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KSAO模型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2023-04-19 18:23许国亮
关键词:贸易思政经济

许国亮,赵 鹏,赵 丽

(南宁师范大学 a.经济与管理学院; b.继续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0 引 言

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针对经济与贸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做出明确指示,其中本标准适用的专业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国标中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进行科学规定,同时涵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基固本,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供指导和规范,为实现中国特色、水平的高等教育提供引领和保障。国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在专业能力培养进行科学规划,但进入新时代,人民和社会对建设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提出新的要求,特别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不断提升认知。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要根据各个学科特点分类推进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其中关于经济学类学科,意见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实践能力多维度培养和学科课程思政建设都至关重要,思想政治的培养不仅能够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思和科学引导世界观、价值观,而且为实践能力奠定培养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能力多维度培养模式在于提供了一种综合性、实践导向和个性化发展的培养途径。通过实践能力多维度培养,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以适应并应对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挑战。

然而,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实践能力的充分培养。其次,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导致学生在实践中面临困惑和不适应。此外,随着课程思政的深入推进,如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运用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在课程思政下运用KSAO(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特质)模型,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能力多维培养模式的协同路径。通过研究不同层次和维度的实践能力要求,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点,构建适应学生成长需求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同时,考虑到课程思政的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有机融合,以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

1 KSAO概念界定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KSAO模型构建

1.1 KSAO概念界定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能力多维度培养模式中,KSAO模型是一种常用的能力评估框架[1]。KSAO模型代表了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s)、能力(Abilities)和其他特质(Other traits)这4个关键维度。

1.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KSAO模型构建

1.2.1 知识

知识是指在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所获得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领域: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包括比较优势理论、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自由贸易协定等,熟悉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以及国际贸易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的角色和功能;国际金融和汇率: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和汇率的基本知识,包括汇率形成机制、外汇市场、国际支付和清算等,了解跨国公司的国际资本流动、风险管理和汇率风险的管理;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商务礼仪:具备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和行为准则,熟悉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在国际商务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具备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制定的能力,了解市场调研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市场需求分析、竞争分析和市场定位等概念。同时,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特点和策略。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性决定了需要掌握相关的国际贸易、金融、市场营销等知识。这些知识将在实践中理解和分析国际经济和贸易问题提供重要基础。

1.2.2 技能

技能是指在实践中所具备的操作和执行能力。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需要构建的主要技能:数据分析能力:具备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掌握统计分析工具和软件,能够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相关的数据解读和分析;市场调研和分析能力:需要学会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包括市场需求、竞争情况和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掌握各种调研方法和工具,能够识别市场机会和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贸易谈判和合同管理:具备贸易谈判和合同管理的技能,了解贸易谈判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并具备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的能力;跨文化沟通和团队合作: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能够有效地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要求具备数据分析、市场调研和分析、贸易谈判和跨文化沟通等方面的技能,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

1.2.3 能力

能力指的是在实践中展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需要具备的主要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学生应该具备批判思维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他们需要具备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创新能力: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在实践中提出新的思路和创意,开拓创新的精神能够帮助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团队合作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团队项目,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地与团队成员合作,共同实现项目目标;领导能力:具备一定领导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并协调团队成员的工作,良好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并有效地实现团队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思维、解决问题、创新和团队合作等能力,将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

1.2.4 其他特性

除了知识、技能和能力外,其他特质包括学生的个性特点、价值观、情商和人际关系能力等。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学生需要具备以下特质:

跨文化适应能力:具备跨文化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工作和交往环境,具备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并能够有效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和合作;社会责任意识:具备社会责任意识,意识到他们在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中的影响和责任,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责任项目,并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公益事业;沟通和人际关系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人际关系能力,能够与各种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良好的谈判和冲突管理能力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在合作中取得共赢的结果;自我管理能力:具备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管理压力,并保持良好的工作效率,自我激励、目标设定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求知的动力。学生如果有了阅读的兴趣,如同花香引来蜜蜂一样,自然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满足阅读欲望。然而,很多学生没有找到感兴趣的阅读物,老师、家长也没有注重兴趣唤醒。而语文教学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期在同一种教学模式下学习阅读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对于很多学生而言,语文学习本身又很枯燥,两者相加就更无法激发出学生对阅读学习的欲望了。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具备跨文化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意识、良好的沟通和人际关系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将有助于学生在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中取得成功并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问题

