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相伴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集国家兴盛、民族存亡的象征于一身,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更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片段欣赏
一路上从山脚往上爬,细看山景,我觉得挂在眼前的不是五岳独尊的泰山,却像一幅规模惊人的青绿山水画,从下面倒展开来。在画卷中最先露出的是山根底那座明朝建筑岱宗坊,慢慢地便现出王母池、斗母宫、经石峪。山是一层比一层深,一叠比一叠奇,层层叠叠,不知还会有多深多奇。
画卷继续展开,绿荫森森的柏洞露面不太久,便来到对松山。两面奇峰对峙着,满山峰都是奇形怪状的老松,年纪怕都有上千岁了,颜色竟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上得山来,又在“孔子登临处”立过脚,在秦始皇封的五大夫松下喝过茶。还看过汉枚乘称道的“泰山穿溜石”,相传是晋朝王羲之或者陶渊明写的斗大的楷书《金刚经》的石刻。将要看见的唐代在大观峰峭壁上刻的《纪泰山铭》自然是珍品,宋元明清历代的遗迹更像奇花异草一样,到处点缀着这座名山。一恍惚,我觉得历史的影子仿佛从我眼前飘忽而过。
(作者杨朔,节选自《泰山极顶》)
西岳华山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
●片段欣赏
趋着那个方向走去,越走越不见了华山,铁兽似的无名群山直铺了几里远的凉荫,树木一片一片的。偶尔从树林子里漫下一条河来,河里却全部没水,满是石头,大的如一间房的模样,小的也有瓮大的,盆大的,枕大的。颜色一律灰白,远远看去,在绿树林子之下,白花花的耀眼,像天地之间,忽然裸露了一条秘密,这便将我吸引过去。置身在那里,先觉得一河石头高高低低,密密疏疏,似乎是太杂乱了,慢慢地便看出它乱得有节奏,又表现得那么和谐……
到了五月,我又去一趟华山。直接搭车在桃下站下来,步行了七里赶到华山入谷口,忽见工业谷外有一处院落,很是好看,便抬脚进去,才知道这是华山下名叫“玉泉院”的寺庙。院内空寂无人,数十棵几搂粗的大树,全部遮了天日,树下的场地上,有着深深浅浅的绿,如铺了一层茸茸的地毯。坐上,仰头看见太阳在树梢碎纸片大的空隙激射,低眼看身下的绿,却并不是苔藓,是一种小得可怜的草,指甲盖般圆,裂五个七个瓣,伏地而生,中有数十个针尖大小的花蕊,嫩黄可爱。
(作者贾平凹,节选自《三游华山》)
南岳衡山
衡山,又名寿岳、南山,位于湖南省中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衡山的命名,据战国时期《甘石星经》记载,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名衡山。
●片段欣赏
在衡山只有寺观可以下榻,那是中国的本色,比牯岭似乎多了一点诗意。吃过晚饭之后,已快到九点钟了,和尚们的晚课早已做过,我们在大殿里绕了一下,在点着豆一般的灯光的佛龛前,尚有一两个和尚在跪着。我们还不想睡,便披起一件御寒的衣服步出山门踏月去。才缺不久的下弦月已悬在树丫间了,天净无云,空气似乎薄了一点,银河、北斗及其他的星辰都显然格外的光辉明朗,四望不见有山,我感到我们确是在南岳的最高处了。
不知怎样,同伴中忽然有人唱起来,我们都傻氣大发,高声和着,一路沿着到祝融峰的路走,一路哼。月亮渐渐高了,铺着沙石的小路渐渐白亮了,晚风渐渐紧了,虫声渐渐低沉了,但我们却渐唱渐高兴,直至寒气已深。
(作者刘燧元,节选自《“朝山”归来》)
北岳恒山
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玄岳等,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恒山道教始于西汉,北魏始兴盛,成为主流全真派圣地。恒山自明代被列为北岳。
●片段欣赏
寺按山的走势,院门南向,四十间大小殿宇台阁,紧贴岩壁一字排开,南北长如蟠龙,东西窄如衣带。进得寺门,穿过小院便登楼。楼梯既陡且窄,仅容一人。我们紧跟向导,手扶冰冷的岩石,忽上忽下,忽而又折回,像在石回路转的山洞中慢慢探行。大家攀梯绕廊,在半空中迂回,兴致盎然。先看三官殿,这是道教的天地。几座泥塑像都是乌眉黑须,衣袖带风,有一种飘尘出世的无为之感。继而是三圣殿,这里则是佛家的世界。看那佛像,丰臂润面,端坐莲席,目光微启,大概雷鸣电闪也不能惊动他的一丝禅心。最后是三教殿。这里集中国封建文化之大成。我聚精会神地欣赏着,一回头,见外面白云线绕,那雾气已趁人不备,潜入殿门,托住众神。好一个仙境神界嘛!
我们一个殿一个殿地看完后,已走到尽头。游人到此,缘壁而行,如履薄冰,提心吊胆。如果大着胆子向下望,但见流云飞鸟,真是身悬半空了。
(作者梁衡,节选自《恒山悬空寺》)
中岳嵩山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起洛阳龙门东侧,向东逐渐转向东北一直延伸到新密以北。嵩山山系包括万安山、安坡山、马鞍山、五佛山、挡阳山、玉寨山、嵩山主峰(峻极峰)、五指岭和尖山等。
●片段欣赏
木鱼的声音次第响起,如一条条鱼,蹦出夜的水面。声音由大而小,再由小而大。那发声的木头震响了整个山谷,不知道最初把一截木头做成木鱼的人是何动机,是为了让烦躁沉入这木头之中吗?是想让心绪在这种击打中碎裂吗?木鱼声声洞穿了岁月。木鱼声声,在心壁上折射而去,所有的一切只剩了这木的声音。
石可以改变水流的方向,水可滴而穿石,万事万物相携相生。水潺潺,水盈盈,水涣涣,水荡荡,水的各种各样的声响,揉成一曲古老嵩山的优美曲调,花流水,积极向上的音声,痛快淋漓的表达,绝非落花流水春去的哀唱。花流水,花的流,水的流,水拥着花,花携着水,一山的烂漫,都在了水中。
(作者王剑冰,节选自《嵩岳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