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中”

2023-04-29 18:21汪亚洲李敬学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旗帜中庸孔子

汪亚洲 李敬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思维,对当代解决很多社会问题具有重要启示,也可以为我们创新工作方法提供有益启发。

“中”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尚中”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修养中庸之德,践行中庸之道,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念。“中”的本意是一面旗帜,每当正午时刻,太阳正中照下,旗帜和旗杆投影于地面正中,因此引申为中央、正中之意。之后其意义逐渐由形而下的“器”发展为形而上的“道”,延伸出不偏不倚的“中德”、中庸之道、中和境界、守中致和等涵义。小到一个人的为人处世、说话行事,大到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一个国家的治国理政,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几乎无处不在,成为中国人遵守的基本原则。

政治治理的“中”:执两用中

“中”的“旗帜、地中”本意和中国先民进行部落管理有关。在部落公社时期,将氏族图腾旗帜树立在部落之中,有集体活动的时候召集人们到旗帜下,这可以说是一种政治活动的雏形。

孔子在《论语》中把尧舜治理天下的成功经验归结为“允执其中”,就是说治理百姓要采用适中的方式。《尚书》中尧在禅位于舜时,告诫他“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明代的方孝孺曾总结说:“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这种执政理念也即《礼记》记说的“执两用中”,在孔子、方孝孺看来,国家治理能够如此完美,尧舜禹能够成为圣人,关键在于能够执“中”。

据清华简《保训》记载,周文王去世前向武王的训诫中,四次提到了“中”,分别是舜求“中”得“中”,商人的祖先上甲微假“中”归“中”。文王向武王训诫虞舜、上甲微关于“中”的历史,就是向武王传输要重视执“中”的治国之道。清华简《五纪》也多次出现“中”,多体现为政治的最高原则和治理的最佳状态。

具体到社会治理中,古人也注重“中”的原则和方法。《尚书·吕刑》多次提到“中”,主张实行中罚,即用刑要合理、适度,强调执法断案时要做到“中正”。西周时期的牧簋铭文“不中不刑”说的也是刑罚,意思是说,如果法官不中正公平,就不应当对犯人施用刑罚。《逸周书·尝麦》把刑律称为“中”,并将主管刑律的官吏称为“大正”。孔子也主张“刑罚中”,强调刑罚要恰当,只有合理的、适度的刑罚,百姓才能有所戒,这与他讲的“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正是一脉相通的。

立身行事的“中”:守中致和

因为社会治理的需要,“中”成为人们尤其是执政者立身处世的原则。《论语》中记载,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是说如果找不到行为合乎中道的人与之交往,一定只能和勇于向前和洁身自好的人交往了。其实孔子当然是赞成能够与合乎中道的人交往,只是感叹这样的人太少了。因此他在评论弟子颛孙师和卜商的时候说颛孙师有些过分,卜商有些赶不上,并且认为“过犹不及”,即做事过分和做得不够一样都不妥当,做事适得其中是最好的。

孔子认为,做一名君子要具备“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品格,即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要恪守中道,随时做到适中,无过而无不及。《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向公明贾问公叔文子的为人,公明贾回答说:他时然后言、乐然后笑、义然后取,公叔文子的言、笑、取,是以是否时机恰当、是否快乐、是否符合道义为原则,可说是合乎于《周易》《中庸》的“时中”,孔子赞赏这种合乎中道的做法。但“时中”不是目的,“和”才是“中”的目的,因此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希望人与人、国家上下都能够相合,达到整个社会安定祥和的局面。

春秋时期的晏子十分重视“中”,《晏子春秋》记载:“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晏子认为在入朝的时候穿衣戴帽都要符合“中”的规矩,要中正、端正。荀子也系统论述了“中”的行事原则,《荀子·儒效》记载:“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夫是之谓中事。凡知说,有益于理者为之,无益于理者舍之,夫是之谓中说。事行失中谓之奸事,知说失中谓之奸道。”意思是办事情符合道理的就可以办,不符合道理的就不能办,如此就是“中事”;说话符合道理的就说,不符合道理就不说,就是所谓的“中说”。办事不符合“中”就是“奸事”,说话不符合“中”就是“奸道”。荀子意在说明说话办事要符合适宜合适、合乎标准的“中”的原则。

传统哲学的“中”:中庸之德

春秋战国时期,“中”还发展出更具哲理化和极富理论色彩的“中庸”思想,因而“中”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理念之一。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这种道德,是最高的境界了,人们已经缺乏它很久了。正因为“中庸”是很难达到的“至德”,所以《中庸》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东汉时期的郑玄解释说:“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就是以“中”为常,以“中”为规律。《论语解》说:“中庸,天下之正理。德合中庸,可谓至矣。”则把“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在《中庸》中,“中”还发展出“中和”的人性论思想。《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于法度叫做和。儒家将“中和”的思想由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升华为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具有了哲学的内涵。所以《春秋繁露》说:“中者,天下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这种“中和”思想也超出社会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范畴,实现了“天道”与“人道”的结合。

战国时代,在五行学说盛行的背景下,时人还常以“中”喻“心”,反映了当时的心性论。如清华简的《心是谓中》就明确说“心”就是“中”,处于君主的位置,“目、耳、口、踵”四者处于辅佐的位置。正因为心处于身体之中,所以能够统领百官,不偏不倚、公平周正。荀子也说:“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这与“心是谓中”说的是一个意思。

面面俱到的“中”:中义繁多

除了以上几种含义外,“中”还发展出其他多种意义:

地理位置的“中”。“中”本意为旗帜,而旗帜所立的地方为位置之中,后来就引申为中央和地理之中。《荀子》记载:“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管子》也说:“天子择中而处。”古代的天子所选的都城都位于天下之中。《逸周书·作雒解》记载了西周建立后,周公寻找天下之“中”来建都,最终选择了洛邑为都城。西周成王时期的何尊铭文“宅兹中国”说的也是营建成周洛邑之事,这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文艺审美的“中”。在文艺上,孔子在评价《诗经》中《关雎》篇时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用来表达自己对文学、音乐作品的一种态度,体现了儒家对于艺术的评价讲求中正平和的“中庸之道”。孔子在论“文”和“质”的时候说:“质胜文则也,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的“文”和“质”体现了一种内外平衡、相互统一的“中和”之美。

生态平衡的“中”。儒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强调敬天顺时以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也体现了“中”的平衡智慧。《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繁育。宋代胡宏说:“中和变化,万物各正性命而纯备者,人也,性之极也。”可见“中和”被认为是世界万物存在的一种理想状态。

表示肯定的“中”。正是因为“中”有多重意义,不管从政治意义、哲学意义、地理意义还是美学意义,“中”就表示最好和事物的最佳状态,因此“中”也渐渐有了好、行、可以的意思。而在“中天下而立”的中原大地上就形成了中原方言的独特词汇“中”,表示对事物的肯定性评价和肯定性应诺。

宋代阮逸在《文中子中说序》中说:“大哉!中之为义。”传统“中”的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其思想内核为当代人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旗帜中庸孔子
中庸自明
心中的旗帜
一百年的旗帜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我愿是你旗帜上的星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旗帜颂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