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对小剧种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实践
——以德安潘公戏为例

2023-04-18 18:12廖珊珊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剧种戏曲文化遗产

廖珊珊

(九江职业大学,江西九江 332000)

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情感的载体、精神的家园,是我们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是历史变迁的活化石。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一些地方小剧种更是存续困难,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因此小剧种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的基本任务之一,地方高校应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地方戏曲传承与保护贡献应有力量。

一、小剧种潘公戏概述

德安县地处江西省北部,南浔线中段,东接庐山市,西毗武宁,南邻永修,北接瑞昌、柴桑。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德安县桂、李、陶、胡四大家族共十二个村庄均要举行花棚会,白天游春、祭祀,晚上演出潘公戏,歌舞安康,庆贺新春。德安潘公戏也称布帐傩,又名太公戏,主要包括杖头傀儡与面具化妆两种表演。潘公戏保存了唐代的音乐,宋代的杂剧、街市的傀儡歌舞,是宋代肉傀儡的遗存。它有完整的文学剧本、原始的表演形式,以及珍贵的傀儡造型和古朴的戏剧面具,是一份极其难得的原生态文化遗产,对于认识宋金时期的演剧风貌和中国戏曲发生发展的历史衍变,有着活性与静态的双重文化价值。2011年,潘公戏凭借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潘公戏是江西北部丘陵山区祭祀文化活动的宝贵资源,主要以当地观众为服务对象,在农闲和节假日时免费演出。潘公戏曾在经济较落后、教育资源较匮乏、其他娱乐形式较单一的德安农村地区发挥过积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以类似自娱自乐的形式满足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潘公戏没落的原因

随着农村的空心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我国许多小剧种都面临保护与传承的问题,濒临失传的风险,潘公戏也不例外。潘公戏的没落有着与其他剧种同样的原因,也与其自身特殊性有关。

(一)共性原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理念、消费观念、艺术追求、审美情趣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正是这些变化使得传统戏曲失去了生存的沃土。一是农村地区的大多数青年人离开家乡外出打工谋生,乡村人口数量日益减少,看戏的人越来越少,小剧种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二是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要寻找一个合适的传承人变得越加艰难;三是技艺不得传给外人的传统保守观念让想学戏的人又学不了;四是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年青人接受不了慢节奏的老戏曲。当下传统地方戏曲生存发展普遍面临着诸多困境:专业院团上台表演人员年龄老化、剧目创新不够、市场生命力不强;基层和民营地方戏剧院团经费紧张、无表演场所。以上种种原因导致部分流传于民间的地方特色传统剧种出现无传承人、濒临消失等情况。

(二)自身原因

潘公戏的没落也有自身的原因。一是表演难度高,比较难学。潘公戏是唯一现存宋代肉傀儡的遗存,所有傀儡都由肉身(人)来扮演,这就提高了戏曲表演的难度,更考验表演者的功力。二是面具图案复杂,制作难度高。潘公戏演员头戴的傩面具(鬼脸壳)是用实木雕刻的各种人头像,面具图案相当复杂,制作工艺要求极高。作为傩戏中重要道具的傩面具,同样面临制作的传承难题。三是剧本演出时间较长,难以完整传承。传统的潘公戏一场戏要唱好几天,但是由于演员演出时间难以掌握,观众也难以长时间观看。现代傩戏不仅在表演场所、道具、灯光等方面有所变化,在受众、程式、礼仪及其内在精神方面也产生了变化。这种改变,无疑对潘公戏的完整传承是不利的。难学、难唱、难懂、难演,导致古老的潘公戏出现萎缩、滑坡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它的生存与延伸。

三、小剧种保护的路径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戏曲,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如何做好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剧种,已成为当下人们需要深入思考又亟须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对传统戏曲的传承与保护,主要有如下几个层面的支持。

(一)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

戏曲艺术的发展,既需要有稳定的演职人员队伍,也需要有必备的场所设施,更需要有广大热爱戏曲艺术的观众。遗憾的是,很多地方戏曲都不具备这些条件。面对新时代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困境,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出台了一揽子激励政策,明确提出要“健全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学校教育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传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机制、戏曲工作者扎根基层潜心事业的保障激励机制,大幅提升戏曲艺术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形成全社会重视戏曲、关心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1〕。国家设置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县级以下(含县级)转企改制国有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在购置和更新服装、乐器、灯光、音响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借助“百姓大舞台”“送戏下乡”等平台向民间剧团采购演出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地方戏曲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尽管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包括传统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但由于小剧种数量多,而地方政府财力又有限,地方小剧种的传承与保护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

(二)学校人才培养的支持

学校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而艺术类院校,特别是戏曲学校则是戏曲教育、传承和保护的主阵地。很多艺术类学校依照《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通过建设以传承项目为主打的传统戏曲工作坊,组织开展有关传承项目的系列主题活动和现场实践体验活动,在学生中传承传统戏曲。利用基地建设丰富的师资与课程资源,辐射带动当地中小学校和社区,开展基于传承项目的传统戏曲艺术普及活动,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2〕。戏曲学校理应是传统戏曲的主要传承者和保护者,但是目前我国各地的戏曲学校通常开设在全国或者区域影响比较大的剧种课程,而小剧种的传承任务基本由地方公办剧团或民间剧团承担。因此,戏曲职业院校要主动承担起传承和保护传统戏曲的工作职责,加强与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地方非遗保护单位的合作,通过“政校企”合作,借助剧团等“外力”的支持在校园开设小剧种课程。戏曲艺术历来采用以戏带功、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戏曲学校可通过引进地方戏曲传承人的方式,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培养对传统戏曲有兴趣的学生。

