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怡丽
1946年8月20日,中共海固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固工委)成立。陈致中任书记,马思义、党永亮、赵崇德、魏子义任委员。下辖甘肃海固武装大队,马思义任司令员、陈致中任政治委员、王有功任副司令员、党永亮任副政治委员,连同地方武装干部共有119人。
不久,海固工委按照中央部署,与陇南特委、平华工委整编为3个支队,分南北两路兵出陕甘宁解放区。陇南特委第一支队和海固工委第二支队由北路出发,平华工委第三支队由南路出发。此次军事行动的目的是,扰敌和牵制敌人的力量,以减轻敌军对王震部队的阻击,迅速迎接王震部队进入解放区;同时在陇南海固地区,开展游击活动待机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9月3日,北路部队由庙儿掌(今属甘肃省环县)出发,过固原张易堡后,部队在什字路(今属西吉县什字乡)一带休息。海固工委看到這里既是海固地区的中心地带,又是山区,便于隐蔽,对开展地下工作和游击活动较为有利。便决定留下部分干部在这一带开展工作;武工队主力随同陇南特委第一支队沿六盘山脚下继续前进。当留下的海固工委领导人正在司令员马思义主持下召开会议时,忽然听到从隆德方向传来了枪声,大家断定是我方遭到了攻击,便立即集合队伍,迅速追赶增援至隆德杨家店,他们同冲破敌人封锁的陇南特委第一支队及回民骑兵团主力汇合,夜袭杨清华保安分队。补充部队物资供给后,继续沿大山脚兼程疾驰,连夜向白面河(今属泾源县泾河源镇)方向进发。
时值秋季,六盘山丛林阻塞、乱石挡道,浓雾弥漫,阴雨连绵,战士们的衣服全部湿透了,仍然在坎坷泥泞中奋力跋涉。
9月11日拂晓,武装大队300多人终于赶到了距老龙潭不远的南大庄、冶家大庄一带(今属泾源县泾河源镇)。进入村庄后,部队分成小股到群众家准备休整吃饭。这时,国民党甘肃省保安第三团,新编第一旅的3000多人步兵和骑兵从平凉追来,把庄子层层包围。
大雨不息,武装大队的指战员毫无畏惧,迅速拿起武器投入战斗,一次次突围,一次次贴身枪战,然而我方人员分散,敌众我寡,冲锋异常艰辛。浓重的雾气弥漫四周,能见度很低,情况越来越险恶。庆阳军分区回民支队排长马智剑、司务长马玉德、班长马玉琪、战士米国仓急中生智,奋勇反击,冲出重围,迅速占领了村西山梁,居高临下,掩护部队西撤,打退了敌人3次进攻。
在弹尽的危急时刻,他们依然赤膊冲进敌阵,奋力夺得一箱子弹,继续激战直至壮烈牺牲。海固工委委员、电台台长魏志义腿部受伤,依然忍痛伏地用手枪阻击敌人,最后壮烈牺牲。
激战至下午,部队集中30挺机枪同时开火,奋力压制住敌人的火力,掩护突击队集中强突敌阵,终于冲破包围,从山后的干海子突围,撤进了老龙潭西山的密林中,甩脱了敌人的追击。此时,山下的大雨已变成了漫天的飞雪,劲风刺骨。电台信号中断,和上级党组织无法取得联系。夜晚,穿着潮湿又单薄的战士们饥寒交迫,疲惫不堪,有的手抬不起、脚动不了,有的晕倒了。当得知王震部队已经到达陕北的消息后,部队认为在敌占区进行公开武装斗争的条件还不成熟,几经周折于9月16日进入陕甘宁边区。这期间,南路的平华工委第三支队,同敌人英勇搏斗,巧妙周旋,顺利撤出华亭后,也安全回到了解放区。
在这次突围战中,回民骑兵团5名指战员牺牲在老龙潭附近的山上。为了纪念这5位英雄,1992年7月,泾源县政府在老龙潭修建了烈士纪念亭。该纪念亭于2010年2 月被泾源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等部门确定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