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父母和孩子,本来是世界上关系最亲密的人,但现实生活中,亲子关系恶化的家庭并不鲜见。究竟应该如何经营亲子关系?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咨询师炳阳和她女儿琪琪的故事。
琪琪从小跟奶奶长大,6岁回到妈妈身边。因为生疏和怨恨,琪琪对妈妈很冷淡。炳阳不急不躁,运用心理学技术,只用4个步骤就暖热了女儿的心,打破了亲子关系的僵局。
第一步,充分尊重琪琪的意愿,与她保持适当的距离。
炳阳说:“和琪琪保持适当距离是理智的选择。我巴不得和闺女整天腻在一起,把6年来的亏欠加倍补上,但我必须克制这种冲动。琪琪6岁了,需要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学习自我管理,发展内驱力。我干涉越多,她越渴望挣脱,不如欲擒故纵,先看看情况再说。反正,尊重孩子總没错。”
琪琪入学后,炳阳每天接送她时都会问她学校的情况,但不纠缠,琪琪想说,炳阳就安静地听、热烈地响应;琪琪不想说,炳阳就微笑,转换话题。其实,炳阳和琪琪的班主任建立了联系,几乎每天都通电话,对琪琪在学校的表现了如指掌。
第二步,和琪琪结盟,充分信任她,做她的坚强后盾。
炳阳深信,无论何种关系,一旦彼此的信任发生动摇,就难以保持亲密。所以,琪琪在家做作业的时候,炳阳从来不进去打扰;琪琪每周有10元零花钱,炳阳从来不查账;琪琪考试成绩不理想,炳阳从来不焦虑——至少不让琪琪看出来;老师冤枉琪琪考试作弊,炳阳二话不说就打老师的电话提出抗议……
第三步,与琪琪建立有效沟通的模式。
对于琪琪的不妥当行为,炳阳的第一反应不是制止、斥责,而是真诚、耐心地与她深入沟通,了解发生了什么,知道琪琪情绪产生的原因并表示理解。在理解琪琪感受的基础上去引导,琪琪往往能听得进去。
第四步,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不把生活重心放在琪琪身上。
炳阳强调,家庭教育从来就不应该是牺牲父母、成就孩子的过程,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实现双赢。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亲子关系,本质上是投射的关系,即把孩子当成幼小的自己,如果父母不爱自己,甚至放弃自己,是没有能力去滋养孩子的。相反,对自己足够接纳的家长,才能够更好地接纳孩子,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执着于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未完成的心愿。
因此,父母注重学习、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花时间和心思经营婚姻,不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看起来有点自私,实际上是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生活的榜样,让孩子看到美好未来的样子。当孩子发自内心地尊重家长,亲子关系就差不到哪里去。
尊重、信任、理解、共赢,可称为经营亲子关系的“黄金步骤”。经过几年的磨合,炳阳和琪琪成了亲密无间的母女。亲朋好友都羡慕地说,琪琪是炳阳的“贴身小棉袄”。
读者朋友,您家的亲子关系和睦吗?如果您有经验可以分享,如果您有烦恼需要求助,欢迎通过本刊微信公众号“现代家长微平台”参与讨论。
详细报道见本刊第24页
【编辑: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