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艳,曲 雯,李晓亚
(大连民族大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6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又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2]《辽宁省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突出辽宁特色,推动辽宁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和建设美丽辽宁[3]。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妇女肩负着新的时代使命,是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活动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与承担者,妇女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成效。因此,考察乡村妇女如何参与乡村振兴、基层妇联如何为当地妇女谋利,有利于促进乡村妇女发展质量,提高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质量与效果。
大连市属于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39.1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5.8%,满族人口超过20万人。在思考乡村振兴中的妇女力量时将民族因素纳入考察范围,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语境下,探析大连乡村地区各族妇女携手奋进之路,更好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更好在乡村振兴中发扬巾帼力量。
1.田野点概况
本文选取大连市石河满族镇S村为田野点。S村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石河街道,地处小黑山脚下,辖区总面积19.3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组,有1391户,3813人,其中汉族2206人、满族1602人、锡伯族5人,满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2%。该村50岁以上人口占比较大,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以在当地塑料厂、服装厂、旅游温泉酒店等地务工为主,五六十岁以上的以照顾老人、务农为主。村民年均收入4万元。
该村的支柱产业是乡村旅游业。2002年,在“富村带动贫村发展”政策的号召下,S村与D村合并为S村,D村开始改变较贫困状态。由于该村地处多山地带,自然风光秀美,2005年当地政府决定充分利用该村自然条件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2022年S村共接待游客58.7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约11 979万元。S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辽宁省环境优美村、大连市文明村标兵和大连市特色旅游专业村等称号,为村民增收开辟新路,以民族文化旅游带动村民增收,以民族项目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研究方法及样本情况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民族学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对策。
实地调研共访谈29人,其中男性4人,占比13.8%;女性25人,占比86.2%。满族2人,汉族27人。60岁以下的14人,占比48.3%;60岁以上的15人,占比51.7%。受访者职业多样,从事行业在当地分布较为均衡,主要包括村委会工作、果实种植、服装厂打工、经营农家乐、景区工作等。
从宏观层面看,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内的全面振兴。大连市民族乡镇农村妇女全面参与乡村“五大振兴”,不仅是当地乡村振兴的享有者、受益者,更是推动者、建设者。
1.产业振兴:发展旅游经济,带动妇女助力乡村发展
