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视角下的烟台滨海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2023-04-19 22:19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公共设施滨海烟台

刘 健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 烟台 264670)

公共设施的首要作用是满足城市的基本需求,在时代发展过程中,也扮演着承载城市文化的角色,成为宣传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现代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大多数城市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风俗习俗、人文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展现。

1 城市公共设施概述

公共设施从广义上讲,是指供人们进行公共活动时使用的非排他性的公共用具,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设施是指公共场所提供给人们使用的休闲设施,属于狭义说法。国外公共空间和配套公共设施的发展起步较早,在设计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1.1 城市公共设施概念

“公共设施”一词最早诞生于欧洲,英文名“Street Furniture”,直译是“街道家具”,德文翻译为“街道设施”,法国称为“城市家具”“城市组件”,学术界还存在“城市配置”“园林设施”等称谓。在欧洲城市设计师罗布·克里尔(Rob Krier)看来,市民能接触并有感知的室外设施就是城市公共设施,这类设施具有特定的形状并体现美学价值,完全公共设施和内部应用半公共设施都包含在内[1]。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街道、广场、公共草坪等公共空间,城市景观以及为人们提供的功能性设施等都属于城市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具有服务大众的功能,其中不仅包括山体、树林、草地、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还包括公园、广场、道路、停车场等人工环境。可以说,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日常交往和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开放性场所,也是城市中最具活力、最易记忆、最易识别的公共设施,更是直接与人交互的媒介,是城市居民进行社会生活的场所,是城市生活的实质载体和魅力源泉。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功能多样化、形态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只有适应不同的需求设计建设,才能为使用者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

一般来说,城市景观是城市各种物质形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通过人感知后的视觉形象。景观设计是指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设计,包括自然和人文要素,使得各种建筑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人们生产生活更方便、更舒适,并能提高城市整体的艺术价值。同时,景观也是一个具有时间属性的历史积淀,它是由人类和其他动植物共同作用形成的。当今的景观设计概念,已经发展到生态环境、哲学美学、园林建筑、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

1.2 城市公共设施分类

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公共设施有很多种,从使用功能角度出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休闲类。设置于广场、街道、小区、公园等场所的凉亭、座椅等。(2)信息类。常见的有多媒体信息终端、道路指示牌、报刊亭、电话亭、建筑物铭牌等。(3)交通类。公路、铁路、通行指示标识、公交站点、停车场、道路护栏等。(4)卫生类。公共洗手池、饮水机、厕所、垃圾桶等。(5)管理类。供热、供水、供气、供电、消防设施等。(6)商业类。应用于商业服务的辅助性公共设施。(7)游乐类。供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滑梯、秋千,大人们健身的各种器材,观赏游玩的城市雕塑等。(8)照明类。形式多样的路灯、航道灯、广场彩灯、公共场所的照明灯等。(9)无障碍类。专门为老弱病残、妇女儿童而设计的,如城市道路两旁的盲道、地铁站的轮椅坡道、公共卫生间的残疾人专用马桶等[2]。

2 烟台地域文化资源

烟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明朝时期,为加强海防警示,在芝罘筑狼烟墩台,点燃狼烟作为倭寇入侵的信号,因此又称“狼烟台”,烟台由此得名。烟台地处胶东半岛中部,扼守渤海、黄海之门户,与辽东半岛及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具有非常优越的区位优势,历经几千年齐鲁文化、儒家思想的滋润,烟台人民创造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近代以来,遭受西方殖民文化的侵蚀,两种不同的文化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逐渐形成了烟台特有的地域文化。

2.1 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

自古以来,烟台就处于海上交通的枢纽位置,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随着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烟台地区的海洋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外来文化不断流入,与本地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当地较为封闭的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得到了创新和发展,逐渐形成了滨海地区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

2.2 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

(1)史前文化。在距今约7 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环渤海地带发生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地壳变化,引发了有史以来最后一次海浸海退,形成了与半岛大陆直接相连的芝罘湾,这就是烟台市的中心城区-芝罘区,胶东古代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辉煌的胶东史前文化。

