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婷婷
(安徽艺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所谓“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也。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1]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体现在处世之道、价值导向、精神气质以及生存发展理念之中,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对于我们赓续千年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完整,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有助于我们读懂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古老国度的现实逻辑。连续性表现在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最具代表性的则是文字、历史书写和元典传承。
“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人先天注定要说话,也是对的。但这完全是由于他不只出生在自然界里,同时也出生在社会怀抱之中,而社会一定会,大概一定会,领导他走向社会传统。没有了社会,如果他还能活下去的话,无疑他还会学走路。但也同样可以肯定,他永远不会说话,就是说,不会按照某一社会的传统体系来表达意思。”[2]爱德华·萨丕尔在其著作的引论中,比较行走和说话这两个人类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无非是要强调,语言是一种文化功能,而不是一种生物遗传功能。“凡是在精神力量没有得到类似这样的显示,或者其显示由于条件不利而受到压抑的地方,杰出的天才一旦在其自然进程中受到束缚,就无法再创建任何伟大的新生事物。”[3]——这一精神力量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语言”,语言作为“特殊精神力量”,其影响涵盖了文明、文化和教养。文字既是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础,还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全世界各民族创造的文字,不外乎表形、表意、表音三种类型;汉字作为至今唯一使用的古老表意文字体系,与中华文明协同发展、相互成就。“汉字不断,中华文明才会绵延不绝;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从根本上保障了汉字的持续和稳定。”[4]可以说,连续性作为中华文明最突出特性之一,其根基就在汉字。
借助于汉字书写,我国很早就形成了“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史官制度,官修之外亦多私撰,由此产生了从《春秋三传》到《国语》《战国策》,从《史记》到《清史稿》,从《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到《资治通鉴》,以及几乎覆盖所有区域的方志等,从区域史到专题史,从断代史到通史,从纪传体到记事本末体,体裁形形色色,内容方方面面,甚至形成了“中华史学文化圈”,[5]不仅为我们构建起丰富的历史资料库,而且见证着中华文明绵延不缀的连续性。
中华文明中“人文”气象博大,20 世纪 80 年代,夏鼐先生就曾在其名著《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提出过“文明三要素”即城市、文字、冶炼金属。事实上,黄河长江文明孕育的华夏科技成就早就在各个领域引领风骚数千年。数学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科学知识技术之一,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中国,现在可考最早的《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都是成书于公元前,并且流传至今。汉唐以降至宋元,历代都有算书出现,数学家们或注解前人的著作,提出新的见解,或另创新说,圆周率、珠算、“十二平均律”等等的发明,不但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更影响到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
《考工记》中所记载的:“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参分其金则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6]1097-1098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的经验性科学总结,表明当时中国已认识到合金成分与青铜的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并已定量地控制铜锡的配比,以得到性能各异,适于不同用途的青铜合金,后世将此技术传承发展,一直到现代冶金技术的出现。冶炼技术,包括水利、农作物种植、动植物养殖等等关系到人们生存发展的技术的传承延续,都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变革是中国的历史常态。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7]470-4711918 年,在中国学习西方的多次实践均告失败、中国的先进人士陷于不知路在何方的彷徨和苦闷之际,李大钊敏锐地发现,中国的未来必须跳出固守传统、照搬西方的窠臼,走第三新文明的新方向。他说:“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8]70年后,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的红手印,开启了中国农村产权制度的“两权分离”;新时代的今天,小岗村产权制度的“三权分离”改革依然在继续。
伟大的文明能够连续不断、历久弥新,唯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一切创新必须以德为本、以民为本。中国北方冬天寒冷,蔬菜很难生长,这不免影响到改善饮食、均衡营养、保健养生,因此通过制备人工温室,实现转季节培育,这项技术我们很早就掌握了,但由于消耗过大,不利于引导社会风尚,所以即便皇亲贵族也会受到批评。《汉书》记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召)信臣以为此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9]3643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经过易州(今河北易县),司马陈元璹“使民于地室蓄火种蔬而进之”,“上恶其谄,免元璹官”。[10]6231
进步和创新与闭门造车、故步自封是绝缘的,开放、交流、互鉴是文明不断进步和创新的前提。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始终在不断创新和进步中,农业生产中耒耜、石犁、青铜犁、铁犁、直辕犁、曲辕犁的更新换代,见证着农业技术进步与生产力的提高;《氾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敷农书》《王祯农书》《农政全书》被尊为中国古代五大农书,《齐民要术》更被推崇为“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岂止农业,我国古代所取得的科技成就涵盖了现代科技技术的各个分支,从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以及医学等学科,到建筑、冶金、纺织、机械、造船、航海、造纸、印刷、陶瓷等技术领域,无不成就斐然。但我们既没有“垄断”,也没有“自负”,而是在与世界分享、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唐代鉴真东渡日本,明代郑和下西洋,一面带去我们的文明成果,推动当地技术进步,造福当地百姓,一面也开辟了我们吸收外来文明的途径,让我们在交流互鉴中持续创新发展。明清以降,在西方的科学技术,诸如医学、数学、物理、化学等不断传入我国的情况下,清初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鼎以“去中西之见,以平心观理”态度,致力于阐发西学要旨,弘扬中学精华,实践中西之学的“会通”,促进了我国近代数学的发展和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11]313追古思今,唯有创新才是一切文明得以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中华民族历经各种磨难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能够赓续传承至今,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其根本。
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植根于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各民族统一多元、团结集中,是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而成,其共同的基础是强大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蕴藏在自古以来的实践传承之中,熔铸成血脉里的家国情怀。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铸就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
我国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统一性特征在多元一体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几千年来积淀成的历史观和伦理观,通过不断交流融合,形成了中华文化和政治上突出的统一性,这是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重要基础。[12]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既各具特点,又相互区别,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文化的“多元”与“一体”统一于我国文化和文明发展史,形成中华文明独特的精气神;“大一统”也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底色和绝对信仰。
