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王帮高
智能“铁牛”种地,手机实时掌控农作物生长,无人机撒肥撒药作业……这些农田沃野之上的新景象,正是缘于“数字+智能”对农业的加持,为传统农业提质增效提供了现代化解决方案。在当下的山东莱州,“数字农业+智能农机业”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生机勃勃,正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走进莱州市郭家店镇古村,在一望无际的现代化苹果园,树下纵横交错的滴灌带源源不断地喷洒出滴滴水珠。然而,偌大的果园里,却难觅果农踪影。在控制室里,笔者见到了果园主人,他就是莱州市青雨果业“90”后新农人宋继峰。
在笔者面前,宋继峰熟练地打开了智能手机,立即出现了两个界面,一个是智能气象站,另一个是智能果园。当他打开气象站页面时,只见光照、土壤湿温度、PH 值、CO2数值、主动力泵以及灌溉区参数立即显示出来,土壤温度:16.2℃,土壤湿度:9.4%RH……
宋继峰介绍说:“这里就是数字果园的物联网实时监控系统,它能将气象、土壤温湿度、风力、降雨量等数值与病虫害测报实时反应出来,并一同上传到平台,一旦含水量低于限值后,电脑会自动打开供水系统,滴灌带则负责将水肥一并滴进果树根部,这就是能够轻松管理200 多亩果园的奥秘所在。”
笔者看到,苹果园里一共耸立着3 个标有“智能土壤监测站”的小方盒子,用来传送苹果园的气候、温度、湿度等数据。在果园里,新型智能农机装备随处可见,无人机打药、网络视频监控、太阳能杀虫灯、水肥一体滴管浇灌施肥等。
宋继峰的苹果园在莱州市仅仅是一个典型代表。同一天,朱桥镇琅琊岭2000 亩苹果生态园里也到了施肥时节,修剪后的果木树枝、作物秸秆、养殖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经过发酵产生沼液,再通过地下智慧管网输送到果树根部。
据介绍,琅琊岭苹果生态园在全国首创苹果免套袋栽培技术、生物疏花疏果技术,建立了一套植保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现代化栽培体系,依托园内完善的物联网系统,实现了管理智能化、监测数字化和生产标准化。数字果园也实现了农药和化肥用量“双减少”目标,日常管理只需1 人/100 亩,节约劳动力成本800—1000 元/ 亩,节水45%—50%,亩均节本增效6000 元。
随着莱州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数据平台的建成,物联网智能系统的建立与使用实现了果树管理自动化。目前,莱州市建成了27 个数字果园,果园的温度、湿度以及病虫害预警、微喷等信息数据全部汇集到系统中,并自动调节至合适区间,实现了对全市7000 多亩数字果园的智能化管理。
在莱州市宏大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专家组为合作社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量身定制”了种植规划,耕、种、管、收科学精准;在土山镇浞南村,种粮大户用上了无人驾驶农机精播,直线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在莱州市祝家家庭农场,地面布置了摄像头、传感器和低空无人机等多层、立体管控体系……
莱州市每年要完成山东省下达的10 万亩土地深松任务,近年来,莱州市利用信息化技术,全面推行土地深松智能终端,实现了深松精准作业。
“深松不能低于30 厘米,作业面积和区域,手机就能全部显示出来,如果达不到标准,可以第一时间通知农机手。”莱州市程郭镇南相村玉斌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玉斌说,将智能深松终端安装在手机上,用手机随时随地查看深松作业情况,如果达不到标准,可以第一时间通知农机手重新设置终端,可以说对深松作业“了如指掌”。
从“耕地不用牛”到“机器替人”再到“无人驾驶”,农机化“黑科技”处处散发着科技之光。随着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机器替人”将成为破解“谁来种地之问”的有力回答。
在莱州市新杰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在地头上架设一个小型基站,由安装在激光平地机上的雷达接收北斗信号,再由安装在拖拉机上的天线接收电台信号,驾驶员就可以打开液晶显示器安全操作了。智能平地机翻整的土地相对平整,无论多大面积,误差范围匀可控制在2—3 厘米,不仅节水30%,而且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亩产量。
截至目前,莱州市“智能农机”达到478 台套,让莱州农业生产如虎添翼,推动了全市粮食生产节本增效,粮食产量稳中提升。
大数据还为农产品编制了“成长手册”,通过“电子合格证+ 溯源码”形式,实现了农产品“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
在莱州市西尹家芙蓉韭菜专业合作社,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精准绘制了“放心韭菜”地图,为农产品建立了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和电子地图数据“三位一体”的监管数据网络。
据介绍,该合作社社员的每个地块都可以在“放心韭菜”地图上查询。根据韭菜产品“双证制”管理要求,2017 年合作社1900 亩韭菜在山东省率先使用了电子二维码电子合格证,消费者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查询到韭菜的相关信息,包括绿色食品认证信息、收割时间、生产过程、种植户等信息。同时电子二维码也实现了绿色食品最小包装追溯要求,对保护韭农利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笔者在该合作社蔬菜打包工作间看到,一盒韭菜外包装上贴两个二维码,即合格证二维码和溯源二维码,前者可查看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信息等,后者则包含了农产品播种、除草、浇水、施肥等环节记录,数据精确到每一项农事操作的具体日期和地块位置。这就相当于农产品生产者的“承诺书”和“农产品成长手册”,让消费者吃下了“定心丸。”
据莱州市大姜协会会长张旭斌介绍,从2018 年开始,莱州市在大姜生产上推广应用食用农产品电子二维码合格证,实现大姜“从产地到餐桌”全流程监管。通过整合现有资源,莱州市重点打造了大姜交易电商平台,同时根据客商需求信息形成系统数据化订单,反过来指导大姜有序生产。
电子合格证效果可谓立竿见影。2021 年以前,琅琊岭小龙农民合作社2000 多亩苹果采取传统调运方式,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经济效益低微甚至亏损。推行二维码电子合格证后,琅琊岭苹果一跃成为“网红产品”,电子订单纷至沓来,平均价格达20 元/ 公斤以上,甚至一果难求,尚未采收即销售一空,变成真正的“黄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