(2)齐文化。据《史记》记载,烟台古时为东夷或莱夷族地,夏商以来,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对这里的统治。夏朝时,全国分为九州,烟台属青州之地,夏王寒浞封自己的儿子于过,称过国,这是烟台最早的封国建制。商朝时设莱侯国,西周初又建立了都城在归城的莱子国,后被齐国所灭,被称为东莱之地。从地理位置来看,烟台所处的东部齐国有着广阔的海岸线,海上交流频繁,形成了具有海洋特色的齐文化。在齐鲁大地上,东部的齐国和西部的鲁国虽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思想,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地域文化不断趋同。

2.3 富有仙意的道教文化

胶东半岛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道教中全真派的重要发源地,道教主张羽化飞仙、清静无为的精神追求。胶东人民长期以海为生,性格豪爽直率,向往自然之道,追求朴素人性,逐渐形成了质朴含蓄、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在很长一段时期,道教思想在胶东地区的传播发展,影响了烟台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也必然影响着烟台地域文化的发展。道教在烟台有大量的道观建筑,造型精美、古朴大方,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朴实含蓄的思想理念。

2.4 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

在烟台众多的民俗瑰宝中,胶东大鼓、海阳大秧歌、蓝关戏、长岛渔号、渔灯节、八仙传说、胶东全真道教音乐、八卦鼓舞、螳螂拳、莱州草编、掖县滑石雕刻、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烟台剪纸等13项烟台民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5 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

近代是烟台建筑文化发展的成熟期,形成了以中式为主、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简洁流畅、富于变化,其共性与个性并存的房屋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建筑屋式、建筑结构、建筑用材、建筑装饰和建筑色彩等方面,充分体现了烟台历史文化、开埠文化、地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发展变化。烟台主要有三大经典建筑:“四合院”,典型代表为牟氏庄园--北方最大的地主庄园;“小洋楼”,集中体现在朝阳街外国使领馆建筑;“海草房”,以晒干后的海草为材料苫盖屋顶,以较厚的石块堆砌成墙壁,冬季保暖,夏季隔热。

3 烟台滨海公共设施的设计原则

公共设施是一个城市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信息的特殊表现形式,也是城市公共景观的基本元素。成功的设计案例是将公共设施的功能性、美观性、环保性和独特的文化性巧妙结合起来,在满足市民及游客各种需求的同时,潜移默化传递自身的文化信号。比如,成都市区的宽窄巷子,无论是路标、路灯、指示牌、休息座椅,还是垃圾桶、卫生间都被巧妙地与巴蜀文化融合在一起,设计有共性也有个性,既现代又古典。烟台滨海地区公共设施的设计与应用,不仅要满足人们对现代城市功能的需要,也要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做到既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客观条件和功能效果,也将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融于设计之中。具体地说,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 整体性原则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或多或少会与其他事物存在联系。因此,任何一个公共设施都不是以个体形式存在,必定处于空间整体环境之中,与其他因素发生联系。烟台滨海公共设施设计建设,必须要把握好地域文化、整体环境的“融”与“合”,才能实现滨海空间的和谐统一,达到公共设施与地域文化“天人合一”的境界。

3.2 舒适性原则

一个城市文明水平的高低,在公共设施建设上体现得十分突出。也就是说,公共设施的建设可以反映一个城市是否真正注重人文关怀,是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也是衡量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准。正是基于这个观点,烟台滨海公共设施建设,应当以舒适性作为首要原则,把满足人们游憩需求作为设计的核心理念,在游憩需求方面,满足游客进行游憩活动的目的、时空需求、游憩偏好、需求特征等内容[3],游憩供给则要提供游憩空间要素、游憩产品、游憩线路、游憩配套设施和游憩体验等,以平衡游憩活动的供需关系[4]。

3.3 文化性原则

当我们谈到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城市的时候,每个人都能说出这些城市的显著特点,这就是城市地域文化产生的强大效果。在进行烟台公共设施设计时,要对烟台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分析,提炼出最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应用到设计中,使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比如,北京作为首都和历史古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公共设施的设计与地域文化结合得很好,北京前门大街道路两旁的“拨浪鼓”路灯就是很好的例证。拨浪鼓是北京古时候商贩在集市上叫卖的工具,也是传统的玩具,现在将“拨浪鼓”的形式运用到路灯之上,矗立在前门大街的两侧,体现了典型的北京地域文化。

