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远
支持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银行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责任,也是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但传统模式下的金融服务手段已不能更有效、更突出地发挥出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兰州市红古区区位经济特点、经济结构、资源禀赋、农村金融发展情况,探寻当前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更有效的发展道路;初步构想下一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应充分利用主体产业优势;金融融合发展培育多主体产业,打造多业态体系,构建多元化和谐经济生态,以工反哺,以商助农,形成产业链延伸、价值链跃升。促进二、三产业激活农村地区发展,开辟金融惠农富农新途径,实现金融支持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一、引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在农业银行“十四五”改革发展蓝图中,更是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首要任务。要想更有效、高质量地实现乡村振兴总目标,我们应该立足新发展阶段,立足区域工矿产业特色,利用产业结构提升优化的发展机遇,从金融支持能源、碳素、电解铝等核心产业及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不断激发产业吸引力,加快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激活多元业态的伴生发展和深度融合,吸引更多优质资本、人力等要素融入业态发展,增加地区就业创业机会、拓宽创收渠道,分享增值收益,有效引导劳动力回流,改善农村“空心化”现状,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促进乡村形成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劳有所得、弱有所扶的农村宜居生态,从经济物质和精神文明两个维度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关于金融扶持乡村振兴,学者们关注到了现实困境,例如何禹泽认为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推进困境,包括体制完整度低、缺少金融风险化解机制、金融供给机制完整度低和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等。而曾之明则对乡村振兴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证明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影响较为显著,并提出普惠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但一些学者并未关注到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困境和其能发挥的真实效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结合本地实际,找到一条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合适路径。从全面认识到相关问题入手,完善金融体系,强化风险防范能力,多途径、多渠道优化与完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张田妹则认为应将路径优化的重点放在优化乡村产业结构融合调整上,通过不断提升乡村三产的综合效益和整体效益,缩小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运用“财政+金融”的手段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资源、信息、技术和方向指导,提高乡村三产的现代化发展效率和促进质量提升。总之,现阶段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不能忽视金融风险化解和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不应将支持的措施仅聚焦农业领域,而应将重点放在能够不断提升乡村综合、整体效益的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上。
二、红古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研究区域及经济基础
研究区域为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1年红古区实现生产总值12504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64200万元、占总产值的5.1%,第二产业产值为740100万元、占总产值的59.18%,第三产业产值为446100万元、占总产值的35.67 %。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一产业占比低、第二产业居主导地位、第三产业辅助的经济格局。全区经济整体发展以工业强区为定位,以工矿产业发展为主动力,已经基本形成以煤基循环、电解铝、碳素材料、有色金属等工业企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体系。
(二)农村农业发展现状
1.农业发展情况
红古区农业种植业以经济作物为主,果蔬种植面积可达总播种面积的80%,相比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农作物经济收入较高;农业养殖业规模较大,达到6.9万头,其中以养殖牛、羊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果蔬受市场波动、疫情、天气变化影响较大,收入并不稳定,有限的耕作面积制约了整体发展规模;养殖集中在鑫源农业、牧工商、巨源达、亨华农业等企业,总计约5.4万头,农户散养约1.5万头,企业的养殖发展与本地区乡村没有形成链式发展关系,对当地农户没有带动作用。
2.劳动力与收入情况
红古区的乡村劳动力总数为2.99万人,乡村从业人员为2.55万人,兰州市有农业生产的各县中人数仅高于城关区,排名倒数第二,而且农村大量劳动力已经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劳动力资源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然而红古区乡村劳动力资源却是明显的短板。
红古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對较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89元,仅次于城关区。但收入呈现工农融合的特点,红古区工业基础较好,区内有很多工矿企业,因此农民除了传统的种植养殖收入,还可以通过就近务工增加收入。
3.农业龙头企业
目前全区共有17家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8家、市级6家、区级2家;从分布情况来看,花庄镇9家、红古镇4家、平安镇4家;从经营类型来看,加工企业2家、养殖企业3家、保鲜库企业7个、种植+养殖企业1个、种植企业2个、有机肥生产企业2个。除去对当地农业关联度不高的兰州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及阿敏生物清真明胶有限公司外,其他企业营业收入偏低,多数停留在农业生产初级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带动效益。
4.金融助农环境
辖内共有8家金融机构、23个营业网点,4家银行是农村贷款投放的主力军,涉农贷款总投放额8.27亿元,其中农户经营类贷款4.3亿元、消费类贷款3.97亿元,农商银行贷款规模最大为5.52亿元。
三、红古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SWOT分析
(一)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SWOT分析
1.优势
