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个明白:手串背后的人文历史

2023-04-29 00:44:03吴晓晶
光明少年 2023年5期
关键词:雍正皇帝念珠手串

吴晓晶

只会盘手串,手速再快也不是真功夫。知道手串背后蕴含的中华文化历史,了解手串的意义,知道手串的正确盘法,你才是真的懂盘串。

“串”的起源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对“珠串”情有独钟。那时人们的生产方式非常不发达,种地是不可能的,人类为了生存,基本上是靠采集野果和打猎抓鱼,如果半路捡到只撞树的兔子,那就是幸福的一天。

打猎是个特别危险的工作,靠着木棒、石头这类简陋的工具,抓到狼、虎、豹这样的猛兽是远古猎人吹嘘一辈子的大事件。就像现在的男孩子崇拜奥特曼打怪兽一样,远古的男子汉会把得到的兽牙、兽骨恨不得当成奖状贴到脸上,向周围的人证明自己多么力大无穷和勇敢。于是他们在这些兽牙、兽骨上钻眼,把它们穿成串,挂在脖子上、胳膊上,来炫耀自己的能力。

女人们会把要走很远才能找到的海边贝壳、好看的石头等当时不容易获得的东西,也穿起来,后来这些材料扩展到植物的花果、种子、美玉、宝石等。

原始人穿成的这些项链或者手串,不光可以打扮美化自己,还能炫耀自己的能力和财富,甚至充当护身符,寄托原始信仰。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拥有我们国家已经发现的最早的串饰,这也是人类现在各种精美首饰的起源。

尊贵地位的象征

后来,贵族们不再喜欢兽牙这种东西,转而喜欢将玉石、玛瑙、绿松石、水晶等比较昂贵的材料穿起来,做成又大又复杂的饰物串,用来显示自己尊贵的地位。

他们特别喜欢玉石,孔子说君子之德像玉一样温润,玉成为一种被文明加持的高贵材料。贵族们一般把长长的饰物串挂在脖子上,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可以提醒主人注意仪态。

为什么会戴在脖子上呢?可能因为太长,盘起来太费劲了。当然,古人也不会把它放在手里盘来盘去,那样就太失礼了。

中国古人是很讲礼仪的。中国古代是礼法社会,各种社会活动都需要遵从礼法,就像现在所有人都需要遵守法律一样。现在不守法就会被警察严惩,古代不守礼法,一样会遭殃。古人认为,不守礼法,人就跟飞禽走兽没有区别。那什么是礼法呢?走路端庄稳重是,孝敬父母是,对皇帝俯首称臣是,在正式的场合正确地佩戴饰物串也是。

《西游记》与手串

古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盘串的?这就要提到《西游记》了。

《西游记》里讲唐僧取经,要经历磨难去西天,路上还有吃人的妖怪。其实现实中中国僧人也确实翻越西部的大漠和沼泽,克服重重危险,一直往西奔向印度取得真经。著名的例子有大唐高僧玄奘,他西行求法可没有高铁飞机, 硬是走了五万里, 路过了一百多个国家,去回一趟花了惊人的十七年,相当于一个人上小学一年级时出发,在路上的时间够上完小学六年、初中高中六年、大学四年, 再工作一年, 很多人认为玄奘就是唐僧的原型。

佛教中的手串,正确的名字叫“念珠”。佛教徒每念一次“阿彌陀佛”就会拨一粒珠子,用于计数,省得自己忘记念了几遍。念珠除了帮助自己计数,还能帮人收摄心神。有人说《西游记》里的孙猴子和白龙马其实就是寓意普通人胡思乱想,不受控制的跳跃心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猿意马”,念珠可以拴住“ 心之猿”和“ 意之马”,让人平静下来,排除杂念。这可能也是同学们盘手串会感到精神集中、解除压力的原因吧。

虔诚的高僧,手中的佛珠通常一刻也不会闲着。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经在诗中写到,他看到一位高僧,一手捧着经书,一手拿着念珠,只有在扶着禅杖起身时才会放下手中的经书和念珠。

