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利
张老师您好:
我的蜂群每年越冬都饲喂白砂糖,但今年糖价非常高,而蜂蜜的价格却很低,两者价格已经基本持平。我想用蜜脾做越冬饲料,但是听好多蜂友说,喂越冬饲料还是喂糖好。我现在有些拿不定主意,想听听张老师的意见,到底是喂蜜好还是喂糖好,请张老师在百忙之中帮助解答。
读者:赵国儒
赵师傅您好:
您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大家讨论比较热烈的问题,由于所处环境不同,蜜源不同,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和依据,也都各有利弊。
自然状态下,蜜蜂越冬的食物就是蜂蜜,喂蜜符合蜜蜂的自然习性。蜂蜜是蜜蜂从植物花朵中采集而来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蜂蜜中的糖份主要是单糖即葡萄糖和果糖。而白糖则为多糖,经过蜜蜂充分酿造以后,也会转化成单糖,但其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与蜂蜜比较是欠缺的。实践证明,喂蜜更营养,蜜蜂食用后也更健康。特别对于中蜂的影响更加明显。
我国绝大部分的养蜂人越冬饲料都选择白糖,其主要原因是考虑饲养成本,1张标准的巢脾贮蜜大约2.5kg,而要用糖喂出1张蜜脾大约需要3.3kg糖(与饲喂时间的长短有关),如果蜜的价格要比白糖贵,那喂糖更节约成本。
蜂群秋繁结束后,绝大部分地区已经没有蜜粉源,此时也是蜂群最容易发生盗蜂的时候,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将蜂场盗垮。白糖味道小,饲喂不易引起盗蜂,因此喂糖相对更安全。如果饲喂蜂蜜,蜜蜂对其更敏感,特别是一些气味比较浓的蜂蜜,如椴树蜜、荞麦蜜则更容易引发盗蜂。此外有些地区经常性的干旱,蜂群采集的蜂蜜中混有甘露蜜。有的蜂蜜结晶会比较坚硬,如果用这种蜂蜜做越冬饲料,蜜蜂不易取食或消化不良、下痢,这也是很多人选择喂糖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上述分析中,个人觉得为了蜂群的健康发展,应综合考虑当地的蜜粉源条件、蜂蜜和糖的价格,以及多年来当地蜂友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酌情考虑用糖还是用蜜做越冬饲料。
无论选择喂蜜还是喂糖,什么时间喂、怎么喂,都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否则很容易出现问题。
在最后一个主要蜜源结束前,如北方在荆条蜜或椴树蜜的后期不打蜜,将成熟的蜜脾提出保存,也可以在荆条蜜的后期通过饲喂,充分利用采集蜂的余热酿造越冬饲料。具体做法是选择适合越冬的优质巢脾放进继箱,饲喂器也放进继箱进行连续饲喂,待蜜脾封盖达到90%以上时停止,此法可有效保存越冬蜂的体力。
饲喂越冬饲料应早喂、慢喂,让白糖充分转化。此时外界粉源充足,可以有效避免饲料营养的单一性,越冬期间也不会出现结晶等现象。可以在秋繁期间结合奖励饲喂贮备越冬饲料。具体做法是巢继箱之间加隔王板,将优质空巢脾全部放进继箱,将饲喂器放在继箱内饲喂,酌情加大饲喂量和浓度,避免出现蜜压子现象,直到蜜脾全部封盖。
如果没有贮备蜜脾,则可以在圈王停产后,待群内子脾基本出完,按糖水比10∶7的比例大量饲喂。如果时间不允许,巢内尚有子脾,则将子脾撤出,集中到一个群内特殊饲喂。根据需要连喂几天,直至隔板外出现赘脾时停止。隔天检查蜂群,两侧蜜脾封盖要达到90%以上、中间蜜脾也要达到70%以上,如果不能达到上述标准,则需继续补喂。
贮备越冬饲料,无论喂糖还是喂蜜,最好早贮备,充分利用早期的采集蜂酿造饲料,最大限度节省越冬蜂的体能。
由于糖的营养成分比较单一,为了保证蜜蜂获得充足的营养,在饲喂越冬糖期间,要保证充足的花粉供应,以保证越冬饲料的营养成分。
白砂糖在10℃的溶解度为190.6,20℃时的溶解度为201.9,30℃时的溶解度为216.7,而90℃时的溶解度为414.9。所以在饲喂糖浆时,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酿造,高温条件下化的糖会在低温时析出,从而产生结晶体。
蜜蜂把糖酿造成成熟的蜜脾,是需要时间的,要避免急于求成,让蜜蜂有充分的时间酿造成熟。
在越冬饲料饲喂期间应保持蜂多于脾,有利于糖浆尽快酿造成熟,及早封盖,饲喂结束后可保持蜂脾相称或脾略多于蜂。
蜜蜂秋繁期间,由于蜜粉源缺乏,极易引发盗蜂,一旦发生很难控制。如果防范不利,还有毁场的危险。蜂群饲喂也是诱发盗蜂的主要原因,这也是许多人不愿意喂蜂蜜的主要原因。
以上是我对越冬饲料喂蜜还是喂糖的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