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欣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动画电影已经有了百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中国动画电影经历了从辉煌到沉寂再到目前逐渐崭露头角之势[1]。在中国动画发展之初,中国动画电影就拥有肥沃的创作土壤和优秀的创造力。《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等经典动画电影的取材就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中国动画电影复兴,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世界级动画IP,对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国产动画电影,赢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大大促进了中国神话文化的传播,极大地增强了国民对于中国动画电影崛起的自信。其中,2023年暑期档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再次出击,其以全新的创意再次为中国动画电影增添绚丽的色彩。
《长安三万里》是由追光动画制作,红泥小火炉编剧,谢君伟、邹靖执导的3D动画历史片,于2023年7月8日在中国上映。该影片上映后,票房达18.24亿元,豆瓣评分8.3分。与其他中国动画电影相比,《长安三万里》大胆创新,其独特的IP形象、人物塑造、受众定位和营销方式,扩大了动画电影的影响范围,创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选题方向,增强了观众对于中国动画电影的自信。该影片通过有趣新颖的动画手法,增进了国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凝聚了民族精神,同时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制作提供了实践路径。
数字信息时代,IP产业成为各行各业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方式。其中,动漫IP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动漫IP形象设计成为动画电影竞争的关键因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创作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瑰宝。其中,丰厚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为电影创作者塑造IP形象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例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片的题材都与神话故事有关。尤其是2019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打造了“封神宇宙”超级IP系列。“封神宇宙”IP的打造对于中国动画电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使“封神”系列电影,如《姜子牙》《新神榜:杨戬》等,还没上映就有超高的粉丝团体。而且撼动了“漫威宇宙”在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地位,极大地增强了中国观众的文化自信,不少网友都发出“国漫崛起”的呼声。
封神宇宙IP体现了中国动画电影在打造IP过程中,具有选材广泛、二创思维发散、影片矩阵联动的特征。这也是中国动画电影的优势。但是,优势有时也是劣势。封神宇宙IP依托的是中国丰富的神话故事,题材丰富但是创新有难度。首先,这些题材很难在原有的故事基础上进行新的创作,即使进行二创,也不容易被观众买单;其次,容易滥用IP,换取商业化收益,导致观众对IP的信任感降低。因此,中国动画电影在IP塑造中不能靠蹭IP获胜,需要不断突破创新。
《长安三万里》的上映再次打破了中国动画电影的IP形象塑造,创新出新的IP体系,即“唐诗宇宙”[3]。《长安三万里》以盛唐为背景,展现了唐朝由盛到衰的历史,以高适和李白两个诗人为主人公,呈现了一个似乎人人都会写诗的时代。“唐诗宇宙”IP的打造,不仅让大众看到唐朝的诗文化,感受到大唐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风貌,还向其普及了相扑、舞蹈、兵器、琴技等各种优秀传统文化,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长安三万里》的创作为中国动画电影在IP形象塑造上提供了参考路径。
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除了需要高质量的选题、创意的叙事情节以及高超的动画技术,人物的塑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物的“核心灵魂”指的是电影中主人公的精神境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传递关乎影片的质量。中国动画电影长期存在“重故事,轻人物”的问题,因此琢磨人物形象如何塑造,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制作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逐渐有了突破。例如,2019年上映的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主人公哪吒放荡不羁、不畏命运的人物性格深得观众的喜爱。与其性格形成对立的人物熬丙则彬彬有礼。二人不仅性格互补,在故事情节设定中也相互影响,共同推进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哪吒这个人物塑造的成功之处也在于其具有的核心灵魂,即“我命由我不由天”。
《长安三万里》的人物角色创新中,让人眼前一亮的除了影片对人物形态的刻画,更深层次的是为主人公融入不同的核心灵魂。《长安三万里》中,两个主人公的性格完全不一样,但是相互羁绊、相互影响。主人公高适沉着稳重、内敛自持,一心想要弘扬高家枪法,建功立业;李白放浪不羁、自由洒脱、文采斐然。两人在青年时代相识时,都是胸怀壮志,想要成就一番伟业。虽然两人性格完全不同,但都有着属于自身的“核心灵魂”。
高适——自强不息的世间人。从影片中高适的人生线来看,他从最初的不会读书到勤学苦读,再到写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千古名句;从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到愿意在军中当一位文人记事。李白与他定下十年之约,高适利用十年磨炼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终在大唐衰败之际成为镇守一方的节度使。高适身上尽显中华儿女入世的自强不息精神。很多观众在观看完影片后,越来越喜欢高适的人物形象。
李白——积极乐观的谪仙人。相比高适,李白的人生更是跌宕起伏。李白的出世入世之路是该影片的一条线索,欲走行卷之路而被拒之门外、家中噩耗无奈选择入赘、寻仙问道却又一无所获、家国破碎自己身陷牢狱。可即便在这样的处境中,李白仍能写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洒脱之句,足以见他的乐观豁达。
“自强不息,积极乐观”与“我命由我不由天”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在塑造人物时融入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人物的核心灵魂,对国产动画电影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样能够打造属于中国人的英雄色彩,形成中国动画电影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持。对于动画电影来说,动画艺术的发展脉络在一定意义上是动画技术的发展史。注重动画作品的技术特效开发与“内容为王”并不冲突。研究如何利用技术赋能中国动画电影美学的呈现,成为中国动漫电影探索出路的重要环节之一。
