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与创新: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设置

2023-04-23 00:18:18李小娟
吕梁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学报栏目稿件

李小娟

(吕梁学院 学报编辑部,山西 离石 033001)

近年来,高校学报在激烈的竞争中欲寻求自身的生存空间,部分走上了融合发展之路,成立学术期刊社或者期刊中心。但对于地方高校学报而言,“一校一刊”的现状导致走融合发展之路是行不通的。所以,“尝试向地方化转型是新建本科院校学报的一种新探索”[1]。事实上,多数地方高校已经开始转向挖掘地方文化中特有的精华,走地方化、特色化发展之路。而走地方化、特色化之路的方法之一就是设置特色栏目。

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指出,打造学报品牌的举措之一是“重点办好特色栏目,推出更多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学术影响的精品力作”。可见,国家层面是支持地方高校学报走特色化之路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地方高校学报基本家家都有特色栏目。但具体情况如何,有没有产生预期的效应,值得思考。作为一名编辑,需要做的就是在分析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路径,为学报更好地发展探索一条可行之路。

一、问题缘起

笔者长期从事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对学报的生存、发展问题持续关注。现实的困境是地方高校学报单篇下载量低、印刷数量下降、优质稿件数量不足、综合影响因子和复合影响因子长期不高。针对此问题,学界专家纷纷建言献策。有的认为学报的学术性、内向性是其本质属性;有的认为要走联合办刊之路;有的认为可以走特色化之路。结合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创办特色栏目,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是地方高校学报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关于学报的特色化,在很多年前学界就已展开讨论。朱剑在《枘凿之惑:特色化与高校学报的发展》一文中,旗帜鲜明地表示面对高校学报存在的诸多问题,特色化充其量只能治标无法根治体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学报面临的问题是因为体制的不科学引起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改变现有的体制、机制。尹玉吉在《大学学报“特色论”质疑》一文中认为,“特色论”没有真正把握学报“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历史使命。但笔者认为,对于“985”“211”甚至双一流大学的学报而言,坚守学术性和内向性是可行的。但对于相对弱小的地方高校学报而言,此方法有待商榷。正如上文所言,尽管高校学报体制方面存在某些不足,但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校学报并未完全消失。这说明它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尤其是地方高校学报在宣扬地方文化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特色化无法改变学报的体制、机制问题,但在编辑的努力之下,部分地方高校学报通过特色栏目的设置还是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故而,走特色化之路对地方高校学报而言是行得通的。所以在学界,很多学者坚持“学报的生命力在于特色”。

此外,和知名院校的学报相比,地方高校学报单纯从学术性入手是无法生存的。毕竟有影响的学者、专家不太可能主动投稿到地方高校学报。久而久之,仅凭数量有限的约稿,本校教师、科研人员以及自然来稿,地方高校学报是难以长久走下去的。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性和内向性本就不是其生存的法宝,只能从其他方面下功夫。目前,在经历了期刊体制改革后,部分高校学报开始走上联合办刊的道路。联合办刊多数为一所高校有多份刊物的情况,将其合并或许影响力可以倍增。但对于部分“一校一刊”的地方高校学报而言,学术化和联合办刊都是行不通的。单纯依靠学报的学术性、稿件来源的内向性、编辑的选题策划、主编的努力永远无法改变现状。所以,特色化、本土化就成为其选择之一。“人无我有”既是一份选择,也是一份责任。在保证反映本校教师较高的科研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开设特色栏目,吸引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投稿,进而提升学报的影响力,不失为一条求存之路。“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谋发展”是地方高校学报的生存之道。

二、何为特色栏目

特色栏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特色栏目指“在期刊的栏目体系中,可以集中体现办刊宗旨和编辑方针、起主导作用、文化品位较高、个性特色鲜明、有较强适应能力和维持能力,并受到读者普遍认同和良好赞誉的栏目。”[2]“狭义的特色栏目(特指综合性高校学报)是指能集中体现高校办刊方针、思路,反映学科优势和地方特色,学术水平高,有前瞻性、原创性,连续报道,并在相关领域有影响力和得到认可的栏目。”[3]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定义,要成为特色栏目必须具备几个条件:连续性、学术水平文化品位高、前瞻性、个性鲜明、原创性等。

