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丽,吴成林
(广西民族大学,南宁 53000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为新时代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为开展基层治理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学界从不同领域和多维视角对乡村治理共同体进行了研究。郑永兰[1]从数字技术在乡村社会的应用,总结出乡村治理共同体是情感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以及责任共同体。廖慧勤[2]认为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是责任共担、行动共为、价值共通、情感共融、利益共享的共同体。郝园园[3]等认为乡村治理共同体是一种基于共同理想信念、价值目标而形成的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实践性特点的联合体。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乡村治理共同体加以界定。从宏观上来说,乡村治理共同体是集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技术等要素相互融合的共同体。从微观上来说,乡村治理共同体是乡镇党委、乡镇政府、村“两委”、村干部、乡贤以及普通村民等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乡村治理的联合体。
L 村隶属于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地处镇南边,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3 公里,距离思茅主城区18 公里,辖区面积231.72 平方公里,辖13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38户2479人,有脱贫户70户237人,低保户25 户40 人,乡村劳动力1587 人。设1个党总支,下设1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91名。
L 村产业发展业态丰富,主要从事茶叶种植、咖啡种植、蔬菜种植、渔业养殖等。其中以茶叶、咖啡为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该村有近20000亩茶园,每年茶叶产量高达2000吨,是思茅区重要的茶叶种植和加工生产基地,整个村辖区范围内有十余家以茶叶种植、加工为主的入驻企业,共有大小茶叶作坊38 家。该村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目前有机茶园认证转换面积6840亩,主导产品为有机茶品牌“锦裕”。沙坝田和老金田村民小组种植有小粒咖啡3000 余亩。以五里河为核心,周围有近800亩的渔业养殖基地。四丘田村民小组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种植面积200 余亩。2022 年,全村经济总产量达3700 万元,年人均纯收入1.7万元,村集体经济达26.6万元。
总体来说,L村地理位置优越,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毗邻,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同时,该村是茶马古道在普洱段的经由之地,是过去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村寨格局和居民住宅具有较强的古村落特征。作为茶马古道的途经之地,该村混居着汉族、苗族、彝族、佤族、哈尼族等多个民族,是典型的多民族共居村落。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L村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长足发展。但从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整体状况来看,L村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平衡和不充分现象,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治理体系的核心和领导力量,其建设成效对于能否实现“治理有效”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4]。然而,当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员队伍结构老化、党员综合素质不高、党员身份意识淡薄、服务群众意识不强等问题比较突出,导致党建引领乡村共同治理的能力不足,难以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领导核心作用。
1.党员队伍结构老化,综合素质不高
首先,党员队伍整体年龄偏大。据了解,L村大部分党员的年龄均在50 岁左右,他们思想观念守旧,工作热情普遍不高,带领乡亲们创业致富的本领不高。其次,党员队伍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偏低,整体的文化素养不高。在乡村治理与建设的过程中,大部分党员墨守成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习惯以传统经验处理事情,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对新问题、新情况的应对办法不多。最后,青年人才的外出与流失,导致发展年轻党员比较难,不能及时更新党组织队伍结构。因此,该村缺乏一个较高水平的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手段与方法创新不多,“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意识不高,难以有效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乡村治理。
2.党员身份意识较淡薄,服务群众意识不强
首先,党员日常管理不够规范,对党员同志的学习和培训力度不够。据访谈可知,L村党支部的“三会一课”“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和实践活动开展比较少,大部分党员“学习强国”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缺乏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导致大部分党员同志思想觉悟不高,身份意识淡化,服务群众的热情和意识不高。其次,对于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由于他们的流动性比较强,村党支部与他们的联系和交流比较少,他们不仅很少参与党支部活动,也不太关心农村的发展状况,最终对自身党员身份意识逐渐模糊,服务群众意识不强。因此,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核心力量不强,难以有效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也影响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乡土文化是凝聚乡村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精神基础。L村的民族文化和茶马古道文化是乡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伴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L村的民族文化正走向凋零,茶马古道文化也逐渐消逝,乡土文化的消逝导致乡村共同体意识不强。
1.民族文化的凋零
