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技法之思考感悟

2023-04-29 00:44:03杨加宾刘补明
关键词:作文题文体作文

杨加宾 刘补明

技法阐释

悟,觉也,指内心获得深知。感悟,是指对事物有所感触而领悟到某种道理、哲理或思想。作文中的感悟,是指通过对人、事、景、物与生活现象的抒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领悟。感悟类作文,是新材料作文的一种类型。这种作文题提供给考生的一般是自然、社会、生活现象或名人名言等材料,要求考生在看了材料后,谈自己的感悟、思考或看法,主要考查考生的感悟力、思考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那么,考生如何让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准确、深刻、新颖,并具有时代性呢?

感悟“关键词”。新材料作文题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词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它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的词语,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我们要捕捉到材料中的关键词并加以感悟,因为只有读懂关键词的含义,由此生发感悟,才能准确地把握命题人的意图,从而紧扣核心,明确写作方向。考生需要拨开材料表面的迷雾,透过表面,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加以考虑,由表及里,挖掘材料背后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点。

感悟“重点句”。就是通过多思多想,快速归纳材料的文意来迅速捕捉材料中的重点句。因为重点语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是思维的聚合点。找准重点句后,要进行由果溯因的追问,从多种因果关系中找到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预见最要害或最有深远意义的结果,让思维更深入。

感悟“契合点”。材料作文有时会提供一则或几则材料,让考生从材料的整体或某一个角度出发,或感悟,或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立意写作。对于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材料,考生应先逐则审读,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感悟,以便找准各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点,即材料的核心。考生对作文题的材料要全面、准确地分析,不能只顾一点而不及其余,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寻找材料间的联系,由浅入深寻找联系点,聚焦共同点,并进行深度思考和感悟。

感悟“言外之意”。考生应抓住作文题材料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拓展,因为中心事件或核心概念往往承载了一定的象征意义。考生要深入把握其寓意及内在的关系,并进行“拓展式”感悟思考。通过感悟言外之意,由此及彼挖掘其引申义或比喻义,可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以便更好地对接社会,站在时代的高度,及时提出并回答当代人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看法。

好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苏州市缘跃纸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陆鸿因幼时的一场高烧留下了严重后遗症。从小到大,从学习到工作,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当他职高毕业后,当初的定向工作单位却因为他的残疾将他拒之门外。他四处找工作,却屡屡碰壁。面对困境,他没有消沉,而是下决心自主创业找出路。经历了无数次摸爬滚打,陆鸿从卖开水、修自行车起步,到开照相馆,逐步发展到摄影、相册加工、纸质影集生产。一共才30多位员工的加工厂吸纳了 21 位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找工作不容易,我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岗位,让他们把自己的光给发亮。”如今,陆鸿的工厂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未来,陆鸿希望自己能继续努力,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以上材料能给我们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依据“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一精神,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醒

题目中“以上材料能给我们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的提示,要求既不可脱离材料中陆鸿这一人物来说理,又不能仅仅就事论事。因此,立意时既不能完全脱离材料,又不能局限于材料,只有挖掘出材料中的深层意蕴,文章立意展现的境界才能开阔,眼界才能高远。“选准角度”,暗示材料的启示可以是多方面的,考生写作时要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体现自己的感悟与思考;“明确文体”,要求考生要有明确的文体意识。具体参考立意如下:苦心志,劳筋骨;青年当自强,不惧苦与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因苦而放弃,不因累而躺平。

古今中外拥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一精神,并能成功的人物数不胜数。比如孔子、司马迁等,都是经历了一番常人所不能忍的困苦之后才收获了成功。素材应注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名人事例,并结合材料和立意综合阐述。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应体现弘扬自信、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也要反映中华民族特有的吃苦耐劳、踔厉奋发的独有品质。材料提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暗示考生写作时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体现自己的感悟与思考,不能空发议论。

猜你喜欢
作文题文体作文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学生天地(2019年36期)2019-08-25 08:59:44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金色年华(2016年12期)2016-12-01 04:34:13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