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国彪
春节刚过,全国人大代表刘蕾就来到位于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乡八岔村的赫哲族伊玛堪传习所,和族人一起唱起小调、聊起家常。“我这次来,一是来看看大家过年的情况,二是来看看大家对咱们民族文化的发展,或者是咱们生活上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需要以建议的形式跟国家层面反映的,都可以通过我带到会上去。”刘蕾说。
2008年,当时23岁的赫哲族女孩刘蕾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此后又连任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一名年轻的“老代表”,刘蕾一直致力于赫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刘蕾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多年来,她先后帮助村民争取致富项目12个,为促进街津口赫哲族乡标准化养殖基地项目、“两江一湖”水稻基地临江灌区工程、华能风力发电项目的立项开工以及赫哲族依玛堪艺术团的组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就是要带领更多的村民投身到特色产业发展的行动中来,让村民小富变大富、小业变大业。”刘蕾说。
十五年的履职担当,让那个曾经二十多岁的女孩褪去了青春的欢腾,她脚下的泥土沉淀着为民真情。多年来,刘蕾所提的建议件件掷地有声,反映了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反映了赫哲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刘蕾将继续为少数民族“发声”,针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农副产品加工、特色村寨旅游开发等方面提出建议,把赫哲族同胞的“关切事”和“心里话”带到大会上。
做好赫哲族的代言人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全国只有5400多人,世代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长期以渔猎为生,历史文化悠久,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玛堪说唱艺术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皮制作技艺等,著名的《乌苏里船歌》就是反映赫哲族人幸福生活的歌曲。但是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像伊玛堪这种说唱艺术只能靠口耳相传,随着时间的流逝,赫哲族的文化传承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作为赫哲族唯一的一名代表,刘蕾说:“我是赫哲族群众选出来的代表,把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传递出去是我的责任,也是义务。”
刘蕾说:“那个时候最大的问题是挖掘和保护,很多文化已经濒临失传,包括语言,大部分都掌握在老人手里,随着老人去世,很多东西就传承不下来了。”
刘蕾说:“两会穿民族盛装,也是一种文化传播。只要有代表问,我就会跟他们讲:我是赫哲族,在全国我们只有五千多人,我们以渔猎为生,我们有鱼皮工艺、鱼皮画……”
2018年两会之行前,一名赫哲族老者拉着刘蕾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我父亲是一名赫哲族老艺人,十分关心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他在临终前嘱托我一定要把赫哲族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不要让民族文化失传。”
“当这名老人流着眼泪跟我说的时候,我受到很大的触动,内心压了一付很沉重的担子。”刘蕾说。
2008年3月5日,刘蕾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时心情十分忐忑,因为随着渔业资源减少,世代打渔狩猎为生的赫哲人面临着转产上岸,家乡人民在政府支持下准备发展“溜达鸡、梅花鹿”养殖,40万元的项目资金没有着落,委托她在人大会上想想办法。
在分组讨论间隙,刘蕾直接找到黑龙江省省长反映困难。会后,黑龙江省畜牧局到街津口乡展开调研。经过深入论证,黑龙江省畜牧局投入300多万元资金,在街津口乡建起了标准化养殖基地。自此,赫哲族群众脱贫致富多了一条路子。
2013年8月,黑龙江流域遭遇了特大洪水,同江市街津口、八岔两个赫哲族乡被淹没。2015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了黑龙江代表团的审议。身着民族服装的刘蕾对总理说:“感谢您2013年到我们那里视察灾情、慰问群众。现在,恢复重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随后,她向李克强总理递上了照片,总理看后十分高兴。
在刘蕾看来,代表履职的重点是要有责任感,无论是向总理汇报还是向省长求援,她都肩负着赫哲族群众的期望,为的是让家乡变得更好,让群众生活更有盼头。
多年来,刘蕾先后提出关于赫哲族地区建设、民族发展、民生、教育等方面问题的建议数十条。真正把老百姓的话捎到两会上。刘蕾表示:“现在这样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决,而且我们现在传承上的积极性也特别高。我们几次迁移新居,而且国家又给我们谋划了很多致富的项目,帮助我们转产,从过去的渔猎到现在的种、养殖,我们赫哲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一个巨大的转变。”
刘蕾介绍:“我想到的赫哲族文化传承就是结合旅游业,这样既能在精神层面富足老百姓,又能在经济层面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作为代表,更多的是建议和鼓与呼,把国家层面的政策带回来,中间我们和旅游局进行过探讨和咨询。包括我们现在在编写赫哲族的一些传说故事,还开创了赫哲族的特色饮食、特色体验游,我觉得我们整个民族传承文化的热情高涨了。”
去年两会刘蕾的建议仍然是和赫哲族的文化传承及民族发展有关:“关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比如我们赫哲族,人口比较少,人才也挺紧缺。少数民族人民有这个优势,对民族文化比较了解,而且有着浓厚的民族情怀,有很多人也愿意回到家乡。所以在各大民族院校招收民族学生的时候要放宽政策,让更多少数民族孩子能够有机会走到更高的学府,特别是到民族院校进行深造,然后回到家乡去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用心倾听百姓心声
连续四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刘蕾,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家喻戶晓。无论是乡路上偶遇、邻里间唠家常,还是入户走访、调研座谈,乡亲们都愿意跟她聊上几句掏心窝的话。对于乡亲们的意见,刘蕾认真地听、详细地记、耐心回答,和大家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用乡亲们的话说:“和刘蕾唠嗑,心里觉得暖和和的。”
