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云亭中心幼儿园 王梦熊
在开展户外混龄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自主选择的游戏区域分布于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如何充分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于是“户外混龄游戏手册”应运而生。我们以“户外混龄游戏手册”为研究载体,通过游戏记录与幼儿进行对话,进而更加全面地掌握幼儿户外混龄游戏的实际情况,更加精准地解读幼儿的行为。如此,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支持幼儿的混龄游戏,全面提升幼儿户外混龄游戏的质量,使得户外混龄游戏真正成为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土壤”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助推力。
以下是某大班幼儿的“户外混龄游戏手册”(共39份):
1.画面描述法
表1.幼儿户外混龄游戏手册解读
从幼儿的游戏手册画面上来看,他们都画出了自己在游戏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除1名幼儿外,其他幼儿的画面中均能解读到“人物、地点、事件”三个基本要素,说明幼儿已经具备用图画来表现事物或故事的能力,具有初步的书面表达技能。而对于游戏时间,只有3名幼儿进行了记录,且1名幼儿出现了差错,说明幼儿运用文字符号的能力有所欠缺。
幼儿在进行此次游戏手册表征时,均在完成了基础线条后再进行涂色,色彩搭配合理,使得表征作品的画面看起来更有美感,但一些幼儿在整个表征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较长。而大班幼儿应开始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注重效率,为升入小学做好准备。
2.言语叙述法
在解读幼儿的“户外混龄游戏手册”时,光靠教师的“与画对话”是不够的,还应听听幼儿对自己的表征作品的解释和说明,这就是言语叙述法。本案例中,教师结合幼儿的言语表征获取了更多信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幼儿在言语叙述时说:“今天我和亮亮、橙橙玩了,我们一起玩了……”“我和鑫鑫、皓皓、洋洋玩了……”(这些同伴大部分都是本班的)这说明幼儿在混龄游戏中很少与不同年龄段幼儿甚至是同龄其他班的幼儿共同游戏,偏离了混龄游戏的宗旨和目的。而幼儿在表述“朋友走了我很难过”“弟弟爬平衡木时有点害怕”这些心理行为时,其实他们在表情上是有所体现的,但作品画面中却没有,说明大班幼儿对人物的表征不够形象、生动。
3.图表分析法
图表是“数据可视化”的常用手段,图表分析法是利用统计图表形式显示某种现象的情况,并从各方面比较、分析和研究现象的量的变化及其规律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在解读大班幼儿户外混龄游戏手册时,教师可以筛选其中的重要信息,以图表的形式对可视化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快速解读幼儿的画中话。
⑴采用饼图进行分析:饼图能够直观反映某个部分占整体的比重,采用饼图解读大班幼儿“户外混龄游戏手册”,可以让教师通过百分比及色块差异了解幼儿表征内容记录的准确性。
图1.天气情况的准确性
图2.游戏内容的准确性
本案例中,从幼儿表征的内容上看,有20名幼儿在画面中画出了天气情况,其中阴天(多云)5人、晴天13人、雨天2人。而当天开展混龄游戏时的天气情况是阴转多云,所以,正确表征天气情况的幼儿仅占25%,75%的幼儿表征出现偏差。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关注不够,只顾着玩,没有注意天气情况;二是幼儿表征的随意性较大,其中出现表征错误的幼儿中还有画三个太阳的;三是受绘画的思维定式影响,幼儿习惯于画画的时候在画面中添画太阳、云朵。而在幼儿结合手册内容进行言语叙述时,教师发现有1名幼儿的游戏内容是混龄区域中没有的,其表征不准确,使得游戏记录缺乏真实性,不能作为评价的参考数据。
⑵采用柱状图进行分析:柱状图是最常见也最容易解读的图表,它利用柱子的高度反映数据的差异,辨识效果非常好。采用柱状图解读大班幼儿“户外混龄游戏手册”,可以让教师一眼看出大班幼儿表征内容的差异性。
本案例中,经过对游戏手册人物细节的解读,教师发现大部分幼儿都是“思维定式型”人物,即表征作品中的人物动作单一且无表情,说明大班幼儿没有结合实际游戏的动作、面部表情、心理活动来进行表征,人物动作多以正面形象、左右两只手张开来表现。在表征过程中,既注重动作又注重表情的幼儿只有2名,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在表征人物时缺乏对细节的描述,使得表征内容不够丰富。
图3.人物动作及表情差异
图4.幼儿的社会交往
通过对大班幼儿游戏手册的画面解读,教师可以从柱形图上直观地看出幼儿在混龄游戏过程中的社会交往情况——绝大多数幼儿能与他人进行交往、游戏,而有5名幼儿的画面是独自游戏,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幼儿印象最深刻的事是独自玩耍。进一步分析这5名独自玩耍的幼儿的表征内容,教师发现有3幅是在小农场中,这也侧面反映出在小农场活动中幼儿缺乏交往机会。
⑶采用其他图表进行分析:除了本案例中采用的柱形图、饼图,还可以采用折线图、散点图等图表进行数据分析。例如,要想了解户外混龄游戏中某区域或材料的受欢迎程度与幼儿的互动性,教师可以采用折线图分析多次游戏的状况,了解其在不同时间的趋势,便于教师对区域、材料进行调整。
