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契合性考察

2023-04-23 03:11:18钟壮壮汪先平
关键词:中华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钟壮壮,汪先平

(1.安徽金寨干部学院 教研部,安徽 六安 237001;2.安徽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实践证明,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进程,实现党的理论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140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理论创新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沃土中。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既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把握这一科学理论的精髓要义,也要深入挖掘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宝藏,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取得更大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

一、实践维度:“改造世界”与“知行合一”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实践,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实践观点,还要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蕴含的实干精神。马克思主义自19世纪40年代创立以来,就始终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生成发展中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实践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从实践中来,又反作用于实践并推动新的实践。马克思在论述哲学的使命时认为,哲学的任务不仅仅是要指导人们不断地认识世界,从愚昧走向理性,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指导人们不断地“改变世界”[2]140。马克思主义既是致力于帮助无产阶级系统全面认识世界的科学理论指导,更是直接赋予广大无产阶级改变世界的强大实践武器。马克思主义在追求全人类自由解放的伟大实践中诞生,最终还是要回到指导全人类自由解放的新的伟大实践中去。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起,就绝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简单文字,也不是萦绕在人们脑海中的空洞理论,而是要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指导革命斗争的战斗纲领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3]9。鲜明的实践性理论品格,使马克思主义超越过往时代的一切哲学理论,实现了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的新的理论飞跃。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内在固有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的理论特质,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壮大、被广大无产阶级广泛接受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实践中得到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实践中,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并通过伟大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然后又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创立的重大理论成果,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实践。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民族才能不断实现新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中也蕴涵着丰富的实践观点。在中国哲学中,实践更多地是表述为“行”这个哲学范畴,众多思想家围绕着“行”与其他哲学范畴如“言”“学”等的关系展开了深入讨论。在论述“言”“行”关系时,他们主张“言行合一”,尤其强调“行”在人的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故又提出“行重于言”的哲学观点。这既展现出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务实、脚踏实地的鲜明特征,也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代哲学包含丰富的实践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如,孔子提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篇》),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因“言过其实”而感到羞耻,要谨慎说话、勤勉做事,少说多做、行胜于言,言行一致、言出必行,不能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听其言观其行”(《论语·公冶长》)是孔子考察人的方法论,即考察一个人,不仅要听他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是否言行一致、诚信可靠,实际行动是衡其言的尺度,也是量其德的标准,其本质类似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关于“学”与“行”的关系,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提出了著名的“学止于行”观点。他认为没有听闻的不如听闻到的,听闻到的不如实际见到的,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实际行动,学问到了实行就达到了极点。荀子的观点实际上是强调实践在人们学习与求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即作为实践的“行”,既是人们学习和求知的最终归宿,也是最有效的学习和求知的方式。古语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说的就是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在中国哲学中,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知”与“行”的关系。关于“知”与“行”关系的深入研究和阐述,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有少数思想家提出“知先行后”“知贵于行”等观点,但纵观整个中国古典哲学史,“知易行难”“行高于知”“知行合一”主张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如宋代以后逐渐兴起的“实学”思想,实际上就是提倡“学用一体”“经世致用”的实践观点。陆游曾写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句,认为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只是浅显的,要想真正了解事物的深刻内涵,必须亲自通过实践获取结论。《阳明全书》中记录了王阳明关于“知”与“行”的深刻论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他认为天下所有的学问都是要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的,所以在学习的开始就要树立在实践中出学问的观点。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是其心学的核心观点。王夫之曾提出“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主张突出“行”的主导地位。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中,众多思想家强调学习的过程就是行动的过程、实践的过程,最终得出“实践出真知”的朴素观点。

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到民族复兴“不可逆转”,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观点上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时期得到了充分检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苦干实干精神也在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中得到了传承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必须始终坚持实践的观点,充分发扬实践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船到中途浪更急”,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不可逆转,中国共产党人要迎难而上、勇毅前行,用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伟大实践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

