认识也变模糊了。

“必须把雷锋带入新世纪,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离休后,这些老干部(多达21位)自发成立雷锋精神学习宣传小组,满怀激情讲雷锋、学雷锋、做雷锋,情动白山黑水、关内关外,竭尽所能教育青少年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立德、立言、立公”。

曾有一段时间,社会上又冒出一股“恶搞英雄”的歪风。这些老同志全都挺身而出,坚决捍卫雷锋形象。老干部罗木法,收集了全国关于论述雷锋精神的资料达700多万字,利用3年时间,创作了长达18万字的著作《雷锋精神新论》,大声疾呼“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佟希文、李健羽、康鹏程等10多名老同志共同策划撰写了《让雷锋的生命在我们身上延续――新时期学雷锋讲座》一书,出版后一下子发行了43万册,深深打动了全国军民。

据统计,雷锋精神学习宣传小组成立以来,先后宣讲雷锋事迹700余场,听众100余万人次;为“希望工程”和困难群众捐款150余万元、捐物2000余件;撰写文章和史料830余篇,著书60余部;先后有60人次被全国、全军和原沈阳军区以及省、市评为先进集体和个人。

(责任编辑:仇学平)

猜你喜欢
沈阳军区政治部事迹
人物与事迹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迹探討
元曲家李好古、白无咎事迹新考
《政工学刊》2016年优秀通讯员
解放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简介
军媒何以展“雄风”——从沈阳军区《前进报》“我是东北虎”专栏说开去
《政工学刊》2013年优秀通讯员
揭傒斯事迹考述
昔日南国劲旅 今朝北疆雄师——记沈阳军区某部红军团
红军时期的前方与后方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