三、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现状

目前,地方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基本家家都有,但有没有真正赢得读者的关注、真正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有待进一步考察。笔者在从事学报编辑出版的过程中,发现特色栏目存在下列问题。

(一)特色栏目的连续性不足

教育部规定,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的申报条件是栏目设置4年以上。换句话,地方高校要想通过特色栏目提升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必须保证栏目的连续性。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从1977年始就开设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栏目,直到2013年该栏目还在发文,时间跨度非常大,栏目持续、稳定。学报要想通过特色栏目提升影响力,栏目的连续性是极其重要的。断断续续的栏目既无法获得读者的青睐,也无法提升学报的影响力。但事实上,栏目的连续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连续性主要依靠来稿情况。如果稿源充足,就可在全年开设;如果稿件数量不足,就会出现中断的情况。笔者以山西省7所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2022年发稿情况为分析对象,《运城学院学报》“河东文化研究”发稿13篇,《长治学院学报》“太行精神研究”发稿8篇,《晋中学院学报》“晋中文史研究”发稿11篇,《忻州师范学院学报》“五台山文化研究”5篇、“元好问研究”发稿9篇,《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云冈文化与石窟艺术研究”发稿14篇,《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札记”发稿7篇,《吕梁学院学报》“乡村振兴研究”发稿8篇、“晋绥文化研究”发稿10篇。上述学报均为双月刊,每一期的特色栏目大致发文2-4篇,但也有栏目中断的情况。通过和相关编辑的进一步调研,笔者了解到特色栏目的稿件多为自然来稿且质量参差不齐。校内教师相关研究的优质稿件基本外流到核心期刊。编辑部收到的自然来稿多为在读硕士研究生撰写。优质稿件、有影响力稿件数量不足,只能勉强维持特色栏目。这种等、靠、要甚至等米下炊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事实上,稿件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特色栏目的主要因素。在具体的办刊过程中,这一原因引起的特色栏目中断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特色栏目的设置不合理

特色栏目的设置不合理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内容方面,大多数地方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依托地方文化,有时难免会出现范围狭窄等问题。例如,《吕梁学院学报》在2018年开设了“吕梁精神研究”,收稿内容仅局限于研究“吕梁精神”的论文。小而专的栏目,稿件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很难保证的。后来,在主编的多方论证之下,《吕梁学院学报》创建了“晋绥文化研究”专栏,依托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开辟的晋绥革命根据地进行研究,涵盖了晋绥时期党的活动、法制建设、《晋绥日报》、土地改革、晋绥戏剧、开明绅士、方言俚语等一切事件和活动。这样的栏目收稿范围更加宽泛。且部分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也在致力于晋绥文化的研究,所以,邀约稿件较为便利。此外,地方高校学报不仅仅依托地方文化,更应该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区域经济、文化等方面。在形式上,要打破“地方文化+研究”冠名的思维模式,试图深挖地方文化所包涵的多种要素、多种内涵。

(三)特色栏目没有产生预期效应

学报特色栏目的设置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并非只要以地方文化命名就可以成为特色栏目。“依托地方文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的特色,但因为地方文化并不一定都是全国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受众面较大的特色文化。”[4]很多学报的特色栏目属于小众型,读者少、影响小,并不能成为学报的招牌。所以,地方高校在设置特色栏目时,要经过专家论证,确保该栏目既能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又有充足的稿源,否则,就会出现上述情况。

(四)校内稿和校外稿的比例不当

笔者以山西省部分地方高校学报2022年特色栏目发文情况为例。《晋中学院学报》“晋中文史研究”全年共发校内稿3篇、校外稿8篇;《长治学院学报》“太行精神研究”全年共发校内稿1篇、校外稿7篇;《吕梁学院学报》“晋绥文化研究”一栏全年共发校内稿8篇、校外稿2篇。从上述数据可知,特色栏目的校内稿和校外稿的比例是失调的。地方高校学报的特色是学术性和内向性(1)所谓的内向性也是学报的内涵之一,“为大学职员学生共同研究学术、发挥思想、披露心得之机关杂志。”也就是说作为学报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刊发本校教师的学术论文。[5]。但由于其本身学术研究的有限性,特色栏目仍需要邀约高质量的外稿,以外稿带动内稿进而提升整个栏目的影响力。如果一味地刊发外稿而没有校内稿,这就意味着高校学报失去了其特有的依托高校的属性;如果一味地刊发内稿而没有外稿,同样特色栏目的影响力会大打折扣。所以,编辑一方面要担当校内教师的学术指导人,另一方面,要大量邀约优质的稿件,促进特色栏目长远、有影响的发展。

