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ksandar Uzunov 陈超 单金琼│文、图
本文介绍了什么是蜜蜂育种,并详细说明了育种的几个基本问题。育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多方的合作:养蜂人、科学家、管理人员和消费者等。本专栏的最终目标是激励并让尽可能多的养蜂人考虑并开始育种工作,对他们的蜜蜂(包括西方蜜蜂和中华蜜蜂)进行遗传改良。
什么是育种?
养蜂人对蜜蜂的选择育种主要有两个误区。
首先,大多数养蜂人往往认为育种仅仅是指人工育王,即培育多产、有活力的蜂王。但实际上,选择育种指的是通过有意识的选择个体,在整体上对整个群体进行遗传改良,使得每一代都比上一代更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育种场需要遵循特定的标准化程序,收集重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数据,然后与专家合作选择出最好的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在此之后开始培育蜂王,因此人工育王只是育种过程的一个环节。
其次,育种不是一个实验,一旦启动,就需要持续很多个世代,是一个耗时且漫长的过程。一个育种项目包含多个明确的要素,我们会在下一期的育种专栏对育种项目的组成要素进行介绍。
我们想通过育种计划实现什么目标?
一般来说,育种项目常见的目标有两种:一是改良特定种群(如蜂蜜高产、温驯等),二是保护当地或本土的种群(防止杂交或灭绝)。乍一看这两个目标(改良和保护)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它们并不矛盾并可以结合起来。保护,旨在维持濒危蜜蜂种群,最终目标是维持或扩大种群。在“利用性保护”的背景下,对地方种群进行遗传改良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因为“利用性保护”被认为是保护蜜蜂亚种或种群的首选方式。选育的决策一般基于该地方种群的典型性状、形态特征和分子标记。其中后两者用于确保地方种群不会与其他种群混合。
为什么要使用本地的蜜蜂?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你认为本地蜜蜂比引进的蜜蜂更好?”已经有研究表明,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当地蜜蜂能够更好地适应原始环境。环境与基因相互作用的多项实验发现,本地蜜蜂种群在发育、行为和生产性状上优于外来种群。一项全欧洲范围的实验表明,尽管本地和外来蜂群都受到蜂螨和病原的影响,但在不进行治螨的情况下,本地蜂群的存活时间要长得多。地点对蜂群的表现起到主导作用,因此育种项目中使用当地的适应性种群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在有本地蜜蜂的地区最好使用当地的种群。
育种项目以本地蜜蜂作为基础的,不仅利用了本地蜜蜂的适应性特征,而且通过进一步提高本地种群的性能来增加其受欢迎程度,从而实现对本地遗传资源的可持续保护。保护性的育种计划也应该考虑对养蜂人关注的经济性状进行改良。最后一点也很重要: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育种计划,活力都是一个重要的选择标准。
在没有本土蜜蜂的地区,建议以现有种群为基础开展育种项目,原因是它们可能已经产生了一些对本地环境的适应性。需要注意,保持遗传多样性水平和控制近交的程度至关重要。
什么样的“起始”遗传物质最适合项目的开始?
要启动育种项目,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选择适当的基因型。在这里,建议是从你或你的养蜂人朋友那里选择现有的最好的蜂王(最好是根据养蜂员的记录),并注意初始蜂王要能代表足够的遗传多样性。
需要多久?
育种需要时间,整个过程漫长且费力,所有物种的选择育种都是如此,蜜蜂也不例外。这里我们可以在育种周期的时间框架内进行讨论,即完成一个育种周期(从性能测定到交配和繁育)需要多少时间(图1)。
图1 单个育种周期中各要素的实施顺序和时间线示例
完成一个育种周期大约需要两年时间(包含一个测定的世代)。数据收集(性能测定)从蜂群建立后至少8 周后开始,持续到第二年收蜜后或越冬前(约12~14 个月,图1 浅灰色部分)。数据汇总到中心数据库后,专家团队需要2 到4 个月的时间并在下一个环节开始之前形成带有育种值的蜂王列表(图1 深灰色部分),之后便是下一个饲养和交尾季节(图1 黑色部分)。因此,完成一个完整的周期大约需要24 个月的时间,之后再从第一个要素开始重复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