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世林 徐梦晗
摘要: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蘇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政治安全、经济发展等多方面挑战,如何将广大人民群众有效地团结起来,巩固新生政权,快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迫切需要布尔什维克党开展行之有效的政治动员工作。在团结带领苏俄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列宁坚持以增进民众的政治认同为首要目标,以引导民众参与政治活动为基本形式,以政治动员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为重要原则,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政治动员思想。这一思想及其在苏俄的实践探索,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和现实指导意义,即在宣传教育中增进人民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民主政治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实际效能。
关键词:列宁;政治动员;人民;社会主义建设
DOI:10.15938/j.cnki.iper.2023.06.006
中图分类号:A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3)06-0034-06
政治动员是政党、政治集团等政治行为主体为实现某项政治目标而进行的政治宣传、教育、说明等行动,旨在增进本阶级群众或本组织成员的政治认同,激发民众的政治热情与行动积极性。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俄国的执政党。如何通过有效的政治动员发动人民群众,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进而顺利地向社会主义过渡,成为列宁在这一时期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分析十月革命后列宁政治动员思想的形成背景,梳理其实践过程中所蕴含的内在逻辑,既有助于探索苏维埃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政治动员工作的规律,也能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工作提供有益的现实启示。
一、十月革命后列宁政治动员思想的形成背景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必然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国内政治安全形势严峻,国民经济在战争中遭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快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苏俄顺利地向社会主义过渡,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现实需要也构成了列宁在这一时期政治动员思想的形成背景。
1.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多重挑战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实现了苏俄政治体制的转型,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初见雏形。但是,捍卫和巩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却面临着国际国内多重阻力。一方面,从国际看,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策划多次武装干涉,打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不仅妄图把苏俄重新卷入帝国主义战争的漩涡,还直接军事入侵苏俄本土,企图将社会主义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另一方面,国内的反革命分子在国际资产阶级的资金支持下多次叛乱。孟什维克和立宪民主党人、右派社会革命党人等欺骗和蛊惑农民反对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宣扬以公开的内战形式进行反抗,企图利用国内外战争的手段拖垮破坏苏维埃政权。俄国国内的大地主和大资本家并没有绝迹,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面临着维护土地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最后的斗争”[1]。为了维护自身的私有财产和特权地位,反动的资产阶级采取“怠工,收买游民,收买钻进社会党人队伍的资产阶级代理人”[2]等方式反抗苏维埃政权。这种隐蔽的、缓和的、非军事的反抗形式,同样对苏维埃政权构成了极大威胁。对此,列宁指出:“必须付出巨大努力,必须经过一段任何战争尤其是国内战争必然带来的严重破坏和混乱的时期,才能把资产阶级的反抗镇压下去。”[3]而在这一过渡时期内,最重要的就是增强布尔什维克党的政治动员能力。因为无产阶级本身不具有社会主义的革命意识,不懂得资产阶级对他们的奴役剥削,思想上的落后和现实境遇的残酷压迫使得他们没有条件开展自觉的反抗斗争。要想团结无产阶级共同对抗国内外的反动势力,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并保证其能够长期存在下去,就必须通过有效的政治动员“把工人阶级、大多数农民、一切被剥削劳动阶级团结成一支彼此密切联系的反对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力量”[4],让广大劳动者了解革命斗争的形式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政策主张。
第6期葛世林等:十月革命后列宁政治动员思想的形成背景、内涵要义与当代启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年2.苏俄国民经济亟需恢复和发展
十月革命的胜利为苏俄打破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束缚、创造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但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同样面临着许多阻力。早在十月革命前,俄国已经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但作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5],俄国经济的封建残余色彩严重,对外资本依赖程度高,工业发展速度虽然快,却仍是落后的农业国家。为了应对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存在的经济危机,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顾民众对和平的迫切渴望,继续对外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企图通过战争冒险获得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转移国内的尖锐矛盾。但是,连年战争造成俄国严重的财政困难,农业部门、工业部门遭受重创,粮食和日常用品严重缺乏,人民群众饥寒交困,生活极其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民众不满情绪日益加剧,农民暴动、工人罢工等反抗活动常有发生。与此同时,外国武装势力也对新兴苏维埃政权进行干涉,支持国内反革命分子发动战争。国内战争的爆发给本就遭受严重破坏的苏俄经济设置了新的难题,俄国国内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面对战后国内百废待兴的局面,为了更好地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意识到群众力量的重要性,特别强调要通过政治动员来唤醒和发动劳工阶级,积极投身到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进程中。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只有在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能够表现充分的自觉性、思想性、坚定性和忘我精神的情况下,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才有保障。”[6]因此,通过政治动员促使工农无产阶级了解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和策略,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学习农业和工业生产技术,选拔各领域人才投身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岗位中去,是苏俄国民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的重要一环。