(三)社会层面的多形式支持

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政府要积极引导民间企业、社会团体进入戏曲艺术的保护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对传统戏曲等非遗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利用。企业、社会团体可以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建立专项基金等形式参与扶持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文化学者要深入开展传统戏曲教育教学研究,为中华传统戏曲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艺术家们要为保护非遗文化做出表率,带动群众学习戏曲非遗文化,用自身主动参与的形式来承担起传统戏曲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例如,北京舞蹈学院郭磊教授秉承原汁原味地展现傩舞文化内涵与精神态度,多年实地搜集江西南丰傩舞素材,研创舞剧作品《傩情》,把傩舞从民间推向舞台,使古老傩文化在当代多元的艺术语境中得以表达,带领当代人走进傩舞中人与神对话的精神世界,实现了傩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江西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刘永红举办舞蹈讲座《非遗舞蹈——文化传承的密电码》,介绍传统舞蹈以及江西舞蹈发展的现状,倡议人们要保护非遗文化,自觉参与戏曲保护的行列。只有形成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支撑的良好态势,我国传统戏曲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四、地方高校保护德安潘公戏的实践

江西省德安县早在2009年就着手申请潘公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了潘公戏五年保护规划,建立了潘公戏传习所。但由于推广力度不大、专项研究也不到位、专门人才缺乏,因此潘公戏的保护传承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九江职业大学以传承、发扬、研究地方文化为己任,与地方戏曲保护主管部门携手共建潘公戏研究和保护体系,为潘公戏的留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建团队,共同开展课题研究

作为地方高校,九江职业大学主动承担传统文化传承保护职能,和德安县文化馆、潘公戏传习所携手组建研究团队,共同申报潘公戏保护与传承研究课题。课题组成员既有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一线舞蹈教师和美术教师,也有德安县文化馆馆员,同时聘请地方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作指导,为课题组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人才保障。课题组从梳理潘公戏的变迁史、发展史入手,深入考察潘公戏所处的地理位置、分布地区、民俗民风、历史渊源,深刻把握与剧种有紧密关联的地域人们的生活形态、文化性格、心理经验情感方式等,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以德安潘公戏传习所、德安文化馆为基地,课题组多次深入地方,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和传承人、老艺人进行沟通和座谈,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学校课题组成员多次拜访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的专家,听取专家们关于如何传承和保护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洞见。

鉴于课题组中兼有舞蹈与美术两学科教师,因此课题组把潘公戏的舞蹈和面具傀儡作为研究的重点,开展学科融合研究。在美术学科的静态美和舞蹈的动态美有机的融合之中,舞蹈成为美术展示的载体,美术反过来使舞蹈表达更加生动,从而实现优势互补。

(二)引进来,传承与发展潘公戏

为更好促进非遗文化进校园,让师生学到原汁原味的潘公戏,学校采取引进来的方式,让潘公戏传承人走进校园,面对面授课。

1.开设专题讲座。学校邀请德安潘公戏老艺人来学校现场讲座,传授潘公戏基本常识和舞蹈动作。讲座采用“动静结合”的形式——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学院舞蹈专业学生现场表演,为讲座所提到的不同舞蹈动作作演出示范,并邀请在座观众参与。教师也一旁讲解不同戏曲的基本手位与动作。台上台下互动,现场氛围热闹活跃。通过聆听讲座,学生了解潘公戏作为地方傩文化,它的唱词很好地保存了当地语言特色和地方文化传统。潘公戏独特的表演内容、表演形式和悠久的历史让学生倍感自豪。

2.成立大师工作室。2014年,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设立技艺指导大师特设岗位,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成立大师工作室”〔3〕。学校邀请潘公戏传承人来校成立大师工作室,开设潘公戏表演课程,向学前专业教师和学生传授潘公戏演唱技艺。教师通过学习并模仿老艺人的表演,把握潘公戏的精髓,总结潘公戏的表演特点、表演形式、舞蹈特点、文字特点和音乐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提炼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并以试点的形式投入课堂教学,不断摸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小剧种之所以不被传承,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满足审美日益提高的观众,才逐渐被冷落被遗忘。舞蹈教师在老艺人的指导下,以现代人的视角挖掘潘公戏的精髓,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制作了一幕幕潘公戏片段,并将其融入舞蹈课程教学之中。传统戏曲只有以一种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让没有接触过戏曲的大学生们都能看懂,才能得到当代人的喜欢,才能得到延续和留存。

(四)走出去,向社会宣传潘公戏

九江职业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不仅拥有优良的师资、优秀的教学传统和悠久的文化底蕴,还在市内拥有十多处实习实训基地。多年来,学前教育专业先后将区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艺术、扎染艺术和采茶戏引入学前课堂,让幼儿在创造美、感受美的过程中,在心中播下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美好“种子”,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

自2020年以来,九江职业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借鉴以往成功经验,将潘公戏引入专业实践基地——本校附属幼儿园、九江市中心幼儿园。为了让古老的戏曲能被小朋友喜爱,课题组将戏曲与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与舞蹈、音乐、美术的交汇中接触傩文化,感受古老戏曲之美、傩文化之美,从而在幼儿心中埋下传统文化的种子。此外,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还带领学生到社区义务表演潘公戏片断,宣传地方非遗文化,增进市民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地方戏曲是地方文化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宝贵资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这些地方小剧种,保护好地区的文化生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社会文明对话的必然要求。在坚定文化自信的今天,将古老的地方戏曲引入大学校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陈出新、活态保护,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而且彰显了高校文化育人特色,更加体现了高校的责任担当。

猜你喜欢
剧种戏曲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