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华正茂到银发满头,在中国结核病防治历史上,马玙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却谦逊地说:“我没什么多么远大的理想,一个人这一辈子,总要给国家、给人民作点贡献。”
“逼出来”的医者
马玙成长于动荡的年代。1932年,她在江苏如皋出生,父亲是生意人,家境富裕,生活无忧,但抗战爆发后,一家人不得不融入逃难的洪流,一路辗转来到上海。
1950年,马玙高中毕业,同时被清华大学外语系和江苏省立医政学院(今南京医科大学)录取,她选择了学医。大学毕业后,马玙被分配到刚刚成立的中央直属结核病研究所(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当专科医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每100人中就有1.75位结核病患者,人人谈“痨”色变。出于恐惧,一同分配来的同学想打退堂鼓,马玙却没有丝毫顾忌。
然而,现实的残酷超出她的想象。有的病人大咯血时需要用脸盆去接血,令人胆战心惊;有的人病情长期没有好转,医生束手无策;还有不少患者,被结核性胸膜炎、脑膜炎无情地夺去了生命。
马玙白天忙于臨床工作,晚上就去听著名结核病学家裘祖源的课。后来,裘祖源专门给她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她以“糖尿病对肺结核的影响”为选题写一篇文章。对刚刚毕业的马玙来说,这无疑是困难的。为了写好这篇文章,她在图书馆废寝忘食地查找资料。她忐忑着交了作业后,裘祖源看了半晌说:“这篇文章写得不错,你以后就用这种态度学习吧。”
受到鼓励后,马玙决心要像裘祖源一样献身结核病防治事业。那时,空洞型肺结核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可是口服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难题。马玙和同事们大胆创新,发明了“定向肺导管治疗术”。 起初,这个救命的“土办法”,用的都是“自制器械”——“肺导管”,其实就是别的医院用剩的心导管,做弹簧的高级不锈钢钢丝是一位搞飞机维修的患者提供的,而乳胶管和尼龙丝,则来自一位修自行车的患者。正是这个简易装置,使得超过60%的空洞不需手术就能愈合,不但提高了疗效,还大大缩短了疗程。每次看到空洞缩小了、闭合了,马玙就万分欣慰。“研究成果都是逼出来的。”多年后回忆起来,她依然难掩自豪,“做结核病科大夫什么时候最幸福?看见这个最幸福!”
永不停歇的“带头人”
1980年,教育部选派人员出国进修,马玙名列其中。到美国后,她从临床转向科研,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工作到深夜。两年时间里,从刚开始动作生疏地作实验,到后来跟着教授参加医学讨论会,发表论文,马玙进步得很快。她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生活:“我从来没有无名烦恼,我连叹气的时间都没有。”
1982年,马玙进修归来,牵头创立了内科实验室,并首开先河,进行结核病免疫学研究。实验室设备简单,研究方向却紧跟国际前沿。有位美国教授来参观时被触动了,当他拿起相机拍照时,马玙很不好意思地阻止:“教授,你们的条件比我们好,我们这个小小实验室,你就别照相了。”美国教授却感慨地说:“我要带回去给我的年轻学生看看,中国在这么简单的条件下,都在开展耐药基因检测,他们还有什么可埋怨的。” 正是在这个小小的实验室里,马玙带着学生们在结核病分子生物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十余年时间里,先后完成了多个项目,获得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卫生局科技进步奖共九项。
既懂临床,又懂科研,马玙被同事笑称为“两栖动物”。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后,很多结核病患者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诊断、有效治疗,结核病死亡率下降了90%以上。谈起这骄人成就时,马玙却把功劳记在了学生们身上:“这些成就主要来源于众多研究生的辛劳和努力,我们亦师亦友、教学相长,谁是老师,谁是学生,这是说不清的。”
在马玙的引领下,团队硕果累累,全国范围内最大的结核病生物样本资源库建立了,全国首个“结核病临床研究智能一体化平台”搭建完成了。诸多的“全国第一”,为结核病的快速诊治提供了新方法、新技术。
从医近70年,当年那个陪着病人家属哭鼻子的小姑娘,已经成长为结核病领域的顶级专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国结核病防治还在‘追着外国人跑,现在我们的结核病防治水平已经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希望新的一代能够通过自己的创新,实现更大的飞跃,成为国际赛道上的‘领跑者。”为着这个心愿,马玙甘当阶梯,耄耋之年,她依然坚持爬六层楼给研究生上课。如今,她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已成为全国各大医院结核病研究方向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继“最美防痨人”“结核病防治时代楷模”等荣誉之后,2021年,马玙又获得了“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一头银发,慢声细语,在患者心目中,马玙是当之无愧的最美医者。
“玙”,即“美玉”,马玙人如其名!
(摘自《时代邮刊》潘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