秦朝实现“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大一统”的发展历程。秦汉推行郡县制,以此管理广大国土,此举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历史发展趋势,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推动汉唐文明的高度繁荣和多民族融合。秦汉以后,历经几次民族大融合,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此后特别是元明清时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历史上,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各朝代都因时因势采取各种有效举措。如元朝建立后,完成了大漠塞外与中土农耕区连为一体的政治统一,民族实现融汇,并设宣政院管理西藏。清朝通过理藩院统辖、盟旗制等制度,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基不断强化。清中后期,儒学逐渐成为主导文化,藏传佛教又成为沟通藏、蒙两族的另一文化纽带,强化了文化融合,实现了国家发展进步。[13]
文化认同不仅建立在共同的语言、文字、历史、传统、习俗等方面,更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方面。中华民族崇尚忠孝仁义、礼法和谐、天人合一等理念,欣赏山水画、诗词歌赋、戏曲音乐等艺术,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21世纪的今天,遍布海外的游子依然有寻根祭祖的传统,每年祭祀黄帝大典,都有来自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齐聚膜拜。妈祖和公关信仰是民间文化认同的重要表征。民间对妈祖仁爱、对关公忠义的认可,既是积极的价值追求,更是重要的凝聚纽带。正是这种深厚的文化认同,使得中华民族在历史上能够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现代能够实现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4]
一部中华文明史实际上就是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讲的 “多元一体 ”的历史。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上,各民族人民之间互动频繁,各个民族的先民们在交流融合中,并肩携手、披荆斩棘,开发建设万里山河,并始终维护着统一、反对分裂,从而形成多元统一的中华民族历史。
中华文明具有以“和合”为理念,追求人类真情、真性的过程,即以符合大众普遍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为追求。“和,相应也。”(《说文解字》)“和”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本义是和谐、协调的意思,寓意是渴望安定、平和、幸福生活的普遍愿望。一个“和”字,反映出中华文明赓续千年的本质所在。[15]
中国文化具有的包容性,是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基础,但是超越了地域、乡土、血缘世袭、宗教信仰等局限性,用多元文化代替单一文化,最终是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中国佛教文化即是非常好的例证,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不断演化融合,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中国本土道教文化相互融合,发展成为中国的佛教文化。这种文化的融合发展对中国人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习俗礼仪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变成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中华文化何以能在历史长河的涤荡中延续至今,“整体观”表征了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思维,“天人合一”凸显了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品格,“德性精神”撰写了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历史。音乐、绘画、文学等不断吸收外来影响,融合创新发展,最终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文明,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发展繁荣提供了丰厚滋养。
中国开放包容的文化历史悠久,事实证明,中华文化德性精神中所蕴含的包容性,体现出人性中的善与正义,是中华文明特有的人文光辉。现代中华文明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开放包容并蓄的传统,为世界各国交往和交流提供了一种范式。这种范式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文化对立,而是坚持以平等、公正、正义与和谐为原则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涵盖的主权平等、对话协商、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发展等理念都是包容性世界秩序的具体内涵。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容性世界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和为贵”活化了中华文化包容性的传统,“协和万邦”蕴含了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终极追求。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不是任何一种文明独步天下就能把全球治理好的时代,中华文明的包容性证明,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甚至冲突的存在,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动力。当各国面对问题和矛盾时,需要以包容的心态,积极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点,从而化解矛盾,解决冲突。[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支撑着中华民族过去几千年的发展,同样也能够为当前和未来中国的发展提供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的高度,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必将在“第二个结合中”得以实现。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在古汉语中,有非常多的关于维护和平、防止战乱的阐述,“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孔子家语·致思》),“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淮南子·原道训》)。追求秩序、稳定内敛、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长久发展中自然积淀出的文化性格和民族传统,这种性格和传统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生长在中国人民的基因里。和平基因在中国始终是“显性基因”而不是“隐性基因”,始终处于主导地位。[17]即便是历代封建王朝,秉承的也都是“以耕读为本”而不是“以暴力为本”的基本国策。这主要缘于我们自古以来就祈求和平、合作、和谐,天下和平的思维方式,已经深深扎根在古老文明传统之中;中华文明讲“和为贵 ”,强调“兼容并包”“和而不同”,这些特质已经成为民族生生不息的文明血脉。[18]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有过一段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苦难历史,但中国人民一方面奋起反抗,捍卫家国,守护文明,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最终赢得了反抗侵略、争取独立的伟大胜利;另一方面中国人民并不因此而欺负、压迫、奴役其他国家人民,相反,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奉为准则。抱德炀和、海晏河清是中华文明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优秀的中华文化孕育出的中华文明强调合作,注重和平、和谐。和平性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持续追求,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民族的特性。21世纪的今天,中华文明能够为世界的和平贡献自己的智慧,中国人民也能够为维护世界和平奉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仅源于多灾多难、饱受欺凌的历史伤痛,也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国自身的内生性文明需求所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告诉我们,21世纪的今天,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涉及到国际关系问题时,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个悠久的文明,更懂得复兴的意义;一个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更渴望复兴的荣光。深入学习、分析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丰富内涵,对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优秀文明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