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琪 张甜甜
摘 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带来了虚拟文化空间的繁荣,但同时伴随着文化数据外泄、知识产权侵犯、云演艺网络盗播、数字藏品炒作、个人隐私泄露等一系列危及国家文化安全的风险,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外虚拟文化空间风险主题文献进行梳理,整理归纳出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的研究脉络、内容和特征。近十年来,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研究主题包括虚拟文化空间的概念及实践、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特征、风险评价、风险治理等;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研究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体现本土化特色、国内研究与国外大致同步、国内外研究均处于起步阶段等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虚拟文化空间发展实践,针对现有研究呈现出的研究内容较为分散、评价方法科学性不足及风险治理研究不够深入等现象,提出未来应加强对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的系统性研究、风险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研究、风险治理理论逻辑及治理效能研究。
关键词:虚拟文化空间;知识产权侵犯;数字藏品;个人隐私;风险治理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2023)06-0112-11
DOI:10.16497/j.cnki.1672-335X.202306011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带来了虚拟文化空间的繁荣。作为数字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空间样态,虚拟文化空间明显区别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社区公共文化空间以及经营性文化空间等具有实体形象的物理文化空间,它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以电子产品终端作为输出窗口,借助媒体符号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从虚拟博物馆、虚拟展览、虚拟形象代言人、虚拟主播IP到云音乐会、云博览会、云旅游,形式多样的虚拟文化空间已经成为文化内容创作与传播、实现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由于虚拟文化空间具有隐匿性、开放性、互動性、自由性等特点,使得人们在其间进行文化活动的同时,会伴随一系列风险,如知识产权侵犯、个人隐私泄露、数字藏品炒作、云演艺网络盗播、文化数据外泄等。与普通风险相比,这些风险隐蔽性更强、文化形态更模糊,监管难度更大,危及国家文化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除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之外即是“更为安全”,因此,“我们必须增加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1]2022年11月,国务院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指出要从网络空间法治体系不断完善、网络空间日益清朗、互联网平台运营不断规范、网络空间安全有效保障等方面推动中国互联网发展治理实践。[2]可见,虚拟文化空间作为网络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险防范及治理问题已经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从当前学术界对虚拟文化空间的研究来看,其状态从自发、零散逐渐向规范、有序过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回顾、梳理并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对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的研究成果,总结其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特点,对于推动我国虚拟文化空间风险进一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统计分析
(一)国外文献统计分析
国外对虚拟空间、数字空间及赛博空间的研究起源较早,成果颇丰。分别以“virtual space”“cyberspace”“digital space”并含“culture”“risk”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在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数据库和CNKI外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收集相关文章,剔除新闻报道、会议综述、书评等非研究性文献,共获得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数据库3626篇,CNKI外文数据库624篇,发表时间自1995年至2022年。