从23岁的朝气蓬勃到38岁的干练稳重,十五年的历练,让奔跑在履职路上的刘蕾成长了许多、收获了许多。她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逐渐成熟,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但始终没变的就是当选人大代表的初心——“时时处处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群众多发声、办实事。”
为了面对面倾听赫哲族群众的心声,刘蕾经常往返于赫哲族民族聚居区和他们的家中,近一点的地方需要一个小时车程,远一点的地方甚至需要六七个小时,但她依旧奔走在调研路上,“每一条意见都是老百姓的期盼,我一定要认真收集整理出来。”刘蕾说。
刘蕾说,当代表这十几年,自己总在不断地去思考,怎样把民族发展最需要、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反映到国家层面。她先后提出了“加强同江市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发展民族文化要结合民族旅游”等建议。这十五年,她见证了建议得到推广实施后造福一方百姓的过程,充分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代表的使命感和肩负的责任。
刘蕾表示,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作用,能够带动地区其他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业还能够弘扬民族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因此发展旅游业也具有优势。
“我的家乡街津口赫哲族乡,就是一个依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特色成功发展旅游业的一个典型。”刘蕾介绍,街津口距同江市市区40余公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赫哲族聚居地,民族特色、邊陲风情独特,吸引了很多游客。在同江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街津口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撑点也获得了较大发展。
刘蕾还介绍,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家乡的旅游业仍然取得了积极成效。街津口北山文旅综合体项目、街津口中医药小镇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三江口—街津口界江游船已开通运营。街津口还打好节会品牌,提高旅游热度,尤其在冰雪节会方面,于街津口莲花河建设了冰雪游艺园,围绕“赫哲故里·冰雪街津”主题,举办了冰雪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迎宾节,引入旅游专列,累计接待省内外游客11万余人次。
“过去几年,经过诸多努力,街津口旅游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相对于较发达地区仍有很大差距。”刘蕾说,总体来看,旅游产业规模较小,联动性不强。目前,游客以本地及周边市民为主,游客在餐饮、住宿、购物、体验等方面的延伸消费有限。同时,旅游企业普遍规模偏小,缺少大型骨干龙头企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尤其是高层次、专业型文旅人才较少,精通文旅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更为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旅产业的发展。
刘蕾说,由于民族地区教育相对落后,干部队伍文化水平普遍相对较低,政策理论水平和谋发展的能力不强。需加大民族地区干部培训力度,在培养政策、培训资金上给予更多支持,提升民族干部综合能力。“根据民族地区实际,必须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年轻干部现代科技知识、经济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的培训,着力解决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提高其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刘蕾说,要强化实践锻炼,坚持选派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到内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或对口联系县市挂职锻炼,促进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领导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这两年新冠疫情之下,刘蕾并没有放松自己的思考。她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精心设计了履职计划。她深入挖掘赫哲族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把“从船上捕鱼到岸上致富”“勤劳勇敢、团结一心”“用心呵护自然之美”“生长在红旗下的赫哲族人”等民族元素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让少数民族聚居村以独具民族特色的方式学习党史。刘蕾还把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进行收集整理,形成建议清单,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履职尽责。
“拿好登记单排队进入接种区”“请注意保持一米距离”……一大早,刘蕾就在“志愿服务站”的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忙碌着。为高效推进当地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刘蕾发动身边的党员干部、志愿者和网格员,投入疫苗接种一线工作。她一方面与乡指挥部紧密联系,确保接种工作有序衔接;另一方面紧盯现场接种情况,尽可能减少群众等待时间。“这里有热水、食品和临时休息服务区,真贴心啊!”前来接种疫苗的村民们满意地说。
人大代表是一座桥,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群众。从23岁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到现在已经整整15年了,在这期间刘蕾也完成了由女孩到母亲的转变。她告诉记者,不管年龄和时光如何,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头,自己最希望的就是赫哲族文化传承有序,家乡的面貌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