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植技术与病虫害分类管理防治策略

2023-04-29 00:44车建强谢春明
种子世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马铃薯

车建强 谢春明

摘 要:本文着重分析马铃薯高产栽培中的主要栽培技术问题,重点对马铃薯栽培中的常见病害和虫害进行阐述,并从预防和控制措施入手,从土地选择、整地、科学选种、田间施肥、水分控制、机械化栽培等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并针对常见病虫害进行分类管理。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生长

马铃薯是我国西北主要的粮食之一,其中所含的淀粉也是优良的化学工业原料。通过对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达到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目的[1]。

1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1.1选地整地

由于马铃薯的生育特性,马铃薯不能进行连续种植。所以,种植者在选择耕地时,应该尽量选择近年来未种植过茄科植物的耕地,以确保马铃薯的健康成长,为作物获得高质量、高产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同一地块上,作物连作不但会对其自身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还极容易引起病害和虫害,从而降低其产量。种植者在选地时,可选用轮作土地,这种土地既能提供马铃薯所需要的养分,又能保证马铃薯的品质与产量,而且还能降低马铃薯的病虫害发病率,使马铃薯植株能够正常成长。比如,种植者可以在头一年种马铃薯,后一年种玉米,再后一年种麦子,这样就能保证土地的养分充足,土壤肥沃程度足以满足马铃薯的生长所需[2]。除此之外,因为马铃薯块茎的扩张需要疏松的土壤,所以种植者在选择种植地点的时候,也要尽量选择平整松软的土地,这样才能保障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此外,在种植马铃薯时,如果选择地势较平坦的土地,不但能够对其进行最优的灌溉设计,为其提供所需要的水分,还能够便于排水,防止农田中的水分过多而对马铃薯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种植者在选定了适宜耕种的土壤之后,还要对土壤进行翻耕,划分畦道,并结合农田的地形条件,对畦道的宽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保证畦道的宽度能够满足排水的要求,从而使马铃薯能够健康成长,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在进行排水性能不佳的土壤畦道的设计时,种植者应该按照农田中的具体条件,对畦道的宽度进行适当的调节,并且尽量将畦道的宽度减到最小,以达到排水的要求,从而给马铃薯创造一个好的生长环境。

1.2科学选种

马铃薯的品种是决定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要保证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就必须进行科学的选育。为了保证我国马铃薯的“优质高产”,就需要“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下,选用最适宜的马铃薯品种。在栽培过程中,要对本地的土壤、气候有足够的认识,要考虑到在不同的栽培时期、不同的栽培环境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要保证选用的马铃薯品种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合本地的气候、土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点,为农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马铃薯喜冷,适宜于在土壤疏松湿润的条件下生长;当土层温度过高时,会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导致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下降。西北地区属于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它的土壤温度比较低,这对于马铃薯的种植十分有利。除此之外,在西北地区,春天的降水量比较小,夏天的时候很热,而且气温比较低,秋天的时间也比较长。因此,在挑选马铃薯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选择一些中晚熟或者抗旱的品种,这样才能确保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并且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特征,采取不同的栽培方法。采用多种种植方法,既能降低生产上的病虫危害,又能延长生育期,延长产量[3]。

1.3田间施肥

马铃薯对化肥的需求量很大,在栽培过程中一定要适时地进行施肥。一般施肥所用肥料有两种,一种是有机肥,一种是化学肥,栽培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施肥,以满足马铃薯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通常情况下,种植者在给马铃薯施肥时,每公顷要施用6万千克的有机肥料,同时还要配合少量的化肥,才能保证马铃薯的养分需求得到满足,使马铃薯能更好地成长。马铃薯在进入花蕾期后,对氮的需求明显增加,为保证其健康成长,必须在这个阶段增加氮肥的用量。另外,马铃薯用钾较多,在其生长旺盛的时候,要适时地补充钾,在马铃薯的生产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适时施入有机质肥,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以利于马铃薯的健康生长。冬天,种植者要掌握好在农田里施底肥和追肥的方式,保证农田里的有机质含量充足,以满足马铃薯在整个生长期间对营养元素的需求。

