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安院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升方法浅析

2023-04-22 20:47:00佟玥琪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公安队伍人民警察公安院校

佟玥琪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意识形态工作是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引领和凝聚公安机关战斗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更是公安队伍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精神支柱。公安院校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如何提升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并提出具体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案和措施,是公安院校教师的重要职责和任务。[1]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社会思想日趋多元,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变得十分尖锐、敏感。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始终是西方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重点对象,这使得公安院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形势愈加复杂。公安院校大学生作为预备警察,是国家警察队伍的后备力量,从长远发展来看,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价值观正处于初建的关键阶段,面对错误的思想和西方渗透的错误价值观,需要严阵以待、严加防范。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一旦被影响,后果严重,既不利于未来公安队伍的蓬勃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对党和人民忠诚的先锋队伍。

一、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特殊性和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

(一)公安院校大学生具有特殊性

公安院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防线之一。一个合格的公安民警既要有精湛的职业技能,又要有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还要养成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还要具备强大自律能力。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政治、治安大局持续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业性质和职责使得公安院校大学生需要得到多方面的培养,具有特殊性。公安民警处在打击违法犯罪的最前沿,既面对违法犯罪嫌疑人也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工作中的一言一行直接体现的是政府的形象和公安队伍的形象。所以,公安院校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以政治建警为核心,牢牢抓住意识形态教育主导权,因岗位施教,因材施教,因国家需要施教,确保公安队伍的绝对忠诚和可靠。

(二)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想通过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影响我国公民对国家、政府和党的认同感,企图推翻我们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破坏社会主义道德、思想、文化建设,干扰党中央对全民爱国教育的部署,危害我国国家政治安全,降低全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是对党的领导的挑战,是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意识形态战”,必须严加防范。特别是公安院校大学生,必须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把爱国教育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公安院校大学生在求学阶段就要从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校规校纪入手,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自律性和自觉性,潜移默化地全方位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国家总体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安全需求更加多样,如何把握大变局带来的机遇,如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如何对待网络安全隐患、金钱至上观念和历史虚无主义对公安院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挑战。现在的大学生是00 后,个性特征鲜明,没有经历过建国初期的发展阶段和困难阶段,缺乏经验,对公安工作的具体情况和内容很难建立清晰的认知。公安院校在教育过程中要严明纪律,直面挑战,给公安院校大学生提前打好预防针,树立红线意识,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网络技术发展挑战传统涉密教育方式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丰富了公安院校大学生信息接收的媒介,也导致网络安全隐患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接触西方腐朽的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以及崇洋媚外的思想的概率加大,面临信息泄露的风险。公安机关的教学内容具有保密性,对于侦查手段也有极为严格的保密要求。公安院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保密措施,严加管理保密教材,做好编号,严格进行笔记保密,不容泄露,按规定传阅保密资料、文件,做好回收工作。公安院校大学生有机会进入公安机关的涉密岗位,岗位职责包括保护机密信息,处理重大案件,防反间谍渗透等,更需要筑牢防范意识和信息保护意识。公安院校应不断改善涉密教育方式,培养大学生自觉防范网络安全隐患,抵制西方国家煽动性的不实、错误言论及崇洋媚外思想,杜绝个人和国家信息泄露。

(二)金钱至上观念导致公权私用现象的产生

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社会基本矛盾有所改变,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深入,私有化水平日益提高,贫富差距日渐增大,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追求日益增长,导致部分人的价值观扭曲,崇尚金钱至上、权力至上,产生公权私用的现象。党政官员被资本围猎,官员索贿受贿,企业家住豪宅、开豪车、生活奢靡、吃拿卡要、冷横硬推等行为对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产生恶劣影响。如今全国都在进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黑除恶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意义重大。公安队伍冲锋在扫黑除恶最前线,公安内部人员不能因为一己私欲,成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对于公安院校而言,要培养大学生杜绝这类和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以及价值观相悖的不良行为,抵制公权私用行为,拒绝金钱至上和权力至上观念任重而道远。

(三)历史虚无主义动摇政治信仰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目前一些人推崇历史虚无主义,盲目否定我国所坚持的历史道路,对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消极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无法对社会现象和国家发展道路进行正确性的判断,动摇其政治信仰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近年来,抹黑英雄人物、篡改历史的事件频出,公安队伍具备特殊职责和身份特征,公安院校还肩负着传承人民公安历史、传播优秀公安文化的重要使命,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极大发挥历史和英雄人物的积极作用,加强红色教育,教导大学生敬畏历史,崇敬英雄,以史为鉴,筑牢思想防线,坚持自信自立,牢记初心使命,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三、提升公安院校意识形态工作方法