20世纪50年代,捷克设计师佩特尔提出“技术美学”一词。近现代的电影成为技术发明中最引人注目的形式之一。它是一种最富结构美和综合美的艺术,是多种技术的结合体。其中3D动画电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成为电影工业中最有商业前景的类型之一[4]。
3D动画技术来源于西方,是在计算机科学基础上运用3D数字图形技术模拟身体、空间、实践和光影的艺术作品。然而中西方的审美观念存在着很大差异。如何将3D技术的运用逐步与中国本土美学观念融合,是中国动画电影不断探索的事情。中国人从古至今都讲究意境美。“意境”是中国古人刻在骨子的独有浪漫。《宝莲灯》《哪吒之魔童降世》等3D动画电影都有东方意蕴的体现。
《长安三万里》是一部3D动画电影。它实现了3D技术和意境美学观念的结合,展现了东方美学。影片的高潮即李白在吟诵《将进酒》时,李白等人驾鹤而行,飞云直上进入天宫,仙姿尽显,驰骋天地之间。影片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利用3D动画技术,极致浪漫地展现了诗中意境,彰显了诗意磅礴的东方美学。在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长安三万里》获得最佳美术片奖。
从近些年来中国动画电影的内容上看,中国动画电影的目标观众定位以“低龄向”为主。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系列电影。这种“低龄向”动画电影一直在中国动画电影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受众群体有限,也就限制了电影题材的范围,也使其在世界动画电影的竞争中很难获得优势地位。
2013年,中国动漫产业“全龄化”概念首次在“中国动漫产业全龄化发展”研讨会上提出。动画电影的“全龄化”指的是以年龄为划分依据,制作满足所有年龄层受众需求,并产生全年龄化情感共鸣的动画电影。近年来,“全龄化”动画电影呈现火热的发展势头,涌现出了大量作品,例如《大鱼海棠》《白蛇:缘起》《罗小黑战记》等。这些电影的口碑和票房让人们感受到了“国漫崛起”的态势,也体现了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对“全龄化”动画电影的需求。我国动画电影呈现出从“低龄向”向“全龄化”转型的趋势。学者孙立军提出,“全龄化并不是意味着放弃孩子,而是强调在孩子基础之上的“全龄化”,让三代人共同走进电影院享受动漫电影的乐趣”[5]。“全龄化”概念的提出拓展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受众群体,为中国动画电影指引了新的方向。《长安三万里》的上映是对“全龄化”实践的又一成功探索。
《长安三万里》影片有着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搞笑有趣的动画情节、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以及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对于儿童而言,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娱乐需求,而且实现了寓教于乐,让儿童在观影过程中了解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璀璨的唐朝历史,了解唐朝诗人与诗文化。提到李白,他们想到的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再是王者荣耀里面的游戏职业。对于成年群体来说,不仅满足了娱乐的需要,为其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而且使其获得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同时,不论对于儿童,还是成年群体,该影片都能提高国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国民自信。
“全龄化”国产动画电影势必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方向,且中国动画电影的主阵地也将从“低龄向”向“全龄化”转变。《长安三万里》为中国动画电影在“全龄化”方向上的创作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现实路径。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类器官延伸的一切工具和技术,是人类器官的延伸或者外化[6]。媒介技术的发展促进媒介传播形式、传播形态的变革。在当今时代,数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发展,创新了电影作品的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为电影的宣传营销提供了全新的途径。新媒体平台的宣发会对影片产生明显的聚合效应。《长安三万里》在正式上映前,就借助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进行营销推广,提高平台用户对影片的兴趣,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观看电影。
首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媒体成为重要的传播信息的渠道。很多电影作品通过微博这一社交平台展开电影的宣发。其中,名人宣传和话题传播是利用微博进行电影宣发的两个方法。在电影上映之初,张译、黄轩、朱一龙等明星在微博宣传《长安三万里》;电影上映后,通过制造话题“看长安三万里很多人都哭了”“长安三万里现实场景被西安人找到了”吸引网民参与讨论。
其次,随着短视频技术的开发运用,参与短视频的人数不断增加。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10.26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 454万人,占网民整体的95.2%。利用短视频做好宣传和二次传播也是动画电影吸引受众的重要传播手段。电影《长安三万里》在抖音短视频平台创建官方账号“电影长安三万里”,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相关内容。其中,题为《只有经历过,才会读懂那份心酸。祝我们迈过心里的“万重山”》的短视频,展示了影片中李白被赦免、重获自由的情节,表现了电影院观众的情感共鸣。这条短视频获得超过645万次的点赞、33.1万的讨论和55.2万的转发。
科技为媒介信息技术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更广的渠道,同时科技赋予公众更多话语权和选择权。融媒体时代,虽然内容很重要,但是有没有观众、有没有流量依旧是需要考虑的。因此,动画电影作品必须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多媒体平台的联合宣发,与观众积极互动,增加粉丝黏性,扩大电影的知名度。
中国动画电影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在不断突破创新。《长安三万里》的实践创新,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创新升级提供了参考。通过IP形象的创新,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动画电影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创新;借历史人物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动画电影赋予现实价值;以“全龄化”为目标观众,摆脱动画电影的“低龄向”缺陷,拓展动画电影的受众群体;通过多渠道的全方位宣传,扩大电影的知名度。不论是“封神宇宙”,还是“唐诗宇宙”,都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其汇聚成属于中国动画电影的“中华宇宙”,促使中国动画电影成为屹立在世界动画电影之林的闪耀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