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水潮
作为宁波本土交通学者,从2012 年参与制定第一版《宁波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行动方案》开始,我可以说全程参与了宁波的治堵工作,深感宁波的治堵成绩来之不易。我个人认为宁波治堵工作最为突出的亮点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建管并举、精耕细作。10 多年来,宁波一方面狠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体系,夯实交通高质量发展硬件基础;另一方面不断强化交通治理,以“绣花功夫”推动交通精细治理,无论是路口的精细渠化、绿波交通协调控制,还是片区单行交通组织等,宁波把每一个细小环节做到极致,一点一策,提升交通运行效能。
二是知难而进、创新驱动。面对学校、医院、老旧小区等治堵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区域,宁波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驱动,疏堵点、破难点、塑亮点,打造了立体化地下智慧接送系统、全域通停通付“甬城泊车”智慧停车系统等一批全国标杆项目。
随着交通治堵工作向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持续推进,治堵工作难度也是与日俱增,可以说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新一轮治堵工作需要更加强化“源头治理、绿色发展、数字赋能”,逐步推动城市发展模式、交通需求结构、交通出行方式、交通治理模式根本转变,从根本上推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下一阶段,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宁波的城市治堵工作。
强化源头治理,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持续优化城市人口、产业、设施布局,践行TOD 发展理念(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积极打造与城市空间发展相协调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强化“产城融合、站城融合、职住平衡”高质量发展,减少长距离通勤潮汐交通和向心交通,努力实现5 公里、30 分钟幸福通勤生活,构筑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从源头上改造交通需求结构,推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践行公交优先,推动交通绿色转型升级。将公交优先、绿色发展真正落到实处,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宁波”,重塑公交线网结构,全面提升公交运行速度和服务水平,推动多模式公交融合发展,打造更高品质公交都市,切实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实现城市交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
突出数字赋能,强化城市交通精细智治。加快构筑城市交通立体全息感知网络,夯实智慧交通基座,加快城市交通大脑建设,打造集监测、预警、决策、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交通智慧运行监测调度体系,通过大数据赋能,综合施策全面提升交通运行效能和出行服务质量,加快智慧停车、智慧公交、自动驾驶等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建设,全面提升交通现代化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