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开
主题阐释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上下功夫,将中华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素材展示
“敦煌女儿”捐赠千萬,
樊锦诗何以又一次让人感动?
2023年5月4日,樊锦诗带着1000万人民币捐款来到北大,设立樊锦诗教育基金,用以支持北大敦煌学研究。此次捐赠的资金包括樊锦诗近年来获得的多项奖项的奖金,在此基础上,为了使基金本金能达到1000万元,樊锦诗又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捐出。她在捐赠仪式上说道,这份奖金应该“取之有道”,更要“用之有道”,一定要使所得奖金用在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事业上。
作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奔波半个多世纪,换来了敦煌的“容颜永驻”,被亲切称呼为“敦煌女儿”。“我心归处是敦煌”,几十年来,樊锦诗辗转于735个大小洞窟,看遍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到推动出台保护条例,从主持编写石窟考古报告集,到建立系统“数字敦煌”资源库,樊锦诗用大半生的时间驻足坚守,让敦煌文化与艺术得以走出洞窟、走向世界。为了进一步推动石窟保护,她又每年从个人工资中拿出1万元,捐给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一坚持就是近三十年。如今,樊锦诗再次带着捐款支持母校敦煌学研究,正如她在给北大学子的信中写道,“做人不能只为自己打算”,“敦煌女儿”正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守一不移、薪火相传的做人哲学。
【素材解读】
樊锦诗大学毕业后,志愿选择敦煌,在敦煌一干就是40余年,为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敦煌女儿”。她向北大捐资1000万,设立教育基金,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敦煌学研究。“择一事,终一生”,樊锦诗将生命与敦煌事业融为一体,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适用话题】
传统文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热爱事业、择一事终一生……
留住苏州影园,
也是留住一份念想
近日,苏州影园是拆还是留的问题,引发关注。
据澎湃新闻报道,被列入当地拆迁清单的苏州影园,有独特的价值,因而不少人呼吁“留下影园”。2023年4月7日原是政府计划对影园主体进行最后拆除的日子,但当天上午拆迁被叫停。
此前有一个方案是,拆除+异地重建保护,政府部门也已经对影园进行了3D建模。不少文保爱好者和建筑学者建议,异地重建不如就地保护。在目前情况下,有一定年代的园林建筑如果异地迁建,总不可避免地会遭受伤害。拆解和重建园林建筑将面临很多挑战,无论如何小心谨慎,使用何等的高科技手段,都会面临着如此的挑战,更不用说其迁移和复建不可能在历史上同等的情况下进行。
园林建筑总是和其依托生长的特定时空联系在一起。在漫长的时间和空间浸染下,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独有的故事场景和紧密的情感联系。没有脱离地脉和文脉的园林建筑,才能够更好地为后来者指引了解历史和文化的方向和姿势,这也是园林建筑的重要价值。
从这个意义看,即便苏州影园搬迁后再重建,实际上已经不是原有的苏州影园,而是一个新的建筑。
【素材解读】
苏州以园林著称,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苏州影园是苏州园林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影园迁建事关文化遗产保护,我们要慎之又慎,不能草率行事。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造福子孙后代。
【适用话题】
传统文化、文化遗产、文化魅力、调查研究、城市发展……
冯骥才的取舍
近20年来,在中国文坛享有盛誉的冯骥才,更多的不是以作家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而是作为文化学者常年四处奔波。为抢救文化遗产,他进行大量实地调查,常常对各种破坏文化遗产的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
多年来,冯骥才一个古村接着一个古村跑,打了一场又一场“硬仗”。起初,他的呐喊时常被淹没在城镇化大潮中,行动也异常艰难,但他从未退缩。2014年6月,冯骥才团队又启动了一个新课题——“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2016年他在家乡宁波发出了“唤起村民文化自觉”的呼吁。
为保护古村落,冯骥才不仅付出了时间和精力,还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最困难的时候,他组织了几次画展卖画。有一年在苏州的画展上,他把多年存下的心爱的画全卖了,一时家徒四壁。家人劝他:“您这是何必呢,这么大年纪了,还让自己这么遭罪?”但冯骥才觉得这是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义务。
冯骥才因此被称为中国“古村落保护第一人”,当《人民日报》记者问道:“您是那样的爱小说,怎么舍得放下小说而去做文化遗产抢救?”冯老深沉地说:“的确,这二十年间,我放弃的小说至少也有二十部,而且好多都有腹稿,残忍地将它们胎死腹中,是因为古村落的价值不小于长城,抢救刻不容缓。”
【素材解读】
近20年来,冯骥才主动放弃文学创作,为抢救古村落文化遗产四处奔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遭了不少的罪,但他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古村落里有民族记忆和精神传统,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创造,抢救古村落刻不容缓。冯骥才善于取舍,用文学创作上的“失”换来了古村落保护上的“得”。
【适用话题】
传统文化、善于取舍、学会选择、权衡得失、公益事业……
一字十万,不多!
近日,一则旧闻引发了公众关注。
破译一个甲骨文奖励10万元。这是中国文字博物馆曾面向社会发出的“悬赏令”。2018年,有一人拿到了这10万元,他就是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玉斌,其获奖论文是《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据悉,他也是目前唯一拿到这笔奖金的人。
在新闻不过24小时的当下,5年过去了竟然还能走红,确实有些出乎意料。“破译一个字奖励10万元”固然有一定的标题效应,但另外两个因素更为重要。
一是学者的钻研精神赢得了公众的由衷敬佩。蒋玉斌在获奖论文中提出,甲骨文、金文中用在某些方国(指古代联合城邦制国)名字前的“屯”字,应该释读为蠢动的“蠢”字。例如,“屯夷方”应解读为“动乱的夷方”。看似简单的结论,背后是多年考证之功,网友们纷纷表示要向耐得住寂寞的学者致敬。
二是时隔5年,“一字十万”的大奖依然只有一位获奖者,刺痛了公众眼球。但实际上,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据学者统计,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4000余个,取得共识的破译字约占三分之一,剩下没能破译的都是硬骨头。
【素材解读】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堪称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破译甲骨文是一件苦事,也是一件难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希望更多人参与甲骨文研究,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适用话题】
传统文化、甘于寂寞、厚积薄发、兴趣爱好、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