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祥磊
摘要:突发安全危机事件形成的原因相当复杂,而产生的结果影响深远而重大,所以消防救援工作越来越重要,提高消防救援的战斗力迫在眉睫。消防战训工作是消防救援队伍提高战斗力的关键性工作。基于此,分析了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战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希望对促进消防救援工作的整体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消防战训;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1227(2023)03-0121-03
我国消防救援部门一直十分重视战训工作,始终把执勤训练、练兵打仗作为主责主业。但是,目前的消防战训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 消防战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消防战训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由于我国消防行业职业化起步较晚,现任消防救援人员无法完全掌握最新的救援技术技能,不能熟练使用新型高科技的消防救援装备,在现实消防救援任务中有时会无所适从。近二十年来,全球范围内消防行业里的防火和救援技术被深度研究和挖掘并在实践中应用。但是,我国消防战训工作对新技术所带来的战术革新尚研究不足,缺乏新的训练思路,没有编写新的业务理论教材,导致消防战训基层学习与训练缺乏系统性。基层消防战训要点还是主要依赖老同志的口口相传,大部分未经过电子化、系统化的保留和论证。同时,部分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学历不高、主动学习能力不强导致训练质量不高和战斗力提升缓慢。除了缺乏高质量消防救援人员,还有一个更普遍的问题就是现有在编消防救援人员数量远远低于国际标准,执行救援过程中经常处于“一人多岗”的被动状态。消防战训队伍人员数量较少但还要承担所属辖区内大型活动保卫、重点单位消防培训、突发抢险救援工作等[1]。消防战训人员忙于日常业务和诸多临时工作,无暇顾及对业务工作的总结和研究,从而影响和制约了战训工作的开展。以上现象导致消防战训的时间较短,各类培训不到位、形式单一,与理论效果存在脱节现象,消防战训人员的整体专业能力无法提升。
1.2 消防战训缺乏科学全面性训练
现有的消防战斗训练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消防救援的需要。体能训练一直是消防战斗训练中不变的基本要求,在新时期中也是最基本的内容。新时期消防战训中的体能训练形式不再是单纯追求攀爬、跑步、穿戴设备的快速,而是需要有良好的体能配合,正确使用消防设备、消防技术判断等达到综合应用。除了体能训练和设备培训,还需要对消防救援人员进行消防理论和技能、消防救援思维和意识、科学素养的拓展和深化,多方面战训融合形成高效救援。目前,消防救援队伍中还未对多效战训实施细则落实,还实行单一战训模式。还有现在的消防战训未紧靠实际,与实际消防救援现场仍有一定差距,不利于提高消防救援的效率。消防战训工作的教导员多身兼数职,并仅局限于在消防部门内部挖掘人才,没有公开招募社会上或者国际上具有知名度的优秀专家。当需要进行战训时,教导老师团队临时组建,虽然个人能力强,都是优秀的工作骨干,但缺乏对培训内容和方法系统性、延续性的研究,容易出现主观性、随机性等问题,导致战训质量不高和效果不佳。虽然知识体系设置的内容多,但根据作战任务设置的内容少;虽然有很多分项的科目,但很少有团队协作科目;虽然有许多程式化的操练科目,但很少有综合性应用科目。缺乏科学性、高效性的消防战训使得学员们缺乏对战训工作的普遍关注,日常讨论和研究的学习氛围不强,战训回顾总结不深入,“战训且实践”难以实施。
1.3 消防战训缺乏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
现实中,实战经验丰富的老队员大多不懂先进消防救援技术,而理论技术扎实的新队员缺乏实战中随机应变的能力,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对片面,缺乏足够的学习和培训机会来弥补这些缺陷。相对谨慎的人才发展政策限制着外部引进、内部培养。从社会面上看,我国高校开设消防工程、消防战训等消防救援专业的就寥寥无几,技术培训机构仅局限在培养企业内需要的消防设施操作和维保人员,而消防救援专业人员还未能在社会上得到有效发展。在职业化转变的道路上,原有的消防战训工作的管理者们也存在资历浅、经验少的情况。少数基层管理者业务理论水平比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刻苦钻研精神,除了对传统的民用建筑结构和消防设施掌握,对新型的储能电站、新能源电车、石油化工企业、危化品运输火灾灭火救援要点等不够了解,没有将这些新内容纳入消防战训中,导致参加战训的人员难以学到新知识,整个人才培训体系没有得到良好的动态发展[2]。
1.4 消防战训工作中缺乏先进消防装备
消防战训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实施战斗训练的同时,消防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工作。而精良的消防救援装备正是消防救援人员生命安全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消防救援装备主要包括个人装备、指挥装备、灭火装备、交通装备以及通信装备等。以个人防护装备为例,一般包括消防防护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耐火救生绳、安全头盔、消防胶靴等。虽然随着科技发展,个人防护装备的名称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都已经进行了升级和细分。防火装备可以包括防辐射服、防寒服、隔热服、阻燃服、防静电服、防弹服、防刺服、潜水服、防酸服及防虫服等。