(1)发展乡村旅游,创新创业实现增收。经过近二十年的规划发展,S村现已对外推出多种本村特色旅游项目,其中包括小黑山登山步道、东沟花海、太空舱帐篷营地等项目。当地村委不断招商引资,先后投资建设经营东泉假日酒店、东沟五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妇女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东沟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当地妇女看到了利用自家庭院经营农家乐的商机。她们将在庭院中种植的蔬菜瓜果端上饭桌,根据不同的季节更新菜谱,保证肉菜的新鲜,在兼顾家庭劳作的同时,实现家门口创业增收。当地对“农家院”实行统一规范管理,S村共有23家农家院,其中有13家被大连市旅游局评为“星级农家院”。
“这季节不同,菜都不一样,讲究应季……
没想过能干这么大,但也坚持下来了。温泉酒店开起来,对这边带动挺大的。在我之前俺爸是干了两年,(20)02年开始的。其实我干头几年根本就不赚钱,客源也少。后来正好赶上这边发展乡村旅游,一点一点(做起来)。”(奚XX,女,51岁,满族,农家乐老板)
(2)种植经济作物,就近就地绿色创收。在退耕还林的号召下,S村大部分农户主要以种植樱桃、黄桃、油桃等经济作物为主,也有小部分农户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不少妇女在家中男性外出打工的情况下,主动承担起浇水、施肥、除草、采摘等工作。她们在条件允许时会对外开放自家樱桃园,允许游客进园付费采摘。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扩大优质水果销售范围,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多样创收。
“我家樱桃手机发朋友圈都有人要。我这本身就是旅游景点,游客来买过觉得好吃,就会问留个微信可以发货吗。他们再想吃了,微信上联系我,然后给他们邮寄。”(张XX,女,37岁,汉族,东沟地产长廊地摊主)
妇女利用旅游产业发展地摊经济。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大量外地游客到东沟游玩。当地妇女便将自家种植的纯天然瓜果蔬菜谷物运送到景点附近售卖。由于产品质量较好,且妇女具有良好的销售经验,各大小地摊基本可将当天农产品全部销售完。
2.人才振兴:开展专业培训,助力女性提升知识水平
(1)参与果树种植培训,提升农民种植潜力。S村自推广种植樱桃、黄桃等作物以来,每年通过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举办多场种植技术培训大会。培训初期,当地按照上级政府要求,邀请省市的农业专家开展讲座,号召家中闲暇妇女参与种植技术培训,系统学习如何挑选树苗、使用化肥与管理果树。在部分家中男性外出打工的情况下,家中妇女通过不断摸索与积累经验,大大提高了果树的成活率,获得了丰厚盈利。如今,该村每年保持开展几场培训会,解答农民的种植疑问,更新农民的种植技术。
“前两天我们是培训妇女权益保障法。然后有时候会有农业种植方面的培训,像种植樱桃,种植桃。只要有,我就会发动鼓励大家参与,但大部分线上比较多,这样参与率会高一点,比较方便。”(王XX,女,33岁,汉族,村委会成员)
(2)参与当地就业培训,打造本土文化人才。当地村委为有效做好基层治理,及时下达各类通知与要求,积极对中老年妇女网格员开展电子设备培训。主要包括手机信息的编辑、微信群的管理,以及如何使用电脑登录与查询居民信息等。此外,积极开展景区工作培训。自东沟旅游度假区建成以来,当地政府为吸纳当地村民就业,做好游客接待工作,大力开展景区工作培训。东沟五坊内目前有剪纸、扎染、皮影戏等传统手工艺作坊。建设初期,当地村委专门从外地请老师教妇女怎样表演皮影戏。经过不断培训与练习,如今受雇妇女可每天根据客流量提供多场表演,很多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观看皮影戏。针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当地为就业妇女开展包括旅游法、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在内的普法宣传,提高妇女法制素养,以理性方式处理旅游度假区中可能出现的冲突与问题。
3.文化振兴:挖掘传统文化,号召妇女营造文明乡风
(1)传承满族传统工艺,传承民族特色文化。S村以汉族、满族人口居多,东沟五坊中满族传统技艺如剪纸、布艺等文化得以保留与传承,当地妇女开办的剪纸课堂每年培训出200多名学生走向省内外各地。以豆、油、酒、粉、磨闻名的“五坊”保留了传统制作工艺,因纯手工做法使其原汁原味得以保留,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购买。
“外面城里卖的豆腐都是机器磨出来的、用石膏点的豆腐,五坊做的豆腐是用石头磨推、卤水点的豆腐,石头磨推的豆腐味好。”(张XX,男,68岁,汉族,豆腐坊员工)
当地妇联成立了百人满族单鼓队和满族女子舞龙队,在元宵节、樱桃节、乘凉晚会等节日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演出,满族歌舞得到有效传承。皮影戏是当地著名文化展演项目,当地妇女经过培训后,在一天的固定时间段现场为观众表演皮影戏,精湛的表演手法与巧妙的故事情节相结合,使得这一传统文艺被更多人熟知。
