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铁奠基人

2023-04-26 10:04白俊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23年4期
关键词:北京地铁号线苏联

白俊

在北京的城市下方,隐藏着数百公里的地下铁。在贯穿北京的东西长安街地下,是繁忙的北京地铁1号线。地铁是现代人出行的重要方式,而在半个世纪前,“地铁”对于国人来说还是个陌生的名词。为了中国地铁的诞生和繁荣发展,有一位老人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就是被誉为“地铁院士”的施仲衡。

20世纪50年代,中国首次在城市规划中提出地铁的建设问题。由于国内缺乏专业人才,国家派送了一批人前往苏联学习地铁专业,施仲衡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留苏学习地铁专业的人。

施仲衡在来到苏联之前,从来没有见过、乘坐过真正的地铁。地铁系统庞杂,专业名词多,对于还是一张白纸的施仲衡来说,最初的学习很辛苦。为了有更好的语言环境,他申请和苏联学生住在一起。

工夫不负有心人,施仲衡的俄语水平大幅提高,专业能力也得到了认可。1957年,施仲衡接到了来自大使馆的任务,作为随行翻译,跟随中国铁道部派出的代表团考察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基辅等苏联最具特色的地铁。白天做随行翻译,晚上施仲衡就把一天所见所学全部记录下来。五个月的翻译工作,让施仲衡学了很多书本上、教室中接触不到的知识。

三年的留苏经历是施仲衡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篇章,他积累了丰富的地铁知识,带回国上千页手写、手绘的资料。当时他也没有想到,这些资料在后来的北京地铁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国后,施仲衡担任了北京地铁工程局的顾问。当时北京地铁为了考虑战备安全问题,已经决定采用深埋方案,把地铁线路深埋在地下。根据北京的地质水位特征,如果深埋,地铁必须穿过风化破碎的岩层,到达不透水的黏土层,那意味着很大一部分线路的埋深将要超过100米。由于北京地下水位高,施工队在公主坟和木樨地打了两个120米竖井做试验,发现地面两米以下就有水。苦恼的施工队找到了施仲衡。

施仲衡清楚,当时全世界最深的地铁也不过是基辅的100米,深埋120米对于一个刚开始探索修建地铁的国家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在深埋施工、运营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渗水事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权衡利弊后,施仲衡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上,指出了深埋方案的隐患,写下了长达20页的书面报告。作为当时全国最了解地铁的人,他把自己在苏联的所学与北京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他要为中国地铁找出安全又方便的建设方式。

于是“浅埋加防护”的地铁建设思想被提了出来。浅埋可以在地下20米左右的深度进行,用“开膛”的方式进行地铁建设,降低了施工风险与难度。在地铁后期运营过程中,一部楼梯就可以解决乘客上下行的问题。

1965年7月1日,在经过试验段的论证后,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在玉泉路以西的两棵白果树下正式开工。在修建到古城附近时,地铁失火,结构被烧坏;在木樨地区域,河流又阻挡了地铁的修建。由于没有任何经验,难题接踵而至,施仲衡也不断地进行改善。结构、防水、安全,全长20多公里的地铁,仅仅结构方面的图纸就有3万多张。这些曲折的建设过程,为施仲衡在后来的地铁设计与施工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种种难题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地铁的安全防护问题。

要想保证地下车站的安全,常用的支护方式是使用柱子。傳统的钢筋混凝土柱子在受到外部强大压力的时候会发生脆性破坏,钢筋混凝土会四散炸飞,伤害性极大。苏联的做法是全部使用钢结构来建设车站,而当时的中国,钢资源严重不足,如果全靠进口,造价会极高。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保证车站安全呢?

施仲衡再一次大胆提出建议,使用钢管混凝土支柱。并以多次试验论证证明,钢管混凝土支柱具备强大的抗压能力,是防护的最佳选择。

1969年10月1日,在经过了五年的地下建设与攻关后,北京地铁一期工程正式试运行。如今,它已分别成为北京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一部分。因为设有北京站等重要交通枢纽和地点,在运营了半个多世纪后,它依旧是北京的一条重要地铁线路。

此后上海、广州、沈阳等众多城市也纷纷开始进行地铁建设。进入21世纪,中国地铁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几乎所有地铁城市都留下过施仲衡的脚印。

猜你喜欢
北京地铁号线苏联
从“走得了”迈向“走得好”再到“走出去” 我与北京地铁共成长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在北京地铁上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北京地铁2014年底将开通4条线(段)
大连轻轨3号线发生脱轨
北京地铁最复杂换乘点——军博站启用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