二、十月革命后列宁政治动员思想的内涵要义十月革命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列宁充分认识到开展政治动员工作对稳固苏俄政权、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对此,根据苏俄的实际国情和现实需要,列宁科学设计了政治动员的首要任务、基本形式和重要原则,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政治动员思想。
1.政治动员的首要目标:增进民众的政治认同
无产阶级的政治认同是政党政治动员的前提。布尔什维克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苏俄革命的胜利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但在革命胜利后,一些错误思潮打着“修正马克思主义”的旗号陆续出现,妄图阻碍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如何有效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个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7],是回应错误思潮,引导人民群众认同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从当时的国内环境来看,长期受压迫的工农无产阶级根本无法单独依靠自身的力量掌握社会主义学说,自发地产生社会主义意识,开展政治活动,也正如列宁所说,“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8]。
政治动员首先是政治理论的动员。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在由战争时期转向经济建设的时候,无产阶级政党要“用我们已学会的宣传、鼓动和有组织地诱导的办法”[9],克服无产阶级中的守旧、无知和不信任等思想残余。十月革命后,列宁结合俄国民众的实际文化水平状况,采取发行“群众性的通俗报纸”,“组织讲演、座谈、报告会”,“利用电影进行生产宣传”,“在俱乐部、农村阅览室、街头等地方展出图表和图片”,“在大小工厂、技术学校等附近张贴海报和宣传画”[10]等一系列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进行理论宣传。这些动员措施贴近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无产阶级自身的革命意识,增进民众的政治认同。
政治动员还与教育工作有着密切关联。十月革命后,苏俄国内教育水平仍较为落后,民众对于布尔什维克党在进行政治动员时宣传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接受程度不高,社会主义建设也因此受到阻碍。在国内相对落后的文化环境下,列宁提出要把旧的俄国教育体系改革到底,建设新的俄共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发挥学校等教育机构在理论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对此,要注重发展国民教育事业,培养工农无产阶级的教育主动性,既要“吸引劳动居民积极参加国民教育事业”[11],又要“使教师同俄共宣传鼓动机关建立密切的联系”[12],积极配合俄共宣传机关的政治动员工作。正是通过对民众的宣传和教育,苏俄政治动员的效率和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也为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政治动员的基本形式:引导民众参与政治活动
广大人民群众是政治动员的主要对象。十月革命后,能否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关乎苏维埃俄国能否巩固新生社会主义政权和实现经济振兴的关键。对此,列宁强调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特别是对于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列宁明确指出:“我们应该依靠群众,应该派鼓动员到农村中去。”[13]在民众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提升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政治动员“激发一直沉睡的广大群众的积极性”[14],从而吸引更多阶层的民众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
吸收民众参与到国家管理和社会建设中来是保证政治动员工作顺利进行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关键。十月革命后,苏俄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广大工农劳动群众由推翻旧政权统治的革命力量转变为建设新政权的主体,具有了“劳动国家建设者的资格”[15]。列宁认为:“政权归苏维埃,就是把管理国家和监督国家经济的事情完全交给工人和农民,谁也不敢反抗他们,他们很快就会从经验中,从自己亲身的实践中,学会正确地分配土地、产品和粮食。”[16]不只是农村的生产活动,建立良好的城市秩序同样需要动员民众。在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各团代表会议上的发言中,列宁就曾提到,在城市警卫工作中“如果能把工人居民吸引进来,工作就比较容易了”[17]。苏维埃国家的管理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地依靠工农群众组织,代表民众的利益,体现民众的意志。对此,列宁在苏俄推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度,指出民众无论资产贫穷还是富有,都必须参与到国家的管理和建设过程中,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劳动消费手册,将“不劳动者不得食”[18]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
在动员民众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可以有效地集中人民群众,克服民众因个人行动而造成的力量分散,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列宁指出,基层党组织、党支部、党小组“应该互相交流经验,针对社会生活各個方面的情况,针对各类劳动群众的情况,进行鼓动、宣传和组织工作,通过这种多方面的工作不断地教育自己,教育党,教育阶级,教育群众”[19]。十月革命后,苏维埃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机关积极发挥基层先锋队的带动作用,一是配合苏维埃中央委员会下达的重要决议,带头执行农业和粮食政策;二是进行宣传鼓动和革命动员工作,发动全体民众巩固政权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三是通过调查民众对党和国家政策实施的认同度,及时了解当前政治动员的效果,从而有助于执政党及时调整政治动员的方式和政策,保证政治动员工作的顺利进行。
3.政治动员的重要原则:坚持政治动员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辩证统一。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在政治上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上的落后严重阻碍了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指出:“群众已经深刻认识到,贫困、饥饿、挨冻和一切苦难都是由生产力不足造成的。”[20]建设社会主义是“全体劳动群众的事业”[21],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在经济战线上获得胜利,“必须使更多的工人和农民变得主动、积极和忠诚。”[22]因此,列宁坚持政治动员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政治动员的同时必须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从而夯实苏俄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
