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的白杨

2023-04-29 00:44:03陈奕纯
《学习方法报》语文高考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五台山白杨画布

陈奕纯

此时,我仰视晴空,心中顿时万里无云。我们物质的铺张是把有限的资源浪费殆尽,大自然的铺张则是施与众生。正如眼前的白杨树,它铺展在空中的华美,令我的心如清风中的睡莲,一瓣一瓣绽放,香气弥漫,随之一股豪迈的气息,在胸间激荡升腾——我多么想铺展开一块硕大的画布,把眼前的大美,淋漓地挥洒出来!

我一个人,顺着一条峡谷,往远处行走,一条清静的河,轻轻地吟唱,河里硕大的石头,白色的,灰色的,青色的,静候在那里,托腮凝思,倾听天籁之音。它们被水洗刷得细腻圆润,纹理丝丝可见,那是一层层的年轮,抚摸着,玉一般的清凉。山巅之上,草木稀疏,这里全然没有了山下的景象,山下游人如织,这里却是清冷的。一条白亮的路,如手势,如隐语,如画,如诗,指向山巅的大朝台。三两个人走在路上,没有喧哗,没有言语,都在悄无声息地走着,似乎从喧嚣的热闹中走向回归。一个人,一袭明黄的长袍,三步一卧,犹如婴孩扑向母亲的胸膛,他的肢体,妥帖地匍匐在大地上,目无外物,那肃穆,那谦卑,只向天地……行人被他慑住,痴痴地望着,手中端着相机,竟忘了把鏡头对向他。这蜿蜒在高山之巅的路,通向大朝台,这行走在路上的人,是走在朝拜的路上。人的朝拜,向静,向善,向美,无不是拜望自己的内心。

五台山的宁静,让人慢下来,静下来,让人的心打开,探寻天地大美,发现世道人心的良善。此时,被层层浮尘蒙蔽的心灵,化作破茧而出的彩蝶,在天地间翩然飞舞。我突然想到,我画画,其实我是在画我自己,只有看到了自己,才能够看到一切的美,比如山间那金色的白杨林。

白杨,它的根脉深深地抓向大地,它才有飞扬于云霄间磅礴的大美。

在这里,望着白杨,我想到了民间的俗语: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

我也由此想到,尼采说:“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我还想到了画布上的美——有了人心的宁静、宏绰,人超拔、轻灵的神思,美才能够铺展,气韵在那,才能够赋予色彩魂魄。

是的,人,只有心向下,有那匍匐大地的谦卑,才能够倾听天地人心的丰厚与沧桑,一个艺术家,只有心向下,才能够诞生飞扬的艺术。而在红尘的攀缘中,为着名与利、欲与望,身与心一起浮躁地升腾,只有在这里,才有这样的感叹:忙忙碌碌的日子,最对不起的是我们的生命。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读美文·话写作

作者饱含深情地描绘出了五台山白杨的飒爽英姿、坚强不屈,由衷地表达了作者对五台山白杨的赞美与喜爱之情。写法上,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白杨的描写,然后由树及人,由近及远,由此及彼,表达了作者要像白杨那样,深深扎根于自然,扎根于大地,扎根于人民,不为名,不为利,为人民创作的崇高理想。同时,作者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有力地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猜你喜欢
五台山白杨画布
白杨
雨露风(2023年1期)2023-05-30 02:30:07
商业模式画布
商界评论(2022年12期)2022-03-06 16:43:01
五台山
今日农业(2021年18期)2021-11-26 00:54:08
白杨
为什么要在画布上割一刀?
艺术品鉴(2019年9期)2019-10-16 08:57:44
让鲜花在画布上盛开
五台山掠影
记者观察(2019年1期)2019-04-04 01:06:36
往五台山(外一首)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39
五台山的冬
我是一棵深秋的白杨
中国火炬(2015年11期)2015-07-31 17: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