二、价值维度:“人民主体”与“民惟邦本”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犹如人类历史上壮丽的日出,揭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全部奥秘,破解了过往时代的“历史之谜”,照亮了人类社会前进的道路。近代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用机械化大生产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资本主义变革。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人类社会的阶级矛盾逐渐加剧、裂隙不断加深,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阵营。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在发展扩张过程中对广大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最终为广大无产阶级创造了指导自身解放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即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代表最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具有不可争辩的真理性和正义性。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这是过往时代一切理论都不具有的宏伟目标。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活动”[4]287,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性既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生动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正义性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谋自由解放的科学理论,是致力于实现以无产阶级革命引领人类社会革命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自由解放是辩证统一的,追求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解放才能实现,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在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推翻资本主义的腐朽统治,彻底消灭私有制,从而实现无产阶级的自由解放。马克思特别强调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革命性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5]42。马克思主义理论顺应历史潮流,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诞生,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特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观点。中国共产党始终与最广大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脉相连,矢志不渝地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披荆斩棘、艰苦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属性,不断巩固自身的为民初心,坚持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创造出更多无愧于人民的非凡成就。

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基本观点。早在先秦时期,众多文化典籍中就有许多关于民本的重要论述。如《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认为只有人民安定团结了国家才能安宁,如果人民这个根本不稳固国家就会崩溃瓦解,这已经充分认识到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孟子》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更是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重要展现,对后世王朝社会治理和民本思想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民贵君轻”重要思想尽管没有完全脱离封建王朝的藩篱,但实际上已经具有朴素的人民至上观点。《晏子春秋》中也有“以民为本也”的论述。到了汉代,贾谊在《新书》中指出“民无不以为本也”,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近代时,谭嗣同在《仁学》里写道“君末也,民本也”。由此可见,民本思想在中华文脉中是一脉相承的,贯穿整个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

从中华民族浩荡的5 000多年文明长河来看,只有爱民、利民、惠民的国家政权才能兴旺发达,反之则很快崩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恢宏盛世,无不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才得以实现的。《贞观政要·政体》言:“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舟民水”的重要观点,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用“君舟民水”的比喻来说明人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是古代民本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奠定了后世民本思想的发展基础。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之所以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关键就在于它是经过中华民族5 000多年历史实践检验得出的结论。中华民族5 000多年的历史实践,生动证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观点的无比正确性,人民群众是否支持拥护始终是影响王朝兴衰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可见,国家政权是否稳固,不在于山川险要,也不在于兵强马壮,而是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能够过上温饱富足、不受压迫的生活,就会支持国家政权长期存在,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民本思想。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征,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蕴涵着丰富的民本思想,故两者在内在逻辑上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民性观点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6]这一重要论述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人民至上观点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深度融合的体现。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站在人民立场,坚持同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三、创新维度:“与时俱进”与“革故鼎新”