从文献内容来看,1995年至2006年间,学者们开始探究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虚拟空间中存在的虚拟文化、隐秘权利、文化冲突等,[3][4][5][6]CNKI外文数据库与WOS核心集合数据发表文献数量相当。从2007年开始,相关文献数量逐步增加,其中CNKI外文数据库中论文呈缓慢增长态势,共有文献220篇,多集中于数字技术下的网络空间文化传播,[7]WOS数据库中该领域的研究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共有文献1180篇,这一时期学者们开始把虚拟空间与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旅游相结合,[8][9]并开始探究虚拟空间中存在的风险。[10]2017至今,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研究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这一时期WOS数据库呈现急速增长态势,2017年为214篇,2022年达到474篇,对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研究更加细化,多篇文章涉及对虚拟文化空间风险感知、风险评估。[11][12]13]CNKI数据库这一阶段处于平稳态势,主要研究虚拟旅游空间体验、数字文化遗产以及虚拟空间中存在的伦理困境与相关风险。[14][15][16]可见,国外对于虚拟文化空间风险问题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在2017年后,WOS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增长速度远超CNKI数据库。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上对虚拟文化空间风险问题的研究热度与实践发展呈现出较强的一致性。
将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数据库3626篇和CNKI外文数据库624篇文献收集起来,导入NoteExpress软件进行去重操作,剩余4207篇文献,进行期刊来源分析,发文数量排行前6的期刊见表1。
(二)国内文献统计分析
国内文献主要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文献检索来源。检索方式设置:高级检索分别以“虚拟空间”“数字空间”“网络空间”并含“文化”“风险”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期刊来源为SC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CSCD,检索条件设为精确,共获得1752篇文献作为本研究的分析样本。
根据我国学术界对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相关问题研究的发文量及年度变化情况(图2),将其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3年以前,是虚拟文化空间产生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人类社会进入了网络化时代,网络空间、虚拟空间、赛博空间、数字空间等代指个体与互联网关系的词汇接连出现。[17][18][19][20]第二阶段是2013—2020年,是虚拟文化空间快速发展阶段,年发文量迅速增长。年发文量增长应该主要是因为微信、微博、快手、哔哩哔哩、直播平台等网络虚拟社群快速发展,成为人们进行
文化传播、信息交流的新平台,虚拟文化空间繁荣发展。与此同时,习近平提出网络安全观,注重网络意识形态把控,关注网络空间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关注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的相关文献不断增加。[21][22]第三阶段是2020年以后,虚拟文化空间风险文献快速增长,每年发文量150篇以上。这应该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实体经济遭受重创,国家大力发展文化数字产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23]云旅游、云音乐会、数字博物馆等新业态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这一时期,党和国家也开始重视虚拟空间治理,相关政府部门频繁发布各种网络治理文件,提升网络治理水平。
由于国内对虚拟文化空间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上述获得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上的1752篇文献,进一步用“并且”主题中含“文化空间”或者“空间风险”在结果中进行检索,并结合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近5年来发文量排前6位的期刊见表2。
(三)研究主题分类
将近十年来在国内发表在《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科学》等主流核心期刊上的文章进行整理,筛选出32篇文献;将近十年来外文期刊New Media & Society,Sustainability等权威网络与文化期刊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出30篇文献。对这62篇文献仔细研究后发现,当前对虚拟文化空间风险评价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虚拟文化空间概念内涵及实践、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特征、虚拟文化空间风险评价、虚拟文化空间风险治理。其中,虚拟文化空间概念内涵及实践文献占比最高,为36.73%,其次为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特征,占比34.69%,此外,虚拟文化空间风险评价占14.28%,虚拟文化空间风险治理占14.28%,如图3所示。
二、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研究内容
(一)虚拟文化空间概念及分类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AR等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推动了虚拟文化空间的飞速发展。当前学术界对虚拟文化空间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实践中时常将其等同于“网络文化空间”“数字文化空间”等概念。网络空间,也称为虚拟空间、赛博空间(Cyberspace),是指“综合运用计算机、通信、虚拟等技术,是无数信息和无数知识的数据集合体,是一个全新的计算机空间”。[24]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空间迅速崛起,它具有全新生产范式、全域应用场景和全时空交流模式,是网络空间的演进升级。[25]网络文化空间是互联网与文化娱乐的合体,通常指互联网空间中的网络视频、网络直播、网络新闻、网络动漫和音乐、网络文学等娱乐消遣活动空间。[26]数字文化空间则是指以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核心的数字信息技术革命创造的新的文化空间,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扩散和分享。[27]虚拟文化空间将科学技术、文化空间与社会生产相联系,是以文化资源为基础,科学技术为支撑,虚拟空间为场域的一种空间表达形态,[28]可以说,虚拟文化空间是“人+数字技术+文化空间”,是参与主体借助数字技术在虚拟空间进行文化内容创作与传播、提供文化服务、实现文化消费等文化活动的空间。
