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玮雯 赵 娟
生态翻译学打破了西方翻译理论 “独步天下” 的格局[1],将哲学理据、研究方法、话语体系、翻译伦理引入翻译研究领域[2],坚持多元融合路径并将理论融入实际应用,形成了多元化、立体化的研究视域。 《古船》是隐含民族意味的家族小说,讲述了洼狸镇40 年间,隋、赵、李三大家族的兴衰浮沉,再现了当时社会的时代背景与风土人情。 小说以家族历史变迁为点,映射整个中国的发展历程,文字充满历史底蕴与深刻思想,其中也包含大量的文化负载词。 笔者以葛浩文先生的《古船》英译本为例,以小说中文化负载词为着力点,探究译者实现 “适应性选择” 和 “选择性适应” 动态平衡的交互过程,研讨生态翻译学角度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译者所作的翻译策略。
“生态学” 一词由德国动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 年提出,而后经过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生物领域,生态学理念开始不断融合语言学、文化学等人文社科领域学科,相应的跨学科研究进而蓬勃发展。 胡庚申教授在这种全球生态理论思潮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将达尔文 “适者生存” 的进化理论应用到翻译研究中,提出并建立了一个新的翻译研究范式——生态翻译学理论。 生态翻译学的 “以生为本” 的思维方式贯穿了整个生态翻译学思想,其具体表现为文本生命、译者生命、翻译生态相交汇融合,同时针对 “四译说” (何为译、如何译、谁在译、为何译)该基本问题,提出 “翻译即文本移植” “翻译即适应选择” “翻译应以译者为本” “翻译应译有所为” 的核心思想[3]359-360。
翻译适应选择论借用生态学领域的 “适应与选择” 学说,在生态学视角下将翻译定义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文化活动,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3]52。 该过程包括 “译者的适应” 和 “译者的选择” ,其中 “适应” 是译者对于外部环境——翻译生态环境做出的选择性适应, “选择” 是译者发挥 “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 的适应性选择,是不断自我适应与优化选择的循环过程[4]350。
翻译是语言的转换,而语言又承载了文化,其中词语是构建语言的基础材料,通过词语可以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特点。 词语不仅仅是语言的组成部分,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导致了文化的多样性并产生了独特的文化内涵词——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5]。因此,通过研究文化负载词,可以深入了解其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进而实现文化传播与交流。
笔者借用奈达的文化负载词分类标准[6],以 “翻译适应选择论” 为内核,以 “三维转换” 为框架,从《古船》译本中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行为,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使译文达到最佳整合适应度,实现翻译生态的和谐平衡。
1.语言维度的文化负载词
(1)语言文化负载词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7]。 汉语是意合语言,英语是形合语言,在表达方式和文法结构都有较大差别,而语言文化负载词就是体现中国独特的历史、民俗等富含地域语言特色的特殊词汇,包含成语、谚语等,因此,为了译语的准确性和忠实性,使译文更适应译语生态环境,译者应从语言维角度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进行适应性选择,例如词汇、句法等,最终实现译本的生态平衡。
①成语
例1:
原文:卢青河道如今又窄又浅,而过去却是波澜壮阔的。
译文:The Luqing River,while narrow and shallow now,had once been the scene of rapids cascading between distant banks.
《古船》中语言文化负载词包括成语、典籍、谚语、俗语等,其音韵优美,格律严谨,内容简短但含义深刻,文字隽永同时朗朗上口。 其中成语是语言文化负载词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人们习用的,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的定型词组[8],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例1 中的成语 “波澜壮阔” 出自南宋文学家鲍照的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其中的一句: “旅客贫辛;波澜壮阔。” 形容江河湖海水势浩大的样子,而后又引申出形容声势、规模宏伟。 原文是描绘卢青河旧时的模样,曾经来往航船络绎不绝,如今却已废弃,也意指洼狸镇的辉煌不复存在。
②典籍
例2:
原文:他常让脖吴写几个字,工整一些的就贴在墙壁上。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译文: Given Wattles’ s talent with a writing brush,Fourth Master often asked for samples of his calligraphy and pasted the best ones up on his wall. “Poor but not toady,wealthy but not arrogant,poor and pursue the Tao,wealthy and favor propriety.”
虽然小说中洼狸镇中多是底层劳动人民,但同时也存在如四爷爷赵炳、中医郭运等初级的知识分子,因此,诗句典故也频繁出现,使读者从人物语言表达上就能揣摩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而体会作家的写作意图。 该句化用《论语·学而》中的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及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表现了不同人对待贫富的境界,也是小说中赵炳借该句表现自己崇高的精神境界。 译者采用直译方法,对仗工整,用词简明,进行文本移植时准确传递源语含义又保留源语语言特征,使原文的基因和血液在译文里依然流淌并得到体现。
2.文化维度的文化负载词
(1)物质文化负载词
在生态翻译学领域,翻译群落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共同作用于整个翻译生态的关联和平衡[9]。物质环境涵盖了一切具有实体的物质产品,而物质文化就是物质环境在文化层面的体现。 物质文化的差异将影响文化负载词的内涵表达进而影响译者的文本移植选择活动,造成目标语读者对源语的理解偏差,因此,需要译者保持两种语言的词义平衡,使源语中的物质文化在译语生态环境中得到合适的转化。
例3:
原文:郭运又给他开了化斑汤:生石膏一两,生甘草三钱,玄参三钱,知母四钱,犀角一钱,白粳米一钱。
译文:Guo Yun gave him a prescription for them:two taels of raw gypsum,three tenths of a tael of glycyrrhiza,three tenths of a tael of figwort,four tenths of a tael of bluebell,a tenth of a tael of rhinoceros horn,and a tael of nonsticky white rice.
