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乐 罗淑文
[摘 要]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也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如何将经典融入高校美育资源,真正呈现艺术经典的当代价值?本文提出结合音乐文化的内涵及当代大学生的特质研究,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的美育课程、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美育课堂、拓展高校美育的立体化路径等策略,用热爱和智慧搭建教学文本与学生自身生活之间的桥梁,在传承与创造之间不断获得新的生命。
[关键词] 艺术经典;春江花月夜;高校美育
[中图分类号]J6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3)12-0149-03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也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一首唐诗可以跨越千年,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首古曲可以冲破时空,被当代人不断品味、创造、表达,足见其魅力之大。这样的经典或寄托于文字,或流转于音乐,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断以新的对话展现其生命力。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为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件指出,“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春江花月夜》无疑是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的艺术经典。
一、文学之思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旧题,相传由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旧唐书·音乐志二》:“《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 郭茂倩《乐府诗集》共收录七首《春江花月夜》:隋炀帝杨广二首,诸葛颖一首,初唐张子容二首,张若虚和温庭筠各一首。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同名诗作中最经典的一首,作品集抒情诗、爱情诗、哲理于一体,标志着“七言歌行体”的成熟。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笼罩在月色中呢?望着月亮,诗人发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叩问。月亮永远是那个月亮,而人类已不知更迭了多少代;个体的生命转瞬即逝,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却让人类永恒。闻一多先生曾高度赞誉这一首《春江花月夜》。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先生认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洗尽了六朝宫体诗的浮靡和罪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为唐诗的繁荣开辟了道路。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王昌龄的“三境”之说,为我们甄别诗歌经典做了非常好的指引,诗歌的境界来自于心灵。美学家叶朗先生曾说,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美学家朱光潜同样认为,境界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品质与价值取向,诗的境界是“意象与情趣的契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展现的是朦胧如画的江南意象,“春”“江”“花”“月”“夜”这些寻常的景物和意象,化入了空灵动荡的宇宙元气,欣赏者透过诗情看到了画意,也悟到了人生的哲理,诗的境界正是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出来的。
由唐诗《春江花月夜》带来的思考,足以让其成为内涵丰富的美育素材,古典诗词对大学生人生观、文化观的陶冶是显而易见的,引领大学生透过“诗景”“诗情”去感悟经典背后的 “诗境”,是美育工作者的文学之思。
二、音乐之思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春江花月夜》的由来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曲谱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著名的琵琶文曲《夕阳箫鼓》。清代姚燮的《今乐考证》中记载了《夕阳箫鼓》的曲名,并将此曲列入 “江南派琵琶目补”,注明为中曲(指中等结构),但此书仅载曲名而未载乐谱。乐谱最早见于浦东派鞠士林所传《闲叙幽音》琵琶谱,现今所见是其弟子1860年的传抄本,还有1842年江苏松江张兼山的手抄本《檀槽集》(曲名为《夕阳箫歌》),1875年吴畹卿的手抄本,1895年平湖派李芳园所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曲名为《浔阳琵琶》)。李芳园《浔阳琵琶》乐谱分段标以“夕阳箫鼓、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山干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十个小标题。此后,汪昱庭曾对李芳园传谱的《浔阳琵琶》加工润色,改名《浔阳夜月》,删弃了李谱每段结尾的长段捺音和繁音花指,使曲调更为质朴。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根据汪昱庭所授《浔阳夜月》,将此曲改编成丝竹合奏。1926年,大同乐会的郑觐文将此曲定名为《春江花月夜》。
从琵琶文曲《夕阳箫鼓》到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音乐语言彰显了它作为艺术符号的独特魅力。改编后的民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承袭了原琵琶文曲抒情写意的风格,极具江南特色。乐曲为多段体结构,共有“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欵乃归舟、尾声”十个标题,是一首有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八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独具特色的变奏曲。
乐曲《春江花月夜》与文学的高度关联,体现在其标题上。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了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随后,乐队齐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她款款而来,柔婉安宁: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轻舟荡漾,青山叠翠,桨橹添声……五声性的传统乐调由羽音起,平缓渐进传递给徵音,同音承接又落于角,而后在三度音程的连绵发展中,经过徵音和角音的连接,从容落于商音。这是一段富有江南情调的主题,也是全曲的核心旋律。
第二段到第九段,乐曲均以第一段音乐主题为基础,做“换头合尾”式变奏。而每一乐段的结束均通过相同的旋律做渐慢处理,这一商调式的合尾色彩柔和、安宁恬静,就像巧妙的珠线串联了江南月夜的十个画面。
与文学语言相比,音乐语言的特殊性在于它有较强的表情性和感染力,又兼具非语义性即模糊性特征。音乐以听觉呈现的方式在第一时间给人以情绪情感上的体验,寄情于山水的哲思虽不及视觉艺术那么直接,却在动态聆听的过程中拥有了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如何借助音乐语言的本体优势,引领学生获得更广阔的人文内涵及精神陶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之思