国内最早出现的虚拟文化空间是2011年建成的“数字敦煌”工程,利用图像、视频、三维等多种数据资源构建了一个智能化的石窟文物数字化资源库,通过互联网全球共享。[29]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之后,故宫博物院推出了综合型全媒体线上服务项目“云游故宫”,截至2021年9月,线上访问人次超过3300万。[30]同时,《清明上河图》虚拟现实科技艺术沉浸特展、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式艺术展、千年运河画卷等云展览相继推出,这种沉浸式交互体验新形式备受大众欢迎,[31]也出现了基于优秀剧目、音乐和演艺作品等文化资源搭建的“空中剧场”,如西安交响乐团联合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云上国宝音乐会”。陕西历史博物馆与国内首家NFT新消费平台ODin合作探索数字藏品新领域,发布首批收藏级数字作品“战国秦杜虎符”NFT。《王者荣耀》在2020年推出的“荣耀中国节”系列活动成为游戏中节日文化传播的经典。[32]上述這些虚拟文化空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文化活动借助云平台以数字化形式出现,包括云音乐会、云博览会、云演艺、云剧院、云旅游等;[33][34][35]第二种是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以数字化创新形式出现,包括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科技馆、数字纪念馆以及数字文化站等;[36][37][38]第三种是借助区块链技术进行数字藏品文化消费而形成的虚拟文化交易空间,包括鲸探、幻核等;[39]第四种是由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形成的泛娱乐化虚拟文化空间。[40][41]
(二)虚拟文化空间风险分类及特征研究
虚拟文化空间风险隐蔽性强,形态模糊,监管难度大。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可以看出,虚拟文化空间中主要存在五类风险:(1)知识产权风险。在数字时代中,著作权在网络上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传统的复制、发行行为演变成了信息网络传播行为,《歌剧魅影》《汉密尔顿》网络盗播事件说明了云演艺版权保护亟待解决,如持续放任,会损害创作者的创作热情,遏制内容创新,破坏演艺行业良性发展。[42](2)技术安全风险。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在分析、决策过程中展现出的克服和超越人性弱点的特性,可能使个人在海量数据信息面前丧失自我决定的能力,逐渐沦为技术的“奴隶”;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纵向切入人类生活程度的加深,个人的生活轨迹、情感偏好等全部暴露在数字技术的视野和控制之下,技术系统占有公民个人的有关信息,可能侵害到隐私权及有关信息权益。[43](3)金融活动风险。虚拟文化空间可能滋生违反法律、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的行为,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藏品交易空间容易出现投机炒作、滥用技术、盗用版权、虚构价值、交易不规范等系列问题,存在欺诈、传销、洗钱、非法集资等风险隐患。[44](4)意识形态风险。西方国家通过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虚拟文化产品传播西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输入网络虚无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等价值观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权威性造成冲击和侵蚀,削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颠覆我国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制度。[45](5)沉迷上瘾风险。网络游戏成瘾对青少年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如出现厌学情绪、家庭关系紧张、增加人际困扰、增加抑郁情绪、甚至产生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危害极大。[46][47]
(三)虚拟文化空间风险评价研究
当前对于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方面,如从风险源视角出发,通过“管理、法律、市场、技术、价值”五个维度,构建了视频类知识付费内容侵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认为管理者最需要关注的是管理风险,其次是价值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59]以信息安全风险模型为基础,从“安全资产、威胁、薄弱点、安全措施”方面入手,构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风险评估体系,运用基于集值统计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估指标发生的概率及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发现风险概率较高的是知识产权认知不足、管理制度缺乏约束力、授权与付费机制不完善、技术措施不完善和法律缺陷;[60]以等级全息建模方法为基础,从“意识形态主体、意识形态环境、意识形态信息”三个层次入手构建了大数据环境下网络意识形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各风险指标进行量化、评级,发现风险等级较高的指标为网民价值取向、信息内容、网民信息素养和情感稳定性;[61]基于用户隐私信息泄露日益严重现象,从“用户自身、平台运营方、管理方、其他原因”等方面构建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平台原因造成隐私泄露的风险最高,用户原因其次。[62]