1.4播种和田间管理

在种马铃薯前,要做好整地工作,保证种植马铃薯的土地是平整的,不能有低洼的地形,否则在下雨时,土壤水分太大,会影响马铃薯的生长。种植人员在做好土地整理工作时,应尽量把结块土打落,使其松散,使其适应马铃薯的生长特性,使其能够正常生长。与此同时,在马铃薯的生长过程中,种植人员要做好农田内畦道的设计工作,保证农田内的排水通畅,以有效避免农田被淹,还可以防止马铃薯茎块的腐烂,从而让马铃薯能够健康成长。同时,为了防止野草和马铃薯竞争营养元素,还需要在农田中进行有效的除草活动。适时地进行杂草的清除,能有效减少杂草争肥事件的发生,并能保持农田内的通风,给马铃薯创造一个较为适宜的生长条件,从而为马铃薯的高产量和高质量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马铃薯栽培前,要对农田土壤进行肥料处理,将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混配,同步施用,以补充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为马铃薯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保证其在全生育期内得到足够的营养元素,从而提升其产量与品质。此外,因为马铃薯在生长的过程中对化肥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在马铃薯的生长期应该对马铃薯的长势状况进行严密的监控,并对其进行定期的巡视,从而对马铃薯的生长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对马铃薯进行施肥,才能让马铃薯得到更好的成长。

1.5水分调节

在马铃薯的成熟期,栽培者应注意对其进行灌溉,以保证土壤的含水量达到其生长发育所需。如果马铃薯种植期间发生较大范围的降雨,就要及时检查田地里是否有积水,并做好排水工作,需要把田地里的水分全部排除掉。如果在马铃薯生长期间发生干旱,种植工作者就要做好灌溉工作,给马铃薯植株及时补水,以保证马铃薯在生长期间所需要的水分充足。同时,要结合马铃薯的生长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同时要加大土壤的含水量,以保证马铃薯的正常生长。比如,在马铃薯块茎达到2cm以后,种植者要考虑到当地降雨量,减少浇水次数,避免水汽过多,影响马铃薯的生长。

1.6机械化栽培

在马铃薯的丰产栽培技术中,要重视切种、杀秧的收获过程。在切种阶段,采用机械撒播,控制薯体尺寸,在撒播之前,按照薯体尺寸进行分级,15g以上的薯体可进行切种。对种薯在种植前2~3天进行块状切割,以确保块状尺寸均匀,避免块状过大。在切块的时候,要对马铃薯进行灭菌,要备两把小刀,随时轮换,确保每次切块都要灭菌一次。为了防止腐朽病、病毒等侵染种薯,在切种薯的时候,器具要用75%的酒精或者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杀苗期要等茎部和叶片发黄,马铃薯的茎部和匍匐茎相互分开,才能进行杀秧,这个时候正是食用马铃薯的最佳时机。在马铃薯收割前7天,为了加快田间水分的分流,应在收割前7天用杀苗机械粉碎马铃薯茎叶,促进其块茎成熟,以提高收割效率[4]。在杀苗的时候,要保证茎秆的长度不超过10cm,否则会造成幼苗过大而妨碍马铃薯块头的收成。为了增加采收效果,宜采用挖掘深度为20~24cm的采收机,避免因挖掘太深而对马铃薯造成较大伤害,且不易从土壤中拔起。切割器不宜走得太快,切割器的转速要保持在3~4km/h,并且要视具体条件调整切割器的转速,以确保切割器的完整性。马铃薯采收后要干燥1~2h,以防止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冰冻和雨水淋湿,采完后要及时运送。

2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和防治对策

2.1真菌性病害

2.1.1早疫病

早疫病是一种严重为害马铃薯生产质量和产量的重要病害。发病后,植株叶片及茎基部有不同大小的斑点。早疫病病原为隐匿性病害,一般不易被人们发现。该病发生后,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处理,病害将会加重,从而影响到马铃薯的正常生产,甚至造成茎秆和叶片的枯萎,造成减产。在部分栽培区域,灌水不均匀,土壤水分和温度得不到保障,这导致早疫病害的发生。为了对马铃薯早疫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应在生产中保证足够的水分。对马铃薯开展栽培管理,对其栽培环境进行人为调控,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施肥和除草,以减少其发病概率,为其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提升其产量和品质。

2.1.2晚疫病

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多在果实成熟时发病,为害极大。若不及时进行防治,该病将在大田范围内快速传播,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进而降低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晚疫病菌一般生活在白天温暖、晚上寒冷、湿度高的地方。在含水量大于95%、温度为18~20℃的条件下,可形成芽孢,在地温10~13℃的条件下,由于水分的存在和晚疫病菌的侵染,产生游离的孢子。当土温维持在24℃左右5~8h时,马铃薯的叶面上有水分,则可产生晚疫病菌,并最终导致马铃薯产生晚疫病。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过程中,要选择没有病害的种薯,其间可采用68.75%的银法利、25%的阿米西达或者50%的锰锌可湿粉,每7天喷一次,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5]。