(2)建设乡村最美家庭,营造和谐家风乡风。乡村妇女扮演着多重社会角色,是营造淳朴民风、文明村风、善良家风的主力军,是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4]。当地村委每年都会评选“最美家庭”,评比标准主要包括是否孝敬老人、关爱儿童、邻里互助等。当选的家庭将会在村民大会上分享持家经验,宣传优良家风。此外,当地妇联每逢过年过节都会组织妇女看望孤寡老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晾晒衣被、烹饪做顿饭菜、唠唠家常,在本村营造爱老助老的和谐社会氛围。
4.生态振兴:开展环境治理,联动妇女打造整洁风貌
(1)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参与公共卫生治理。当地村委发动妇女参与村内公共环境治理。因发展旅游业的需要,妇女积极参与东沟水库的保护与治理,定期清理水库周边杂草与垃圾,除蚊防虫,保持环境整洁。村内有多条河道,汛期过后村委会雇佣妇女清理河道垃圾,同时坚决禁止周边村民向河道内倾倒垃圾杂物,保持水域干净卫生。在东沟五坊内部,村委会雇佣待业妇女清理特色步行街道、卫生间等公共场所,保证景区内部环境整洁。这些措施在帮助妇女就业增收的同时,极大鼓励了妇女积极参与公共空间环境治理。
“我们有自己的志愿服务队,平常就是清扫周边的公共区域,比如(村委会)下面的小广场等等。前段时间的高考,她们(志愿服务队)会有送考服务,同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王XX,女,33岁,汉族,村委会成员)
(2)自觉维护村内整洁,打造特色村容村貌。当地村委为鼓励村民自觉养成维持家户整洁的良好风尚,实施“门前三包”政策,即门前清扫保洁,做到门前无垃圾;门前绿化设施,保持村庄美化;门前秩序井然,不乱停乱放。当地妇女积极响应号召,自觉保持门户洁净。村民之间互相监督,帮忙提醒,确保自家卫生条件达到检查标准。此外,该村每年开展“最美庭院”评比活动。各家各户妇女积极在自家门口搭建小庭院,种植各类花草以及瓜果蔬菜。本着保持纯天然少污染的原则,打理果园的妇女极少使用化肥农药培植瓜果。庭院搭建的蔬菜架子,夏季可遮阴,采摘的水果可酿酒。在创建美丽庭院的同时,实现瓜果作物的自产外销。
5.组织振兴:致力民族团结,鼓励妇女参与乡村治理
(1)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4年东沟五坊成立石河街道“辽宁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采用传统的中国风格布展,运用触摸屏、投影、电视、沙盘等多种形式进行民族文化展示,让人们了解民族政策和满族民风民俗。坊内妇女积极承担起民族团结宣传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基地作用得到全面发挥。
“我们的民族教育基地会定期培训当地妇女,讲授关于民族工作的相关知识。东沟每年都会接待大量来自高校、企业或者政府部门的人员,我们就会请培训过的讲解员们来进行一场民族文化分享之旅。”(冷XX,女,45岁,汉族,村委会书记)
同时,村委会网格员积极向村民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组织妇女在重大节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跳满族太平鼓舞,传承满族文化,把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证合法的宗教活动等观念宣传给群众。妇女以实际行动做民族团结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2)倾听村民反映,建设服务型基层政权组织。一是妇女积极参与乡村事务治理。村两委五人中有三名妇女,村妇联执委有十五名是分布在各行各业的妇女,包括樱桃种植大户、罐头桃种植户、农家院老板等。村委会共有九名网格员,其中八名为妇女。她们每天定期进行网格巡视,查看是否有突发情况,解决邻里之间的矛盾与摩擦,了解老百姓诉求,做好问题排查工作,并依照上级要求宣传村民应当了解的法律法规。二是重视妇女权益保障工作。该村定期为妇女开展包括两癌筛查在内的身体检查,做好妇女儿童关爱工作。建设“四点半课堂”,与村委会办公楼附近的幼儿园开展合作,将下午四点半到六点之间父母还没有下班的孩子集中接到村委进行看管照护,使妇女可以安心在外工作。建设老年服务中心,解决日间照料问题,老年妇女可以结伴下象棋、打牌、聊天,参加茶艺培训。如果疾病在身,老年之家可以为老年妇女进行健康监测,村医也可以入户为其治疗。
S村在完成脱贫攻坚后,大步迈入乡村振兴新征程。在当地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人民脱贫致富的同时,固有的城乡发展差距、基层组织工作创新不足、刻板性别观念、对民族工艺传承不够重视等多种因素也阻碍着民族乡村妇女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
