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30年回头看这次谈话,施密特感到震惊“毛泽东当时已经准确地看到了日本、欧洲和美国存在的长期的根本弱点”
就在1972年9月29日《中日联合声明》签字这一天,一条重大公告在中国和联邦德国同时发布:双方今天成功地结束了就建立外交关系和互派大使问题进行的谈判,联邦德国(下文简称西德)外长谢尔将于10月10日访华,签署公报。
三年后,施密特访华,结识了毛泽东,成为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也是唯一一位与毛泽东见过面的德国总理。时隔30年回头看这次谈话,施密特为毛泽东的预见性感到震惊,“毛泽东当时已经准确地看到了日本、欧洲和美国存在的长期的根本弱点”。
“这是一位老人和一个比他年轻25岁的人的对话”
“我对中国的关注是一贯的。我是中国的朋友,”施密特2004年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就意识到,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个强国。”
在他1969年出任国防部长的时候,“中国在我的政治考量中就已经占有重要地位”。当时,中国和西德还未建交。但是,施密特为此进行了一次太平洋之旅,绕着中国跑了一圈,“从外面观察了一下”。施密特说,自己在那次旅行中,尝试着用“日本人、韩国人、泰国人和澳大利亚人的眼光观察这个巨大的国家”。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关系破冰,在西德政坛引发震动。后来被称为“欧洲基辛格”的施密特力促时任西德总理勃兰特与中国建交。1972年10月,中国与西德建交。
1975年10月,已接替勃兰特出任总理一年多的施密特首次访华,成为唯一一位与毛泽东见过面的德国总理。当时周恩来已经病重,毛泽东的身体状况也大不如从前,邓小平以副总理身份到机场迎接。
据施密特回忆,10月31日上午与毛泽东的会见“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不在人民大会堂,而是在故宫北边、为政治局划定的一幢不起眼的房子里进行……这幢房子,里外都不起眼,墙上没有挂画,只有几件办公家具,和摆成半圆形的几把软椅”。施密特回忆见面时的情景:
毛泽东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我坐在他面前时,我不由得想起他作为革命领袖对于中国的前途,如同列宁对于苏联具有类似历史意义。
他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人。他魅力四射,才华横溢,坚定而执拗。他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但有敏锐的直觉:他把我引入了关于克劳塞维茨和马克思的讨论。对于这两个人,他说的都是内行话……他欢迎我的话是:“你是康德派。”然后又说:“我是马克思主义者。”
谈话就这样开始了。他大约看过关于我的什么材料。这是一位老人和一个比他年轻25岁的人的对话。直到最后,他精神都很饱满,轻松、活跃、幽默。但是口齿不清,大概曾经得过中风。他毫不在乎地说,讲话困难,腿脚也不灵了。他还能自己站着和坐着,但是单靠自己已经站不起来、坐不下去了。三位当翻译的年轻女士,首先要自己弄明白他说了些什么,听懂他的话,她们有困难。有好几次,为了弄清楚理解得对不对,她们在纸上写些字交给毛看。然后他就尝试着重讲一遍或者拿过纸来,把他要说的话迅速清楚地写在上面。
这一切都做得坦然自若,中间还常常被笑声打断……我们谈了很长时间,接近三个小时。
“毛泽东当时讲的看法,今天仍然适用”
会谈中,施密特对毛泽东说,在西德,大家非常敬佩中国人民26年来在毛泽东领导下取得的成就,为了这次见面,他还读了一些毛泽东诗词。他记得当时毛泽东的回答是:“我们的成就很小,我也根本不会写诗。不过我懂得怎样打仗,打胜仗。”“不,您两者都会。”施密特回答。
紧接着,两人谈到了苏联和国际形势、德国在冷战中的特殊处境以及日美关系:
然后我就单刀直入了。我向他说明我们对苏联的评价,并想以此激他做出反应。在记录中可以读到我的谈话:“近15年来,人们必须清楚地区分苏联人的所言所行……一旦一个国家的防务显得薄弱,苏联人就可能大打出手。因此,最重要的欧洲国家都决心绝不给他们提供得以进攻的可乘之隙。”我试图更准确地向他阐述我们的立场:“我们的防御能力绝不是假设性的,必要时,它是高度有效的。我们对苏政策的第二部分……”