在宏观调控层面,列宁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地调整国家经济政策,为政治动员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经济前提。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政治环境,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使经济为战争所服务,苏俄实行了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后,列宁充分认识到“从军事任务向经济任务的转变已经到来了”[23]。面对内战结束后大力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的现实需要,俄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要由革命战争转为经济生产建设,生产宣传是更为重要的工作。对此,列宁通过建立生产宣传局,制定国家经济工作计划等举措,领导中央和地方各个机关的生产宣传工作。1921年3月,列宁对苏俄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以粮食税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民只需要按照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全部归个人所有,这不仅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民众投身到经济生产中去的积极性,有助于苏俄迅速恢复和发展被破坏的国民经济。
在具体的农工商业发展中,列宁注重保障俄国民众的切身利益,特别强调苏维埃政府要在政治动员工作中遵循民众利益至上的基本原则,这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具体工作中的生动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在农业方面,苏俄将农业工会和合作社相结合,主张在不同的合作社之间进行生产竞赛,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列宁指出,农民受旧思想和旧观念的束缚较深,鼓动员要广泛开展动员工作,就要适应不同阶层民众的理解水平,“习惯于把‘眼前的要求和利益提到首位”[24],将政治动员与农民群众的自身利益相契合,密切联系农民的经济需要和困苦。因此,通过农业工会和合作社“把千百万居民以至全体居民联合起来,组织起来”[25],既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也便于统一进行政治动员,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在工业方面,列宁领导苏俄实施工人监督生产制度,产品的原料开采、运输和最后的买卖都由工人代表国家进行监督,广大工人的主人翁意识和生产积极性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在商业方面,列宁充分认识到在十月革命后的苏俄,民众更倾向于商品间的自由买卖。对此,他指出,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打造无产阶级和农民的经济联盟,而“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26]。针对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经济,列宁采取迂回的改良主义的方法,保留小商品经济和小企业以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国家调节,既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水平,又可以有效防止资本主义的复辟,促进了商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不仅如此,列宁还号召苏维埃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积极掌握调节国家商品经济的本领,在亲身实践过程中不断健全和完善有关商品经济的相关制度和机构。
三、十月革命后列宁政治动员思想的当代启示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政治动员思想及其在苏俄的实践,有效地组织并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在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科学把握这一思想的合理内核,汲取其实践经验,有助于新时代党和国家政治动员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的实现赋能增效。
1.在宣传教育中增进人民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27],就可以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而理论掌握群众的关键就是说服群众。十月革命后,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结合民众的实际情况,通过演讲、座谈会、张贴海报、开展国民教育等多种理论宣传方式,增进民众的政治认同,从而动员广大民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列宁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教育民众学习党的理论,了解政党的政策主张、治国方略等等,有助于提高他们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苏俄政治动员工作的实践经验也启示我们,在宣传教育中增进人民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是新时代政治动员工作的首要任务。
坚持党的理论创造和理论创新,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并创造百年历史伟业的宝贵历史经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三大历史性跃迁中所孕育产生的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宣传和理论学习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28]。这不仅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要求,也为新时代党的政治动员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一是在宣传队伍上,以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引领,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将群众路线贯穿到政治动员工作之中,有效凝聚起广大人民的思想共识。二是在宣传方式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宣传教育活动中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职业民众的特点,结合其文化基础选择合适的宣传方式,从而实现政治动员的最优效果。三是在宣传话语方面,坚持以时代化、大众化的语言对人民群众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全民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挑战的本领能力。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不仅能够增进人民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还有助于在政治动员中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力量。
2.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十月革命后,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志,积极引导民众参与国家管理和建设,广泛凝聚人心和力量。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29]“只有比先前多十倍百倍的群众亲自参加建设国家,建设新的经济生活,社会主义才能建立起来。”[30]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发展思想密切了布尔什维克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也有力地保障了政治动员的顺利进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而言,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内涵和实现形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政治动员工作的重要内容。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古北市民中心考察时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3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講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其进一步完整表述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32]。民主是当今世界政治文明的普遍价值追求。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代表少数人的“形式民主”不同,全过程人民民主,核心是人民,突出特点是“全过程”。