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年周
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核心要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基本内涵
①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③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
(3)具体表现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充分肯定并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鼓励并发挥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进一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上。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体现在物质利益方面确保广大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还体现在改革发展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等政治权利的诉求上。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上。
(4)重要意义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5)做法措施
①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③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
2.贯彻新发展理念
(1)树立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①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和突出矛盾提出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
②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新发展理念的内容
(3)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
①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含义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2)组成部分
(3)具体表现
①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高效率的经济体系,能够实现资源在地区、行业间的优化配置,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
②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高质量的经济体系,能够实现速度与效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③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有助于实现平衡发展的经济体系,各地区、各阶层都能在这个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分享应得的成果。
④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它不仅会使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损害最小化,而且能不断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建立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4)原因
①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②必要性和目的:只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
③新时代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
(5)措施
①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②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③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易混点拨
1.准确认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
(1)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
(2)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的必然产物。广义上讲,虚拟经济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狭义上讲,虚拟经济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即广义上的金融业。虚拟经济本身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动员储蓄转向直接投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虚拟经济发展过度可能会带来泡沫经济。
(3)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适度发展的虚拟经济能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虚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实体经济脱离虚拟经济而独自发展,或者虚拟经济超越实体经济而“突飞猛进”。
2.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①侧重点:解决结构性问题。
②主攻方向: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
③根本目的: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重点:生产端。
⑤根本途径:深化改革。
⑥八字方针:“巩固、增强、提升、畅通”。
(2)需求侧改革是从提高有效需求出发,用改革需求形成机制、调控机制、供需结构匹配以及放松需求限制等办法,推进扩大内需战略,纠正需求结构扭曲,提高需求与供给的适配性,提高经济增长潜力和运行效率。
①侧重点:解决总量性问题。
②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投资和消费是内需,出口是外需)。
③战略基点:扩大内需战略。
典例剖析
1. (2023·山东期末)2022年12月,苏州市姑苏区将部分不再使用的核酸采样屋改造成了发热诊疗站,为居民提供一站式就医服务。居民只要通过窗口进行病情的诊疗,随后在后方的药房就可以完成配药,买药可刷医保卡,整个发热诊疗流程在社区就可以完成。目前,苏州全市范围内设有1035个这样的发热诊疗站。上述举措有利于 ( )
①方便人民群众就医,为居民提供更高效服务
②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③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满足人民群众一切需求
④避免卫生资源浪费,促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参考答案及解析:B 材料没有涉及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②排除;“满足人民群众一切需求”说法绝对,③错误;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2.(2023·湖南模拟)2022年12月9日,全球首架C919正式交付中国东方航空。C919首架机交付是继C919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后,我国大飞机事业征程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意味着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我国民航运输市场将首次拥有中国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C919首架机交付表明( )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②我国的制造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进入创新型国家
③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④拥有新产品、新业态是一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立身之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贯彻新发展理念
参考答案及解析:B 我国制造业目前还未达到国际领先水平,②错误;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④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3.(改编)2022年11月1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公布数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21-2022年度调水92.12亿立方米,再创新高。通水8年多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过523亿立方米,惠及沿线24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达8500万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的实施( )
①发挥了市场监管作用,推进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②坚持了协调发展新理念,有利于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③发挥了我国体制优势,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外联动性
④推动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优化资源配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贯彻新发展理念
参考答案及解析:D 材料未涉及市场监管,①排除;南水北调解决的是中国北方用水问题,没有体现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外联动性,③排除;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4.(2023·辽宁模拟)在信息时代,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就要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上下功夫,着力解决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能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及效果的推导正确的是( )
①出台激励政策→优化数字化转型机制→解除企业数字化后顾之忧→引导企业主动转型
②创新转型融资方式→引导共享基础设施→借鉴转型成功模式→形成产业转型良性循环
③完善互联互通标准→建成一体化网络平台→助推数字化设备接入→提高关键核心技术
④厘清企业运行机制→贯彻数字化全过程→实现各环节协同联动→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参考答案及解析:B 创新转型融资方式与引导共享基础设施没有直接关系,②排除;由前三个环节不一定能达到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的效果,③错误;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5.(2023·广东开学考)近年来,黑茶产业成为湖南安化的特色支柱产业。该县政府注重推动“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引导创新生产模式,较多的茶叶基地开始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现代乡村富民产业。这有利于( )
①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②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延伸品牌产品产业链
③消除市场经济的缺陷,积极发展特色产业
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参考答案及解析:A “消除市场经济的缺陷”说法错误,③排除;材料强调乡村振兴,未涉及区域协调发展,④不符合题意;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6.(2023·黑龙江期末)2022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这是我国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是因为( )
①开放是推动我国繁荣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②实施开放发展,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
③扩大开放能从根本上提升人们生活质量
④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能增强我国商品价格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发展开放型经济
参考答案及解析:A 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③错误;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能使中国产业链供应链有机嵌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之中,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但不一定能增强我国商品价格优势,④错误;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