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盼 杨昕晨 刘银珠 张楚研 盛建 简朴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寄予厚望——
“希望江苏继续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实现良好开局,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江苏团全国人大代表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江苏被赋予“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更应勇挑大梁、走在前列,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抓好当前、奋进未来。结合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围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四个走在前”重大任务谈感受、提建议、谋发展。
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使命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聚力稳进提质,江苏将以“奋进之姿”回应“时代之问”,汇通江淮之气概、畅达黄海之辽阔,将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吹响江苏大地。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勇于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肩负第一方阵的使命,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奋力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6%、7.9%,数字经济不断壮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一项项数据折射出新时代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最新成果。
主动识变应变、谋划发展,就是要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当前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代表说,要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出发,发挥体制优势,努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把科技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我国航天科技走在世界前列,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早日建成科技强国、航天强国。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属于哪行哪业,都必须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急中之急、重中之重。对此,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单增海代表深有感触。他研究起重机近30 年,其主导研发的系列起重机,多次摘获起重机界的“中国第一”,打破世界纪录。在他看来,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科研投入,全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抢占行业制高点,积极突破“卡脖子”技术,努力实现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推动高端装备制造转型升级,持续培育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一批自主研发的“三高一大”产品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国之重器。“我们坚持以总书记视察徐工集团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着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带动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首批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擦亮‘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名片。”单增海表示。
近年来,江苏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新征程上,更需牢记总书记嘱托,以“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责任担当,更加全面地发挥创新驱动的核心支撑作用,努力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中扛起重大责任、勇当开路先锋。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不少代表看来,要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进一步提升自主可控水平,实施前沿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培育出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实施重大科技平台提升行动,建设战略科技力量;实施体制机制改革,打造资源集聚市场,更好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在南通,我们牵头的半导体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联合近30 家上下游企业、十余所高校院所促进合作研发和成果转化。”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磊代表介绍了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做法。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静瑜代表表示,要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科技创新平台,在材料创新、结构创新、制造技术创新、循环再生技术创新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持续推进国家重大技术攻关,加快实现能源安全及可持续发展。
谋划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更需准确把握内在规律,引领经济航船行稳致远。
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崔铁军代表认为,要在国内科技前瞻性战略性研究上抢先一步,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既要“高原”也要“高峰”,走出一条前瞻性自主路径,自上而下建立和完善科技评价体制,加大对国家实验室的投入,以持续政策打通产学研用通道。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发展,专门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到2025年芯片自给率达到70%。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志伟代表建议,充分利用我国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优势,全面加速半导体全产业链国产替代,鼓励国内芯片制造商优先导入国产材料和设备,以新型举国体制加快产业追赶,对国内半导体产业链进行全面详细调研摸底,对“卡脖子”关键环节给予精准扶持,确保每个细分领域、具体环节领军。
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要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这是不少代表的共识。“要以更大力度支持制造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江苏悦达集团董事长张乃文代表认为,要充分利用沿海风能资源,加快新能源产业布局;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大资金投入,培养科技人才。同时,他还建议完善支持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使之更加精准有力有效;加强对制造业企业的税收扶持,帮助减轻税费负担。
高校是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交汇点。“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我作为一名教育科技工作者,深感重任在肩。”在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代表看来,要在具体实施路径上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在平台建设、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和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上下功夫,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之所及,科技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心之所感,发展新思路新思维竞相涌流。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代表认为,报告强调紧紧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集聚更多创新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快创新要素跨区域配置,支撑区域协同发展。要深入推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围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强与海外顶尖高校机构合作,善于整建制引进领军人才团队,建设专业研发平台,主动与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创新中心,对接达成合作项目。
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春香代表同样肯定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对持续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她建议合理放宽人才引进标准,加快国家实验室建设,聚力解决“卡脖子”难题。
还有一些代表认为,要充分发挥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集聚优势,充分发挥好人才作用,着力增强基础研究的支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努力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