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在与黄炎培的“窑洞对”中就提出,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一历史周期率的新路就是“民主”,“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33]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政治动员,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一是坚持全链条民主,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结合,在民主程序上深度贯通各个民主环节,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国家建设的实践中,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二是坚持全方位民主,在动员工作中要联系实际、深入群众,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覆盖国家治理各环节,保障和实现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广泛权利,让民主在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看得见、摸得着”。三是坚持全覆盖民主,民主主体覆盖全体人民,不断拓展人民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的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这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创造活力。
3.在民主政治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民主政治的发展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34]列宁在介绍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时,也引用了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十月革命后,列宁在团结带领苏俄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坚持政治动员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强调政治动员的实效性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对此,苏俄适时地调整国家经济政策,并在经济发展中始终保障民众的切身利益,在巩固苏维埃政权的同时夯实了苏俄的经济基础。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来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样昭示着一个重要事实:开展行之有效的政治动员,无法脱离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民主政治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政治动员工作的有力保障。
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与政治参与的有序开展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一方面,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助于创造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支撑条件,为民主政治的顺利推进提供前提;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广泛的政治参与有助于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提供稳定的政治秩序。因此,只有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同向同行,政治动员的积极功能才能有效得以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5]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也对党的政治动员工作提出了崭新要求。一是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要鼓励并动员广大民众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敢于首创,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激发人民的创造热情,汇集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动力。二是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面对经济发展的新挑战新形势,实体经济创造出更多的就业选择,是动员人民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也是保持我国政治稳定的重要前提。三是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促使我们更加注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动员广大人民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不仅符合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立场,也有利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实迈进。
总而言之,十月革命后,列宁高度重视政治动员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意义,并通过一系列政治动员工作不断增进民众的政治认同,引导民众参与政治活动,坚持政治动员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政治动员思想。这一思想虽然是特定时期的产物,但其内涵要义及其在苏俄的成功实践,仍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2][3][4][13][17][29]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52,252,252,267,39,34,57.
[5]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07.
[6][14][15][18]列宁全集(第三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54,141,340,334.
[7][19]列宁全集(第三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189.
[8]列宁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9.
[9][10][20][22][23]列宁全集(第四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49,17-18,144,144,144.
[11][12]列宁全集(第三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7,107.
[16]列宁全集(第三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65.
[21]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95.
[24]列宁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33.
[25]列宁全集(第四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14.
[26]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60.
[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28]習近平.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8.
[30]列宁全集(第三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6.
[31]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303.
[3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
[33]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611.
[3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3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