1.制度缺乏性别意识制约妇女发展
就业政策忽视实际需求,妇女就业通道收缩。各地虽有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但新的政策还没有完全形成。就妇女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言,各地政府基本上没有出台专门的政策,由此导致无据可依[5]。S村目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但也存在针对妇女就业政策真空的情况,当地并没有针对妇女实际需求制定相应政策。
“对于我们(村委)来讲,主要就是如果有相关单位有招工,我们会在村民群分享。妇女就业,像我们发展旅游,会进行一些就业培训,但是要说其他的一些什么(针对妇女的)政策,没有单独的。”(冷XX,女,45岁,汉族,村委会书记)
当地村委尚未意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妇女就业需求不同。S村是典型的留守村,离村的主要是年轻男女和中年男性,留守妇女及儿童占本村人口绝大部分,中老年妇女承接了男性劳动力的多数农活。留守妇女,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同时还要赡养老人或抚养孙辈,村里个别中年妇女甚至要照料三代人,即子女的孩子、丧失劳动能力的丈夫和高龄的公婆及自己的父母。50岁以上妇女以栽种果树为主,日常工作为栽种树苗、浇水施肥、除草杀虫、采摘售卖。50岁以下的较年轻妇女则主要受雇于当地服装厂等加工类企业。受国际环境与产业链外迁影响,当地服装厂近十年来发展态势较弱,大型服装厂数量不断减少,目前数量最多的是几十人的小型作坊。
旅游业季节性特征明显,妇女应对淡季能力较弱。当地采取系列措施鼓励旅游业的发展,但旅游业的发展又深受节假日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在火热的节假日,一家农家乐中午可接待四五十桌游客,每桌约10人。夏季(6月到9月)是该村旅游业的淡季,这段时间农家乐游客相对较少,基本维持在每天两三桌。充足的准备与稀疏的游客是淡季旅游业的真实写照。面对淡季,农家乐老板们除了乐观等待外,也考虑过利用新媒体宣传,但由于特色不足或地理位置等原因,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今年生意就是比往年差很多。7月份到伏天了人都很少,都去海边了吧。我们这季节性太强了,尤其冬天客人更少。菜品虽有改善,但是季节性强,有时候没人了就是没人了啊。主要还是缺客流量,就离那个市内太远了,要谁能特意来呀。”(周XX,女,38岁,汉族,迟家大院农家乐员工)
2.基层组织建设不足阻碍妇女发展
妇联开展工作路径依赖较重。妇联作为群团组织,在面对行政事务时具有路径依赖性,即按照条例法规开展组织活动,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常规性事务,存在单纯利用行政手段定标准、下指标、分任务、提要求、限时间,追求短期速效,搞“运动式”治理[5]。S村普法宣传方式沿用旧思维旧方式,较少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快速便捷地宣传科学知识。比如,在开展学习村规民约和法律法规时,村委会将学习内容打印出来,让村民代表发放给每家每户,但当地妇女表示这种方式还不如自己在电视或手机上学习。在做妇女工作时妇联虽然会利用新媒体平台促进信息资源的传播与交流,但仅限于机械式上传下达,对于妇女是否真正理解与掌握妇女权益保障知识,尚不可知。
“妇女权益方面的话,我们一直重视网上的学习,微信群转发学习,因为现在平台比较多,学习强国、妇女娘家这些公众号,我们都会转发学习。”(冷XX,女,45岁,汉族,村委会书记)
妇女文艺团体的文化展演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和传承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促进中华文化复兴的途径。在民族乡村,妇女不仅是生产与劳作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中流砥柱。S村拥有百人满族单鼓队和满族女子舞龙队等文艺团体,但仅限于节庆日作为观赏性活动演出,演出结束即将艺术束之高阁,传统技艺仅限于团体成员掌握,没有走进寻常百姓家。
“我是满族,我们家祖上都是满族的,但我什么手工艺都不会,我们和汉族没什么区别,都一样。”(丛XX,女,46岁,满族,景区售票员)
此外,该村集中展演满族传统手工艺如扎染、剪纸、皮影戏的重要窗口仅限于东沟五坊,村中民族文化展演氛围不浓。而在旅游淡季游客稀少时,东沟五坊表演皮影戏、展示扎染等传统民族技艺的妇女则会出现不按时展演现象,降低了游客体验满族文化的满意度。
3.主体意识培养不足限制妇女发展
