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鹏
天体物理学家张双南教授曾经在主题为“什么是科学”的报告中这样说过:“我知道什么是物理,什么是化学,什么是天文,什么是生物,但我不知道什么是科学。”可能对于很多青少年来说也一样,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的往往是“学科”,但并不清楚“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不仅需要科学,更需要在社会生活中锻炼科学思维、培育科学精神。那么,如何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科学思维、科学精神从哪里来?也许科普阅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科普阅读,读的是什么?
如果你认为科普阅读只是为了获取知识,那你对科普阅读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因为科普阅读是在科学知识基础上的一个拓展和提升,加深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我们富有逻辑的理性思维。科普时报社社长尹传红曾经说过,科学阅读有助于我们“发掘科学的理趣”“探索自然之趣”“满足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想象力与理性思维”等。
碎片化、电子化、视频化是这个时代获取信息的典型特征,但是这些并不能代替科普阅读,因为在科普书中,我们可以读到科学本质、科学发展历程、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等内容。如果我们简单地把科普图书作为获取知识的一种工具,那么可以说这是对科普图书价值的一种贬损。
前不久,我在北京某中学参加了一场中小学生辩论赛,其中一个辩题是关于科幻作品的。在辩论环节,反方同学反复强调科普图书的枯燥,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如果你知道阅读科普图书的目的,相信你一定会发现它不仅不枯燥,还十分有意义,充满趣味。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课堂上接触到一个数学公式,即便老师带着我们做了一些推导,我们可能还是不清楚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但是如果借助科普书探寻它的来龙去脉,相信我们不仅能记牢公式,还能了解到它背后有多少科学家孜孜以求。这不正是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深刻体现吗?因此,阅读科普书时,不要将自己的视野仅仅局限于获取科学知识,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些,跳出科学知识本身去看科学,进而更深刻地理解科学。
科普阅读有什么用?
通过阅读科普书,我们可以得到科学知识的滋养,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精神,还能掌握科学方法。因为科学的精髓是其方法,如果我们掌握了必要的科学方法,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这里不妨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曾经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是自2006 年起,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从“九”到“八”的过程就体现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因为科学就是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在科学上被称为“证伪”,也是科学事业的精髓所在。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科学精神并不能通过教科书简单地定义或传授,最能表现这种思维方式的,也并不在已经完成甚至是固化的科学成果中,而在于求得这些成果的过程里。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科普阅读有助于我们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天体物理学家尼尔·德格拉斯·泰森说过:“真正的科学素养不仅关乎知识,更关乎你提出问题的思考方式。”
如何提升科普阅读效果?
现在越来越提倡跨学科阅读,实际上科普阅读也需要跨学科。我们可以开展博览群书式的阅读,不拘泥于单个学科门类——当然每个领域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作品去读。而且也不必像课堂学习一样,强迫自己记住每一个知识点。只要你的阅读量足够大,收获一定会从量变到质变,因为科普阅读对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一本优秀的科普图书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阅读这样的作品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科学意识,也有助于提升文学素养。我读过一本名为《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的博物学作品,书中不仅有对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描述,还有对天气和气候的记录,更有作者心绪的铺陈,正可谓“直径一米以见自然”。
实际上,在一本书中融会贯通各个学科的科普书非常多,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以及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只要我们跳出具体的“学科”去看科普图书,一定会发现它“别有洞天”。
期待我们都能在科普阅读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科学知识,锻炼科学思维,塑造一个更完美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