春潮涌动,产业兴旺。
前不久,涵盖智能网联汽车等在内的142 个项目在苏州签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
在无锡,国内首个量子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太湖量子智算中心揭牌,国内第一条光子芯片中试线即将开建;
2 月22 日,盐城“绿能港”单日外输量突破10000吨,创下投产以来单日外输量历史新高,有效保障了华东地区用气量需求,为国家“双碳”目标注入了绿色发展新动能;
徐工生产线上井然有序、一派繁忙。过去的一年,徐工集团的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建设了全球各地一系列超级工程。
……
这是江苏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更高立意、更长远眼光锚定高质量发展的一幕幕生动场景。
“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为江苏发展把脉定向、指路引航,赋予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重大任务,让我们无比振奋、深受鼓舞、干劲倍增。”回想总书记来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讲话,代表们激动不已。大家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赢得大国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举措。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陈建刚代表认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优化产业功能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用海用地用能、科技创新等方面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国有企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江苏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谢正义代表看来,要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布局,坚持全国一盘棋,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分工配合的问题,推动央企、省属企业、市属企业合理分工、合理布局、合理分担,汇聚合力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发挥国有经济的协同效用和整体效应。
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坚持把实体经济发展作为“看家本领”,努力向制造强省迈进,实体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打造优势产业链,加快转型升级,加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能力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全球竞争力影响力。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和谐员工关系。”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缪汉根代表直言,要重视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给现代产业体系带来的深层次变化和意义。
近年来,扬子江药业集团通过建成4 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数十家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已获授权发明专利500 余件。“今后,我们将继续瞄准世界医药前沿科技,加快创新转型,加速推进智改数转,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浩宇代表说。
深耕产业“人才”沃土,才能让现代化产业体系踏上“新台阶”。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董才平代表注意到,在钢铁行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的同时,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最大短板。无独有偶,全国人代会上,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体分厂电焊工孙景南代表也带来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议”。
注重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融合,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才能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坚实保障,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之舟”行稳致远。
江苏是全国制造业门类最多、产业链最完整的省份之一,制造业规模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积极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江苏团人大代表的共识。
抓牢实体经济这个着力点,要有更宏阔视野,强化系统思维。中共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忠伟代表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省的要求,从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来加快提升宿迁的工业制造业质量,做强优势产业,打造产业新地标,全面提升宿迁制造业发展的质态,也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他提到,要全力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深化“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有效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太仓港地处长江经济带,拥有38.8 公里的岸线。从事门机操作十余年的江苏省太仓万方国际码头有限公司营运操作部门机三班班组长褚锋代表深知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的重要性。这次参会,他重点关注港口未来发展规划及港口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等方面。
冷链行业对产品的可靠性、通讯的稳定性、平台的安全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客户在意价格,更在意产品的可靠性。建立真正的全冷链多源感知、不断链的冷链物联网系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将链条串起来,如何保证每个节点都不断链,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敏代表说,核心问题是现有冷链设备信息化支撑力度偏弱,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冷链市场需求。
为此她建议,加快现代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冷链物流运输能力;对现有冷库进行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升级,构建“智慧冷链”体系。依托智能终端温湿度监控设备,构建全冷链信息化监管平台,打破单个冷链系统的数据“孤岛”,将冷库、冷链车、冷链物流系统等各环节大数据及时准确上传到云平台,实现冷链产品流通数据的全流程追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制度型开放已成为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任务,规则对接、规制协调、管理提升、标准制定则是当前加快制度型开放的重要抓手。
江苏作为外贸大省,要从“开放大省”迈向“开放强省”,中共无锡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建军代表认为,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建强开放主体、开放载体、开放通道和开放生态,以高水平开放更加有力促改革促发展。他表示,要狠抓消费促进,强化投资支撑,以一流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发展。中共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斌代表就沿海交通大动脉规划建设提出建议,重点在沿海交通基础优化布局、公铁水互联互通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交通重要支撑作用。
一些代表认为,要推动深化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发展,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加强制度集成创新、凝聚监管执法合力、夯实质量基础设施、提升企业服务能级,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围绕继续推动营商环境“内外兼修”、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沈海斌代表表示,将立足工作岗位,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通过畅通市场准入,让经营主体“生得快”,优化竞争生态,让经营主体“活得好”,助力转型升级,让经营主体“长得大”,强化助企纾困,让经营主体“走得远”。
“如果没有良好司法环境和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维权的切实措施,经济实力薄弱的小微企业要打赢专利侵权官司是难上加难。”有的代表建议,要强化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能力,促进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江苏天工国际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朱小坤代表建议,尽快制定完善数据开放、产权保护、数据交易、跨境传输、安全保护等方面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殷殷嘱托,激励人心、催人奋进。“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展现‘三农’担当。”代表们深切感受到总书记对江苏关怀之深、期望之重,更加明确了奋进方向、坚定了实干信心。