通过相关文献梳理,虚拟文化空间相关风险评价方法主要分为定性方法、定量方法、综合评价方法,[63]其中定性方法包括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网络分析法、扎根理论等,[64][65]见表4。
(四)虚拟文化空间风险治理研究
虚拟文化空间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独立空间,而是和现实空间相映射,没有现实世界就没有虚拟文化空间。因此,虚拟文化空间治理不可能脱离现实空间。虚拟文化空间存在所需要的电力、技术都来自于现实世界,呈现的内容建构在虚实融合基础上,其规则来源于客观世界的生产关系、组织结构、社会秩序。正是基于载体、内容、规则,虚拟文化空间呈现出虚实融合、人机共生、基于时空拓展三个特征。虚拟文化空间治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人为本,满足公众需求;统筹共建,推动均衡发展;安全可控,保障技术支撑;创新引领,促进开放合作;虚实融合,提升治理能力。
为了防范虚拟文化空间风险,需要与政府、文化企业、学术界和市民社会共同合作,形成运行顺畅的虚拟文化空间风险治理机制,推进虚拟文化空间实践发展。政府的角色是推动安全立法、严格安全行政和保障公众安全,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是“负责任的风险承担者”,同时也是安全体系的构建者。[66]首先,除了对《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修订外,还应制定新法律法规,以便使得在现实世界中不合理不合法的事情在虚拟空间中同样能够被限制、被定罪。[67][68]其次,努力打造系统的数字安全网络,大力推进网上“实名制”,实行个人信息的安全分级保障。[69][70]最后,加大各级政府部门对虚拟金融平台的监管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71]规范数字藏品交易市场秩序,健全互联网金融领域监管机制,推动虚拟经济合规有序发展。[72]
三、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研究述评与展望
(一)研究述评
数字技术支持下,虚拟文化空间超越物理空间与地理空间,依据空间运行逻辑与行为规范,进行知识信息的传播、扩散与分享,进行文化学习、文化交流、文化消费、文化创作等文化活动,成为数字文化产业的载体,赋能经济社会增长,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随之而来各种风险也被学者们关注。总体来看,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
1、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研究呈现突出的时代特征。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研究与数字技术发展相伴随,从互联网时代到大数据时代再到元宇宙时代,各阶段风险类型及研究重点略有不同。互联网时代,其风险类型是由网络传播造成的意识形态风险、版权侵犯风险、网络暴力、网络舆论风险,研究重点多集中于数字文化产品传播过程中的意识形态风险和社会影响,互联网舆情分析及应对;大数据时代,其风险类型是网络诈骗、个人隐私泄露、黑客攻击、网络安全隐患等新型科技风险,研究重点多围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与风险治理相结合;强大AI能力与虚拟空间的结合使人们进入元宇宙時代,较以前增加了金融风险、法律风险、数字成瘾等,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多集中于虚拟文化空间的发展态势、风险研判及社会治理研究。[73][74]
2、对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研究呈现突出的本土化特色。通过国内虚拟文化空间风险文献梳理发现,研究议题和关注焦点都紧紧追随习近平相关论述及重要思想。在研究主题上,涉及到虚拟文化空间风险及应对措施、网络安全建设与管理等议题的文献数量都相对较多,且国家文化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思想贯穿其中。国家文化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75]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等重要任务,为我国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研究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成为防范和化解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的精神堡垒。
3、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研究与国外大致同步。无论是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的理论研究,还是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的实践层面,中西方不同语境下存在差异较小,认知趋于相同。现阶段中西方科技发展水平差异不断缩小,都存在着较为发达的网络媒介、信息传播工具,且中西方对于虚拟文化空间风险认知都源于对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以及网络信息传播、网络社交等行为的关注,其背后遵循的思想较为相同或接近,这为中西方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同步提供了客观条件。随着信息传播手段多样化发展态势进一步增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介融合发展程度不断加深,中西方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研究的趋同趋势也许会更加明显。