2.1 实践能力培养与教师鸿沟明显

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与教师之间却存在明显鸿沟,具体表现:(1)教师队伍缺乏实践经验[3]。高校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招聘以理论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为主,教师自身的优势主要以理论研究著称,鲜有教师以业界实际工作经验著称,导致教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力不从心。(2)教师教学手段、培养模式单一[4]。主要表现为,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传统理论为重点、以相关案例分析为主要手段、以国内国贸行业信息为主要途径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老化、僵化的问题导致教师在进行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实践指导不足、实例教学不足以及对行业动态的了解不及时。

2.2 实践能力培养与理论脱节

实践与理论脱节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一个突出的问题[5]。在课堂中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但在实践中往往面临理论知识无法直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挑战。这种脱节导致难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原因可能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匹配。课程设计中缺乏真实案例和实践项目的引入,学生无法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于侧重理论讲解,而缺乏对实践的引导和讨论,难以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2.3 实践能力培养与行业发展不匹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需要与实际行业对接,以便了解和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然而,一些学校缺乏与行业合作的渠道和机制,导致无法接触到实际的商业活动和经济交流。此外,在高校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经典理论还是占主导地位,缺乏紧跟时代和行业发展的新兴、前沿理论,使得国际经济由于贸易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与行业发展适配之间存在一定的"窗口期"[6]。缺乏行业对接使得对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实际运作机制了解不足,缺乏与行业从业者交流的机会,无法获取来自实践经验的启发和指导,限制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未来就业方向和职业发展路径的认知。

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3.1 指导培养高素质人才

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发展与国家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专业人才需具备宏观经济思维、战略决策能力和全球化视野。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通过思政教育,学生将培养出勤奋好学、勇于创新、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品质,为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2 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

3.3 培养专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关注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和经济问题,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伦理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伦理问题,培养他们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这种培养将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维护社会正义,并在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发挥积极的影响力。

4 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能力多维度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4.1 促进学科综合能力培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关系等。单一的学科知识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构建多维度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可以促进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发展,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更好地理解经济与贸易问题的多方面因素,并能够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跨国企业、国际组织或政府部门等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胜任。

4.2 满足复杂的市场需求

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雇主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传统的学术知识传授模式难以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所需的技能和经验。通过构建多维度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在真实的经济与贸易环境中接触到实际问题和挑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这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对具备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就业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5 课程思政下基于KSAO模型多维培养模式构建的对策建议

5.1 知识培养:构建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针对课程思政中的知识培养,建议构建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这需要教师深入分析学科的基础知识结构和前沿领域,明确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将知识分解为不同的模块,并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同时,要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和跨学科的联系,促使形成全局观和系统思维。此外,引入实践案例分析、问题导向和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5.2 技能培养:提供实践机会和问题解决能力训练

技能是学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和问题解决能力训练,比如通过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此外,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是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小组项目、团队合作训练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的发展。为避免国际经济与贸易技能培养模式与实际企业、市场脱节的问题,提升知名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参与度,对人才培养的问题环节进行及时诊断,指定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8]。

5.3 能力培养:注重综合素质与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

除了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也是基于KSAO模型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在课程思政中,应注重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思维、领导能力等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来实现。此外,职业发展能力包括职业规划、就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习经验和国际交流等方式进行培养,以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5.4 其他特质培养:注重学生的自我认知和终身学习能力

KSAO模型中的其他特质是指学生的个性特点、自我认知和终身学习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制定多维度培养模式时,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重视学生对国际经济历史和现实问题的不同视野,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理解中国。同时,在课程思政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终身学习能力[8]。自我认知可以通过心理辅导、自我评价和反思等方式进行培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劣势,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终身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可以通过开设学习方法课程、培养学术研究兴趣和开展科研项目等方式来实现。

猜你喜欢
贸易思政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思政课“需求侧”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