2.2细菌性疾病

2.2.1黑胫病

与正常马铃薯比较,受黑胫病菌侵染的马铃薯个头更小、颜色更黄,病情严重者,叶片变黑,逐渐枯死,并发出恶臭,该病害是一种传播迅速、危害很大的病害。在防控过程中,要注意品种的培育,选用好的品种,通过对种薯进行浸渍处理,可有效增强其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并可有效防止其在种植时感染病原菌。在栽培过程中,一旦出现黑胫病,就要立即将病苗除去,并隔离病苗的穴道,以避免危害其他正常的马铃薯,如果黑胫病比较严重,则要及时将感染的幼苗消灭,并对周围的马铃薯进行仔细的观察,以免出现漏摘、漏拔的情况。黑胫病具有很高的传播能力,因此,在种植物过程中,种植人员要对它的发病规律和特点有清晰的认识,要及时发现病株,并对其进行科学的防控,以阻止疾病的蔓延,以免对马铃薯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从而导致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下降。

2.2.2环腐病

环腐病是一种微生物侵蚀性疾病,极易造成马铃薯的死亡和腐烂。根据地上部分的形态特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萎蔫类,另一类是枯斑类。其中,萎靡与树叶失水的情况相似,很容易引起树叶干枯,引起整个树叶内卷,最后死去。枯斑类是在叶子顶端的小叶上产生,然后快速蔓延,最终导致植物死亡的一种现象。从外部观察,植物并无明显的异状,切开的维管束其内部多为暗褐色或奶黄色。在对该病害进行综合防控时,要选用高抗、高质量的品种,并进行严格的检疫,并对病株进行及时清除。

2.3病毒性疾病

马铃薯的病毒病包括卷叶病、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A病毒、马铃薯花叶病等。其中,卷叶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极大的病害[6]。为了对马铃薯病毒病进行有效的防控,栽培人员必须在筛选、培育的过程中严格执行筛选、“热处理”,剔除劣质种薯,提高马铃薯的综合抗病能力。可以采用多点喷雾的方法,对卷叶病进行防治,并阻断其传播路径,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病概率。但是,过量使用杀虫剂会造成严重的破坏,有悖于生态平衡,也有悖于人们的健康理念,因此,在使用杀虫剂时,要尽可能选用低毒性、无残留的杀虫剂。通过对劣种的筛选,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达到规模化生产的需求和经济效益,还可以增强其抗病性,从源头上控制病毒病害。

2.4虫害

蚜虫和叶蝉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害虫。对于蚜虫,传统的控制方法是引进天敌。以瓢虫、食性小菜蛾等为主要的天敌,利用它们进行控制,可以更好地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环境保护也有很大的帮助。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或者在害虫没有特定天敌的时候,种植者需要使用药剂,但要注意不能将其杀死,以免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对农药进行科学的喷洒,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减少农业的成本投资。在选择药剂的时候,可以选择50%抗蚜威润湿粉与40%乐果乳油混合施用。在对叶蝉进行防治时,可采用分区防治的方法,叶蝉主要是在豆类作物上越冬,将马铃薯和豆类作物隔离能有效减少其进行为害。此外,紫光灯还能对叶蝉进行有效的灭杀。如果传统的物理控制方法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还可以使用药剂,可以选择20%的叶蝉粉或者40%的乐果乳油,并要根据马铃薯的块头、虫害的多少以及种植的区域来决定使用的剂量。虫害是马铃薯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相关人员要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尽量采取符合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防控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切实提升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

综上所述,为了达到马铃薯的高质量、高产量的目的,必须从不同的栽培技术、不同的病虫防治措施和不同的生产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为了对马铃薯进行更好的栽培,种植人员必须将各种种植技术与病虫防治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马铃薯高质高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琴.马铃薯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策略[J].种子科技,2023,41(3):55-57.

[2]徐春秀,严芳,顾红波,等.马铃薯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策略[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12):148-149.

[3]苑玉金.马铃薯种植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策略——以宁津县为例[J].南方农机,2023,54(6):66-68,86.

[4]刘晓艳.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方案探索[J].农村实用技术,2021(10):55-56,58.

[5]姚燕利.马铃薯种植技术与病害防治策略[J].江西农业,2020(8):39,41.

[6]孙淑贤.探究马铃薯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策略[J].农家致富顾问,2019(14):37.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定边马铃薯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