《春江花月夜》作为典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其所蕴含的艺术之美,渗透于文学、音乐、美术、哲学等多个领域,对当代大学生审美情趣、情感世界、精神境界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对传承民族经典,增强民族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春江花月夜》所蕴含的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达观是大学生特别需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大学生在学业压力日益增加的当下摆脱工具理性的束缚。同时,作品诗、舞、乐蕴含的巧思与灵动,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高校美育面对的是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经验,但由于地域差异等原因,音乐基础参差不齐。笔者曾做过相关调研,以《春江花月夜》这一教学内容为例,967%的学生知晓唐诗《春江花月夜》,却仅有443%的学生知道同名乐曲,其中928%的学生来自城市。来自偏远农村的大学生明确表示,初中以来再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大学生群体音乐基础的不均衡程度可见一斑。如何整合经典的课程资源,面向全体又能兼顾差异,让青年学子在大学阶段接受美育的熏陶,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目标?下文将以《春江花月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探索高校美育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文艺融通,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的通识课程
21世纪以来,国家对美育高度重视。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发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要求普通高等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订艺术类必修课或选修课的教学计划(课程方案)。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颁布,进一步在课程实施环节为高校美育提供了保障。
笔者所在的高校位于美丽的江南水乡。团队经过多年的调研和考量,依据学校的地域与学科优势,以江南音乐为特色,探索建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经典为主要内容的音乐通识课程。2021年,“江南音乐与人文”作为美育公选课程正式在全校开设。课程将江南音乐置于大文化的背景,结合多学科视角挖掘其人文内涵和当代价值,结合江南音乐的基本知识,引领学生理解江南音乐文化,品读江南曲韵风雅,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江南音乐与人文”以文化为引领,整合美育资源,设计建构以“课程导论”“江南民歌”“江南诗词”“江南丝竹”“江南戏曲”五大板块为核心内容的美育课程。课程设计体现了文艺融通的特点,即通过音乐学、文学、历史学、美学等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理念,努力解决音乐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脱节的问题。
(二)主题式教学,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美育课堂
“江南音乐与人文”采用专题式教学,即结合教师研究领域的专长,每一板块由一位教师负责。其教学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题明确,有利于知识点的深入和拓展,有效提升课堂效率。第二,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收集资料、厘清概念到启发思考、创意实践,体现了“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第三,有利于发挥综合类高校的优势,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与团队合作,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第四,每一板块专人负责的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教师单兵作战、授课内容局限的问题,真正体现了课程资源最优化的高效课堂。
以《春江花月夜》为例,这一美育资源可以融入“江南诗词”板块,也可融入“江南丝竹”板块。如“江南诗词”模块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主要体现的是文学与美学的交叉,教学重点可以设计为对诗词语言的品读,从诗情到诗境的体验与感悟。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挥文学专业学生的学科优势,以他们为教学主体,走向“诗之境”的探索。再如“江南丝竹”板块中的《春江花月夜》,可将教学重点设计为对音乐语言的品读,从古曲《夕阳箫鼓》到丝竹合奏《春江花月夜》,它所呈现的是音乐作品的源流与传播,主要体现的是音乐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挥音乐专业学生的优势,以他们为教学主体,走向“春江花月夜流变”的探索。与基础教育阶段相比,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大学生群体最大的优势。每一专题的开展,均由教师抛出橄榄枝,这需要教师在课前积极思考,课中努力调动,课后认真回馈,只有让学生尽可能地全程参与,才能获得由内而外的体验、认知、理解与提升。
“江南音乐与人文”作为一门公选课程,考核方式上可以结合专题,通过教学论文、教学调研、小组汇报等多元形式让学生展现成果,增加课程的教学互动,不断激发生成新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被动听课、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
(三)多维渗透,拓展立体化教学的美育路径
高校美育如果仅仅停留于公选课程,则无法达到“审美育人”的目标。课堂空间的不足,可以借助互联网、艺术实践、第二课堂等融入多维场域,真正实现美育陶冶的功能。一方面运用专题讲座的方式引领学生研读经典, 另一方面借助网络媒体为学生补充课前课后的阅读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感受形态生动的艺术形式,拓展立体化的教学路径。
近年来,我校积极策划经典的推广,将艺术课堂做成了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以《春江花月夜》为例,这样的艺术经典在诗、书、音、画中都可以呈现。我校艺术课堂《江南竹语》以民族乐器演绎这一传统经典;《舞蹈四时》以中国古典舞演绎江南意象;《我爱这土地》则集诗、舞、乐于一体,展现民族文化中的盛唐气象。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在艺术课堂中能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与审美品格;对于部分参演的学生而言,无论是朗诵、演唱、演奏、舞蹈还是书画的展现,亲身参与艺术课堂的策划与演出将成为他们一生中极其宝贵的人生经历。对于学校而言,艺术课堂是校园文化的品牌和标志,它在客观上推动了教师教学研究的深入与延展,尤其在美育融入思政的教学探索上实现了由传统说教到创新说理对话的转变。
结 语
千百年来,《春江花月夜》以各种艺术形式被移植创编,传递了我国传统艺术的经典性、超越性和独特性。《春江花月夜》所渗透的经典之美展现了艺术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美育需要借助文化语境抵达不同门类艺术之间的联通,《春江花月夜》的诗境,或许可以不断启发我们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代工业化进程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美育的价值正逐渐被全社会所重视,然而其实施要依靠教育工作者超脱功利的全情投入与探索。蓝图构建是愿景,脚踏实地才是路径。美育教师需任重而道远,高度重视经典的价值理性,挖掘经典温润心灵的内在力量,用热爱和智慧搭建教学文本与学生自身生活之间的桥梁,在传承与创造之间不断获得新的生命,指引我们去建构“向美而生”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6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2]王振复.中国美学范畴史(第二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3]陈正生.春江花月夜的“前世”“今生”[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8(4):30-34+8.
[4]周宪.美育何以引导人向美而生[J].江海学刊,2023(1):237-245.
[5]管建华.21世纪艺术教育发展的三点趋势[J].艺术教育,2009(12):6-7.
[6]杜卫,叶伊曼.论我国高校美育的人文教育属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3,22(3):11-17.
(责任编辑:李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