当然,除了上述问题,地方高校学报还面临稿源不足、经费短缺等共性问题。如何突破困境就成了摆在编辑面前的难题。事实上,丰富的稿源、优质的稿件既是学报特色栏目的保证,也是特色栏目产生一定影响力的核心因素。

四、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优化路径

(一)持续深挖地方文化精华

对地方高校学报而言,依托地方文化不失为设置特色栏目的一个好办法。地方高校学报要想在众多学报中独树一帜,挖掘地方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是必然之举,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譬如,《长治学院学报》“太行文史研究”,《忻州师范学院学报》“五台山文化研究”“元好问研究”,《运城学院学报》“河东文化研究”,《大同大学学报》“云冈文化与石窟艺术研究”,《晋中学院学报》“晋中文史研究”,《吕梁学院学报》“晋绥文化研究”。这些栏目的开设依托的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其他高校学报即便拥有非常丰富的学术资源,如果开设这样的栏目,恐怕也是很难成功的。地缘优势赋予了地方高校学报开设特色栏目的便利条件。所以,将它运用好是编辑义不容辞的职责。深挖地方文化的精华也是编辑应尽的义务。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办刊成功的优秀案例。

依托地方文化设置特色栏目可以依托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可以依托历史名人研究,也可以依托区域文化。如安阳师范大学主办的《殷都学刊》,特色栏目“殷商文化研究”;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的《齐鲁学刊》,其“孔子·儒家·齐鲁文化”研究,都是依托地方历史文化,形成特色栏目。《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开设了“司马迁与《史记》研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的“三苏研究”,都是依托历史文化名人。延边大学主办的《东疆学刊》,以“东北亚文化研究”为特色栏目,依托区域文化。这些案例说明,地方文化的种类多样、类型丰富,需要主编和编辑用心挖掘。

(二)依托地方高校优势学科

地方高校的优势学科也是办好特色栏目的方法之一。从学报的命名就可以看出,学报要做大做强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当然,这种支持既有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也包括优势学科对学报的强有力支撑。例如,《河南大学学报》的“编辑学研究”就是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河南大学是较早开设编辑学的高校之一,后该学科成为国家一流学科。《河南大学学报》的“编辑学研究”作为特色栏目,依托学科优势,形成学科和栏目的优势互补。学报因编辑学栏目研究名闻全国,栏目又助推编辑学进一步发展。地方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如果学报可以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设置特色栏目,也是对学校科研的展示。吕梁学院的理科和工科开展科学研究、产生学术成果要比文科更多、更优,也有部分优势学科,如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是省一流专业,生命科学系的红枣研究、柏籽羊肉研究都是部分教师的强势研究领域。《吕梁学院学报》在理科版选题策划和组稿的时候,可以依托学校的专业优势和学科优势、教师的科研优势设立特色栏目。因为有持续的稿件,栏目的连续性是有保证的。

(三)充分发挥编辑的主体性

“编辑的主体性是编辑工作者在从事编辑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6]编辑的主体性既是对编辑工作的要求也是编辑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