毛泽东的政治生涯是由军事斗争决定的。长征、抗日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他说:“打防御战好,因为进攻者通常要吃败仗。美国人进攻越南、威廉二世进攻法国、希特勒进攻欧洲,都是这样。结果总是防御者获胜。蒋介石同样如此,他也是进攻者。”
然后他重复说:“会发生战争,永久的和平共处不可想象。欧洲太软、太散,而且怕打仗怕得要死,特别是丹麦人、比利时人、荷兰人。德国人和南斯拉夫人比较好一些。如果10年之后欧洲还不能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联合起来,就要吃苦头了。欧洲人必须学会依靠自己,而不是靠美国人。”
他击中了欧洲的要害。毛泽东当时讲的看法,今天仍然适用。在这方面,他赢了一分。我回答说:“欧洲联合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有些欧洲国家已经存在了1500年,让这些国家同居一堂,是个非同寻常的任务……”毛泽东回答说:“法国人不听我的,美国人也不听。”我说:“情况不是这样的。而且,不是有句成语说滴水穿石嘛。”
“大家在争论问题,”毛泽东回应说,“可是我的水不够了,穿不了石啦。得靠你的水了。”这绝对是语义双关,在座的都大笑起来。
“有些人比我来得早,在我之后您还要会见其他人……我毫不怀疑,由各种看法组成的世界形势拼图中,您的看法是极有价值的一部分。假如有一天,人们觉得欧洲会以比我們设想的快得多的速度联合起来,就会产生欧洲已经十分强大的印象。这会不会导致苏联把威慑力量从欧洲转移到中亚,并且最终转移到远东来呢?”
毛泽东回答说:“有这种可能,因此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准备好迎接他们的到来。”
我们谈到了日本。二次大战时入侵中国的日本人,70年代初和美国人结成了紧密联盟,是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当时许多人相信它会取得亚洲的领导权。
但是毛泽东并不看重日本。他说:“日本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它既没有石油,也没有煤、铁,连粮食也无法自给自足。”
我回答:“但是日本有一亿两千万人。”
毛泽东说:“光是人口数量不是什么靠得住的力量。日本现在依赖美国。但美国想到处扩大它的保护伞:朝鲜、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间接的还有泰国,还有中东、欧洲和整个美洲大陆。我看这行不通。”
我缓解说:“美国人正在思考他们面临的形势。他们得出结论,认为自己过度地承担了义务。”
“美国人将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实力,”毛泽东说,“依靠别人只能是第二位的手段。美国人是想用十个指头按住十个跳蚤。”这句话说完,谈话就结束了。
时隔30年回头看这次谈话,令人惊奇的是,毛泽东当时已经准确地看到了日本、欧洲和美国存在的长期的根本弱点,包括美国的过度扩张、欧洲人的不团结和日本没有能力起码在亚洲成为领导力量。
首次访华后的近40年里,施密特15次访问中国,与李光耀、基辛格一样是会见过历代中国领导人的外国政要。曾经专访过施密特的新华社前驻柏林记者郑汉根认为,作为二战后最受欢迎的德国总理之一,施密特对中国的认识、理解和尊重,对之后历届德国政府对华务实的态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06年,在毛泽东逝世30周年之时,“德国之声”记者访问施密特:
德国之声:您认为,中国的崛起会对世界起到哪些作用?
施密特:30年前,全世界没人会料到中国经济会这样快速发展……中国的发展是个奇迹,这样的现象在整个世界历史上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先例。同时,中国的发展令西方感到不安。但从道德上来讲,这种不安是没有道理的。
(责编/陈小婷 责校/李希萌 来源/《施密特:与中国为邻》,赫尔穆特·施密特、弗朗克·西伦著,梅兆荣、曹其宁、刘昌业译,海南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施密特:帮助西方了解中国的“老朋友”》,鲁芳/文,《每日新华电讯》2015年11月12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