然而,当前队伍各级装备的更新速度缓慢与城市蓬勃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有时新增装备数量甚至赶不上应淘汰的装备数量,二三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装备采购量差距越拉越大。加之目前消防战训保障体系不完善,在消防战训工作中没有对消防员的身体状况进行及时、全面的监测和评估,也没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消防培训计划,导致许多设备仅用于特定的消防救援,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很少使用,这大大增加了消防救援人员培训受伤的概率。为了真正锻造一支全效能的消防救援队伍,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配备先进设备,创新战训模式,坚持不懈地做好战训工作。
2 消防战训工作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使用先进装备,提高现代化水平
为了适应当前复杂的消防救援形势,应坚持设备配置合理化、专业化与精细化相结合、设备配置合理的原则,确保设备配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消防战训配备应根据实际设备和消防救援情况,积极创新与设备相关的培训和操作科目,真正做到人与设备的完美结合,确保设备在实际消防救援行动中能充分发挥其操作效率。在现代消防战训工作中,除了要熟练操作常规的泡沫消防车、水罐消防车、人身防护装备、破拆抢险救援设备,还应考虑特殊情况下所使用到的救援設备。例如,对地下建筑救援中使用搜救机器人,超高层建筑救援中使用灭火侦察机器人,这些都需要会操作、维护[3]。加大先进设备经费投入,立足实战背景,加强训练设施功能设计。训练基地烟热室建设里可以科学逼真地布置浓烟训练、变压器火灾训练、高空(山岳)救援及真火模拟训练场地。这样不但能够高效提高消防人员复杂环境下的应变能力,而且还能使得消防人员从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感受实战灾害现场,从而强化其在灾难现场临危不惧以及从容救援的能力。具有智能化的先进消防装备是通过高科技的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来实现,可以采集消防救援任务中所需要的数据,保证信息的实效性、客观性、全面性,迅速对数据进行自动分辨和处理,可以对现场情况进行精准预判,提出最适合的救援方案供消防救援人员参考,以确保消防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战训工作传授给每一位学员,让大家掌握智能化消防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此外,推行利用先进的管理系统来实现“战训指挥中心远程监管、战训现场专人统管、战训关键环节重点专管”三级管理,实现作战全流程管控,整体提高现代化战训水平。
2.2 创新训练机制,提升救援的能力
通过创新实战技能训练,解决实战与训练的差距。鼓励创新编制各种救援计划,如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超高层建筑消防组织指挥点等。细化实战方法、内部消防、多层建筑消防和单人救援方案。在场景中,突出装备应用技能,通过真人强化和扩展应用实现人与计算机的最佳结合,为战斗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根据作战任务的要求,在课题中设置关键攻击环节,加强个人攻击和团队联合训练。例如专项高处战训,使人员正确高效使用诸如高空水枪、梯子和高架车辆等设备;专项地下战训使人员熟知地下建筑火灾的特殊性,抓住快速破解救援通道、疏散路线上照明引导、烟气大量弥散下自我救护等救援要点;专项新能源电动车和汽车充电火灾战训,消防救援人员应专注于电池化学性质、电源切断、防爆保护、水源位置等。在日常消防战训中,加强对救援人员借助各种消防设备技术和在各类应用场所下的体能提升,增加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丰富其操作经验,从而有效提高救援人员的整体素质。除了对一线救援人员进行实际培训外,还需要加强对指挥官的专业培训。为了确保救援效果,消防指挥中心的作用非常关键。消防指挥中心承担着警情受理、调度指挥、辅助决策、联勤联动、信息综合和舆情监控等工作,已然成为消防救援工作的信息和数据中心,是灭火、应急救援与社会救助的调度指挥平台,是处置紧急事务的中枢神经,工作做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灭火救援工作的成败。消防救援指挥员需要进行全程指挥、警情跟踪和记录,根据反馈情况迅速判断灾情信息,配合总队科学地调集足够的警力和有效装备赶赴灭火救援现场,并根据灭火救援现场的情况变化,准确研判、果断处置,从而掌握灭火救援的主动权,恰当处置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消防救援人员外出前,应制定各种火灾现场处置方案,根据获得的信息迅速准确判断,制定实际行动计划,配备组合各项消防救援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快速检查消防救援车辆和设备的完好性,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有效提高消防效率[4]。
2.3 树立实战理念、完善人才考评机制