首先是编辑学者化。高校学报的很多主编除了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之外,都有自己的专业,也就是所谓的编辑学者化或者学者编辑化。他们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学术动态和前言热点较为熟悉,对该领域的专家、学者较为了解,邀约稿件相对较为便利。所以,要充分利用主编、编辑的学者化身份和专业优势设置栏目。这样特色栏目的连续性相对较为有保障。例如,2022年《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在“学术札记”一栏发表了山西大学刘庆昌教授的4篇学术论文。这与姚晓黎主编的学者化身份密不可分。《运城学院学报》咸增强主编在“盐文化研究”领域成果颇丰。以上例证都是主编学者化的典型案例,也是发挥编辑主体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发挥编辑主体性的另一个方面,是充分调动编辑的能动性,主动出击邀约稿件,而非被动地等待作者的投稿。例如,依托地方文化的特色栏目,一味等待作者的自然来稿而不主动出击,栏目的连续性是很难保证的,稿件质量也参差不齐、不一而足。此时,编辑就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身拥有的丰富人脉资源和学术资源,鼓励地方文化学者撰写稿件;也可以提前拟定题目,邀约地方文化学者、地方文化爱好者、高校学者撰写稿件。依托地方高校优势学科的特色栏目可以借力发力,借助学校召开的各种学术会议,和与会专家邀约稿件,推出特色栏目;如果稿件数量充足、质量优良,还可以考虑推出专刊。2018年,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吕梁学院联合举办“纪念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70周年暨中国特色新闻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由吕梁学院承办。《吕梁学院学报》郝艳君主编亲临现场邀约稿件,拟借助此次参会人员的学术威望,提升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吕梁学院学报》2018年4期推出专刊。“党报党刊研究”“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研究”“《晋绥日报》研究”“晋绥文化研究”“晋绥新闻史料”“学者访谈”,每一个栏目都别具特色。学报推出专刊后,产生了不小的社会影响。

此外,编辑要发挥主体性还可以引领学术对话与学术争鸣;培养策划意识,吸引读者的深度文化消费,等等。同时,编辑要与期刊协同发展,优秀的编辑推动刊物越办越好,知名的刊物会让编辑越来越强。

(四)设立“栏目主持人”,利用专家优势,增强栏目的连续性

栏目主持人最早由《南京大学学报》开始执行,后很多刊物陆陆续续模仿。对于很多单科、专科性质的刊物,这一方法未必是最合适的。但对于综合性的地方高校学报,不失为一种提高影响因子的方法。

在学报的组稿过程中编辑发现:尽管地方高校在地理位置上是离地方文化研究较近的,但地方文化研究的重镇或者说有影响力的作者并不在地方高校,至少可以说不全在地方高校。例如,太行文史研究有分量的学术成果不在长治学院,其实,山西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很多学者、专家对太行文史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晋绥文化研究”虽然吕梁学院的教师展开了多样的、基础的研究,但真正有学术影响的研究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郑保卫、方汉奇、赵玉明、陈昌凤、林炎志等专家撰写的论文。所以,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形成特色栏目,必须邀请“德高望重”的学者担任主持人。主持人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学术影响,组织视角独特、方法新颖的稿件。“栏目主持人”可以不固定,但栏目是固定的。而且,在邀约外稿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培养校内作者撰写稿件。校内稿的数量不宜太少,避免喧宾夺主的状况发生。

(五)栏目形式多样化

特色栏目的形式应不拘一格,可以用“专题讨论”“特约来稿”“笔谈讨论”“专题研究”“本期视点”“热点透视”“学术札记”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其中,细化栏目的要素是一种更优的选择。换句话,在栏目之下可以再细分为几大要素、几个专题。例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的“犯罪研究栏目”是教育部名栏。编辑将该栏目细分为不同专题,如“大数据时代犯罪研究专题”“毒品犯罪研究专题”“反恐防爆专题”。这种细化其实是对特色栏目的深度挖掘。地方高校学报在今天要走出一条内涵式、特色化之路,大、全、空显然是要不得的,只能深挖、细作,走一条精细化之路。

(六)采用集体组稿的形式征集稿件

除了利用编辑的人脉资源征集稿件外,编辑部也可以以集体的名义面向全国征集稿件。例如,《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面向全国诚征“河洛文化研究”的稿件。但是将《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的“征稿启事”和《河北科技大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相比就会发现,由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的“征稿启事”都附有下一年度的“重点选题”,所以它们更加详细、更加全面,对作者的指导性更强。在这方面,《长治学院学报》每年都会公布下一年度的重点选题。这种方法值得同行学习,也更加有利于保证特色栏目的延续性。

总之,对于地方高校学报编辑而言,守正意味着要守好地方文化这块沃土,创新意味着在守好地方文化的基础之上,更要利用多种形式让越来越多的读者了解它、走近它。这是地方高校学报编辑的权利也是应尽义务。

猜你喜欢
学报栏目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关于栏目的要求
致敬学报40年
栏目主持人语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传媒评论(2017年2期)2017-06-01 12:10:16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深空探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