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凤萍
热点综述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基本内容,民主与法治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双翼,也是解决党的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事实证明,只有始终高扬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始终坚持依法治国这个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推动民主法治协同发展、一体落实,才能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地区共同奋斗、共襄伟业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汇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之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时事热点 1 依法履职尽责 不负人民重托
2023年3月5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经受了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报告还提到,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典型题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政府工作报告》不断强调“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的原因。
提示: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确保国务院开展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②建国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中国共产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政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体制。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经写入宪法,国务院坚持党的领导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
时事热点 2 妇女权益保障法——保障“她”力量,维护“她”权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发展,多次强调“妇女权益是基本人权”“要把保障妇女权益系统纳入法律法规,上升为国家意志,内化为社会行为规范”。
我国现行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是1992年的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该法实施30年来,有力促进了妇女在各方面权益保障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深入人心。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妇女权益保障领域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2021年12月,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首次亮相,并于2022年4月进行二次审议。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修订过程中,两次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70余万条意见。对于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研究,进一步修改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针对当前升学就业、财产分配、人身权利等领域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问题,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作出了积极回应。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该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典型题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订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
提示:①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将党有关保障妇女权益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坚持了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②全国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使妇女权益保障法及时回应人民呼声,体现人民意志,在立法程序中坚持了人民当家作主。③全国人大坚持科学立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要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保障妇女权益提供法律保障,做到了有法可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发展,多次强调“妇女权益是基本人权”“要把保障妇女权益系统纳入法律法规,上升为国家意志,内化为社会行为规范”。
我国现行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是1992年的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该法实施30年来,有力促进了妇女在各方面权益保障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深入人心。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妇女权益保障领域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2021年12月,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首次亮相,并于2022年4月进行二次审议。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修订过程中,两次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70余万条意见。对于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研究,进一步修改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针对当前升学就业、财产分配、人身权利等领域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问题,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作出了积极回应。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该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典型题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订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
提示:①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将党有关保障妇女权益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坚持了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②全国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使妇女权益保障法及时回应人民呼声,体现人民意志,在立法程序中坚持了人民当家作主。③全国人大坚持科学立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要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保障妇女权益提供法律保障,做到了有法可依。
时事热点 3 村级阵地不断优化,乡村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M村围绕加强党的领导、畅通渠道、激发活力、提升议事实效要求,建立“五清单、六步骤”协商议事新形式,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该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选出议事协商委员会,代表全体村民参与到村务议事协商中。一方面,建立议事协商五个清单,规范议事协商。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收集提炼公共协商议题,建立议题目录清单。在此基础上,由村党总支牵头,对采集到的议题进行商讨,形成议题交办清单,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后,交由不同主体实施。实施结束后,承办主体形成议题办理情况清单,报告议事会,议事会形成办理结果公示清单和评议清单,在村务栏公开,接受监督。另一方面,建立议事协商“六步骤”,对问题的收集渠道、议题的确定、议前调研、议事协商会议的召开、商议结果的公开、分类监督执行等,进行细致科学的规定。
典型题例
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知识,说明M村“五清单、六步骤”协商议事形式对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作用。
提示:①“五清单、六步骤”协商议事形式拓展了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管理的渠道和途径。②有利于推进民主协商,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聚焦民生关切,实行民主决策,集聚群众智慧,推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调动村民群众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③有利于在协商议事中凝聚各方共识,推动村党组织领导、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村民广泛参与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从而提升乡村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