会上,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代表们从乡村产业振兴、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39 件。如支持江苏建设国家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支持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快推动健康耕地培育行动计划,综合利用盐碱地战略性资源确保水资源、能源、粮食国家安全,建设国家联合育种平台,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在乡村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新农人”支持计划支撑农业强国建设等。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苏湖熟,天下足。”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江苏承担着“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要任务。代表们认为,必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一条红线维系“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严守耕地红线,“严”字值千钧。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斌代表表示,要严格落实耕地红线终身责任制,以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主抓手,打造更多“吨粮田、生态田、致富田”,确保耕地红线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不突破一分,坚决扛起粮食保供“国之大者”的政治责任。
江苏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也是产粮大省,实现了口粮自给、略有盈余。但粮食生产容不得麻痹松懈,特别是在人多地少的发展条件下,更要从政治高度严格保护耕地。不少代表认为,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蹄疾步稳建设高标准农田,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土特产”,唱好绿色农业“四季歌”,江苏省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代表认为,关键要从科技发力。他建议,加强种源、耕地质量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45%。看到成绩的同时,也需正视我国在种业科技方面还面临不少“卡脖子”的难题。徐州市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强代表认为,必须加快培育农业好品种,开发绿色高效生产新技术、高附加值健康新产品;加强对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促进植物品种原始创新。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充沛动力。
作为东部沿海省份,江苏农业产业体量大、业态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的要求,必须把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摆到重要位置,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镇小荡村党总支书记徐瑶代表连续十多年来扎根乡村,联合村里十余户村民成立连云港曙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果蔬新品种更是产销两旺。在她的带动下,家乡故土成沃土,大学生纷纷返乡“抱团创业”。
像小荡村一样,江苏大地万千乡村对人才求贤若渴。
在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巧代表看来,国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总结基层经验,加大对涉农专业的在校学生和有志于深耕“三农”事业年轻人的实训培训力度,推行“导师帮带制”,形成政策性、制度化安排,让更多年轻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大显身手、实现梦想。
“要继续做足做活做精彩土特产文章,加快开辟农业发展新领域,打造更多有特色、有认可度、有竞争力的‘金名片’,建成产业、形成集群,持续提高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代表们纷纷表示。
时代变迁,见证土地承载国计民生之重。
“我的家乡高淳区,村庄都是楼一片,柏油马路到村边;产业兴旺富百姓,打工就在家门前;休闲广场村村建,公共卫生设施全;天蓝水清花鲜艳,环境宜居乡村美。”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党委书记邢青松代表用一首小诗描绘出家乡村庄的和美画卷。
现代文明生活不只是城镇居民专属,也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水平,直接关系着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泗洪县邮政分公司归仁支局支局长殷勇代表建议,加快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关注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
“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尤其是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在一些代表看来,让农民在“家门口”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是一种高质量的生活追求。
近年来,江苏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的乡村夜文化、夜经济、夜生活文旅场景“火”了。该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代表认为,发展乡村“夜经济”、点亮乡村“夜生活”,要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对经济、文化、地理、设施等方面做好定位,保留乡村的独特气质。他建议,乡镇要把夜文化、夜经济、夜生活作为村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村民幸福指数的基础设施工程来做。江苏淮剧博物馆演员陈澄代表建议,更好发挥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办好乡镇小礼堂、小剧场,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于能不能留住人,只有提升村民收入水平、提高乡村生活品质,才能推动乡村振兴。”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吴国平代表说,有关部门应加强引导、多措并举,进一步提高民宿整体品质,孵化好乡村民宿产业,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
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怎样处理?乡村振兴人才从哪里来?怎样才能充分释放农村创新创业潜力活力?回答这些问题,都离不开“改革”二字。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必须继续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在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渔樵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路路代表看来,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更大范围地开展宅基地制度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常州市润土瓜蔬合作社社长张道衡代表希望,扩大本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延包试点范围,利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开展延包确权试点工作,探索具体实现形式,为全面推广该项工作提供更多借鉴经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江苏农业基础扎实,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是代表们对回应厚望的承诺,更是江苏儿女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团结一心,奋发有为,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幸福,奔向共富的期待。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回答:人民幸福安康。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必须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一言一行、点滴细节,都体现着为民之心。
“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助力民生改善。”“要擦亮民生名片,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审议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正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
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指针回到1963 年,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60 年光阴荏苒,“枫桥经验”依然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指南,在实践中不断赓续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
江苏拥有2.1万个城乡社区,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地社区治理创新工作如火如荼,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治理典型。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岐山村通过建立“村协商议事室”“议事大广场”等,实现村委“搭台”村民议事、村务公开群众监督,将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身为该村党总支书记的杨永代表说,将持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凝聚乡村振兴群众力量,让村民们更加享受家门口的贴心暖心服务。
“党组织覆盖基层治理最小单元,工作人员全部下沉网格,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难在网中解、情在网中结。”南京仙林街道坚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以“小网格”绘就“同心圆”,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路子。仙林经验正是江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省域路径的生动缩影。
