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毅
3月中旬的业绩电话会上,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及财务副总裁顾宏地出席,王凤英没有出现。
新上任46天,王凤英度过了职业生涯中最透明的时光。“对外没有公开亮相,对内跟高层沟通较多。”接近小鹏汽车人士说。
一位内部人士观察到,以勤勉出名的王凤英,每天早上八点就到公司,晚上十一点才离开。“我最大的压力是凤英一周工作7天,现在我们都开始干7天的活。”何小鹏直言,她极其勤勉。
王凤英是何小鹏的最佳搭档吗?答案未明。有一点可以确定,她是来救火的,已经开始行动。
何小鹏今年提出,年销目标是20万台。
要完成老板定下的KPI不易。1月30日,空降小鹏后,王凤英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消息公布第二天,李鑫鑫在食堂遇到了王凤英及何小鹏。“他们有说有笑,王凤英看起来满面春风。”她回忆,员工之间心照不宣:暴风雨要来了。
没过多久,铁腕改革来了——抓蛀虫,缩预算。
“这段时间,好多同事上班途中,突然被警方带走调查。”李鑫鑫说,公司启动了内部反腐。这些人属于采购业务板块,涉及供应商合同问题。
陈冬告诉《21CBR》记者,出差预算也收紧了,“流程审批严格,能坐高铁就不允许坐飞机。乘坐飞机需要提前三天发起申请。”
李鑫鑫和陈冬都认为,这些变化与王凤英有关,对现在的小鹏来说,是积极信号。
除了内部整肃外,王凤英还有一个更紧迫的任务:调整小鹏的产品规划和经销体系。她亲自下场。
小鹏P7i推迟到3月10日上线,新车“发布即到店”,改变了以往交付过慢的情况;旧款P7销售被叫停,避免用户注意力分流。
经销体系也有变动。王凤英主导整合自营和第三方销售体系,根据区域和城市,制定新车上市KPI目标。
此前,小鹏汽车营销体系是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并存,两者之间存在内耗,成为销量不振的原因之一。
何小鹏相信,未来数月,公司的规划能力、决策效率、执行效率会明显提高,激活团队执行力跟战斗力。
王凤英的实力,需要在一款新车上验证。
“短期内,要看P7i的上市表现。”汽车分析师梅松林认为,这是王凤英第一道考题。
从中长期来看,王凤英的第二三道考题,是G6上市和今年上半年小鹏的销量。
何小鹏透露,G6会在今年上海车展亮相。内部人士称,G6是G3的改款。
传统主机厂的规律是“三年一改款,五年一换代”,小鹏现在的节奏(从G3到G3i再到G6),缩短到三年两改款。
初创公司的创新点子很多,但缺乏完整的、系统的、成熟的体系。梅松林认为,王凤英有充分施展的空间。
“她有条件整合、厘清理顺产品价值链,打造一个更高效的产品体系。”梅松林分析。
P7i已经发布,何小鹏表示,目前线下门店的进店量和试驾量都很可观。
李鑫鑫和陈冬则提出担忧,王凤英可能解决不了公司的产品力问题。
“P5和G9,身处20-30万元价位段,竞争对手很多,主打的智能化可能没有抓住需求痛点。”陈冬认为,这是销量上不去的原因。
何小鹏在电话会议上透露,他直接管理造型团队,公司有三个造型前端团队进行创意竞争,后续会圍绕客户可感知的价值和差异化进行创新。
“我们将用户反馈定为公司多个业务部门的考核目标之一,以驱动我们的产规、设计研发和客户服务,向以客户为中心为转型。”何小鹏说。
小鹏汽车刚发了成绩单,去年营收268.6亿元,其中第四季度仅创收51.4亿元,同比下降约40%。
这导致公司2022年亏掉91.4亿元,同比前一年几乎翻了一倍。
变革刻不容缓。
“我们要重塑组织和价值观,敢于调整SKU,敢于向过去的经验、逻辑挑战。”何小鹏表示。
王凤英空降,恰恰表明何小鹏变革的决心。
“何小鹏+王凤英组合,前者负责公司重要决策、智能、融资,后者操盘日常管理、产品规划、销售。”梅松林向《21CBR》记者解释。
疑问在于,这些人事变革是否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何小鹏重视技术,专攻智能驾驶,最初邀请特斯拉自动驾驶模块的核心成员谷俊丽加盟。
不到三年,他找来前高通自动驾驶研发团队负责人吴新宙,与谷俊丽并任VP。后来,自动驾驶团队管理权逐渐转移到吴新宙手上,谷俊丽出走。
“花了很大力气,智能驾驶并没有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一名汽车行业人士吐槽。
“小鹏智能驾驶的定位挺尴尬,机械素质和三电技术竞争不过比亚迪,服务比不上蔚来,续航、舒适比不上理想,辅助驾驶比不上特斯拉,没自己的鲜明特点。”有雪球网友评论道。
多重压力下,何小鹏看到了挑战。“小鹏即将迎来转折点,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他在电话会议上提振士气。
何小鹏花了较长篇幅陈述关于智能驾驶的思考。“如果说过去5年是新能源的黄金5年,未来5年则一定是智能驾驶的黄金5年。”
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小鹏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定期存款为382.5亿元,储备充足。
“我创业的初心,从来就不是做一家小而美的企业。”他说,不担心牺牲短期销量,苦练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