(1)工业基础较好,工农融合发展前景广阔。红古区是典型的因煤而设、因企而兴的传统工业区,是依矿建区的区位格局,是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从2020年全市各区县生产总值构成比重来看,工业产值构成比重排名各区县第二位,也是除新区、西固之外又一个制造业企业聚集地,也是全市唯一煤矿重点企业所在区域。
(2)经济生态良性发展。核心工业企业吸附力强,有效促进了关联性产业企业集聚发展,吸收了大批当地农民参与到项目基础建设及生产运营中,同时刺激了当地服务业的提升,为当地农户提供了更多的就地创业务工的增收机会。
(3)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辖区内现有的主要基础设施均由企业始建;同时现在红古区医院为满足居民就诊需要,正在选址扩建,区内全新的中学也即将完工,企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更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2.劣势
(1)农业占区域经济总量低。2021年红古区经济总产值为119.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6.59亿元、占总产值的5.94%,农业产出总量低,经济占比低,农业处在经济地位的边缘区。
(2)农业劳动力资源短缺。全区农业人口2.99万人、占比20%,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农业从业人员2.55万人,与兰州市其他有农业生产的行政区划城关、七里河、西固、永登、榆中、皋兰相比,农业从业人员仅高于城关区,排名倒数第二。
(3)耕地面积有限。随着园区、制造业企业、城区扩容,农村可使用土地面积逐渐减少,耕地面积81967亩,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8亩;且易于农作物生长的川地面积38575亩,不利于耕作投入大、产出小的山台地面积43392亩。
(4)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基本没有形成产业化发展,规模效益不显。农业生产经营多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营形式,农业经营分散、细碎,种植类型多为瓜菜等低附加值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3.机会
(1)工业产业对地区经济的支柱作用。红古区第二产业在三产中占主导地位,且红古区始终立足的是工矿业强区的发展定位,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思路,做大做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此外,依托“农+工”的模式提升了自身收入,工业产业带动农村经济成效显著。
(2)工业产业发展变化对地区整体经济的影响显著。以宝方炭材入驻红古区平安镇为例,该企业的入驻为周边服务业的发展明显注入了新的活力,围绕企业生活区的周边商铺林立,商业生活气息活跃。一反、一正两个实例充分呈现了工业产业发展对该地区的影响力。
4.威胁
(1)农商行、邮储、兰州银行与政府长期合作,并与政府签订贴息贷款协议,凭借利率优势占据大部分的农村市场。当前全区涉农贷款总额为8.27亿元,人均3.2万元,但农业产值仅为6.59亿元,投入产出不对等,农村市场资金需求趋于饱和状态。
(2)信用环境阻碍了金融投放热情。近一年来,受经济下行及疫情影响,农户收入不稳定,且农户信用意识淡薄,清收难度大,导致支农信贷风险不断增加;此外,不少农户将信贷资金用于投资、经营周转、归还债务等方面,真正投入农业生产的少,信贷资金的扶持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措施
(一)金融联合核心企业,带动产业集聚虹吸效應
1.着眼增强区域核心产业特色,培育可持续产业生态
(1)当前能源产业的战略地位不断凸显,地缘政治因素推动的能源更替以及新兴产业兴起。因此,根据这一发展趋势,我们现阶段计划将区域内传统能源的绿色减排与新建绿色清洁能源项目作为金融支持重点。
(2)碳素产业随着新兴电动汽车行业、国家电力储能及核发电的发展需要,再次提升了炭素产业的市场份额,新的发展趋势,更坚定了我们金融支持炭材产业的信心,银行将持续发力,助力地区炭材产业做大做强。
(3)培育区域内较成熟农业企业,针对其发展各阶段需求,提出金融支持措施,将金融服务触角延伸至农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加快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着眼金融和产业良性互动,助力核心企业提速发展
(1)稳定输出传统项目贷款和贸易融资产品,解决企业规模化发展效应和经营周转性需求。基本满足绿色能源、新型材料产业企业的新项目上马、经营周转的金融需求,通过提供优化担保方案、信用方式用信、优惠利率定价等服务方案,帮助企业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2)结合企业资金结算特点,加强线上融资布局,向传统合作集团企业的纵深深入,提供票据池和线上保理e融业务,加快企业流通环节支付资金融通效率,进一步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经营运转效率。
(3)促进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协同发展,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投入产出关系。金融支持方案要契合企业发展需求,将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产品高效组合,尤其要深入发展直融投行业务,通过债转股帮助企业优化负债结构。此外,通过并购贷帮助企业规模化扩大产能,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盘活企业实体资产,控制负债水平。
3.着眼打造金融服务平台,创新推动服务产业集聚
(1)延链服务。通过金融对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支持,携手核心企业依托其较强的供应链协同能力,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
(2)补链服务。要充分发挥银行财务顾问能力,行司联动、行际间联动,释放金融资源能量,协助区域核心企业。引进一批能与现有产业对接、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项目,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支持核心企业相关相连产业抱团发展。
(3)着眼探究实施直融模式下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应积极引入省农业产业基金,置换企业现有融资,以合伙人方式投入新的股本支持企业未来收益预期好的项目发展,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扶持地方特色农业产业的目的,更直接地体现乡村振兴领军银行的作用。
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支农惠农的金融政策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激发农业发展潜力,加快地区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激活多元业态的伴生发展和深度融合,拓宽创收渠道,分享增值收益,有效引导劳动力回流,改善农村“空心化”现状,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但不可忽视的是,现阶段红古区还存在农业占区域经济总量低、农业劳动力资源短缺、耕地面积有限等劣势,同时还受到农户金融需求有限、信用环境阻碍了金融投放热情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诸如金融风险化解和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利用好红古区工业基础较好、经济生态良性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优势,重点要从扶持产业着手,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带动农民参与到产业发展过程中,推动形成工农互补、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