“要继续提升基层平安建设能力。”中共淮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史志军代表表示,将学习借鉴各地优秀经验,积极创建全国首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市,让百姓拥有更多幸福感。
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必须更加重视基层基础工作,实现多方协同发力。“推动更多法治力量从引导和疏导端发力,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江苏省司法厅厅长张晓伟代表建议从完善政策、健全体系、落实责任、创新机制等方面入手,使人民调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主动融入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等平台。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林小明代表建议,进一步探索基层信访的法治化解决路径,把司法经验融入基层矛盾源头预防工作,实现司法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治理必须要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努力推动基层治理循法而行、依法而治。本次立法法修正草案在设区的市立法权限中增加了“基层治理”事项,审议中不少代表认为,这适应了地方创新治理的实际需要。中共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新明代表建议,增授设区的市制定基层社会治理、经济管理、教育文化、民生保障等领域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权力,更有利于实现基层善治。
推动城乡社区治理,离不了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我们将持续推动‘互联网+’服务,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信息发布、民情收集、议事协商等村级事务网上运行;积极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网上办事、指尖办事’,提升村民、村企办事效率。”江苏省靖江市新桥镇德胜中心村党委书记杨恒俊代表说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收入分配调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老一小”服务等工作。话语中,饱含着源自初心、系着民心的情怀,表达了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沐发展雨露的愿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五年来,我国持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推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不断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持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3700 多万学生。为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代表提出,要积极开展与乡村教师结对帮扶,让更多乡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全国城镇将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如何实现这一既定目标,让老百姓生计无忧?代表们纷纷建言。“深化校企合作,助力学生与岗位深度匹配,实现毕业生更好就业。”有代表说,保证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关键还要做好与高校的对接、合作,在优化专业设置、提供岗位实习、满足社会需要等方面下足功夫。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代表表示,在未来的专业设置上,扬州大学将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使其与企业需求、社会需要相匹配,保证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王学锋代表认为,这既切中了社会关切的热点,也为青年的成长发展带来“春天的消息”。她建议,要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及时研究房地产中长期治本之策,出台具有引领性的政策建议,推动房地产逐步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还有不少代表建言,要多措并举加强新市民群体的住房保障,聚拢人气激发城市活力,通过探索新市民“过渡房”机制,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让青年人能预约“过渡房”,让新市民、青年人在城里安居乐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老一幼”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亿万家庭期盼能享受到更好的养老、教育、托育和健康等公共服务,期待老人和孩子能享有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更便捷的交通出行、更优良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离不开养老护理行业的发展。南通市崇川区常青乐龄老年护理院护理人员李楠楠代表认为,人才短缺是阻碍养老机构发展、制约养老服务提升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招人难、留人难。她认为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必须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加入,并建议打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护人员职业晋升通道,新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护人员职称评审专业目录,科学制定符合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的职称评审标准,设立体现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技术水平、公共服务等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同时,完善医护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激励机制,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以此激励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地实施,“生了孩子谁来带”成为困扰许多适育家庭的现实难题,尤其在双职工家庭,“带娃难”问题尤为突出。南京快易洁家政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家政服务员高华瑞代表建议,充分发挥新型婚育文化的引领作用,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同时,大力发展家政、养老、托幼托育产业,不断为家庭建设赋能增效,切实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全民健康是实现高品质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
推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费用负担超过4000 亿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升至610元,人均预期寿命从74.8岁增长到78.2岁……一系列健康医疗领域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广大群众的生动注脚。
目前,我国已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重心转向“保健康、防重症”。新的阶段,医疗工作如何做到统筹疫情精准化和常态化防控?代表认为,要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医疗资源和医疗队伍下沉,加快智慧医院、数字医疗建设,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为中国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全省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彰显了独特的“治未病”理念智慧。“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交出了五年来中医药发展的亮眼成绩单,中医药人迎来了自己的时代”,江苏省中医院党委书记方祝元代表表示,将努力推动中医药全生命周期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出更多高水平、高价值的中医药创新成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
推进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将更好地守护人民健康。江苏康缘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伟代表说,要强化中药科学基础研究,开展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开发更多高层次、高类别、高疗效的创新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
近年来不少药企大力推进中药、化学药、生物药“三药并举”,全面推动“药、医、养、食、游”融合发展,不断做优做强医药健康产业,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因此,一些代表呼吁有关部门支持、关心和帮助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建立全球营销网络,统筹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生产和营销,促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加强生物医药领域创新,为守护人民健康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一地一域,折射时代壮阔变迁。一枝一叶,挂牵百姓民生福祉。基层治理与民生保障事关人民幸福安康,是检验发展质量的试金石。用治理效能提升幸福质量、用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新征程上,江苏必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效能治理,打造高品质生活上持续发力,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当好领跑者、创新者、示范者,让新时代民生答卷更有“温度”,更具“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