手拿念珠手串,胸挂长长的珠串,成为僧人和佛教信众的标志,念珠是他们用来清心净神的一种重要手段。大家如果留心的话,在一些古老的寺庙景点,就能看到佛像胸前或手中有这样的念珠佩饰。

在一些动画片和小说中,主人公的念珠常常也是神奇的武器,抛散出去,各种妖怪都能被打得粉碎, 以此来表现角色的超凡能力。

“拿着,这是朕赐你的手串”

要说对珠串爱得最深的,还要数清朝的顺治皇帝。他对于继承得来的皇位不怎么待见,后来干脆去当了和尚。他在位时,高层的官员开始在胸前挂一串长长的珠串。这串珠子的名字叫朝珠。朝珠共由108颗珠子组成,因为佛教认为人生有108种烦恼,所以寺院每天敲钟也要敲108下,就是为了散去这108种烦恼。

珍珠、翡翠、珊瑚、琥珀、蜜蜡等材质都可用于制作朝珠,每27颗间穿入1粒大珠。大珠一共4颗,也叫分珠,这4颗分珠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很有讲究。

清代的朝珠还有严格的等级要求,不同的官员用不同的质地和颜色,远远看去就能清楚地知道谁是几品官,小官需要给大官行礼让道。如果谁挂错了,麻烦就大了,最少也要被狠狠地告上一状,被免了官职也是有可能的。

更好玩的是,清朝皇帝、贵族如果看你特别顺眼,还会赐你自己盘了很久的手串。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四阿哥胤禛就赐给他的亲信年羹尧一个手串,表现出两人的亲密关系,后来等四阿哥胤禛成为雍正皇帝后,因为年羹尧越来越跋扈,从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军变成贪官污吏,雍正皇帝将他从大将军一路贬成了看门兵,最后在临死前,年羹尧哭着把手串还给雍正皇帝,表示两个人再没有情义了。还是在这部电视剧中,当康熙皇帝快要死去时,他摘下自己的手串送给儿子雍正皇帝,意思是希望脾气暴躁的儿子能多一些慈悲宽容之心。

这些虽然都是电视剧里的情节,但在真实的历史中,清代不光皇帝会赐手下手串,朋友之间也会这么做。因为手串是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又是经常盘摸的私人物品,珠子一般也是玉石、宝石等比较贵重的材料,激动时,摘下送人,更显得情深意重。在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北静王第一次见到贾宝玉,非常喜欢他,于是就把自己的手串取下来送给贾宝玉。而且他转赠的这个手串,还是不久前皇帝赐给他的。

手串同时也是清朝贵族女性的最爱,这些贵族女性几乎人手一串,不管是复仇的甄嬛,还是女强人孝庄太后,而且她们还采用了一种时尚的手串戴法——将手串挂在衣襟纽扣上,或者戴在手腕上。

因为清代是离我们最近的古代朝代,那时男女贵族们对手串的普遍喜爱,让各类手串慢慢变成了一种文玩爱好,很多中年人都爱在腕上戴手串,盘手串,其材质也多种多样,不再体现官阶等级,纯粹只是好玩。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现代的很多物件都能找到源头和出处。在追逐潮流、发展爱好的同时,能透彻了解手串的来历,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盘串爱好者。只有这时,才能说,你是真正懂盘串的。

猜你喜欢
雍正皇帝念珠手串
清宫手串珍品一瞥
宝藏(2018年11期)2018-12-01 01:33:04
论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
戏剧之家(2018年35期)2018-02-22 12:32:40
浅析《红楼梦》对二月河创作的影响
得而复失的手串
收藏·拍卖(2017年12期)2017-12-28 06:08:37
恼人的人数问题
一串佛珠
现代家庭(2017年4期)2017-04-15 21:42:59
雍正时期官吏任用与监察及其启示
智富时代(2016年5期)2016-05-14 18:04:21
文玩手串有怕
不见了的念珠
国学(2015年7期)2015-05-30 10:48:04
念珠不在,佛还在
健康必读(2014年3期)2014-06-24 14: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