4、国内外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研究均处于起步阶段。虚拟博物馆、虚拟图书馆、虚拟展览、在线旅游等作为虚拟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数字时代进行文化教育、信息传递与精神交流的新的场所。[76]然而由于实践中出现时间较短,学术界对其还没有明确的统一的概念界定,致使对其风险研究的文献相对于其他领域来说数量较少。虚拟文化空间是从虚拟空间概念分化发展而来,强调虚拟空间的社会性和精神性,属于精神文化空间。与物理空间相比,网络科技大大改变了“空间”“位置”的内涵,颠覆了人对存在环境的认识,因此,学术界需要对虚拟文化空间的概念内涵进行解构,对空间风险创建系统化的理论框架及分析方法。
整体来看,现有关于虚擬文化空间风险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不足:第一,虚拟文化空间作为数字时代典型的文化空间形式,是一种复杂的“技术—社会”系统,具有全新的数字经济特征,它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发展状况、实体文化空间的繁荣及社会政治环境等紧密相关。现有研究从内容上看,大多是基于虚拟文化空间分类,从工具性技术角度,散点式地研究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的来源、影响以及治理,缺乏对虚拟文化空间风险成因、风险识别及管控、行业规范及风险治理等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不能从整体上揭示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的生成规律及治理逻辑,这种研究的分散性阻碍着这一领域向纵深发展。第二,虚拟文化空间风险来源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特点,导致风险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而对风险因素的潜在危害程度进行评定是风险管理与防控策略制定的理论依据,因此,科学的风险评价方法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研究从方法上看,虽然在量化评估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量化评估的研究方法大都使用专家咨询等方式,将复杂的风险要素量化后,进行风险整体识别,缺乏充分的数据支撑,降低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同时,这种评价大都属于传统的比较静态分析范畴,无法有效地对虚拟文化空间风险动态演化与迭代作出解释。第三,空间治理是治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空间治理的目标是空间发展,空间发展关注经济协调发展、人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从而解决空间失衡问题。虚拟文化空间是信息技术变革创新带来的人类发展新空间,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空间,存在着纷繁复杂而又多变的风险,既有“黑天鹅”,也有“灰犀牛”,这些风险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治理难度较实体文化空间难度更大。现有研究从视角看,较为单一,缺乏多学科融合,导致对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的某些研究结果不能很好反映现实状况,减弱了理论研究的解释力。
(二)研究展望
从国内外文献来看,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领域,引起了学者广泛关注。针对当前国内外该领域研究中的不足,结合虚拟文化空间发展实践,将来对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的研究可重点关注以下领域:
1、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系统性研究。对虚拟文化空间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现阶段,学术界需要构建系统的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理论研究体系和分析框架,包括虚拟文化空间风险基本概念、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防控及风险治理等研究内容,从而能够科学分析、评估、预警并制定合适的风险管控策略,处理现实的及潜在的风险,控制并降低风险所带来的危害。
2、虚拟文化空间风险评价研究。现有研究从定性层面探讨虚拟文化空间风险因素及演化机理,定量研究成果数量总体偏少,存在人为偏差和不稳定性,也未能充分体现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的不确定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风险识别的解释力。未来对于虚拟文化空间风险的研究应该融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基础学科和空间经济学、空间计量学等新兴学科,加强对虚拟文化空间风险评价、风险预警、风险评估模型等方面的研究,以期能够建构一个全面科学的风险评价方法体系。
3、虚拟文化空间风险治理研究。治理是实践中的一种政府管理范式,也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统治和管理观念下的新型政府行政理念。空间治理作为治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就虚拟文化空间治理的研究也是刚刚起步。学界在对虚拟文化空间治理原则及措施研究的基础上,还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虚拟文化空间治理的价值取向、虚拟文化空间治理体系建设、虚拟文化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虚拟文化空间治理效能及治理现代化等。
虚拟文化空间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和非常具有前景的研究主题,已经成为当前实践发展的重点和理论研究的前沿。但从整体研究来看,该领域基础理论研究还需深入,应该针对虚拟文化空间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特点,从多维度、多视角展开研究,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手段和方法,丰富研究内容,拓宽研究范围,逐渐形成系统完整的研究框架,推动虚拟文化空间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2-10/25/c_1129079429.htm.2022-10-25.