妇女主体性意识淡薄,参与乡村治理能动性较弱。调研发现,许多乡村妇女在选择工作时会将家庭放在首位,表示工作时间和地点首先要便于处理家务。即便是在村委工作的妇女,也得先忙完家务才能正常上班。
“忙的时候早上4点起来,我们都是随着太阳走的,天亮了就起来给饭做好。因为我8点就得到村里上班。7点我就得从山上往下来。”(张XX,女,71岁,汉族,村委会成员)
妇女的生活重心主要倾向于家庭,鲜少参与乡村公共活动,基本不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内容,有些妇女对乡村治理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很少去(参加妇联组织的活动)。再有就是我不知道啊,我不关注那个东西。”“我没去过(换届选举投票),好像家里出一个代表,我不知道,反正以前要求去过,都是(他爸)去投票。”(孙XX,女,59岁,快餐厅服务员)
留守妇女老龄化加重,参与乡村建设主动性不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乡村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8.70%,属于老年型人口[6]。S村妇女偏向老龄化。在30位访谈对象中,妇女有26人,其中50岁以上的妇女有16人,占比为61.54%。访谈对象虽无一例完全退出生产劳动,但均患有或重或轻的退行性疾病或劳累造成的疾病。年老妇女往往困于疾病和无法抽身的农作,很少主动参与乡村建设。
妇女受教育水平偏低,参与乡村发展自觉性不高。文化的贫困直接导致了民族乡村妇女在理解乡村振兴政策方面的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其参与能力[7]。S村妇女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主要以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为主,系统学习与教育的缺乏使她们接受的科学文化知识有限,无法正确认识自身享有的权利与应履行的义务,参与乡村发展的主人翁意识较为薄弱。
“像我们文化程度也低,这高工资也挣不来呀。之前在那边的饭店干活,每天开车去都得要俩小时,来回都得4个小时。又累又费时间,就在家这边的农贸市场摆摆摊卖个西瓜,中午都是回家吃饭,婆婆在这给我看会摊,谁还参加(村里活动)。”(BXX,女,37岁,农贸集市摊主)
民族乡村妇女参与乡村振兴面临性别偏见、就业困难、文化传承问题、制度不完善、主体能动性不足等多重困境,需要对其全方位赋权以改善乡村妇女发展现状。妇女赋权强调的既不是权力的赋予,也不是使之拥有统治别人的权力,而是使妇女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选择,通过自身能力掌握物质及非物质性资源,以增进妇女的自我意识、尊严与幸福感[8]。通过经济赋权、制度赋权、文化赋权与教育赋权,改变妇女在乡村振兴中可有可无的隐身状态,处于“在场”状态。
1.经济赋权:发展林下经济,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目前大连市有不少民族乡村通过发展旅游业、加快项目落地、稳定推进项目实施获取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未来可继续发掘当地特色林业资源,开辟经济发展新模式。林下经济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即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科学经营林地,充分利用林地致富。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开拓农民增收渠道,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农村地区应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林地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等情况,突出特色,发展林菌、林药、林菜等林下经济模式。比如,四面环山的自然条件为S村发展林下经济创造了天然优势,在务农妇女老龄化,劳动能力逐渐丧失且年轻人鲜少回流情况下,村委可考虑聚集百姓手中林地资源,发展集体林业。当地林间适合种植金银花、白芍、板蓝根等药材,实行半野化栽培,管理相对简单。据调查,林下种植中药材每亩年收入可达500~700元。当然,发展林业经济不能单打独斗,要与专业人士进行合作,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推进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经营。
2.制度赋权:优化制度设计,增强社会性别意识