L村混居着苗族、彝族、佤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群体。据调研访谈可知,该村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是移民搬迁户,他们大都从周边市县的民族村落流入此地,主要以承包该村的茶地维持生计,大部分处于“人户分离”的状态,因此,这部分群体在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中被边缘化,他们几乎不关心也不参与乡村治理的各项活动。首先,由于他们长期介于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流动状态,他们的民族文化也伴随着人口的流动而逐渐淡化,对本民族的歌舞、服饰等民族文化逐渐失去兴趣,特别是年轻人不愿说自己的民族语言,不愿穿自己的民族服饰,甚至民族节日也在逐渐消失。其次,乡村建筑、村寨和居民住宅等整体建筑布局比较单一,设计风格比较简单,民族特色文化和地域风情等元素在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凸显不够。可见,伴随民族文化的淡化与逐渐凋零,民族文化信仰和民族符号失去了载体,使他们对居住的村落空间归属感不强,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意识不足。
2.茶马古道文化的消逝
普洱茶马古道,是一条因马帮驮运普洱茶而兴盛的古代商道,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更是一条展现世界文化遗产的长廊。普洱地区茶马古道分布最广、线路多。L村过去是茶马古道的途经之地,与中华普洱茶博览苑相邻,是过去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茶马古道文化和历史意义不可磨灭,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历史人文基础。但随着现代交通技术、工具、基础设施的发展,茶马古道遗迹逐渐消失,茶马古道和马帮文化精神的传承力度不够,以及茶产业的过度商业化导致茶马古道文化在逐渐走向消亡。乡土文化的消逝导致乡村文化建设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使个体对乡村社会的乡土记忆、乡土情感和认同感不足,不利于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构建。
乡土特色产业品牌建设和打造着眼于乡村产业振兴,贯穿乡土特色产业供给链全过程。从L村特色产品来看,主要以有机茶、小粒咖啡为主要特色产业,但当前该村的产业仍然停留在初级品牌建设阶段,产品的质量、品牌的标准以及知名度不高,产品的市场价格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有待提高,同时也是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之一。
1.乡村产业产品的附加值低
首先,当地茶企业规模呈现“小、散、弱”的状态,大部分企业各自为政,分散经营,标准不一,品牌混杂,生产厂家与茶商间无序竞争,对内相互制约,对外无竞争力。其次,主要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产品加工的技术含量低,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咖啡和茶叶的市场价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因此,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如何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如何提高农业产品的价格,打造好“一村一品”示范点,既是产业振兴的重点难点,又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影响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现实问题。
2.乡村产业品牌塑造力度不够
L村辖区范围内现有十余家以茶叶种植、加工为主的入驻企业。首先,在品牌塑造方面,L村茶叶还处在初级品牌阶段,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甚至一个企业的茶叶有几十个品牌,分散了宣传力量,无法发挥品牌优势。其次,缺少品牌建设、营销策划方面的专业人才,对产业品牌的定位、设计、传播、塑造缺乏整体性、创新性,导致产品的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够强,以及品牌创建缺乏地域文化特色,品牌效益发掘不充分。最后,乡村特色产业品牌的宣传推广渠道比较单一、投入资金不足,导致产品的知名度不高、品牌效应不强。乡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不仅影响着村民个人收入,同时也制约着乡村总体收入,最终导致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动力不足。
我国民族地区乡村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在运用信息化治理乡村方面还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以L 村为例,乡村治理的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治理效率低,治理成效不够理想。
1.数据平台共享信息不足,村务信息公开透明度不高
首先,村务公开不及时。通过对L村实地走访和调研,从村委会的宣传栏上可以看出公开的内容比较陈旧,尚未对近两年的村务进行及时更新与公开。其次,村务公开的内容不完整,宣传栏的内容比较少,很多宣传栏处于空缺状态,村民从宣传栏上获取的信息比较有限。最后,村务公开的形式比较单一,更多是以传统的手段进行公示,如张贴宣传单或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公示,通过相关网络媒介宣传信息比较少。因此,很多村务信息仅仅掌握在村干部手里,村民们无法及时准确获取更多信息,也无法对村务进行监督,有损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不利于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
2.乡村信息化人才缺乏,运用信息能力不足
首先,乡村信息化人才缺乏。乡村知识青年的流失,导致具备一定信息技术知识的仅为大学生村官和驻村第一书记,难以适应当前乡村治理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其次,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不足。无论是村民还是有多年治理经验的村干部,他们自身文化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缺乏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思想观念保守,大数据意识淡薄,对大数据运用于乡村治理的作用、意义缺乏深刻认识,习惯以传统的方式和经验解决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效能和水平。
面对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存在的现实困境,应当从强化党建引领、激活乡土文化、增强产业品牌效应和强化科技支撑等路径着手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引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领导核心,是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头雁”。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
1.优化农村党组织队伍结构,提高党员综合素质
首先,积极更新党组织队伍。引导和鼓励农村优秀青壮年加入党组织,适当增加农村入党积极分子的名额,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按期从积极分子中选拔符合条件的同志发展成为党员,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其次,注重老党员的学习和教育,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筑牢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核心队伍。