[2] 国务院新闻办.《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EB].http://www.scio.gov.cn/zfbps/32832/Document/1732898/1732898.htm.2022-11-07.
[3] Mitra A, Schwartz R L. From cyber space to cybernetic space: Rethin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 and virtual spaces [J].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001, 7(1): JCMC713.
[4] White M. Virtual Culture: The Space of the Museum on MOOs (Multi-User, Object-Oriented Worlds)[J]. The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Law and Society, 1996, Law(1):29-40.
[5] Hetcher, Steven, A. Norm Proselytizers Create a Privacy Entitlement In Cyberspace.[J]. Berkeley Technology Law Journal, 2001, 16:877-877.
[6] Taylor T L. Cyberpower: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 [J]. Contemporary Sociology, 2002, 31(3): 290.
[7] Jungwirth B.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Cyberspace: Rethinking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Online Environments [J].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2012, 59(3): 252-253.
[8] Pecchioli L, Carrozzino M, Mohamed F, et al. ISEE: Information access through the navigation of a 3D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J].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2011, 12(3): 287-294.
[9] Dong S,Wang X, Xu S, 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Chinese digi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J].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2011, 12(1): 111-115.
[10] Qianmu L,Hong Z.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 assessment technology of cyberspace: a review[J]. Information-an International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2012, 15(11 A): 4677-4683.
[11] Wang J, Kim S. Searching for new directions for energy policy: Testing the cross-effect of risk perception and cyberspace factors on online/offline opposition to nuclear energy in South Korea[J]. Sustainability, 2019, 11(5): 1368.
[12] Karbowski A, Malinowski K. Two-level system of on-line risk assessment in the national cyberspace[J]. IEEE Access, 2020, 8: 181404-181410.
[13] Elmarady A A, Rahouma K. Studying cybersecurity in civil aviation, including developing and applying aviation cybersecurity risk assessment[J]. IEEE Access, 2021, 9: 143997-144016.
[14] Roman Micha,Kosiński Robert,Bhatta Kumar,Niedzióka Arkadiusz,Krasnodbski Andrzej. Virtual and space tourism as new trends in travelling at the tim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J]. Sustainability,2022,14(2).
[15] Hroncˇek P, Gregorová B, Tometzová D, et al. Modeling of vanished historic mining landscape features as a part of digit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possibilities of its use in mining tourism[J]. Resources, 2020, 9(4): 43.
[16] Cover R. Digital hostility, subjectivity and ethics: Theorising the disruption of identity in instances of mass online abuse and hate speech[J]. Convergence, 2022: 13548565221122908.
[17] 连水兴.网络、虚拟空间与社会思潮的延伸—关于网络空间“文化保守主义”论争的传播学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7, 28(5):102-105.
[18] 张之沧.论空间的生产、建构和创造[J].学术月刊,2011,43(7):30-36.
[19] 翟振明.賽伯空间及赛伯文化的现在与未来—虚拟实在的颠覆性[J].开放时代, 2003, 22(2):101-107.
[20] 肖秋.“数字空间”之断想[J].上海信息化, 2007, 4(9):75-76.
[21] 程秀霞, 叶松庆.习近平网络社会治理观的现实逻辑、基本原则及贯彻路径[J].电子政务, 2018, 15(10):22-31.
[22] 张旺.智能化与生态化: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发展方向与建构路径[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42(1):53-57,64.
[23] 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EB/OL].http://www.news.cn/2022-05/22/c_1128674022.htm,2022-05-22/2023-02-16.