乡村振兴战略中缺乏性别意识、忽视妇女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性别意识的主流化有利于帮助妇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积极推动乡村妇女在乡村治理中发挥最大潜能[9]。在政策制定中,政策制定者应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保证两性在政治领域享有同等话语权,在经济领域共享发展成果,在社会生活中共享基本服务。尤其是在家庭政策制定与实行中,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家庭政策,优化民族地区妇女家庭观,破除文化传统规范中不利于妇女发展的习俗,提升妇女的家庭主体意识,增强妇女对家庭生活的掌控力。此外,注重需求导向,畅通乡村妇女发声渠道。吸纳妇女骨干参与乡村事务决策,通过正式制度保证妇女在决策机构中的参与数量。这需要完善监督机制,保证村两委换届选举时,妇女候选人达到一定的比例,打造公平公正的乡村政治环境。除正式制度的女性代表外,还可以吸纳更多乡村妇女参与民主决策,关注妇女的多元利益,回应妇女的多元需求。妇联组织要主动吸引企业女能人创业,同时进一步鼓励返乡能人进村两委,参与村务治理。
3.文化赋权:重构民族文化展演方式,搭建妇女文化传承公共舞台
鉴于当前民族传统技艺只掌握在部分文化传承人手中,应创新文化展演和传承手段,寓乐于众。首先,组建妇女广场舞队伍,将传统文化日常化生活化。由于村庄的空间范围有限,聚集在公共广场的多是本村妇女儿童,持续的文化互动更能生成持续性的身份认同。对于推进传统民族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文艺活动领头人可将难度较高的文艺节目进行简化编排,比如在广场上领舞教学满族单鼓和满族女子舞龙的基础训练,增加广场舞的民族特色,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民族文化的日常传承。其次,组建节目编排小组,文艺化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当地村委会可深入挖掘本村传统典故或民族团结故事,构思剧本、寻找演员、搭建舞台,在乡村大舞台中展演本村优秀民族文化。同时,可邀请专业人员进村拍摄乡村小剧场,录制民族文化展演舞台,借助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本村特色文艺作品。最后,民族乡村应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承责任,积极申报省市级非遗文化传承项目,带领文艺表演团参加各类比赛,以赛促演、以赛促传,多样化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下来与走出去,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巩固民族团结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教育赋权:重视职业教育培训,破除妇女就业瓶颈
农村女性作为产业兴旺和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乡贤文化的创新力量,其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首先,要加强乡村妇女职业教育培训,弥合城乡教育差距。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提升乡村妇女专业技能,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其充分认识并理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乡村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提高职业与生活的获得感与满意度,为持续推进女性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提供思想保障。其次,针对乡村妇女的各类技术培训,要将时间因素与培训实际效果纳入考虑范围,以解决妇女面临的诸如果树减产、旅游业季节性冷淡等实际问题为导向。村委会可加强同企业与能人间合作,依托“农业专家+妇女带头人”模式,结合当地农作物实际状况讲授农业技能,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培训,帮助妇女在果树种植中增产增收,科学抵御恶劣天气影响。最后,积极开展网络科技教育,搭建有效电商营销平台,帮助乡村妇女扩展樱桃等经济作物销售渠道。利用微信公众号、现场网络直播等平台对妇女参与乡村振兴成功和失败项目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传播交流优秀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科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