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本荣
(作者单位:平邑县融媒体中心)
目前,很多新闻媒体都开通了官方账号,进行业务试水,对于如何布局短视频新闻业务、如何更好地发挥短视频这种新载体的作用,仍处在摸索和试验之中,而短视频新闻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将成为未来报道的重要形式。本文通过对国内媒体短视频新闻的状况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其发展现状、成功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以期助力媒体生产更优质的短视频新闻产品。
随着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用户的强势增长,人们信息接收习惯的改变,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模式产生了愈加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各大商业化、市场化的短视频平台对社会的影响力日趋增强。这就意味着,一方面短视频的独特优势将使其成为我国媒体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甚至成为事关媒体成功转型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在传统媒体深化转型之际必须实施“移动优先”的战略,即只有将新闻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拓展到移动互联网上,才能继续发挥传统主流媒体对公众和社会的影响力。2014年3月,全国“两会”报道中,央视记者便通过秒拍、微视等短视频平台进行了现场报道,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2014年8月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预示着媒体融合将踏入新一阶段的发展。
此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媒体都很快瞄准了短视频新闻这一行业的新风口,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格局从“两微一端”向“两微一端一抖”扩展。以抖音平台为例,截至2023年,《人民日报》官方抖音号的粉丝已经超过1.4亿,央视新闻的粉丝已经超过1.3亿。这些中央级主流媒体凭借其独特的媒体资源和传统的品牌优势,在短视频新闻报道领域持续领跑。除去中央级媒体,一些地方媒体也发力短视频平台,频频“出圈”,成为媒体界的“红人”,比如“四川观察”抖音号以其颠覆传统媒体的严肃风格进行年轻化的转型,在网络上迅速走红[1]。
媒体借助短视频的“东风”,既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与消费的局面,也拓展了新闻传播的范围与边界,从而延伸了媒体的话语空间,正在形成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双赢的新格局。在移动优先的发展策略下,一部分有实力的媒体对短视频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借助第三方平台,而是开始推出自身搭建的特色化短视频平台,实现从“借船出海”阶段过渡到“造船出海”。例如,2016年《新京报》成立了“我们视频”,上海报业集团公司推出了“箭厂视频”,二者都在加快形成自己在短视频新闻领域的生产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另一部分媒体虽未单独推出短视频应用,但在其手机客户端上也将短视频作为内嵌模块。
当下,虽然媒体短视频新闻报道现象已成井喷之势,但是这类新闻报道在制作手法上还较为粗糙,没有形成精细化的生产,尤其是在画面内容和形式的呈现上较为简单粗放,没有达到画面精良的程度。这种内容与叙事上的粗放与其使用的新闻素材来源有关。各大媒体短视频新闻的内容来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直接压缩、平移电视媒体中的新闻报道。通常是从原新闻中有选择性地截取部分片段,比如主播的播报内容,这种只是新闻内容的简单搬运,缺乏创意。主流媒体在抖音号的报道中,时而出现内容与其电视新闻差别不大,甚至直接照搬电视原声的现象。这种完全简单的平移,当然可以节省时间与制作成本,但是其画面内容和叙事较为单一,缺乏亮点,没有进行适合短视频传播的二次创作,也很少运用后期编辑手段,添加技术以及创意元素,严格而言不能算是短视频新闻产品。此外,由于视频格式的适配问题,从横屏的电视新闻转为手机中的竖屏形式,许多短视频新闻画面的清晰度较低,无疑会影响手机用户的观看体验。
二是直接取自于各方监控摄像头或者网民拍摄的内容。现在,大量的短视频新闻素材直接来源于公安交警、各社会单位和普通家庭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的实时拍摄,或手机用户的街拍内容。监控摄像头拍摄的画面清晰度都较差,观感不佳。而来自网民拍摄的素材,由于普通用户拍摄水平参差不齐,其拍摄的视频在画面质量、事件细节的捕捉方面,都难以与专业人员相比,经常存在抖动、模糊不清、缺少景别转换和动感等问题,使得画面的表现力较差[2]。
无论是一般社会新闻,还是时政、经济、军事等复杂领域的新闻,媒体在短视频新闻报道中都会对新闻事实进行简单化处理,使得用户只观部分、表面,而难以看清全貌和深入了解事件,这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宣传好人好事,就报道外卖小哥勇于救人、出租车司机好心劝解乘客之类,而刻画军人形象,就仅展示酷暑寒冬里的训练或边防队员巡逻的艰辛场面等。这虽然可以唤起人们心中的感动、崇敬的情感,但内容太少[3]。