消防培训应摆脱传统观念的局限,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有所作为,适应新形势。理论是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认知体系,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将专业人才培训作为长期优先事项,通过消防救援局推荐的培训机构统一培训渠道或标准,积极规划年度人才培训计划,从地震、水域、高空(山)救援技术入手,有效通过权威机构的培训,建立持证上岗制度和实训师资库,转变培训效果,全面提高消防救援队伍的“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深入引导消防救援人员树立职业学习理念,建立以专业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健全理论评价机制,重点放在“平时学习考试,阶段总结,年度综合评价”上。专项考核应与日常考核相结合,个人成绩应与单位考核挂钩,将技术、体能、综合比赛按级别纳入考核体系,团队管理和“师徒带教”传统落实也要形成附加分值项,充分发挥优秀人才考核的“接力棒”作用。通过人才考评机制激发消防救援人员自主学习的动力,逐步实现理论与身体技能的“双平衡、相互提高”。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修炼秘籍”,可以建议消防战训人员使用 “便携日记”“计划与现实的对比审查”“案例重现反思”等方法,通过现场审查、小组讨论、分析评议、分享工作感悟以及其他方式巩固学习成果。推进战训安全措施落地,领导带头履行“一岗双责”,采取突击检查、随机拉动、现场提问等方式,对重点个人和团体开展督导,抽查战训安全知识掌握情况,检查救援制度落实、安全员配备情况,对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进行通报,并定期“回头看”,严格执行闭环工作。
2.4 建设高效的联合作战机制
在实际实施消防救援任务的时候,往往需要政府联动各个部门,如消防救援部门、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医疗救护部门等,消防战训要求消防救援人员具有较强的协作能力,建立和确认各部门联动运行机制有效运行。在日常战训中,也需要组织各部门相关人员参加。同时有必要根据消防预案灵活调配救援人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消防救援工作的效果[5]。在消防救援中需要丰富的基础数据源,包括基层队站执勤实力、社会可用资源、单位信息、灭火救援预案等,同时需要综合灾害现场、消防力量、战备资源、交通、水源等与消防案件处置有关的消防专业和社会公共信息。所以要联合各政府部门,从各部门广泛获取信息,通过采编、分析和使用,最终服务消防战训过程。通过多次联合战训拉练,确认各部门的对接人、对接基础和动态数据,熟悉各类灭火作战预案,细化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措施,建立常态化的联动工作模式,做到既各司其职,传达指示和命令,通过主动调度当前各种信息化通信手段收集汇总灾害现场情况及时报告又高效协调,确保各类突发事件应对有序、处置高效。同时,不断完善消防联动机制,促使消防救援人员对火灾现场做出准确预测和操作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消防救援效率。
3 結语
综上所述,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提高消防战训工作的效率。目前,消防战训工作存在缺少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战训内容欠缺科学全面性、没有有效应用先进消防装备、培训体系有待完善等现状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深刻反思,提出创新战斗训练机制、加强专业培训、全面运用人员长效考评机制等措施来提升消防救援队伍“全灾种”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乐.新时期消防战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22,8(13):35-37.
[2]梁雨操.新时代消防战训工作的方法阐述[J].今日消防,2022,7(6):130-132.
[3]徐志高.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战训工作的发展研究[J].今日消防,2022,7(5):130-132.
[4]张嘉祥.新时期加强消防战训工作的原则与策略[J].消防界(电子版),2022,8(5):51-52.
[5]黎保利.基于新时代发展下的消防战训方法及手段创新[J].消防界(电子版),2022,8(3):34-35.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new period of firefighting training
Fan Xianglei
(Dezhou Fire and Rescue Brigade,Shandong Dezhou 253000)
Abstract: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sudden security crisis events are quite complex, and the results produced are far-reaching and significant, so fire rescue work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nd it is urgent to improve the combat effectiveness of fire rescue. Firefighting training work is the key work of fire rescue team to improve combat effectiveness. Based on this, the analysis of the new period of the fire rescue team battle training work in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targeted recommendations, hoping to help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fire rescue work.
Keywords:new period; fire rescue team; fire training; 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