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原
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积极互动、共同参与幼儿教育过程,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育主要是幼儿园的责任,家庭只需要提供生活照顾。然而,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幼儿园和家庭都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场所,幼教工作者和家长需要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以实现幼儿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幼儿教育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多样化的,不仅包括认知发展,还包括情感、社会、身体等方面。这就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活动,实施家园共育,以满足幼儿需求。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家园共育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但长期以来,许多幼儿园实施封闭式管理,缺乏家园共育的经验。同时,一些幼儿家长并不重视家庭教育,更不知如何参与家园共育。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和推进家园共育的措施与策略。
家园共育对于幼儿成长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应该更加重视和推动家园共育,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和学前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家园共育强调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参与,双方共同关注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身体等方面的发展,从而实现幼儿全面发展。
二是强化家庭教育功能。通过家园共育,可以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参与度,让家长更加重视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提升教育质量。家园共育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的教育过程。家长是幼儿最主要的教育者,他们的参与和支持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家长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幼儿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家园共育可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在家庭环境中,教育者更加关注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这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其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四是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家园共育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让家长和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的需求,提供更加适宜的教育环境。
五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家园共育,幼儿可以在家庭和幼儿园两个环境中学习与人相处、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等,从而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六是增进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信任与支持。家园共育有助于增进双方的信任与支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幼儿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
家长和幼教工作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观念,教育理念不一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会使二者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产生分歧。这种理念上的差异容易导致家庭和幼儿园产生矛盾与摩擦。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增进理解和信任。家长和园所应密切合作,共同制订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并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程。
家长关注孩子的综合素养和人格培养,而幼儿园则更加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导致了家园共育中的分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幼儿园应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教育的整体目标中。同时,家长也应关注孩子的知识能力,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与幼儿园共同努力,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教师接受过专业学习和培训,掌握一定的教育知识、心理知识等,明晰教育中应注重兴趣培养,在实践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在与同伴、教师的接触中促进其社会性发展。而家庭教育往往是从成人的观点和立场出发,依靠个人经验培养幼儿,存在幼儿教育成人化现象,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目前的很多家园共育活动枯燥乏味、缺乏创新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例如,开展家校联合的主题活动,组织亲子阅读和亲子游戏等,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激发兴趣,增进亲子关系。
教师是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桥梁,承担着培养幼儿的责任。但是一些教师缺乏与家长有效沟通的能力,缺乏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关注,缺少创新教育方法的应用等,其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幼儿园应增加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同时,教师应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多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和幼儿园都是教育的重要场所,双方需要合作,以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具有互补性,各有优势和特点,实施家园共育需要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实现教育资源的互补。家长是家园共育的重要参与者,要提高其对幼儿教育的参与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此外,还要丰富家庭教育资源,家庭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持。
1.明确家园合作原则。明确家园合作原则是构建新型家园关系的基础,家庭和幼儿园应在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共同确定幼儿的教育方向和目标,为他们的成长提供统一的引导。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和联谊活动等形式,加强沟通交流,共同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共担教育重任。
2.双向交流,加强沟通。双向交流是构建新型家园关系的关键。家长和教师之间应有良好的沟通渠道,以便及时了解幼儿在家和幼儿园的情况。家长与教师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交流、分享幼儿的成长经历和问题。教师也可以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取得的进步。双方的交流是平等、互相尊重和建设性的,以促进理解和信任。家庭和幼儿园真正形成紧密合作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开设家园共育专栏。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开设家园共育专栏,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让家长了解并形成共识。二是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和课程安排,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是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图书等,为家庭教育提供参考和支持。四是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建议,包括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等,帮助家长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2.召开家长座谈会。园所每周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教师与家长开诚布公地交流互动,以便更好地了解幼儿情况、园所培养目标以及家长需求,从而高效地开展家园沟通、共育活动。
3.开展亲子游戏活动。游戏活动是构建亲密亲子关系、加强亲子互动的有效策略之一。此外,教师参与亲子活动有助于了解家长与幼儿的相处模式及教育方法,针对不同家庭可以给予相应的指导。与此同时,通过亲子互动与游戏形式的结合,能够提升幼儿活动体验、促进亲子感情,有助于实现现代家园共育新模式。充分挖掘家长资源,探索适合幼儿家庭亲子活动的内容。通过家长园地、讲座、家长课堂等渠道向家长宣传幼儿园丰富多彩的课程,帮助其正确认识游戏在幼儿教育及课程中的重要性。通过亲子玩具制作大赛、亲子游戏开放日及亲子游戏课程活动等,与家长共同形成三位一体的游戏化课程模式。
4.组织幼儿学习成果展览和汇报演出。亲子活动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重要互动环节,也是家长工作的一个亮点。家长在和孩子的游戏活动中体验亲情,如,家长们积极参与“四节”活动,春之声——快乐阅读节、夏之炫——缤纷艺术节、秋之蕴——经典文化节、冬之搏——阳光运动节,通过亲子自制图书、亲子讲故事、亲子同台表演、亲子时装秀、亲子童话剧表演、亲子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家长在互动互促、优势互补中共享成长之乐、教育之乐,在快乐的亲子活动中促进幼儿发展。
在每学期结束时,围绕幼儿在园的收获与成长,开展作品展览、汇报表演等,这既是家园沟通、合作的平台,也有助于家长直观地感受幼儿的成长与进步,并学习如何欣赏、评价幼儿作品等,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5.实施分层指导活动。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分层指导活动能够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支持,有利于发挥幼儿的潜能,提高教育效果。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家庭背景存在差异,分层指导活动能够充分考虑家庭教育的差异,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衔接。
教师是幼儿园的中坚力量,他们需要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以更好地施展教育才华。因此,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关怀和支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应设立专门的教师培训基地,组织专家授课,提供教学资源和教材。同时,幼儿园还应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学术交流,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学术能力,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家园共育取得了一定的作用与效果。优化家园共育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以使幼儿获得更好的教育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