[24] Ning H, Ye X, Bouras M A, et al. General cyberspace: Cyberspace and cyber-enabled spaces[J].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2018, 5(3): 1843-1856.
[25] 李茂.北京数字空间发展与安全的内在要求及实现路径[J].科技智囊, 2022, 28(9):52-61.
[26] 顾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就、经验与展望[J]. 管理世界,2022,38(7):49-60.
[27] 贺怡,傅才武.数字文化空间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方向与改革路径[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21,30(2):9.
[28] 陈波, 宋诗雨.虚拟文化空间生产及其维度设计研究—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1, 71(01):35-43.
[29] 齐骥,陈思.数字经济时代虚拟文化旅游的时空特征与未来趋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9(04):47-55.
[30] 冯乃恩.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理念与实践综述——以数字故宫社区为例[J].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7, 60(1):108-123.
[31] 姚孺婧.安徽民俗文化空间下虚拟文化空间拓展策略探析[J].文化产业, 2022, 15(17):151-153.
[32] 常启云,张路凯.虚拟空间的文化再生产——游戏中的节日文化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1):135-141.
[33] 陈波, 彭心睿.虚拟文化空间场景维度及评价研究——以“云游博物馆”为例[J].江汉论坛, 2021, 64(4):134-144.
[34] 陈波, 金舒.虚拟文化空间下的剧院云演艺活动观众参与影响因素研究[J].艺术百家, 2021, 37(2):51-60.
[35] Zaman U, Koo I, Abbasi S, et al. Meet your digital twin in space? profiling international expats readiness for metaverse space travel, tech-savviness, COVID-19 travel anxiety, and travel fear of missing out[J]. Sustainability, 2022, 14(11): 6441.
[36] 张建国.数字博物馆对文物保护与全球化传播的保障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22,40(2):59-64.
[37] Hallo M, Luján-Mora S, Maté A, et al. Current state of linked data in digital libraries[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16, 42(2): 117-127.
[38] Yadav 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creating digital archive and preservation: an over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Library Services, 2016, 6(2): 63-73.
[39] 宋芳斌, 甘锋.艺术品的风险与二元保护模式[J].南京社会科学, 2022, 33(8):152-160.
[40] Avouris N, Yiannoutsou N. A review of mobile location-based games for learning across physical and virtual spaces[J]. Journal of Universal Computerence, 2012, 18(15):2120-2142.
[41] Feng Y, Literat I. Redefining relations between creators and audiences in the digital age: The social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Chinese internet literat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7,11: 21.
[42] 刘洋.云演艺著作权保护研究及风险应对策略[J].商业文化, 2022, 29(17):8-10.
[43] 陈龙. 积极应对数字技术的社会风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1-04(007).
[44] Mackenzie S. Criminology towards the metaverse: Cryptocurrency scams, grey economy and the technosocial[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2022, 62(6): 1537-1552.
[45] 宋琪,張冰.虚拟文化空间风险防范对策研究[J].新媒体研究,2021,7(21):58-61,70.
[46] Liu M, Peng W. Cognitive and 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the negative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playing MMOGs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9, 25(6):1306-1311.
[47] Barnett J, Coulson M. Virtually real: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games.[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10,14(2):167-179.
[48] 付晓雅.数字时代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挑战与回应[J].当代法学,2020,34(2):67-74.
[49] 李婵,陶丽,张文德.视频类知识付费内容著作权侵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44(3):84-90,108.
[50] 易玲.文化法2.0时代博物馆知识产权风险控制研究[J].法学评论,2019,37(4):139-149.
[51] Jin C H. Self-concepts in cyber censorship awareness and privacy risk perceptions: What do cyber asylum-seekers hav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8, 80: 379-389.
[52] Vimalkumar M,Sharma S K,Singh J B,et al. 'Okay google, what about my privacy?': User′s privacy perceptions and acceptance of voice based digital assistant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21,120: 106763.