二十大强调“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2]公安院校的意识形态决定着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公安院校意识形态建设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面对和回应国家和人民对人民警察提出的新期待。这要求公安院校必须妥善应对意识形态挑战,在教学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焦点问题为根本目标,立足于人民警察的职业特点和职业需要,将意识形态教育贯穿于教学与管理工作体系,从培养政治立场、职业信仰、岗位认知等方面加强教育指导力度,为大学生筑牢思想防线和政治基础。

(一)将意识形态教育贯穿于教学与管理工作体系

公安院校大学生建立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体现在思想政治教学的全过程中,公安专业性学科建设与专业教学体系发展完善离不开意识形态教育的培养。公安学科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突出的社会性、生动的创新性、蕴含思政元素的丰富性和教育主体身份的多重性等特点。[3]在公安院校各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意识形态教育,加强课程思政,应以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养为抓手,把价值引领作为课程思政的核心特征。由于公安工作关系着国家政治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公安机关形象,公安院校应与时俱进,不断对教学模式、教材内容进行创新,通过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协同指导,全方位将意识形态教育深入公安队伍人才培养过程当中。

(二)通过理论学习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

公安队伍作为维护国家安全防线之一,忠诚是其政治本色,必须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理论上的清醒是思想政治坚定的前提,坚定的政治立场,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

培养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提升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的能力,不仅需要公安院校健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责任制,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加强监管、整改与落实的常态化,还要通过构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防线来帮助学生判断社会现象,强化底线思维。公安院校应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工作,针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进行“精准”施教,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民公安史教育,引导学生面对风险挑战和实际问题时保持清醒头脑,明确并坚持四个自信,牢记“三个务必”,提高政治敏锐性、鉴别力来促进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认识水平、道德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从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确保新时代公安队伍意识形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发挥模范作用,树立崇高的职业信仰

公安英模精神是增强人民警察队伍凝聚力、提升警队战斗力的精神支柱。公安队伍数代人的辛苦付出换来了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要通过大力发挥英雄模范作用,培养公安院校大学生树立人民警察的职业信仰,提高对公安职业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公安工作是崇高的职业,也是高危职业,工作的特点是复杂、艰苦、危险、易受腐蚀。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流血牺牲最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有几千名民警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冲锋在打击违法犯罪的第一线,用无数的汗水和鲜血铸就了我国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公安院校要把培养大学生真正树立崇高的职业信仰放在首位,致敬公安英雄,教育大学生热爱公安事业,树立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爱国信念和精神,始终把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从而提升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锻造“四个铁一般”的公安铁军队伍,为国家发展建设保驾护航。

(四)利用实践教育树立清晰的岗位意识

公安院校要发挥法治的引导、推动、保障和规范作用,着力推进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利用实践教育教导大学生树立清晰的岗位意识,熟悉法律法规,牢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人民至上,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依法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人民警察作为执法者,业务能力弱、知识匮乏,不了解岗位职责和职能,无法确认接到的案件、事件是否属于公安管辖、是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不熟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做不到模范守法、知法守法,这些都会影响到其日常接处警的质量,不能为求助、报案群众做好普法工作,无法胜任本职工作,出现乱作为的问题。培养优秀的基层民警,学校除了教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外,还要针对当前基层公安工作的实际情况,把侦查办案、化解矛盾纠纷、社区和行业场所管理、警体技能、撰写案情简报、枪械管理使用、驾驶车辆、案发现场的保护及取证、突发事件的应对及反馈、涉警舆情的有效控制、保密意识等纳入教学范畴。公安院校通过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创新教育指导方式,紧密结合公安工作变化,聚焦公安工作热点、难点问题,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民警察职业特点、内容与责任,提高合理应对复杂多变的警情能力,拥有良好工作作风和纪律作风,对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4]公安院校大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不仅是大学生也是未来的警务人员、警官,他们的意识形态建设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建设尤为关键。公安院校必须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5]公安院校深入开展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方法,必须将意识形态教育贯穿于教学与管理工作体系当中,坚持与时俱进,跳出课堂,跳出书本,深入一线,拓展教学的广度、深度和宽度,使教学工作更加贴近实战,才能培养出政治可靠、业务精湛、纪律严明、党和人民信赖的公安队伍。

猜你喜欢
公安队伍人民警察公安院校
向人民警察致敬
小主人报(2022年10期)2022-08-26 08:12:44
每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沦为恶势力“保护伞”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逆行而上
——献给为战疫而奉献的人民警察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新时代公安队伍建设的内涵、价值与路径研究
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分级管理初探
四川民族地区公安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研究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创新科技(2015年9期)2015-12-15 07: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