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芬
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对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掌握兴趣培养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根据孩子的个性与身心等方面特点,引导孩子发展持久稳定的兴趣,能有效培养孩子的志趣并助力生涯规划。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良好的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能为孩子通向成才之路架起桥梁。
一、良好的兴趣能有效点燃孩子的学習热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人们对感兴趣的事总能积极主动、专注投入地去做,完成的效果一定更好,成功的概率也更大;对不感兴趣的事会表现出消极、被动、无精打采的状态,完成的效果也不理想。可见,兴趣是人们追求成功的重要驱动力。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研究表明,一个人带着兴趣从事工作,能发挥全部才能的80%~90%;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那些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无论智力高低,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他们都在做自己最热爱的事情,并为此努力。这说明,兴趣有一种魅力,它可以创造人生的奇迹。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孩子良好兴趣的培养。孩子的兴趣不稳定,很多时候分不清喜欢某个学科与喜欢这个学科老师之间的关系,他们常常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这个学科,当不喜欢这个老师时,往往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也不感兴趣;也有些孩子开始的时候对某个学科很好奇,可是通过学习之后,发现它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有趣,甚至比自己预想的更难、更枯燥,便会产生畏难情绪,不喜欢甚至放弃,从而被家长和老师误以为没有恒心。但是,此时正是教师、家长进行引导的关键期。教师、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好奇的事物,认真看待困难,降低内心期望值,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把兴趣变为稳定持久的学习动力。
二、兴趣点的正确引导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生活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和培养起来的。那如何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培养的方法有哪些呢?
1.发现兴趣
小孩子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教师应该认真面对他们的每一次提问,珍惜孩子的每一次尝试,耐心呵护他们的好奇心,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高效的学习方法能让孩子在学习中发现乐趣,这是保持兴趣的原动力。教师可以向孩子提供一些记忆、复习、做笔记的方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孩子讨厌背字词,可以教孩子运用理解词义、猜字谜、编故事、联想词语等方法,有效记住词语的写法和意思,孩子慢慢地就会发现,字形的记忆有技巧、语文的学习也有方法,改正了错误的观点,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
2.激发兴趣
一般来说,培养某种兴趣,就要拥有某种知识的积累,使自己的感官兴趣进化到自觉兴趣。教师要为孩子积累相关的知识创造条件。比如,发现孩子对数字不敏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多跟孩子玩数字游戏,让他们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也有的孩子兴趣方向是数学,对语文不感兴趣,错误地认为语文就是背诵、写字、写作文,感到非常烦琐没有意思。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试着把他们不感兴趣的学科尽可能地跟感兴趣的学科联系起来,形成捆绑关系。比如,孩子不爱写作文,喜欢做数学题,就可以提供一些涉及数学的命题作文让他们写,通过写对数学的感受、解题的思考过程,增强孩子的写作兴趣。学生有了新的感觉,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起来。
大家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那如何帮助孩子养成爱看书的习惯呢?笔者认为,学前期,孩子年龄小,爱玩、爱运动的多,大部分孩子很难静下心来看书,特别需要老师注意方式、方法的引导;青少年时期,孩子不爱看书,很多是因为周围没有读书的氛围,也没有为他们创造读书的条件,有些教师不能以身作则,也没有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一方面要榜样示范,另一方面还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3.转化间接兴趣
有的孩子对学习某一学科的确没有直接兴趣,教师要多引导他们把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在这一转化中,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很重要,教师要抓住他们进步的闪光点,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孩子学有所获了,才能找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对这一学科的直接兴趣。
学习兴趣的最大敌人是挫败感。如果题目难度太大,学生做不出来,一次次都达不到要求,就会失去信心,兴趣也就会大大降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题目做起,让他们从中找到成就感,有了自信,才能产生兴趣并找到学习的快乐,才会进行深度学习。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曲折的,当他们在学习上出现问题时,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尽可能换位思考,认真听听他们的真实感受,包容他们的过失,主动跟他们一起寻找错误的原因。我们应有的放矢,积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他们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产生持久的学习内驱力。
4.发展稳定兴趣
孩子最初的快乐是建立在教师的表扬之上的。对他们的每一次尝试,不管做得如何,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赞扬,这不仅有利于他们自信心的树立,也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要发展孩子的稳定兴趣,必须多鼓励他们勇于尝试练习。有的孩子说:“我一点兴趣都没有。”其实,大多数孩子是因为没有尝试和练习。我们知道,没有尝试和练习,就无法深入了解活动的内涵,也就无法体验活动的魅力。教师要引导孩子多参加各类活动,体验不同活动的乐趣,最终,可结合他们的性格、爱好等,建议他们选择一两种长久发展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爱好,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形成相对稳定的兴趣。
三、稳定的兴趣助力学生生涯规划
孩子的兴趣多种多样、各有特色,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有的孩子热爱体育,有的孩子擅长唱歌,有的孩子擅长打球。孩子的兴趣有先天和后天、短暂与持久之分。有的孩子幼儿期就有明显的爱好,一直坚持并发展为自己的特长;有的孩子一开始并没有明显的爱好,而是后来某个机遇养成自己的兴趣;也有的孩子的兴趣是短暂的,到小学或初中就没有坚持了。所以,从幼儿开始,父母就送他们去参加“音体美”或科创方面的培训,有意带他们参加各种活动,根据他们的爱好,选择一两种独特的技能。初中毕业时就可让他们作为特长生进入高中并坚持学习,高考以特长生身份进入大学,到相关领域工作后,大多数人在行业里是出类拔萃的。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刚开始他们只是对某一活动感兴趣,通过引导培训后,兴趣变成了专业技能,最后,专业技能又变成了从事的职业。同时也表明,兴趣有不同的层级。首先是感官兴趣,通过直观的感官刺激产生的兴趣,也就是最初的爱好;其次是自觉兴趣,当思维加入后,产生的相对持久的兴趣;最后是志趣,即兴趣通过训练发展为职业,也就成为一生追求的志趣。因此,认识兴趣层级的重要性,把感官兴趣转化为自觉兴趣,把临时兴趣转化为长久兴趣,才能让兴趣转化为志趣,将兴趣的价值最大化,能帮助孩子做好生涯规划。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载县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