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兴旺发达,一刻不能没有创新精神,一刻不能停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前进步伐。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如果不具备创新的理论特质,最终必然会随着实践发展走向被淘汰的结局。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决反对理论发展固步自封和封闭僵化,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的内在动因。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生机活力离不开社会实践的全新发展、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历史的产物,更是时代的产物,它吸收借鉴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文明成果,立足于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生产和无产阶级运动的具体实际,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总结历史、观察时代、批判现实,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着的先进的理论体系。因此,马克思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7]562。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随着时代发展,特别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发展不断丰富自身、发展自身,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新篇章。自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俄国后,一大批俄国先进分子选择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武器寻求俄国自由解放的道路。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的革命斗争实际结合起来,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全面彻底地驳斥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挽救了马克思主义的前途和命运。20世纪初,列宁创造性提出“一国首先胜利”的重要观点,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列宁在论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时强调,“我们决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8]96。苏维埃俄国成立后,列宁带领广大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探索,为后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自觉,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内在源泉。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勇于创新、敢于变革,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5 000多年文明传承绵延不绝的基因和密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9]中华民族在5 000多年文明史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不仅创造了极大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四大发明,还为世界文明贡献了饱含创新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挫折而奋起,关键就在于她始终坚守创新发展理念,不断革故鼎新、推陈出新,走向兴旺发达。先秦典籍《礼记·大学》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商汤留下的警示话语,意为如果能够一日新,就应保持日日新,新了还应更新。此句重在论述永葆创新精神的重要意义,提醒世人要时刻保持创新精神,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商汤灭夏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周易·杂卦》总结为“革,去故也;鼎,取新也”,也就是要坚持“革故鼎新”。《诗经·大雅》中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观点,意指周王朝虽然是旧的王国,但是它肩负的使命却在于革新。近代冯友兰把“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简化为“旧邦新命”,认为这是中华民族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生动展现,体现了创新精神在国家、民族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不断推陈出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必须坚持的使命。《周易·系天下》更是深刻指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蕴含着我国古人可贵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致就应当进行变革,只有变革才能通达,通达之后才能长久。由此可见,求新、求变思想早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中。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5 000多年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在中国封建时代占据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传承不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其蕴涵着丰富的创新精神,总能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初露锋芒;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合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积极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新理念,迎合了封建统治者和封建社会的需要,实现了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局面;至宋朝,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张载提出“横渠四句”,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巩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而明朝王阳明的心学主张“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使儒家思想创新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儒家思想在王朝更迭、社会变迁中持续求变、求新,时至今日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仍具有不容小觑的影响。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依然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在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守“创新是第一动力”发展理念,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革故鼎新”创新思想相结合,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深化各领域改革,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四、理想维度:“共产主义”与“大同社会”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向前发展的客观规律,勾画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的宏大愿景。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因而具有无与伦比的科学性、正义性和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1835年,中学时期的马克思在考虑青年如何选择职业问题时,写下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他在这篇经典文献的结尾处写道:“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0]1为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事业而奋斗终身,是青年马克思对自己职业进行的深刻思考,也是其为之奋斗一生的见证。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仔细描绘未来社会时写道:“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11]20为了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恩格斯同马克思一道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自己有限的一生献给了无限的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事业,并给后继者留下了宝贵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写道,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级形态,在那样的时代每个人都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2]16,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远大理想,继承了人类文明历程中对未来社会的所有美好向往,特别是汲取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完美社会形态的构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成发展的根本追求所在,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接续奋斗的终极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总是在螺旋式上升中发展,在波浪式前进中进步。社会形态的演变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但是具有客观的历史必然性,正如封建社会必然取代奴隶社会但又必然被资本主义社会取代一样,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规律。

在5 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上,大同社会是中华民族最美好、最悠远的社会理想,寄托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景,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久以来追求的终极理想,也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群众为之向往、为之奋斗的远大理想。大同社会最早是用来描绘中国上古时期尤其是尧舜禹时代的社会状态的。《礼记·礼运》这样描述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通过描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寄托世人对美好富裕生活的向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对不谋私利、相亲相爱社会关系的期盼。“为万世开太平”是北宋张载“横渠四句”的核心所在,旗帜鲜明地呐喊出儒家的终极目标:开创盛世,实现天下大同。大同社会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于美好生活的终极描述,寄托了中华民族对自由、平等、富足生活的殷殷期盼。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晚清王朝统治愈加腐败。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身处乱世之中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和平美好的大同社会愈发向往。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洪秀全领导广大农民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提出要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这种具有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严重脱离实际,只能是空想,注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迅速败亡。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描绘了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大同之世,一定意义上把中华民族5 000多年来对大同社会的美好向往发挥到了极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也提出过大同社会的构想,他把中国古代的大同社会思想同西方民主制度相结合,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构想,并以此作为毕生奋斗的政治蓝图。由此可见,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几千年来始终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社会的理想愿景。

“共产主义”和“大同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最终描述,二者具有内在逻辑上的高度契合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构想,同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不灭的大同社会美好愿景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必胜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与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一个重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始终致力于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论述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时指出,是“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13]1478。在这里,毛泽东同志把“共产主义”科学内涵和“大同社会”的基本内涵相结合,用世界性的大同社会来描述我们要建设的共产主义社会。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用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小康”来描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14],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品质。

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也是肩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任的先进政党。“我们党不仅不能丢了马克思主义,而且也不能丢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脉。”[15]120可以说,致力于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和为世界人民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之初就流淌在血液里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16]14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特质有机结合,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使命型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扎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发展、人类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百年征程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既关注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又注重推动全人类的进步发展,展现了大国大党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光辉形象。

五、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17]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生命力,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

猜你喜欢
中华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 11:26:28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0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