新闻媒体需要全面、客观、深入地报道新闻,阐述新闻的核心意义和社会价值,从而发挥正向的舆论引导作用。如果停留于新闻的表层内容,没有足够的叙事深度,就很难达到这一要求。比如,报道与中国有关的国际事件,媒体短视频新闻中多采用外交部发言人的有关回应,较少就事件本身或背景进行解释,用户观看后除了呼喊“祖国伟大、威武霸气”等话语,实际对新闻事件背后的复杂性或深意不甚了解。再如,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多表现事件现场的紧急场景、勇敢无畏的消防英雄等的行动,而很少追踪事件发生的原因、造成的损失等背后较为深层次的内容;或者在后续报道中只报道处罚通报,而缺乏如何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人是情感的动物。现在从网民拍摄的短视频作品到媒体的短视频新闻报道,情感化传播已成为常态。短视频新闻的情感化传播表现在新闻内容的选择、标题的拟制、背景音乐和各种画面或文字特效的使用等方面。应该说,情感式表达是媒体短视频新闻报道与受众产生情感连接的重要方式,它可以有效调动用户的各种情绪参与到新闻内容的接受和理解当中,并引发强烈的共鸣,进而提升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
情感化表达本身没有任何问题,积极的情感表达在稳定社会情绪、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可以发挥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感内容,愈演愈烈就会演变成“煽情主义”,这种过犹不及同样影响新闻表达的内容深度,并将引起“反噬”。有研究者认为,在短视频新闻报道中持续性、高强度的情感化传播,会给用户带来“倦怠感”。尤其是在内容呈现方式、叙事视角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其形成的情感叠加,会引起更强烈的“共情疲劳”。一方面,媒体过于偏重负面事件、猎奇内容或含有负面情绪的新闻,容易导致公众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或降低其新闻的口味。比如,过多的悲情故事可能导致公众的同情疲劳。另一方面,“暖新闻”虽然会带来正能量或正面的、积极的情感反应,但是数量过多、用户接收过多也会造成情感“轰炸”,从而引发公众的情感疲劳。实际上,还会不断提升用户的感觉阈限,从而降低其对这类“暖新闻”的好奇心与新鲜感[4]。
人才,是媒体的核心要素。创新媒体的生产机制,离不开人才。当下媒介技术的变革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媒体人要培养新媒体思维,深入学习和合理运用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思维、传播规律和传播风格,通过引进、培养新技术人才来优化媒体人才队伍,以快速适应当下媒体数字化、全媒体化转型的需要。比如在短视频新闻报道中,除了最基础的影像、声音、文字等元素的呈现,还要擅长利用动漫、动态图表等丰富的可视化形式来实现多维度的立体化传播,以打破媒体短视频新闻生产简单化平移、剪辑电视新闻的单一化、模板化的生产套路。对于媒体本身必须加强建设自己的短视频生产部门,以新媒体技术人才建设为引领,从视频前期的选题策划到拍摄、剪辑,从对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的引入到审核等,都要建立起专业化的流程。比如对待网民 UGC,可以推出“众包”式的新闻生产方式,或通过线上教程来对积极参与生产的用户进行培训,或组建专业的审核团队对 UGC 进行审核和二次编辑等。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真实、客观、全面、专业的新闻才是符合要求的,情感化表达似乎有损于新闻的专业性。但人类是情感动物,媒体新闻当然要报道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但是新闻引发的情感必须是适宜的,即它必须建立在人们对事实的足够认知的基础上。因此,专业媒体人不应盲目追捧情感化的表达,而要在新闻报道中平衡事实传递与情感满足的需要。
实际上,人们在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事实或情感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灾难性事件发生之初,短视频新闻首先必须尽可能满足人们对事件现场信息及其直接损失方面的认知需要,如果灾难重大、影响已经直接显现,则可以通过情感化表达来稳定社会情绪、激励人心。但当事件真相逐渐明朗后,相关后续报道应该跟上,以提供足够的、深入的事实信息,比如推出事件调查等深度报道,而不能一直诉诸简单的情感,造成新闻内容的失焦或引起受众的情感疲劳。而在报道灾难救助或在公众心理恢复阶段,媒体在提供应急指南知识之余,也可以较多地报道“暖新闻”、干预式新闻,提供更多的情感关怀。无论是事实或情感内容的表达,总的要求是传递真实、客观和有用的信息。
短视频新闻生产最终要落脚于提供有充实内容和思想深度的精品短视频新闻作品。轻量化、碎片化的传播形式既是短视频新闻报道的优势,也是短视频新闻报道劣势。在信息和情感都过剩的新媒体环境中,内容仍然为王,持续、优质的内容输出才是专业媒体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维持用户黏性之道。如前所述,短视频新闻不应停留于简单的搬运或浅层的表达,它同样要秉持专业的新闻态度和作品,提供对新闻的解读,传递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来增强内容深度:
一是尽可能克服技术的限制和运用其长处。比如,尝试众包生产、系列报道,对同一主题或同一新闻事件,运用多种信源、多条短视频或建立系统作品合集等方法进行报道,以解决信源单一、单条短视频内容简单、叙事方式单调导致信息量不足的问题。同时,要尽量缩短系列报道发布时间的间隔,以保持内容更新的连续性和用户的持续关注兴趣。
二是丰富新闻叙事母题,增加内容深度。尽管媒体漏报重要新闻是非专业的表现,但是报道选题高度相似、报道角度单一僵化、内容直接搬运导致扎堆现象,既不能体现媒体自身的能力和特色,也浪费观众的时间,他们无法判断某个视频来源于哪家媒体,从而在媒体使用的忠诚度上也较差。要对此进行突破,媒体必须根据自身定位扩大报道覆盖面、丰富报道母题。比如,尝试报道在短视频新闻中相对冷门的经济类、人文类等话题。另外,要关注用户的信息反馈,在互动、留言、评论中感知用户对新闻的疑惑点和关心的话题,这对于扩大报道选题范围、开展独家报道和深度报道的作用十分明显。
短视频只是信息传播与接收的形式,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信息的质量,信息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媒体内容生产的专业意识和能力。视频时间的长短与内容的深浅度并不必然矛盾,尤其是有深度的内容并不会因为因媒介形式的变化而失去市场。如何适应新兴媒介现实,兼顾媒介形式与新闻叙事深度,是专业媒体在融合转型中的重要实践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