3.4 生态性原则

城市的生态环境对公共设施建设有着重要影响,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是公共设施的材料、色彩等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我国南方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空气潮湿,塑料和不锈钢等材质,通常会成为城市公共设施的首选材料。烟台是典型温带季风性海洋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公共设施的选材受海洋气候的影响较大,因此要选择耐腐蚀、不退色的材料,如本地盛产的石材。颜色可选择海天一色的蓝色等,更能体现烟台滨海城市的特色。

3.5 可持续原则

城市公共设施的可持续主要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可持续性。公共设施的建设使用是一个长期过程,要以发展和开放的眼光进行规划设计,大型公共设施至少要保持50年甚至100年不落后,不可短视,否则既浪费资源和资金,又对城市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比如养马岛环岛路在设计上就存在很大弊端,整个环岛路只有双向两车道,前几年,养马岛因抖音视频而成为网红打卡景点,进岛的车,从桥头堵到桥尾,被网友笑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你已经到了养马岛的大桥上,你却进不了岛。”

4 烟台滨海公共设施的地域性表达方式

一座城市在设计公共设施前,首先要对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人文环境、风俗习惯等做深入细致调研,并进行专业化分析,将城市文化提炼出特有的元素和符号,应用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从而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品质、文化内涵。

4.1 坚持海天一色的设计理念

烟台滨海地区公共设施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沿海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比如路灯、交通站牌、交通亭等公共设施的设计,色彩上选择大海和蓝天的颜色,同时搭配白云的色彩;路灯的设计在造型上以海鸥为原型,灯盘尤如海鸥张开的翅膀,展翅飞翔;公交站亭整体设计风格应简单明了,主色调为蓝色,站亭顶棚可采用白色调,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等等。滨海一线的城市公共设施,以天、海、白云、海洋动物等为基本设计元素,能够充分展示海滨城市的独特魅力,使整个滨海观光带形成了海天一色、天人合一的完美景观。

4.2 坚持生态环保的设计风格

烟台石材资源丰富,莱州是全国有名的石材产地之一。烟台滨海地区休闲类公共设施的设计,按照生态保护的原则,应该就地取材,尽量采用石材作为生产原料,设计造型也应主要以海洋生物为体裁。例如在滨海广场的设计中,以海豚、海獅、海豹等海洋动物为图案雕塑的石椅,以扇贝为造型的座椅等,都给人一种能置身海洋空间的美好享受,在旅游休闲的同时,既享受到大海美丽的景色,又可近身接触到“海洋生物”。这种设计风格,可以使成年人心态回归年轻,又可以让儿童们了解海洋文化,激发他们探索海洋的兴趣。

4.3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

公共设施的设计建设要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建设“休闲烟台”的旅游配套设施。比如,在重点路段建设安装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休闲座椅、遮阳凉亭、报时钟表、巨型温度计、风向仪、便民服务亭、景区指示图标、雕塑小品等;在海水浴场为游客免费提供脚沙冲水装置,增设指纹式存包柜,方便游客亲海近海;建设滨海路彩色休闲慢行步道、自行车专用道;主要景点设停车场、私家车露营地、驴友帐篷宿营地等;在海水浴场相邻地段,规划建设平民海鲜大排档、购物、娱乐一条街,方便游客就近消费。

4.4 坚持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

海草房作为胶东地区特有的民风民俗,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广泛应用。比如在海滨景区景观建筑建设中,以石为墙,海草为顶,夏季屋外高温炎热,屋内凉爽如春,冬季屋外寒风凛冽,屋内温暖如初,既可以作为游客避暑乘凉、躲避严寒的好去处,又展现了烟台滨海地区悠久的民俗文化特点,成为滨海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滨海旅游景区凉亭、咖啡馆、休息室的设计中,也可以选择搭建海草亭子,立柱采用防潮木材,亭盖选择特有的海草资源,外观古朴厚拙,既有海洋原生态风格,又充分融入地方民俗特色。炎热的夏季,海草具有极好的遮阳功能,打开玻璃幕墙,海风徐徐吹来,凉爽之极,可以使游客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猜你喜欢
公共设施滨海烟台
城市公共设施中的交互设计应用探究
公共设施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滨海白首乌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滨海顶层公寓
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岳滨海 藏石欣赏
韩国城市公共设施中的现代“兴文化”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