2.增强党员身份意识,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能力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构主要经由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和行动引领三条路径实现,三条路径彼此互嵌、相互耦合[5]。首先,加强思想引领,加强对党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素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村民树立乡村治理共同体理念,提升乡村治理的德治化水平。其次,加强组织引领,提升党的组织力,整合乡村治理主体的力量,凝聚乡村内部力量,铸牢乡村治理共同体意识。最后,加强行动引领,增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监督能力,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将乡村治理共同体的理念转化为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实践与经验。
乡村文化的基本属性就是乡土性,即乡土文化。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6]显然,乡土文化是乡村文化的“根”与“魂”,激发乡土文化是加强乡村振兴的灵魂和动力,是建设乡村文化共同体的基础。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激活乡土文化,重塑乡村文化共同体。
1.创新与发展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乡土文化不仅要继承与弘扬,更要与时俱进,注入时代内涵,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首先,积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如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通过开展相关活动,激发各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激发群众的文化认同。其次,将少数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将民族文化元素注入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布局,如赋予乡村建筑、娱乐场所、乡村景点等乡土文化的符号,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提升文化底蕴。
2.积极开发茶马古道文化资源,弘扬茶马古道文化精神
茶马古道文化孕育着“包容、开放、团结”精神。L村具有浓厚的茶马古道文化,要深入挖掘乡村茶文化,如将茶马古道文化、马帮文化注入L村的乡村旅游和产业品牌的建设中。首先,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茶文化体验项目,如建设茶文化广场、乡村娱乐茶室、乡村度假酒店与客栈等。其次,通过举办茶文化活动,如茶品鉴、茶知识竞赛等,激发茶马古道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弘扬茶马古道文化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由此可见,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从长期发展来看,要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壮大利益共享的产业共同体,必须立足乡村产业品牌的打造,做好“一村一品”,树立产业品牌意识,增强产业品牌效应。
1.树立产业品牌意识
首先,提升产品的质量,实现产业的升级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投入力度,提升乡村特色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其次,找准品牌定位。将乡村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业相结合,利用特色产业的优势开发旅游业,如可以利用茶叶和咖啡的资源优势打造“茶叶庄园”和“咖啡庄园”,将L村的有机茶和小粒咖啡作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打造以有机茶为主的特色旅游商品,以特色种植养殖农副业为主的旅游商品,以传统农耕文化和创意文化为核心的个性化、高端化乡村文化旅游产品。
2.增强产业品牌效应
首先,注重品牌创新,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将品牌注入地域文化特色,增强品牌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其次,做好品牌宣传工作,扩大品牌知名度。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网络途径扩大宣传覆盖面,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增强市场竞争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乡村社会开拓了新的空间,即数字空间。数字空间作为乡村治理空间的延伸,可以有效消除村民间的疏离感与陌生感,使村民逐步从“私人领域”转向“公共领域”[7]。因此,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依托“互联网+”建构乡村信息共同体,促进乡村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有助于推动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
1.搭建政务服务平台,促进村务信息公开透明
首先,建立乡村电子政务平台,整合并加强村务公开、农产品市场信息、外出务工信息咨询,提升乡村治理的透明度、公信力。其次,依托“互联网+”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QQ 群、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建立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新渠道,使村民能够及时掌握和反馈信息,有效促进村民之间以及村民与村干部的相互沟通,从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跑腿”,弥补村小组之间交往有限、交流困难等问题,构建便民利民的乡村信息共同体。
2.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根据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科学制定乡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注重培育智慧广电乡村建设人才。如培训农民主播、帮扶达人、电商直播网红等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乡村传统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等,提高他们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其次,大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把生产、加工、流通、管理、服务和消费等各环节连在一起,实现产品相通、信息相通、服务相通、利益共享,打造“互联网+”乡村信息共同体。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工作成效不仅反映着我国基层治理的发展状况,还映射着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建设乡村治理共同体既是基层治理的创新手段,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现实所需。L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既面临着与其他乡村同样的困境,又面临着自身的特殊性和民族性困境。因此,探索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建设路径,有助于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推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