例3 中的 “生石膏” “生甘草” 等均为中医用药,译者采用直译法,保留了源语生态环境的特色,使读者感受中国的物质文化背景,但对 “知母” 一词的翻译却有待商榷,译者将其译为 “bluebell” — “蓝风铃” ,是桔梗科、风铃草属的一种观赏性植物,而 “知母” 属于百合科知母属,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二者种类功用大不相同,如采用此译法可能会造成源语生态环境中物质文化内涵向目标语移植的失败。另外在单位转换上,十钱便是一两,作者在译语中明确地解释了二者的数量关系。
(2)生态文化负载词
生态是指动植物、微生物等在自然环境下生存的状态,而生态文化负载词就是生态群落在词汇层面的文化对应。 由于地域条件差异,生态文化负载词在自身语言环境中有着独立的体系,在译语环境中多会出现文化空白、词义空缺的情况,这就需要译者在保留源语生态文化概念的前提下发挥译者的中心性,综合运用翻译策略,达到译文在目标语生态环境的最佳适应整合度。
例4:
原文:这时恰好是阳春天气,大地回暖,杏花刚刚凋谢,桃花梨花纷纷扬扬。
译文:That is when the earth starts to warm up,the apricot flowers begin to fall,and peach and pear flowers bloom.
“阳春” 指 “阳春三月” ,与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时间相近,多用于形容温暖的春天。 英汉两种语言在生态环境上差异较大,目的语中缺失节气概念,而双语的语言、文化、交际生态之间的生态差异度越大,则可译性越小[4]343。 该句中 “阳春天气” 的含义中包含 “大地回暖” ,故译者 “择善而从” ,与后句合译将其温暖之意译出,译者 “求存” 而 “择优” ,在维持源语生态环境和目标语生态环境平衡的同时,将译语移植到源语文化概念中。
(3)宗教文化负载词
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涵盖了宗教传说及宗教信仰。 由于不同地区的宗教信仰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深入理解不同宗教体系的思想内涵,准确地传达宗教文化所承载的文化含义。 在进行文化转换时,译者需要灵活采用不同翻译策略, “适应性选择” 与 “选择性适应” 交替出现,以确保恰当地将源语宗教文化植入译入语生态环境中。
例5:
原文:一会儿派去的人报告,李玄通正念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活动不得,也只得求玄通老友中医郭运。
译文:The man returned to report that Li was meditating and was not to be bothered. But he had recommended his good friend,the herbalist Guo Yun.
《观无量寿佛经》是佛教的经典经书,但目标语环境中缺乏相对应的宗教名词,故译者采用省译的策略,在目的语中植入新的与源语相适应的生态环境,采用归化策略译为 “meditating” ,即未译经名而将其动作译出。 “meditating” 在宗教概念中指 “冥想” ,是一种古老的修行方法,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下衍生出不同的流派和教派,佛教与西方宗教中均有这一概念,使译语与源语的含义相通,避免读者因信息错位而不理解小说原意。
除了对原文本的语言信息和文化顺利移植到译入语环境中以外,译者还要探究源文本及原作者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入语中完整展现,同时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使译语贴合目标语读者的翻译生态环境,以维护原文与译文交际生态的稳定和谐。 社会文化负载词是社会文化的衍生品,承载着社会信息和文化背景,涉及人际交往、生产生活及时代背景等多个方面。
例6:
原文:镇上有一处老庙,每年都有盛大的庙会。驶船人飘荡在大海上,也许最爱回想的就是庙会上熙熙攘攘的场景。
译文:Grand fairs were held each year on the town’s temple grounds,and what sailors likely recalled most fondly as they sailed up and down the river was the bustle and jostling attendant on those annual temple fairs.
例7:
原文:差旅费实行包干制,每个固定推销员每年一千八百元,七人一年零一个月共花掉一万三千六百五十元。
译文: Travel expenses,part in kind and part in cash,allocated to each salesman came to 1,850 yuan a year,which,multiplied by seven,totaled 13,650 yuan.
例6 中的 “庙会” 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多设在庙内或附近,以集市贸易形式开展活动。 例7 中的 “包干制” 是中国特定时期的一种薪酬分配制度,从不同方面按不同的分配标准支付。 这种具有特殊含义的社会背景词若是直译则需要大量加注,译语读者才可通过译者的解释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因此,译者选择意译的方法,将 “庙会” 译为 “Grand fairs” ,展现活动上展品的繁多;将 “包干制” 译为 “part in kind and part in cash” ,凸显其不同分配标准。 译者在进行语言转换时关注目的语的社会生态,将中国传统社会文化融入译语语境,实现文化的传播。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为当代中西方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我国文学作品的译介搭建了新的平台。 生态翻译学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翻译生态、文本生态、 “翻译群落” 生态及其关系为研究对象[3]11-12,彰显译者的主体性,力求实现源语与译语的翻译生态环境平衡。 从生态翻译学角度来看,翻译是译者从三维转换的角度对整个翻译生态环境作出适应性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的结果是为了实现中国文化负载词在目标语生态环境中的移植,从而确保文化负载词在目标语中依旧保持活力。 文学作品的翻译,包括文化负载词,在传递源语内涵的同时也要保留其文化特色,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创造条件,而中国文化的则需要考虑翻译生态环境中语言、文化、交际因素,以译者为中心,以适应性选择为理论支撑,采取适宜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让中国文化 “走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