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023-04-29 00:44:03马田
《学习方法报》历史七年级 2023年7期
关键词:诸侯国商鞅都江堰

马田

单元时空

单元梳理

知识归纳

一、夏商周的更替

1. 政权更替

2. 政治制度

(1)世袭制: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西周的分封制

①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②内容

a. 分封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b. 分封对象: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

c. 诸侯的权力:管理土地和人民,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d. 诸侯的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③影响

a. 积极影响: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b. 消极影响:分封的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分散了国家权力,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3. 青铜器

(1)功能: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2)特点: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用途广泛(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铸造技术采用“泥范铸造法”);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3)典型代表: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面具、利簋等。

4. 甲骨文

(1)含义: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地位(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造字特点: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 社会性质: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奴隶制度)逐步瓦解,封建社会(封建制度)逐步形成。

2. 天子与诸侯地位变化:分封制逐步瓦解,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3. 战争变化

(1)春秋争霸

①特点: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

②春秋霸主: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2)战国兼并

①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②“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修建都江堰等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③主要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3)发展趋势:出现了统一的趋势。

4. 经济发展

(1)农业: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2)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4)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

①概况:战国后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工程又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②作用:都江堰集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于一体,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 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5. 变法改革——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1)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内容

①政治方面: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②经济方面: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③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意义: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6.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1)背景

①政治方面: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学术界和学者获得了相对充分的自由。

②经济方面: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封建经济的迅速兴起和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教育方面:私学兴起,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④阶级方面:士阶层活跃起来,并受到重用。

(2)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3)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在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4)百家争鸣(战国时期)

(5)意义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知识拓展

商鞅变法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及启示

(1)原因

①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合乎秦国国情,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所在。

②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

③变法措施执行坚决、全面彻底。

④商鞅公正、诚信执法,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变法内容深入人心。

(2)启示

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适时采取改革措施;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等。

易错警示

1.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 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同姓贵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在进行分封时,王族受封的地理位置大多较为优越,是分封对象的主体,功臣建立的诸侯国是维护周朝统治的重要力量,先代贵族后裔建立的诸侯国不多,土地也很少,大多是起象征性的安抚作用。

3. 刻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因多是刻在钟、鼎之上,又称为钟鼎文、铭文;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4.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一系列社会变化的根源(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如铁制工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5. 春秋时期的霸主是先后出现,战国七雄是同时存在。

6. 商鞅变法和都江堰的修建都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而非以后的秦朝。二者都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7. 商鞅变法是成功的。一场变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变法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推动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变法是成功的。

猜你喜欢
诸侯国商鞅都江堰
拜水都江堰
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1:20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记
——
中国水利(2020年3期)2020-03-13 07:14:18
李冰与都江堰
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艺术品鉴(2019年8期)2019-09-18 01:23:00
屈原之死
千古奇观——都江堰
学生天地(2017年8期)2017-05-17 05:49:59
树敌太多商鞅
没法守妇道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35
没法守妇道
爱你(2016年19期)2016-04-12 07:24:56

《学习方法报》历史七年级2023年7期

《学习方法报》历史七年级的其它文章
第二单元 自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