通过画面描述法、言语叙述法、图表分析法对大班幼儿“户外混龄游戏手册”的解读,教师发现个别幼儿记录的信息不准确,大多数幼儿存在表征形式单一、表征内容不够丰富形象、习惯与熟悉的玩伴进行游戏等问题,违背了户外混龄游戏的最终目的。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将对症下药,更好地支持和推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5~6岁幼儿能用多种工具、材料和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在本案例中,“户外混龄游戏手册”基本都是通过绘画表征的方式进行表现,说明大班幼儿具备一定的表现与创造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长处,在区域游戏中采用不同的形式、手法进行表现。例如,在黏土区进行“游戏场景再现”,在阅读区进行“分享教师的游戏故事”等。
除了用图画表现故事,还可以使用符号。幼儿升入大班后,经常接触到日期、星期等,如晨间签到、天气播报、种植区观察记录都可以接触到日期,班级环境中也会经常出现文字符号的记录。5~6岁的幼儿对文字也开始感兴趣,喜欢写写画画,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把简单的文字符号融入自己的游戏记录中,使得游戏手册的表征形式更加丰富。
在进行游戏手册表征时,针对个别幼儿表征时间过长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其简化画面色彩或者采用单色表现的方式;对于表征速度较慢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其缩短幼儿表征记录的时间,培养大班幼儿按时完成任务的好习惯。
1.丰富表征内容
除了幼儿平时表征时要用到的地点、人物、内容,还可以加上天气情况、游戏时间(日期、星期、上下午等),使得表征内容更加丰富。对于天气情况的表征符号可以进行经验的渗透,比如共同学习天气预报上的符号,也可以组织幼儿自主设计与实际天气符号相类似的个性符号,以便幼儿更加精准地来表现天气情况。
2.加强细节表现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加强幼儿在表征时细节的表现:
一是丰富经验,学会观察。教师提供不同的表情、动作让幼儿观察学习,同时让幼儿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多观察、勤思考、多动手,从而获取较多的技能经验和生活经验。
二是提高技能,学会表现。通过美术活动引导幼儿学习侧面、背面及动作等方面绘画的方法,掌握不同人物表情、动作的表现方法,将技能与经验相结合,细化幼儿的表征内容。如,在表现“朋友走了我很难过”时,可让主人公的嘴角下撇;在表现“弟弟爬平衡木时有点害怕”时,可以画出皱眉、抿嘴等表情……不同的项目,动作也是不同的,对于同一个项目,幼儿的能力差异以及表现方式也不同,所以在进行图画表征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表征得更形象、更生动,更加注重细节的表现。
《指南》在社会领域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园开展的户外混龄活动,为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创设了环境,大班幼儿在混龄活动中应起到“大带小”的作用,而不是仅仅与自己的好朋友合作游戏。
1.创造交往的机会,体会交往的乐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除了每周的混龄活动日,教师还可以结合平时的教学活动、户外活动、区域活动等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开展混班、混龄活动,为大班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同时,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家长多带幼儿走亲戚、去朋友家玩,增加与他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感受与同伴一起玩耍的快乐。
在户外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造幼儿交往的机会,提供适合分工合作的材料,如小农场的水桶可成换大一点的,这样幼儿能够合作搬运;减少喷壶,多利用水桶、勺子等进行合作浇水;将废旧的水渠修好,进行玩水、取水游戏,增加同伴之间合作交往的机会。
2.采用多样的方式,学习交往的基本技能
幼儿之间有种天然的吸引力,他们喜欢一起玩游戏,但在玩游戏时又会出现互相打闹、争抢玩具的现象,幼儿也存在独自游戏的情况,教师应采用多样的方式让幼儿学习并掌握交往技能,从而更好地与人交往。如,教师可以多关注那些内向、腼腆的幼儿,当他们独自一人玩时,主动拉起幼儿的手去找朋友玩,或让热情的幼儿找他一起玩;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学习如何与人主动交往,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等;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和冲突时,鼓励他们自己协商解决,指导他们尝试用交换玩、轮流玩、合作玩等方式解决问题。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大班年龄段的幼儿,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幼儿多听故事、多讲故事、多编故事,有意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每一次的混龄游戏后,教师都要给幼儿提供讲述的机会,可以是在集体面前讲述,也可以是在小组里讲述,目的就是让幼儿多开口。
“户外混龄游戏”为大班幼儿提供了更大的社会便利性和更高的认知竞争力,是一种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方式。《指南》指出:“5~6岁幼儿应具备能用多种工具、材料和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的能力。”采用“户外混龄游戏手册”记录的方式,给大班幼儿搭建了一个充分表达自我的平台,而教师通过对游戏手册的解读,可以客观、全面地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以便采取适宜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