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 校林
通讯员
□ 姚彬
“天府之国”腹地的四川广汉,正一派丰收景象。当地新协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库内,6 套潍柴雷沃烘干机组正在轰鸣作业,金黄的稻粒顺着出仓口倾泻而出,粒粒饱满,谷香盈鼻。
哪里种粮食,哪里就有“雷沃”。此话诚不虚也。作为国内产品线最全的农机企业,无论是各类公共传播平台还是全国广袤的乡间大地,都能看到潍柴雷沃智慧农业产品作业的场面。
“三秋”大战如火如荼,从江南到塞北,潍柴雷沃再一次展示了无处不在的护卫粮食安全的实力与担当。
但闻机器声,不见农人忙。9 月18 日,农垦数智化牧场发展交流暨农机畜牧装备现场演示活动在宁夏农垦集团前进农场举行。340 马力CVT 智能拖拉机、茎穗兼收玉米机、条播机、割草压扁机等一批潍柴雷沃高端智能化装备批量亮相,为当地牧场智能化运营打开了一扇新窗口。
耕整与播种是粮食丰产增产的重要环节。潍柴雷沃无人驾驶拖拉机现身沃野替代人力,智能播种机助力打造高产“科技田”。在当天现场演示活动中,两台无人驾驶雷沃P2404CVT拖拉机率先出场,分别挂载雷沃18 行播种机与液压翻转犁进行无人播种、犁地作业演示,在导航与无人驾驶系统加持下,迅速完成了作业任务,充分展现了智能无人农机无可比拟的作业优势,效率高、作业精准、操作简便、劳动强度小。
仅仅几天后,在9 月23—24 日安徽芜湖举行的全国智慧农业推进会期间,潍柴雷沃携旗下多款智能化产品助阵展示与演示,显示出非同一般的耕种管收、秸秆处理和全程机械化的实力与能力。在满是专注眼神的现场,雷沃履带式拖拉机、履带式旋耕机、履带式油菜收获机、履带式玉米收获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播种机、茎穗兼收型玉米机、方捆打捆机等多款智能化产品逐次登场,接受业界专家和用户的检阅。
值得一提的是,推进会期间飘着连阴雨,田地泥泞,雷沃RA40 履带式收获机以收获倒伏作物的良好性能,引发了代表们一致称赞。这款产品可一机收获稻麦与大豆,既可满足丘陵山区稻麦收获作业,同时可适配大豆割台及部件进行带状兼作地块的大豆收获作业。据了解,作业损失率达到2%。
从播下一粒种子到收获,耕种管收及秸秆处理环环相扣。秸秆打捆是丰收后田间管理的关键一环,也是牧场饲料的重要原料。潍柴雷沃9YF—2.2B方捆打捆机机可用于牧草、小麦、水稻及玉米秸秆的捡拾打捆作业。据用户反映,这款打捆机成捆密度高、适用性强,操作简便,保养、检修方便。
近年来,潍柴雷沃积极配合国家战略,无条件响应政府部门号召,为粮油稳产保供和粮食单产提升,持续从机具供给侧发力。在今年洪涝灾害多发的形势下,积极安排履带式拖拉机和收获机械生产储备,适时投放市场,为农业防灾减灾发挥了龙头企业应有的“主力军”作用。
9 月27 日,山东省在济宁市举办了2023 年玉米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驾驶雷沃谷神CD03 玉米收割机的宋师傅毫无悬念地获得此次比武冠军。
活动上,评委们拿出专业工具,收集撒漏在地面的每一个玉米粒,由此计算损失率。潍柴雷沃谷神玉米收割机在保持收割效率的同时损失率表现优异,获得了比赛评委的高度评价。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的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4%。在我国,粮食机收环节减损1 个百分点,就可挽回100 多亿斤粮食。
在今年自然灾害多发的特殊年份,秋粮丰收,机收减损更是重中之重。尽管受到恶劣天气影响,今年我国夏粮产量仍处于较高水平。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夏粮产量达到2923 亿斤,比上年减少127.4 万吨(25.5 亿斤),下降0.9%。因此,对于全体农业农机人来说,全力保障秋粮颗粒归仓,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潍柴雷沃首当其责,既要让各类农业生产场景下产品用得上,还要确保产品用得好。
相比传统人工收获,机收在效率、减损、降本方面的优势不可替代。近年来,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在技术创新端愈发成熟,通过应用专利清选系统等多项减损关键技术推动产品迭代升级,为机手抢天时、降损耗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据专家测算,若按照山东省2022 年秋粮产量580.44 亿斤计算,损失率每降低1%,意味着粮食可增产5.8 亿斤,增产潜力十分巨大。
在今年的机收减损活动中,潍柴雷沃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与各地区协同开展活动,助力各地农机化部门共同营造粮食机收减损的浓厚氛围,全力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据农业农村部10 月15 日农情调度数据,此时全国秋粮收获已过6 成。而在秋收顺利推进的背后,是国内农机企业的艰辛付出。
农机产品有一个重要特点,都是高强度作业、工况复杂恶劣、作业时间高度集中。而农业生产又高度看天气的脸色,一边太阳高挂,另一边下起暴雨,可能一点也不奇怪,但农业生产的抢收抢种不能因此而停止。因此,对于农机产品来说,一旦出现零部件劳损或其他故障,就需要厂家或商家以最快的时间完成零部件更换或维修,最大程度减少机手与用机农户的损失。
由于潍柴雷沃产品销量大、社会保有量也多,一到春耕、夏收和秋收等关键作业季,便要全力投入服务大战。
多年来,潍柴雷沃建立了完备的服务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成为政企合作的主力军与行业标杆。在今年秋收之前,潍柴雷沃就全面启动了“三秋”服务,根据各区域和客户跨区作业路线大数据,将全国划分为“十一大战区”,并启动智能服务平台,统筹规划、精准管理服务资源,全面保障“三秋”作业顺利进行。
据了解,今年“三秋”服务中,潍柴雷沃以更高的标准系统化,进一步完善终端服务保障体系,依托2000 家服务配件网络,投入50 家星级维修中心、1800 辆服务车、3600 余名服务人员。同时,在跨区沿线建立了191 家配件临时库、12家配件分中心库、1200 余家配件投放点,开通了90 辆服务直通车,全面践行“产品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的服务保障。
尤其是,建立快速决策机制成为潍柴雷沃提升服务的新举措,包括严格执行“15 分钟响应、4 小时内到达、24 小时问题闭环”限时服务标准,采取“先处理、后究因”方式,力求用最短时间解决客户反映问题。同时,对客户关心的HST、变速箱、发动机、机架等核心部件提供“超预期”的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