[53] 李晶.元宇宙中通證经济发展的潜在风险与规制对策[J].电子政务, 2022, 19(03):54-65.
[54] 邓建鹏.元宇宙经济的法律风险及其规制[J].电子政务, 2023, 20(1):91-99.
[55] 杨军, 杨玉.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风险的防控与意识形态治理[J].思想理论教育, 2019, 35(11):35-40.
[56] Choi D, Kim J. Why people continue to play online games: In search of critical design factors to increase customer loyalty to online contents[J].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2004,7(1): 11-24.
[57] 樊振佳,骆卓昱. 高校学生“数字脱瘾”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17):106-115.
[58] 叶凤云,徐孝娟. 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体使用动机与沉迷:错失焦虑的中介作用[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10):108-114.
[59] 何杰,朱美玲,胥月,等.网络社会安全风险评估与治理研究——一项基于指标体系和安全数据的区域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19,38(1):119-126.
[60] 张文德,袁圆.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风险评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5):28-32.
[61] 杨露露,张立红,吴春颖.大数据环境下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建模与治理策略研究[J].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2022,38(2):31-36,41.
[62] 田波,郑羽莎,刘鹏远,等.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及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9):101-110.
[63] P Núez-Gómez, Larraaga K P, Rangel C, et al.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risks in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and social network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1, 12:683384.
[64] 赵静,丁一凡,赵旭阳.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社交媒体隐私安全量化评估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45(9):135-141.
[65] 赵蕊菡,陈一.基于扎根理论的网络健康信息多维度风险感知理论模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1):68-75.
[66] 肖巍.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风险治理和能力建设[N].社会科学报,2022-11-24(009).
[67] 李怀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法调适思路——以《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为背景[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22, 16(01):138-148.
[68] Wang Z, Wing M. Asymmetry and helplessness: the copyright ecology of online literature writers in China[J]. Queen Mary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2018,8(4):348-357.
[69] 董淑芬, 李志祥.大数据时代信息共享与隐私保护的冲突与平衡[J].南京社会科学, 2021, 32(5):45-52.
[70] 王海建. 算法治理的伦理风险及其纾解[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0(1):152-160.
[71] 余杰.人工智能時代的意识形态风险及其化解[J].思想理论教育, 2022, 38(12):84-89.
[72] 程雪军. 区块链技术驱动下私人数字货币的发展风险与系统治理[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9(3):62-73.
[73] 左鹏飞.元宇宙的主要特征、发展态势及风险研判[J].社会科学辑刊, 2023, 45(1):195-202.
[74] 王卫池, 陈相雨.虚拟空间的元宇宙转向:现实基础、演化逻辑与风险审视[J].传媒观察, 2022, 39(7):28-34.
[75] 程仕波.新时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价值考量和实践向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论述[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42(5):9-15.
[76] 苏思晴,吕婷.云旅游:基于眼动实验的在线评论对旅游直播体验的影响研究[J].旅游学刊,2022,37(8):86-104.
A Review of Virtual Cultural Space Risk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Abstract: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rought prosperity to virtual cultural space, but at the same time a series of risks endangers national cultural security, such as cultural data leakage, infrin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cloud performing arts network theft, digital collection speculation, personal privacy disclosure, etc., which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scholars′ attention. The paper adopts lit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 to sort out the literature on the risk of virtual cultural spac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ummarizes its research context,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In recent ten years, the research topics of virtual cultural space risk include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virtual cultural space, risk characteristics, risk evaluation, risk governance, etc. The study of virtual cultural space risk has the prominent features of the times, embodies the attributes of localization, and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are roughly synchronous and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 existing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esearch content is scattered, the evaluation method is not scientific enough, and the risk governance research is not thorough enough. For this reas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virtual cultural spac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future study should strengthen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risk of virtual cultural space, the risk evaluation method and evaluation system,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risk governance theory logic and governance efficiency.
Key words: virtual cultural space; infrin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digital collection; personal privacy; risk gover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