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2023-04-20 08:06夏锦文
群众 2023年7期
关键词:江苏高质量现代化

夏锦文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江苏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赋予江苏的重大任务,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江苏工作的总目标。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化。2013年,党中央作出判断,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2014年,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在科学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条件和阶段、深刻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历程以及各国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战略谋划。

纵观世界历史,一个现代化国家不仅需要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更需要发展质量的提升和民生福祉的增进。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举措。新时代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7万美元;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我国发展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但也要看到,我们的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粗放的增长模式转变还不彻底,科技自立自强基础还不牢靠,生态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趋紧,内外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经济总量规模继续扩大和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让我们的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必须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就领域而言,高质量发展不是局限于经济领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比如社会公平、共同富裕、绿色发展等方面,都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必须促进各经济领域、各社会要素的协调发展、形成合力。就地区而言,高质量发展不是局限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也要牢牢树立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才是因地制宜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时间而言,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瓶颈要突破,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高质量发展已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要求,而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全方位、持续性的目标任务。

“四个必须”的重要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高质量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四个必须”是对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深刻总结,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针。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系统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实践证明,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才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高质量发展的辩证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解决我國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要重视量的发展,但更要重视解决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不能再走大呼隆、粗放型发展的路子,要破除“速度崇拜”“增长率论英雄”的观念,从着力解决“有没有”和“有多少”,转变为着力解决“好不好”和“优不优”。必须科学把握质与量的辩证关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不断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注重挖掘长期竞争优势,追求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推动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通过质的有效提升引领量的合理增长。同时,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经济增长,通过量的合理增长支撑质的有效提升。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创新性政策方面的改革成果,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要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不断提升国际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坚定不移深入转变发展方式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供给结构对有效需求的适配性,释放两者有机结合的巨大潜力。只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才能不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新时代新征程,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有更高的追求,也有更多的期盼,通过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补齐民生短板,破解共享难题,是十分紧迫而艰巨的重大任务。高质量发展是依靠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事业,要在党的领导下,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团结和带领人民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多深入群众了解民意,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江苏现代化建设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深切关怀、殷切期望。习近平同志在2009年就指出,“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要求,“在扎实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篇大文章”,并擘画了“强富美高”新江苏宏伟蓝图。2020年进一步赋予江苏“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希望“江苏继续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实现良好开局,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江苏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要坚决迅速落实,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不断丰富“强富美高”新江苏美好蓝图的实践内涵。

一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支撑。充分发挥江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集聚优势,不断增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支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统筹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強省、人才强省建设,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二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坚持把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把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推进江苏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三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建设高水平农业强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推动农村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农村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四要聚焦提升人民幸福安康水平,着力做好民生福祉保障。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打造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服务群众与化解矛盾结合起来。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收入分配调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增福祉。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苏胜利

猜你喜欢
江苏高质量现代化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边疆治理现代化
数读江苏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数独江苏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数读江苏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江苏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