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擎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约有1.4亿人,预计至2045年将达到1.7亿人。我国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包括饮食疗法、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疾病健康教育、血糖自我监测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五驾马车”,但是有些人还不是很清楚运动治疗这驾马车该如何驾驭。
一般运动治疗都是以运动处方的形式进行,每一个运动处方的具体内容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运动方式
推荐进行以有氧运动为主的运动方式,人们熟悉的有氧运动有步行、跑步、游泳、骑自行车、跳有氧操,适当的球类运动如打乒乓球、羽毛球,还有打太极拳等,这类运动是增加身体活动量首选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运动能力选择运动项目。这里要说明步行运动无须特殊技巧,也不需要特殊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且安全、不易发生运动损伤,有效可控,强度可随速度变化。跑步更适合年轻、病情轻、既往有运动习惯的人,和步行相比跑步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及跌倒。骑车运动需要特别技巧、一定的设备和场地,如选择室内骑车则环境、运动强度可控,室外骑车则环境和运动强度不可控,易造成运动损伤。游泳符合全面性原则,浮力可减少体重负荷,特别适合伴有腰腿痛的患者,但是也需要特别技巧、一定的设备和场地。1型糖尿病患者多为儿童和青少年,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游泳、踢球、跳绳、舞蹈等娱乐性运动训练;如为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宜选择步行或低阻力功率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建议进行游泳、上肢运动、骑低阻力功率车等运动;下肢及足部溃疡的患者不适合进行慢走、跑步运动,以避免加重局部溃疡情况,可选择上肢运动、躯干及腹肌运动训练;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则建议进行低强度的运动,如在平坦地面步行或快走、做有氧体操、打太极拳、进行低强度的家务劳动等。
此外,还可以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增加抗阻运动,如俯卧撑、举哑铃或杠铃、运动器械以及弹力带练习,其中弹力带练习具有不受场地及天气的影响、能模仿日常动作且弹力带易于携带等优点,特别适合居家应用。这类运动有利于增加肌肉重量,减少体脂量,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但应注意避免加重心血管和骨关节系统负担,保证运动安全性。
运动强度
在制订和实施运动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每个患者运动能力的差异、肥胖程度、糖尿病的类型和是否存在并发症等因素确定运动强度,制订出能将风险降低至最低的个体化运动处方。如果有条件建议在运动训练开始前先至医院进行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平衡能力等方面的评估,如果能进行心肺运动测试则可以获得精准的、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如条件限制无法至医疗机构进行运动评估,运动强度的选择建议:年纪轻、体能好的患者在运动中心率控制在“安静心率+30次/分”,如为年纪大、体能差的患者在运动中心率控制在“安静心率+20次/分”,对于合并有心律失常,特别是有房颤的患者运动中运动强度控制为“感觉轻松—稍有疲劳感”的程度。如果您运动后精力充沛,无明显疲劳感,心率常在运动后10分钟内恢复至安静时心率水平,说明您能适应选择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运动时间
每次运动时间推荐在10分钟以上,以后逐步增加至30~40分钟。空腹时、活动量大时,使用降糖药的患者可能发生低血糖,不建议空腹运动;餐后1~2小时运动,可降低餐后血糖,因此建议餐后适当增加身体活动量。对伴有下肢关节痛的患者,可进行水中运动,借助水的浮力减轻膝关节负担,提高运动量。
运动频率
运动降低血糖的作用不仅在运动时,可持续24~48小时,因此建议每周应进行3次的运动。如果年纪轻、身体条件较好、运动量小的患者,每次运动后不觉得疲劳,可以坚持每天1次。如果没有禁忌证推荐抗阻运动,每周运动2~3次。
注意事项
为预防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肌肉骨骼的运动性损伤、老年人跌倒等,在运动开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结束时进行整理运动;静力性肌肉牵伸可以增加肌纤维的柔韧性、延展性和温度,避免肌肉损伤。注意监测体重、体重指数、体脂、血糖和血脂等指标,以评价运動疗法的效果。
如果空腹运动、运动开始前血糖水平偏低、胰岛素使用剂量大、运动时间与药物作用高峰重叠、运动强度过大或运动时间过长则易引起低血糖,表现为出冷汗、心悸、面色苍白、焦虑等自主神经症状,严重者导致中枢神经症状,如头痛、嗜睡、烦躁、行为异常等。为避免低血糖发生,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应监测血糖,适时补充食物;建议餐后1~2小时运动;如运动量大则应在运动前减少胰岛素用量,运动前、中、后适当补充食物,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若运动中出现低血糖可饮用糖水等。此外,应随身携带饼干、糖块、巧克力等,以便在低血糖发生时及时食用。如运动时发现血糖明显增高的患者不宜运动,长时间高强度运动时,应适量补充食物。每周至少进行1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每2~3个月测定1次糖化血红蛋白,每年进行1~2次血脂、心功能、肾功能、神经功能和眼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