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蔚
幸福,是一个朴素寻常又耐人寻味的字眼。
朴素寻常,是幸福充满亲和力和烟火气的一面:似乎人人都把幸福挂在嘴边,也追求并渴望得到幸福;耐人寻味,则向我们彰显着幸福的另外一面:幸福究竟是什么?每个人想追求的幸福一样吗?幸福,似乎近在身边,触手可及;幸福,又似乎带些神秘,犹抱琵琶半遮面。
翩翩少年如你,对于幸福,是否也有类似的感受?或许,你正在烦恼:“大人们总说,你们现在真幸福,哪像我们小时候呀!可是,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甚至还觉得大人这样讲有点烦。”或许,你正在疑虑:“有的人说只要快乐就会幸福,我怎么觉得幸福没那么简单呢?”如果你已经在思考类似的问题,那么恭喜你——幸福的探索之旅,或许就此开始;而终生的幸福之旅,则永无止境。
幸福是什么?如果我们翻开《现代汉语词典》,会看到这样一句解释: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形容生活、境遇的称心如意。由此看来,幸福仿佛一枚硬币,正面和主观的心情有关,背面则和客观的境遇有关。
端详幸福这枚硬币的正面,上面涌动着“福流”,带着我们感受主观上的幸福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哈伊·西斯赞特米哈伊历经15年的追踪研究发现,社会各界的一些成功人士,他们都会反复提及一种体验:在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时,他们全神贯注,时常遗忘了时间的流逝和周遭环境的变化。乐趣来自活动本身,而不是报酬、奖励、欣赏等外在原因,其中蕴含的感受包括充实、成就感、价值感,不仅仅是快乐。米哈伊把这种全神贯注所产生的心理体验,称之为“flow”(福流),并认为“福流”是幸福的极致体验。人人孜孜以求的这种“福流”,是如何产生的呢?米哈伊分享了极致幸福产生的三个因素:清晰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及时的反馈,行动获得了正向的评价;技能和挑战的完美匹配,挑战太大容易产生挫折、挑战太小容易产生乏味,自身技能可以胜任的挑战则会带来澎湃的“福流”。大到攻克科学难关、跑完马拉松全程,小到拍一张满意的照片、闲暇时间和朋友聊天,这其中都藏着“福流”的密码。如果希望自己的人生能体验更多的幸福感,我们不妨去找一些自己喜爱做的事,多创造一些“福流”降临的心灵体验。
摩挲幸福这枚硬币的背面,一些容易被人忽视的“暗纹”潜藏其中,这些“暗纹”组成了幸福的客观基石。阳光、空气、水、流动的云、蔚蓝的海、遥远的山,这个世界上美好而珍贵的存在,往往都是免费的,或者说是无价的。自然自带治愈力,学会欣赏自然,是幸福的基石之一。安全的居所、良好的身体、健全的心智、健康的人际、流畅的沟通、正常的社会环境,是个体安全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幸福的基石。或许有些老生常谈,或许这些字眼稀松平常,但毋庸置疑,唾手可得的寻常生活,同样是幸福之源。同学们可以随手拿起手边的一瓶矿泉水,想象一下,这瓶水背后凝结了多少人的默默付出,才实现了如此触手可及。这种便捷和惬意的生活,是日常中我们早已习惯的幸福水位。或许有时我们借此可以提醒下自己——这,也叫幸福。自然、社会、他人的付出,个体自然滋生的感恩之心,都构成了幸福的和谐音符。
白帆鼓起,少年之舟必将渐渐远行,开启英雄之旅。愿你带着这枚幸福的硬币,于直挂云帆时,于颠沛流离处,于朝霞满天时,于乌云密布处,在生命的时时刻刻,用自己的感受去拼凑幸福的拼图,并用一生的生命探险,去触摸属于你的幸福真味。
讲给爸妈听:有心的家长,或许已经从字里行间受到了启迪。孩子偶有的“低幸福感”,常容易被忽视。家长们不妨多引导孩子明白寻常生活中幸福的来之不易,让孩子学会珍惜当下,而不是用简单的“你比我幸福多了”去概括孩子无法感知的部分。幸福需要被构筑的是内心的主观体验,家长们可以多让孩子体验他热爱与擅长的事,在“福流”中,让亲身体验来告诉他,何为幸福,这种方式会比说教更有效,对孩子的影响也更真实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