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镜安
在本次百强报告的“新能源SUV空间TOP50”榜单中,南都·湾财社以长、宽、高、轴距等硬性指标,对70余台新能源轿车进行评分排名。与SUV相比,轿车空间感会更受限制,因此空间利用率和实际体验愈发重要。
在榜单中,前三名的车型均来自新势力品牌,且都为基于一体化平台打造的纯电轿车。
综合排名第1的蔚來ET7,其3060mm的轴距在榜单中也是靠前的水平。与未来ET5相比,ET7更宽更长,内饰板减薄后,横向空间视觉增宽。缺点比较明显,虽然ET7后排空间较大,但座椅角度平直且无法调节,不能形成更为舒适的坐姿。
排名第2的极氪001,超3005mm的轴距同样增强了后排的纵深感,加上后排座椅可以调节角度,还支持放倒,能够满足野餐、露营等休闲场景的需求。不过极氪001近1999mm的车身宽度,会受到个别场景的限制,比如立体停车库等。作为一台纯电轿车,纯平地台已成标配,但极氪001与蔚来ET7等车型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地台略高,大腿无法得到座椅的充分承托。
极狐阿尔法S是前6名中唯一一辆轴距没超过3米的车型(2915mm)。轴距固然重要,但从实际体验来看,阿尔法S也能允许后排乘客“翘起二郎腿”,加上其1599mm的“身高”,尽管因电池厚度导致的高地台让大腿没了支撑,导致乘客腿部伸长空间有限,不过瑕不掩瑜,令阿尔法S能夺得空间榜综合排名的季军。
前十的队伍中,“老牌豪车”宝马5系Le、奔驰E级PHEV及沃尔沃S90 RECHARGE引人注目。单从轴距来看,三款车均超过3米。但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作为基于燃油车架构升级而来的插电车,为在有限空间里塞入新增的电池等零部件,三款车都不约而同地存在着空间短板。
榜单排在最前的是宝马5系Le。为了优化后排乘坐体验,5系Le将动力电池包放到了后备厢的底部,后备厢的容积变得更小。此外,其中间地台凸起较高,也影响到后排中间乘客的乘车体验。
在电池排布上,奔驰E级PHEV与宝马5系Le异曲同工,也将电机放到了后备厢下,轴距3079mm带来宽敞的空间,但储物位置被压缩后,用途就大大降低。
非德系出身的沃尔沃S90 RECHARGE也被称作“S90 T8版”,拥有与上述两款车型差不多的轴距(3061mm),不过座椅偏短、舒适度欠佳的短板同样突出,并不适合长途。
榜单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存在,极星Polestar 1。从数值来看,Polestar 1长度4586mm并不出众,但配上“双门四座”的跑车定位令其标售145万。既为跑车,在业内领先、高达1000牛·米的扭矩面前,为了降低风阻而缩短车身高度,空间宽敞与舒适感便不得不被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